第162章
沈清柔看到她也笑着招呼:“小蝶,快进来。”
林彩蝶进屋,也把来意说了:“沈姐,我找你借两本书。”
沈清柔笑了下:“行,想看书就过来拿。”
然后看着林彩蝶拎着的鱼,就略带责怪的说了一句:“怎么,不好意思,还给我带些鱼过来。”
林彩蝶:“不是,这是我特地给你带的,是我亲自打的,这个是珠带鱼,这里的特产,沈姐你肯定没吃过。”
沈清柔打量了一下:“我还真没吃过这个。”
林彩蝶又给沈清柔介绍起来:“这个嫩的很,酱油水煮一下就可以。”
沈清柔接过来,然后问林彩蝶:“那我不和你客气了,对了,你想看什么样的书,我给你找。”
这话就有些难为林彩蝶了,她哪知道看什么样的。
前后两辈子,她看的书都是有数的,若非现在不是无聊,她也不会想起找书看。
“沈姐你给我找吧,我也不知道啥样书适合我。”
沈清柔笑了一下,到一边的书架上拿了两本递给林彩蝶。
“你看看这两本,你喜欢看吗?”
林彩蝶接过来看了下,一本是《唐诗三百首》,一本是《呼兰河传》。
唐诗这个林彩蝶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华夏几千年下来,就是普通百姓都知道唐诗宋词的大名,即便是农村,也能跟着说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但是这个《呼兰河传》林彩蝶是第一次看,也是第一次听到。
她拿着详细看了一下。
沈清柔笑了一下:“这书是肖虹在39年创作的,虽然有些久了,但是是一部记录童年见闻及对家乡的回忆的小说,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你,你回头看看喜不喜欢。”
林彩蝶笑着说:“谢谢沈姐,我就看这两本了。”
把书拿上,林彩蝶也不多待:“那沈姐,你教乐乐吧,我先回去了。”
“那你等一下。”说着起身到书架旁,拿了一个罐子。
“这是菊花茶,你回去尝尝。”
说着,给林彩蝶包了些。
“好,谢谢沈姐。”
林彩蝶回到家后,在卧室,稍微挪了一下椅子,又给自己泡了一壶菊花茶,然后坐在那,拿过书,开始看了起来。
太阳透过玻璃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浅尝一口茶,翻上两页书。
感觉也很惬意。
林彩蝶看的是唐诗,其实在读书时,林彩蝶就对于唐诗中的那种田园、童趣、风景的描写都特别向往。
但是林彩蝶也有不喜欢的,尤其不喜欢那些描写腐败封建社会的。
现在正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这种就是林彩蝶比较喜欢的了,而且对于诗中描写的风景和环境,在脑海中还有一种画面感。
感觉已经跟随着诗人走入这个环境。
读上一遍,然后端起花茶咂上一口,感觉上还有点小资。
这种生活林彩蝶还是很享受的。
其实她不知道,哪怕就是唐诗,读的多了,自然也会在身上出现那种气质。
尤其是林彩蝶,在海珠的滋润下,本身就有些出尘,再加上能代入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这种气质的培养还会更快。
当然这时她自己还意识不到。
不过,当一个人没有了经济和生活上的压力,夫妻间相处也融洽和谐,这种情况下,人的心境自然就会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去改变自己的状态,对于她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林彩蝶都是在家里,做做饭,看看书,偶尔也和相熟的军属们聚聚。
就这样过了几天,杨三妹和林彩霞上岛了。
她们是晚上的时候,被林卫国开船送过来的。
林彩蝶都有些吃惊:“咋这个时候过来了?”
杨三妹:“白天人多眼杂的,别给峥嵘带来麻烦。”
“快进屋,也没提前打个电话。”
林彩蝶一边接过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边让着进屋。
这次过来的挺全,林父林母、林彩霞、林成龙和小阿明全来了。
赵峥嵘也帮着拿东西,一群人到了屋里。
杨三妹才解释:“我让阿龙也过来,想着明天让他和你爹就在岛上出海了,还能省点时间。”
林彩蝶看着杨三妹:“还出海呢?”
然后转头看着林成龙:“哪天放的假,有跟着出海?”
