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仙辞 第690节
秋辞月瞧她乖觉,面上挂笑,挥了挥手道:“去吧。”
“安虚福地有诸多骄子,你可借此切磋一番,磨一磨你的皮子。”
张梨花白了自家师父一眼,哼声拍了下身下的青牛。
哞哞叫着,青牛迈动四蹄,荡漾青光涟漪,径直从此地消失了去。
秋辞月见此心中暗想。
“天问一脉那先天剑骨亦是近年登入上仙,或是幽冥一脉的北决子,皆是个中翘楚。最好是叫梨花这妮子见见那扶曦天尊的风采,好生磨一磨这股子目下无尘的劲头。”
张梨花执掌‘杀’字月,洞帘内同辈当属头魁,难免生出来几分倨傲。
秋辞月摇了摇头,背过身去,重新观想起那天际的一轮太阴之月,明亮月光化作缕缕的月晕萦绕其面容之上,汇进体魄当中,更添清寒。
……
太光天域。
裴夕禾足尖轻点,踏浪而来,神态恬静,有闲庭看花之态。
汹涌浪潮拍打轰隆,足叫碣石粉碎,却临近面来便自行溃散了去。
不消几刻,裴夕禾便已经能眼望那凌空岛屿,眉宇颇有喜色。
这较之上次于岛上闭关醒来,四百余年已叫执刀一脉根基扎牢,岛上弟子气息如春生之禾,欣欣向荣,透出汲阳光雨露而拔长的浓烈生机。
正是日出之时,执刀弟子修习晨课,演练基础刀诀,扎牢根基。
裴夕禾饶有兴趣地观摩一二,随后念力所察,瞧见了极有意思的一幕。
赵青塘坐在摇椅上,口叼着根干黄草芥,摇头晃脑地点评着眼前一个样貌约莫二十出头的弟子,生命气息极稚嫩,不过两百岁上下,但修为已至大乘初期,在上仙界这等修行福地中也算得资质超凡之辈。
那男子模样清俊,虽被赵青塘挑这挑那,但显然性情极佳,半点不觉羞煞面皮,反倒乐呵着同他打闹玩笑。
而凡是被指出的刀招漏处,法力运转缺疏,皆是极快归入正轨,俨然悟性极高。
“莫非是师兄收了弟子?”
裴夕禾右手掐动,以六壬术掐算,而后喜笑颜开。
“没想到几百年不见,我的辈分倒是提上了一提,当上别人师姑了。”
她探出念力,细致一察,便将那小子的跟脚了解了个个七七八八。
“好精纯的单风灵根,足有九寸八,比师兄还高上不少。根基也打得颇为扎实,体内法力皆与刀意相融,走的是纯粹刀修一途。大乘便能达到这一点,想必《上一元刀》已衍生出几道专属刀招来了。”裴夕禾心中暗赞。
她心神落入阴阳魔元殿中,细细扫过,择取两道合适珍宝,这才心满意足,踏入岛上。
当年的单薄岛屿如今也渐渐完善,广袤而不可窥望边界,更分作三层浮空,成金字塔状。
底层为外门弟子所在,晨起挥刀而练,得授修行要纪。而往上则居内门弟子,因阵法所致而仙灵之气越发充裕,更得客卿长老教授,可习不俗道术神通。
最顶之上便是嫡系所在,落有四座大殿。
李少贞居于赵青塘偏殿当中,受其传道。
而除却赵晗峰,赵天聆,余下一殿自然是为裴夕禾而开辟。
裴夕禾直奔顶层而去,观得那方青白殿宇中装潢陈设,顿而心头了然,生出暖意来。
她此番回来气息不曾遮掩,很快便见两抹光影掠来此处,赵青塘也如有所感,极快地从摇椅上站起来,招呼着自家泼猴收拾利落,飞身而来。
裴夕禾见几人迎面,不由笑出声来,一一见礼。
“师父,师祖。”
“师兄,还有我这小师侄?”
