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看了看,林彩蝶就有了主意,台上的院墙还是按照原来的打算砌,台下单独砌,然后大门用一个就好了。
这样就算是在下边养鸭子,也不会弄的整个院子都是脏兮兮的。
越想越觉得合理,林彩蝶有些高兴,转头看着赵峥嵘:“行了,咱们先回去吧,我等下再画个图。”
赵峥嵘也只是略带宠溺的笑笑,跟着她一起回去了。
晚上吃过饭后,林彩蝶又拿着一张纸在那写写画画的。
这次她的设计就是一个简单的三间房,和她自己家没啥区别。
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两个屋子,堂屋后边是厨房,吃饭呢就在堂屋。
两边屋子是卧室,里边也能放桌子,这样即便是当书房也能用了。
现在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让魏广生给准备的材料了。
她是按照当时大房子设计的,现在肯定用不到了。
不过也差不太多,主要的家具还是那些,即便是剩料了,自己也能做别的,到时候在空间里用就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林彩蝶就在岛上住了下来,白天她去现场盯着工人干活,晚上和赵峥嵘一起在海边散步。
这样的日子充满对未来的期盼,也让她和赵峥嵘的感情越来越浓郁。
这一晚,迎着落日余晖,林彩蝶挽着赵峥嵘的手走在林间道上,看着碧波荡漾,听着海浪翻涌的声音,似乎爱情已经悄悄到来。
两人这一段时间的接触,现在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当然,对于彼此的感情,进展也十分快速。
可以说,这年代的感情多是先结婚后恋爱。
但是两人这也算是赶了个时髦。
“等到结婚了,咱们也每晚都到这走走,看看夕阳。”
林彩蝶对这种感觉十分迷恋,或者和两辈子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有关。
赵峥嵘点点头:“行,只要你想,我天天陪你来。”
赵峥嵘也十分享受这一刻,每天训练回来,和心上人一起走走,似乎疲劳都被消解了一样。
林彩蝶也足够关心他,若是看到他真的很累,也不会出来,而是让他多休息。
其实他哪有那么累啊,军区大比武的冠军可不是吹出来的。
每天这点训练量对他而言不算啥。
但是这些天连里的这些大头兵们可是真的要受不了了。
每天赵峥嵘简直是玩了命的操练,大家一天天的简直是水里来火里去,每天累的都想连长快找个女人把这个魔头收了吧。
其实他们哪知道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林彩蝶这个女人。
每天在一起,拉拉小手,偶尔一个拥抱的,赵峥嵘这年轻的小伙子哪受的了啊。
这每天要是不能在训练场上发泄出去,那不得天天流鼻血啊。
其实现在赵峥嵘最想的就是,这房子赶紧建好了,然后日子过的快一点,赶紧把婚结了。
“对了,咱们结婚的日子我也告诉我爸妈了,他们说了到时候也会过来。”
听赵峥嵘这么说,林彩蝶心里就有了一丝紧张。
“那他们没意见吧,对我有没什么说法和要求?”
赵峥嵘笑着摇了摇头:“没事,只要是我看上的,他们就不会有意见,你就放心吧。再说了,你这么好,他们喜欢你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有意见。”
第145章 上梁
林彩蝶虽然有些紧张,但也不是没有自信或者否定自己。
她算不上优秀,但是重活一世怎么也算是见识广博,再加上有了海珠,更是让她有了绝对的底气。
两人走到这路的尽头,这里也是每天散步的终点。
赵峥嵘照例粘了上来,把林彩蝶抱在怀里一会,然后才往回走。
这已经成了他的保留节目,小伙子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林彩蝶也十分迷恋这种感觉,依偎在心爱的人怀中,那种两世都没有的安全感和依靠感,让她觉得踏实。
林彩蝶一直在岛上看着房子,这建设的速度也快,都是给部队建营房的人。
材料都是现成的,红砖又比石头好用,这房子建的是一天一个样。