林成龙:“一周了,我都出海3天了。”
赵峥嵘给大家倒水,林彩蝶就找了点糖果和饼干的零食给小阿明。
然后问林成龙:“考试怎么样?”
林成龙:“还行,我考第五。”
林彩蝶瞪眼:“第五可不行,还得再努力。”
县里的教学水平本身就不能和大城市比,在县里第五,最多能读个大专。
林成龙咧了下嘴:“我知道了。”
那边,赵峥嵘给林卫国递烟,两人也聊着。
林彩蝶看了眼,就赶紧到西屋去铺床了。
西屋也是双人床,铺好后睡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也行。
不过晚上林卫国和林成龙肯定就不好安排了。
林彩蝶想去部队招待所订一间房,林卫国坚决拒绝:“要是订房,我和你弟就去船上住了。”
林彩蝶头大,花钱老头肯定不同意了。
这时候又有点后悔,当初应该多建一间的。
赵峥嵘:“我等下去住宿舍,小蝶你住指导员家,我把他也拽宿舍去。”
第221章 大姐上岛
说实话,林彩蝶不太想去别人家住,再说了,自己有空间,简直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不方便的就是空间的事不能说,自己现在还就不能住。
不过林彩蝶也没去。
“你去宿舍吧,我们在家里挤挤就好。”
林彩蝶把觉得为难的赵峥嵘支走后,自己在地上打个地铺。
没办法,空间的事不能露,只能自己受点委屈了。
好在也就这一晚上。
林彩蝶甚至都有了过了年再建一间房的想法了。
要不然赵峥嵘家里来人,这房子也住不下。
当初想的是低调,实际上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不便。
一晚上很快过去,因为是在岛上,林卫国他们出去不远就能拖网,所以比在陆地上晚出发一个小时。
林彩蝶早起给林卫国和阿龙做了早饭,还给准备了一些挂面,拿到船上。
然后早上早早的送两人上船。
“你俩注意点,别在海上太长时间,早点回家。”
“知道了,你快回去吧。”
等他们走了,林彩蝶回去也不想再睡了。
把地铺收拾了起来,然后又去收拾西屋了。
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一个大人还是孕妇,肯定要整理一下。
林彩蝶把床向外挪了一块出来。然后在空间里翻了一块板子出来。
这是她把床扩大的一个解决方案。
下边,用砖头或者木头支起来就行。
不过手上也没有这些,回头还是得靠赵峥嵘了。
其实她这收拾,也就是挪动了一下床,找了一块合适的板子出来。
不过也算是有效工作。
还没等收拾出来,杨三妹就过来了。
“一大早的也没说再睡一会,你在这闹腾啥呢。”
“我想着把这床扩一下,不然你们睡着也挤啊。”
“挤一点也没啥,也就是几天的事,你这折折腾腾的···· ····”
没等说完,就被林彩蝶打断了。
“我姐还怀着孕呢,你就别管了,这也好收拾。”
林彩蝶整理了一下,就放那了,赵峥嵘不把板子支起来,她也没办法再继续。
不过已经起来了,也没别的事,那就准备早餐吧。
杨三妹也没事,就跟着她一起准备。
林彩蝶打算做饼,再煮上些稀饭。
杨三妹:“大早上的做什么饼啊,吃点稀饭就好了。”
在她的习惯中,只要不是干重活的时候,早上吃点稀得就可以了。
林彩蝶一边揉面一边说道:“赵峥嵘每天都要训练,吃稀得扛不住。”
杨三妹:··· ···
她倒是忘了这个,也就不说了。
杨三妹去煮稀饭,林彩蝶自己烙饼。
她也多次做面食了,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别看小饼不大,但是她也做出了新意。
一个个碗口大,却也都是层层叠叠的,若是撕开,那每一层都是晶莹剔透的薄薄一层。
杨三妹也没想到林彩蝶的手艺这么好,家里很少做面食,林彩蝶这成婚不久,倒是有了长进。
“娘,你再蒸碗咸鱼,也蒸个蛋,鸡蛋都在那下边的篮子里。”
现在她下院养的鸡鸭也都下蛋了,虽然冬天这会不下了,但是也攒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