赵晗峰见她身姿绰约,浑身气息运转如意,便知并未受什么磋伤,眼眸微红,连声道:“好啊,好啊。”
当时听闻裴夕禾杀上梧桐天,招惹那凤凰五象,他委实是捏了把汗,心如悬石。
众人皆道凤凰一族损失惨重,梧桐天险些被彻底捣毁,又赞裴夕禾少年英才,已是盖世英豪,腾天之姿。
但为师者如父如母,他难免不去担忧自家小徒儿,这藏身的这四百多年,是否是因为凤凰一役中身负伤患,处在困境当中?
如今裴夕禾回来,实叫赵晗峰心头大石消散,胸中畅达。
裴夕禾见他情态失色,声中含歉道。
“徒儿不孝,叫师父担忧。实是当年闭关修行本是炼化战中所得,却正逢灵光一闪,机缘巧合下踏入了顿悟之境,再睁眼来便是四百多年后了。”
原来如此,赵晗峰笑着颔首,而赵天聆则是大步上前,笑声清朗。
“好啊,顿悟之机缘可遇不可求。”
怪不得此前他还能察觉裴夕禾势如渊海,法如山沉,如今却在感知中只似个寻常女子,当是返璞归真。
待着长辈们一一交谈,李少贞这才神色恭敬地见礼。
“上一元刀的第三十八代弟子李少贞,见过师姑。”
他生有双澄澈双眸,如初生幼犬般干净,此刻眼里亮晶。
赵青塘嘿嘿一笑,走上前来。
“师妹,这是我收的兔崽子。”
曾几何时,裴夕禾便是他想要收的弟子,但到底是不擅教授弟子,被自家师父截了胡,好在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今他已至第二极境,也经历宗务磨砺而成熟不少,总不会耽误了李少贞去。
裴夕禾笑着点头,不吝称赞。
“气敛神清,是极好的刀仙胚子,不愧是我们此脉的传人。”
她取出早已备下的两物,法力相托送至李少贞面前。
“师姑送你的见面礼,莫要推辞了去。”
李少贞眼中更亮,嘿嘿笑起来同他师父一般模样。
他不曾推辞,双手恭敬接过,说道:“长者赐,不敢辞。少贞多谢师姑赠予。”
“果然和师父讲的一般,师姑灵慧天成,叫我如仰天人之姿啊!”
油滑的话由他说来倒是显出分外真诚。
裴夕禾先是先天灵通,后是修至如今境界,怎会辨别不出人之好坏真伪?
李少贞还真是纯心赞叹,叫裴夕禾摇头失笑。
“倒是比你师父嘴甜多了。”
赵天聆亦是一副笑模样,伸手隔空轻弹,叫李少贞哎呦一声抱紧了脑袋。
“你这滑头。”
他看向裴夕禾,说道。
“走,咱俩祖孙磨砺磨砺刀术?”
第966章 寻她
裴夕禾闻言坦然回道。
“甚好。”
与执刀一脉其他嫡传相比,唯有她不是纯粹刀修,这是自身所接受传承,所择大道而注定之事,但裴夕禾也不曾在刀道之上疲倦滞怠。
她至今仍然记得,当初为什么握刀。
当年幼时在昆仑学艺,自己望向台上师姐挥刀之刻,明明并非多精妙的刀术,不过是简单劈砍,但却似乎可以斩断一切物什,挥洒风流。
裴夕禾挥手朝外,笑道:“师祖,请。”
赵天临负手轻哼,一步踏出便直入高空云雾。裴夕禾紧随其后,不过眨眼,亦是同凌青霄,两相对立。
“嗡。”
心念召唤,天光刀已从气海中跃出,裴夕禾拔刀出鞘,单刃长刀带起的劲风叫云雾都被斩作两边。
而赵天聆点在自己眉心泥丸,有超凡紫气从气海中飞涌而上,流经十二重楼,而后被他张口一吐。
那紫气融入云雾当中,带不朽气息。