三间房,很快就起了框架,空壳完成了,就要到了上大梁的时候了。
这年代,盖房子上梁可是一件大事,林彩蝶和赵峥嵘商量了,特地等赵峥嵘休假的一天再上梁。
因为在峡湾,房子上梁女的都是要避讳的。
按照本地说法,女性属阴,房子上梁避阴,避免晦气。
但是上梁前,林彩蝶还是打电话,让林卫国和林成龙过来帮忙。
林彩蝶在岛上的这些日子,和岛南村的一些人也熟悉了,也有人说要来帮忙。
上梁前一天,林卫国开船直接在码头靠岸,然后林卫国、杨三妹、林成龙带着渔获和菜到了。
上梁是要安排酒席庆祝的,因为他们也没地方,赵峥嵘就把部队的大锅借了3个,然后在西边的一片空地上,距离新房大概300米远的地方,直接埋锅做灶。
上梁这一天,林彩蝶和杨三妹在这边准备饭,怕她们忙不过来,赵峥嵘还特地叫了几个战士过来帮忙。
今天算是大日子,林彩蝶也是拿出了一身手艺,煎炒烹炸的全都使上了。
鸡、鱼、大炖肉、海鲜啥都有,大锅就不带停的。
“嫂子,你这手艺可比我们炊事班做的好多了,这闻着都香。”
一个小战士一边帮着打下手,一边说道。
林彩蝶挥舞着铲子笑着说:“那你一会多吃点。”
“行。”
另一边,林卫国懂得多一些做主理,赵峥嵘和林成龙也跟着忙,然后上梁仪式就慢慢开始了。
先在新房里贴上喜字,挂上红布红绸,房梁和大门上也都贴上对联。
门上贴的是:“祥云笼吉地;嘉树拂新轩。”
梁上贴的对联是:“金龙盘玉柱、白虎架金梁。”
然后在正门前又设立香桉,摆上提前准备好的果品,赵峥嵘点了香。
然后,两挂鞭炮在房门两侧同时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
看着时间涨潮了,上梁仪式也就开始了。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抬着大梁上的时候,负责上梁的也有自己的口号。
做梁的木匠会念叨:“上梁上梁,鲁班在场;粗的当柱,直的当梁;木尽其用,都派用场。”
这梁上还有他的留名呢。
掌墨木匠还要喊着专门的口号:“主家今日屋上梁,喜逢黄道降吉祥。手拿主家一片绫,一丈三尺还有零。左拴三下增富贵,右拴三下点翰林。主家人财两兴旺,荣华富贵满门庭。”
然后上面的人从上面抛下来四根结实的红绸料,再由下面得人分在梁的两端,红绸下垂清顺治铜钱一枚,取“平安和顺”之意。
上梁仪式就这样慢慢的到了尾声,在房上的人往下洒糖果,给看热闹的众人。
这些人也都上抢,也算是沾沾福气吉利。
等这边忙完了,林卫国招呼着帮忙的人去吃饭。
主要就是工人、木匠,还有部队上过来帮忙、送礼的战友。
众人一起到了吃饭这边,都是露天,但是从部队借出来的几张大圆桌摆在这,也很是有样子。
关键是香啊,部队的大锅和蒸笼都在,菜做好都在里边热着,但是香味散发出来,香飘几里。
看到他们过来,林彩蝶迎了上去:“都忙完了?”
赵峥嵘点头:“都弄好了,就等着回头贴瓦片了,安装门窗了。”
“先吃饭吧,大家都饿了吧?”
赵峥嵘说道:“本来没感觉呢,不过闻到这个香味,肯定都饿了。”
林彩蝶笑了:“那就吃,你安排坐着,我去安排上菜。”
“好。”
赵峥嵘就叫着众人洗手坐桌,往桌上派烟放酒的。
另一边,林彩蝶揭开蒸笼的盖子,帮忙的小战士开始端菜上桌,一时间现场赞扬声、客套声响成一片。
菜一个个的端上桌,那边也响起了喝酒敬酒声。
这时候,林彩蝶拿着一摞红包过去给赵峥嵘,这个是要给上梁的木工跟帮忙抬梁的工人的,这个讲究不能破。
在敬酒的时候,把红包发下去,这些工人们也爽利,端起酒盅酒到杯干的。
虽然他们给部队干活,不讲究这些,但是对于百姓的房子,这些他们也都是懂的。
一顿酒喝了两个小时,饭菜基本上都清空了,连汤都被清的差不多。
林彩蝶和杨三妹也没上桌,就在锅灶旁随便吃了一口。
林彩蝶有些不好意思:“娘,让你忙了一上午,也没好好吃个饭。”
“说啥呢,跟你娘还客气啊,你这房子也盖上了,也快到结婚的时候了。”
林彩蝶知道杨三妹的意思:“娘你就放心吧,我就嫁出去,也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杨三妹抬眼看了姑娘一眼:“我是让你回来看吗,我是担心你日子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