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想着,她就告辞出了政府大院。
  路上打个电话给村部,让老王书记告诉她爹一声。
  不过林彩蝶也没说自己去省城的事,就是说了渔场咨询的事情还没办完,今天就不回去了。
  这也算是善意的谎言了,她要是说自己去省城,估计林卫国和杨三妹今天就别想着睡觉了。
  打完电话,她直接去了火车站。
  县城到省城,火车票还不是很好买。
  她买的是晚上的那趟没有座位,下午的也都是无座的。
  看了下,要是坐晚上的车,第二天早上到,去了正好办事,过路车也都是没座位的,林彩蝶就直接订票了。
  下午她也没去别的地方,找个地方直接进空间了。
  难得去一次省城,她正好收拾一下空间,看看有啥能卖的,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一下午,林彩蝶还真找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就是自己空间的蔬菜,这些蔬菜的品质那就不用说了,而且不限季节,长得也都是溜光水滑的,这个一直在成熟状态,要是拿出来卖肯定也是好东西。
  再就是那些首饰了,都是船里那些人的,林彩蝶肯定不会自己带。
  那不如直接就卖了,换点钱也是好的,还真说不准以后哪里会用钱呢。
  当然这个也不是必须,也是看时机的。
  其他的也没啥,她空间里的海鲜倒是也能卖,但是她倒不想跑到省城来卖海鲜。
  即便贵一点,这年代的好东西也难能卖上价格。
  林彩蝶能卖的东西倒是有不少,但是她也会斟酌着出手。
  最后再扫了一遍空间,看看时间,她出了空间,先到小饭店吃了饭,然后才进了火车站。
  第156章 省城
  到了车站,林彩蝶才发觉自己实在是有些轻视了这个年代。
  在她的有限印象中,这个年代出门的应该很少才对呢,可是一个县里的火车站,也是人山人海的。
  这车是过路车,车上已经有了很多人了,再上车就有点得挤的感觉。
  80年代啊,有这么多出门的吗?
  林彩蝶有些自我怀疑,在她的印象中,80年代应该是那种街边做点小生意就可以了,谁能想到,有这么多出门的。
  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时代,也小看了改革浪潮下的百姓的积极性。
  这也不怪她,两辈子一直都是生活在小渔村,这一世要是没有这些际遇,她也难有机会去省城。
  随着人流上了车,倒是不像想象中那么挤,最起码站的地方是有的。
  林彩蝶原本幻想着能有坐的地方的想法也收了起来,找了一个座位旁,靠着椅背站在那。
  旁边头上的行李架上的东西也是挤得满满当当,一个袋子直着放进去,露出小半截,离她的脑袋只有50公分。
  也不知道是谁装的,这不知道有多危险吗。
  车上的乘客看着就很杂,有的穿的干干净净,有的也很是邋遢。
  车厢内也是干什么的都有,有看书的,有玩牌的,有吃东西的,甚至还有脱鞋晾脚的。
  车厢内的气味也是五味杂陈,林彩蝶觉得自己不矫情,但是这个味道还是有些让她一言难尽。
  不过也能忍受。
  发车了,绿皮火车在长长的汽笛声中启动。
  林彩蝶不由的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小笑话。
  用“况且”造句。
  火车开动了,况且况且··· ···
  站在那,思绪进入空间。
  她这比较好的是,有空间,所以手上就完全解放了,不用带着什么东西。
  不方便的是,明明空间有大床,有新鲜的空气,但是也只能看着。
  她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钻到空间里吧。
  这车上连车厢连接处都是人,想找个没人的地方都难。
  且等着吧,林彩蝶闭目养神。
  这绿皮火车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慢,在后世,1个多小时的高铁,这时候,却要坐一晚上的车。
  除了速度慢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站站都停,这无疑也是行进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林彩蝶就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或者自己能眯着了,但是这些都是奢望。
  把包在脸上的围巾向上拉了拉,这样既能屏蔽一些气味,还能遮盖一些容颜。
  人都说,八九十年代的火车上,你什么都能遇到。
  林彩蝶可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特殊的那一个。
