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玩笑开完,林彩凤拉着林彩蝶:“快去洗脸,今天二姐给你梳头。”
  林彩蝶是短发,只要用卡子一别,然后上边带个红色带花的发卡就行。
  这年代农村主要是两种发型,一种是长发大辫子,一种是短发。
  都是为了干活方便,在南方,短发的尤其多。
  洗头也方便。
  林彩蝶洗了头脸后到屋里,林彩凤给她梳头,然后别上一些,戴上发卡。
  然后拿出一盒雪花膏给她擦上。
  “行了,等下吃完饭,再给你继续做。”
  林彩蝶今天是新娘子,啥活都不用干,倒是舒心。
  早上吃了一碗面,林彩凤又拿了红纸过来,打湿后给她慢慢的擦嘴。
  其实就是增加唇上的颜色,她们这里还真没有口红。
  擦完后,后撤了一步,盯着林彩蝶看了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我还是有手艺的。”
  林彩蝶都不想说话了,就是擦个雪花膏,蹭个红纸,你有什么手艺。
  效果好那是我长的好。
  不然你这一套找个长的丑的试试。
  82年的农村,哪有化妆一说,大家也不会啊。
  整完后,林彩凤还让林彩蝶照照镜子。
  嗯,林彩蝶也承认,镜子里的这个确实是个大美人。
  等了一会,忽然有人喊道:“新郎官来了。”
  然后就是有些孩子们的声音:“新郎官来了,给发糖了。”
  “来了吗?我看看。”
  “来了,还穿着军装,开吉普车来的。”
  这么一说,好多人都到外边去看了。
  林彩蝶不行,只能在屋里老实等着。
  不过听说还开吉普车,林彩蝶也不知道赵峥嵘又折腾啥呢。
  大家不是坐船吗,他整个吉普车来干啥,还是他的朋友也要上岛,过来的。
  其实林彩蝶不知道,赵峥嵘为了这个婚礼,还真没少动心思。
  一辈子一次的,他想尽可能的做的好一点。
  这不,镇上唯一的边防所的吉普车,也被他借来了。
  其实就是家门口到码头这么远的距离。
  不过也好借,他的战友等下正好跟着船上岛,司机再把车开回去就是了。
  然后外边乱哄哄一片,说恭喜的,说改口的等等。
  然后就是林成龙背着林彩蝶出去放到吉普车上,家属们就帮着抬嫁妆到码头装船。
  说好的送亲的跟着上船就行。
  趴在林成龙背上,林彩蝶还有些感慨,上辈子也是小弟这样把自己背出去的,但是当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她是一点也回忆不起来了。
  现在呢,本来还挺高兴,可是当出门的时候,林彩蝶心里还是有些想哭。
  从现在开始,从这时候出了这个门开始,再进这个门,就是娘家了。
  她在林成龙背上拍了下,林成龙就站住了。
  林彩蝶回头看着父母,看到两人眼里的不舍和祝福,她也难免眼圈有些酸酸的。
  都说出门要哭一下,林彩蝶本来以为还得酝酿。
  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哪里用酝酿啊,人的天性,人的感情呈现,自然而然的就会让你湿了眼眶。
  第175章 上岛了
  林彩蝶感觉有些难过,就是有那么一点。
  林卫国和杨三妹看到了,眼里也带着那么一点点的不舍,更多的是释怀。
  “走吧。”
  两人都摆手示意,本身也是,就在岛上,离得也不远。
  再说了,已经嫁过两个女儿了,两口子都有免疫力了。
  林成龙背着林彩蝶到那个吉普车上,林彩蝶这才发现,这吉普车上居然还用红绸卷了个大红花。
  赵峥嵘一身军装,带着军帽,脸上表情严肃,但是那掩饰不住的喜意十分明显,让他看上去很是精神。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赵峥嵘也上了车,然后爆竹声响起,一群人一起慢慢的向着码头走去。
  码头这今天也是格外热闹,大船都出海了,但是小木船现在还都在港。
  赵峥嵘接亲的船是一艘渔船,但是上面收拾的倒是很干净,船头支起一个架子,两边各挂了一挂鞭炮。
  在吉普车和人群靠近码头后,鞭炮便被点燃,还是在一片热闹喧嚣声中,林彩蝶被赵峥嵘抱下车,又抱到船上。
  船上已经给林彩蝶准备好了椅子,老大一张的放在船舱前的甲板上。
  上边还系着红绸带,看着特别喜庆,不止是这椅子,整艘船都被布置了,该缠上红绸的缠上,该贴喜字的也都贴着,今天的这艘船,打眼一看就是喜船。