赵天聆以天地万物为刀,但要抗衡先天神物还是要依仗些手段。
“去。”
真言落动,他负手而立,姿态潇洒,那紫色云雾化作柄柄长刀,凌御杀去。
两人切磋刀术与道韵,自然并非生死搏杀,裴夕禾手握天光,朝之应付。
赵天聆刀道造诣实在如神峰高立,纵修为境界尚不及她,可招招式式虽瞧着简单,但暗合大道运转,避无可避,可谓大巧不工。
而一旁赵晗峰与赵青塘,李少贞亦是腾空而起,遥望观摩。
赵青塘一拍自家徒儿脑袋,说道:“兔崽子,好好瞧瞧你师姑刀招,她最开始还是跟我学的呢。”
他悄悄咪咪瞄了自家师父一眼,眼中神色分明,最后也得了赵晗峰一巴掌拍在脑门上。
“就你当初教人那死样,筑基境界你就教‘随心意’,大树都得被你掰弯了去,还搁我这阴阳呢。大兔崽子,你也给我认真瞧。”
李少贞偷摸着笑,但极快便被两人比斗吸引,渐入迷去。
……
幽辰立仙舟之上,神容肃穆。
身后皆是行列规整的顾氏子弟,有十六人衣着青白,手捧玉盒,垂首以待。
终于仙舟行进暂缓,幽辰面上挂起笑容,左手抬起朝前方汇去一道灵信,待得片刻,便听见爽朗笑声。
人未至而声先来,薛红花怀里抱着只秃头狸花,笑眯眯地凌空踏来。
“贵客到来而未曾远迎,实在是失敬。”
他如今也便是三重道阙,这位顾氏老祖宗已达后三重,薛红花自然要亲身相迎。
幽辰严苛的面容上罕见地展露笑意,摇了摇头,说道:“实在是客气了,本尊前来实则是有事相求。”
她龙头拐轻敲在仙舟甲板上,那十六位手捧玉盒的弟子便随即上前,掀开盒盖,露出内盛之物。
“安虚福地有诸多骄子,你可借此切磋一番,磨一磨你的皮子。”
张梨花白了自家师父一眼,哼声拍了下身下的青牛。
哞哞叫着,青牛迈动四蹄,荡漾青光涟漪,径直从此地消失了去。
秋辞月见此心中暗想。
“天问一脉那先天剑骨亦是近年登入上仙,或是幽冥一脉的北决子,皆是个中翘楚。最好是叫梨花这妮子见见那扶曦天尊的风采,好生磨一磨这股子目下无尘的劲头。”
张梨花执掌‘杀’字月,洞帘内同辈当属头魁,难免生出来几分倨傲。
秋辞月摇了摇头,背过身去,重新观想起那天际的一轮太阴之月,明亮月光化作缕缕的月晕萦绕其面容之上,汇进体魄当中,更添清寒。
……
太光天域。
裴夕禾足尖轻点,踏浪而来,神态恬静,有闲庭看花之态。
汹涌浪潮拍打轰隆,足叫碣石粉碎,却临近面来便自行溃散了去。
不消几刻,裴夕禾便已经能眼望那凌空岛屿,眉宇颇有喜色。
这较之上次于岛上闭关醒来,四百余年已叫执刀一脉根基扎牢,岛上弟子气息如春生之禾,欣欣向荣,透出汲阳光雨露而拔长的浓烈生机。
正是日出之时,执刀弟子修习晨课,演练基础刀诀,扎牢根基。
裴夕禾饶有兴趣地观摩一二,随后念力所察,瞧见了极有意思的一幕。
赵青塘坐在摇椅上,口叼着根干黄草芥,摇头晃脑地点评着眼前一个样貌约莫二十出头的弟子,生命气息极稚嫩,不过两百岁上下,但修为已至大乘初期,在上仙界这等修行福地中也算得资质超凡之辈。
那男子模样清俊,虽被赵青塘挑这挑那,但显然性情极佳,半点不觉羞煞面皮,反倒乐呵着同他打闹玩笑。
而凡是被指出的刀招漏处,法力运转缺疏,皆是极快归入正轨,俨然悟性极高。
“莫非是师兄收了弟子?”