  不到两个小时,火车又到了一站,这里是她们县所在的市,算是大城之一,上来的人更多一些。
  车厢也从刚刚的满员有点挤变成人挤人了。
  林彩蝶没动地方,但是刚刚还能活动一下的空间,直接变成想转身都困难了。
  她皱眉看向身边一个挤上来的男子:“同志,这里没地方了,不用这么挤吧。”
  她总觉得这男的不怀好意,看样子想借着拥挤贴上来。
  这种借机占便宜的很多,事后也有借口,都是挤的,你也不能说啥。
  林彩蝶一直盯着,看他挤过来,就直接撑开手,避免真被碰到。
  她不是那种不能碰的,人多碰一下是正常的,但是这种一看就油腻猥琐的,还是有多远就滚多远吧。
  那个男人瞪了林彩蝶一眼,说道:“也是别人挤的,嫌挤你别坐车啊。”
  林彩蝶才不管他呢,就是防备着,然后转身,让自己站的更稳一些。
  那个男的看林彩蝶这么一副防备的样子,嘴上嘀嘀咕咕的转移地方了。
  不过心里还是有些遗憾,这女的虽然半包着脸,但是露出来的大眼睛和白嫩的皮肤,以及那前凸后翘的身材,没揩一把油实在是遗憾啊。
  这对于林彩蝶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她只希望能早点到,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累了。
  她的恢复能力很强,但是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这感觉还真不如打渔。
  半夜12点多,车厢的另一头一个人大喊他钱丢了。
  这么一喊让很多睡着的也醒过来。
  果然,悲痛般的骂声接连响起,原来这节车厢好几个丢钱的。
  林彩蝶倒是不担心,她东西都在空间里,手上啥都没有。
  不过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治安感到无力。
  随着知青返城,经济复苏,各种古老职业也都活跃了起来,所谓的千门盗门之类的。
  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黑社会这个特殊的词汇也会出现。
  当然这些和林彩蝶关系不大,她一个小渔民也改变不了什么,或者说,这些现象也都可以称之为成长的代价。
  一个国家成长的代价。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间是早上5点,整整一夜。
  林彩蝶下车的时候都有些晕乎,感觉自己错了,应该买下午的票,到这半夜还能回空间休息休息。
  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林彩蝶都没心情去看省城的宽阔街道和高楼大厦,自己找个方向,直接找个没人的地方进空间里了。
  进了空间,她就先去洗澡,然后把衣服洗了,这才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
  一觉睡了将近3个小时,林彩蝶神采奕奕的出了空间,现在海珠在她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林彩蝶看了下时间,然后往城里走去,现在省农业厅的位置她还不知道,还得去打听。
  本身不是多难找的地方,但是省城大,找起来也很费劲。
  从政府到街道办再到省农业厅,林彩蝶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先找地方吃午饭,大中午的肯定不好打扰人家,公职人员也得吃午饭不是。
  况且她从早上到现在也没吃饭,也早就饿了。
  省城的繁华不是县城能比的,小摊多,店铺多,饭店也多。
  而且这个时候省城都有川菜了。
  林彩蝶对川菜还是很有念想的,穿越回来还没吃过呢。从生理道理上讲,她从出生到现在,还没吃过呢。
  直接进了一家川菜馆,一个回锅肉,一个麻婆豆腐,都是下饭菜。
  借着这两个菜,林彩蝶也干掉两碗米饭。她拿出饭盒把剩下的菜装了起来。
  结账才3块钱,虽然在这时候也不算便宜了,但是让林彩蝶这个后世开过餐馆的总有种不真实感。
  第157章 项目
  下午,林彩蝶是看着时间进了省农业厅的院子。
  然后先后问了两个屋,才找到农业局下属的农科所。
  到了这里一问,才发现事情也并不是林彩蝶想的那么简单。
  应该说是,这个时候,找单位办事,总是这个那个事情。
  只要你没找到那个想推行政策的人,就很费劲。
  按理说,这个事是几个部门一起推行的,但实际上是一个领导的立意,发文件好发,但是事情的推进,其实这种多部门联合的反而更费劲。
  林彩蝶详细问了后,人家也说了,他们确实负责这事,但是具体上得是先选项目,比如说是哪个鱼苗培育,然后和具体的培育部门一起打申请,批下来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