  岸上的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也都上船,嫁妆一共两口箱子,还有两个担子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也都搬到了船上。
  “启程,出发。”
  在一声吆喝声中,船驶离码头,驶向大海。
  今天的天气分外的好,万里晴空、碧空如洗,太阳肆意的绽放着光辉,海天连在一起,整个一蓝色梦幻世界。
  只有一艘小船载满欢歌笑语。
  船开的特别稳,没有追求速度,两个小时后,才到岛上码头。
  此时码头上也是不少人等着,林彩蝶在船上只能看个大概。
  靠岸后,林彩蝶才看清,岸上的多是各个军嫂,有几个她建房子的时候都认识的。
  还有六七个小战士,然后是一些孩子,应该也是部队的。
  林彩蝶不知道的是,岸上现在有两个小姑子和一个小叔子在。
  林彩蝶没见过赵峥嵘的弟弟妹妹,只是听他介绍过,也知道名字。
  赵峥嵘也说了,两人结婚,家里的人都会过来。
  但这会她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众人让开,林彩蝶被赵峥嵘扶着先下了船。
  岸上的人也都是放炮、鼓掌的,一时很是热闹。
  赵初雪和赵初阳、赵出晴是跟着赵兴邦一起过来的。
  到了岛上,对于小岛的环境还是很好奇的,她们也是住海港城市,对于大海也谈不上陌生。
  但是这种小岛,她们也还是第一次上。
  尤其是赵峥嵘的这个房子,居然真的是临海而建,这也让她们觉得新鲜。
  海边人在这个年代建房,都是离海滩有些距离。
  当然这点在前海村也是。
  不过海岛上这里是个悬崖,建在这,对于这年代的人还真就有些特殊。
  这房子建成后,岛上的那些军嫂和南边渔村的人也有人过来看过。
  这年代就是这样,要是谁家建房子建的好了,或者是谁家买个稀罕的东西了,又或者谁家船捕到特别的鱼了,都会引起人过来参观。
  赵家姐弟在岛上的房子疯玩了一阵,然后就被孙清拉着开始布置房子了。
  贴喜字,擦玻璃,打扫卫生,准备行李被子之类的。
  本来就是新房,这样一打扫就更干净了。
  忙完了,也都挤在家里休息了。
  不过三个小的难免拉着孙清和赵峥嵘打听,这位马上要到来的嫂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个小的这样打听或者询问也是正常,马上就是一家人了,虽说不是在一起生活,但到底也是进了一个家门,尤其是长嫂为大,他们还真的有一些小担忧。
  孙清看赵峥嵘也没说话,就笑着说道:“放心吧,你们嫂子那个人挺好的,也好接触,等明天见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三个家伙一晚上都没怎么休息,早上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这不,在船要来的时候,就一起在码头等着了。
  等到下船,都不用辨认,林彩蝶的服装和打扮上就是新娘子了。
  然后稍稍的一打量,弟妹三个都觉得林彩蝶好看,这是第一眼的印象。
  接着是观察,这个嫂子一点也没有乡下人的那种粗糙,反而十分精致。
  这种精致是气质上的,不像是那种没见识,啥也不懂的,反而自信沉稳,有着很多城里人都不具备的自信。
  这也让林彩蝶看起来更加有魅力。
  赵初阳是个活泼的,在姐妹俩还在打量的时候就凑了过来。
  小嘴那叫一个甜:“哥,嫂子。”
  林彩蝶还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赵峥嵘的弟弟。
  她笑着说:“你是初阳吧,小伙子长的真精神。”
  赵初阳挠了挠脑袋笑了一下:“嫂子我叫赵初阳,是我们家老三。”
  林彩蝶:“我知道呢,家里最机灵的就是你了。”
  这时赵初雪和赵出晴也过来了:“嫂子好。”
  林彩蝶也笑着一一的打招呼:“你是二妹初雪,你是四妹初晴,我没认错吧。”
  姐妹俩同时摇头:“没有。”
  还没再说什么,赵峥嵘先发话了:“都等下再说吧,爸妈还等着呢。”
  姐弟三个也就不再围着了,然后接亲的、送亲的一大群一起向着赵峥嵘的新房走去。
  当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照例两大挂鞭炮响了起来,红色碎屑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