裴夕禾右手掐动,以六壬术掐算,而后喜笑颜开。
“没想到几百年不见,我的辈分倒是提上了一提,当上别人师姑了。”
她探出念力,细致一察,便将那小子的跟脚了解了个个七七八八。
“好精纯的单风灵根,足有九寸八,比师兄还高上不少。根基也打得颇为扎实,体内法力皆与刀意相融,走的是纯粹刀修一途。大乘便能达到这一点,想必《上一元刀》已衍生出几道专属刀招来了。”裴夕禾心中暗赞。
她心神落入阴阳魔元殿中,细细扫过,择取两道合适珍宝,这才心满意足,踏入岛上。
当年的单薄岛屿如今也渐渐完善,广袤而不可窥望边界,更分作三层浮空,成金字塔状。
底层为外门弟子所在,晨起挥刀而练,得授修行要纪。而往上则居内门弟子,因阵法所致而仙灵之气越发充裕,更得客卿长老教授,可习不俗道术神通。
最顶之上便是嫡系所在,落有四座大殿。
李少贞居于赵青塘偏殿当中,受其传道。
而除却赵晗峰,赵天聆,余下一殿自然是为裴夕禾而开辟。
裴夕禾直奔顶层而去,观得那方青白殿宇中装潢陈设,顿而心头了然,生出暖意来。
她此番回来气息不曾遮掩,很快便见两抹光影掠来此处,赵青塘也如有所感,极快地从摇椅上站起来,招呼着自家泼猴收拾利落,飞身而来。
裴夕禾见几人迎面,不由笑出声来,一一见礼。
“师父,师祖。”
“师兄,还有我这小师侄?”
赵晗峰见她身姿绰约,浑身气息运转如意,便知并未受什么磋伤,眼眸微红,连声道:“好啊,好啊。”
当时听闻裴夕禾杀上梧桐天,招惹那凤凰五象,他委实是捏了把汗,心如悬石。
众人皆道凤凰一族损失惨重,梧桐天险些被彻底捣毁,又赞裴夕禾少年英才,已是盖世英豪,腾天之姿。
但为师者如父如母,他难免不去担忧自家小徒儿,这藏身的这四百多年,是否是因为凤凰一役中身负伤患,处在困境当中?
如今裴夕禾回来,实叫赵晗峰心头大石消散,胸中畅达。
裴夕禾见他情态失色,声中含歉道。
“徒儿不孝,叫师父担忧。实是当年闭关修行本是炼化战中所得,却正逢灵光一闪,机缘巧合下踏入了顿悟之境,再睁眼来便是四百多年后了。”
原来如此,赵晗峰笑着颔首,而赵天聆则是大步上前,笑声清朗。
“好啊,顿悟之机缘可遇不可求。”
怪不得此前他还能察觉裴夕禾势如渊海,法如山沉,如今却在感知中只似个寻常女子,当是返璞归真。
待着长辈们一一交谈,李少贞这才神色恭敬地见礼。
“上一元刀的第三十八代弟子李少贞,见过师姑。”
他生有双澄澈双眸,如初生幼犬般干净,此刻眼里亮晶。
赵青塘嘿嘿一笑,走上前来。
“师妹,这是我收的兔崽子。”
曾几何时,裴夕禾便是他想要收的弟子,但到底是不擅教授弟子,被自家师父截了胡,好在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今他已至第二极境,也经历宗务磨砺而成熟不少,总不会耽误了李少贞去。
裴夕禾笑着点头,不吝称赞。
“气敛神清,是极好的刀仙胚子,不愧是我们此脉的传人。”
她取出早已备下的两物,法力相托送至李少贞面前。
“师姑送你的见面礼,莫要推辞了去。”
李少贞眼中更亮,嘿嘿笑起来同他师父一般模样。
他不曾推辞,双手恭敬接过,说道:“长者赐,不敢辞。少贞多谢师姑赠予。”
“果然和师父讲的一般,师姑灵慧天成,叫我如仰天人之姿啊!”
油滑的话由他说来倒是显出分外真诚。
裴夕禾先是先天灵通,后是修至如今境界,怎会辨别不出人之好坏真伪?
李少贞还真是纯心赞叹,叫裴夕禾摇头失笑。
“倒是比你师父嘴甜多了。”
赵天聆亦是一副笑模样,伸手隔空轻弹,叫李少贞哎呦一声抱紧了脑袋。
“你这滑头。”
他看向裴夕禾,说道。
“走,咱俩祖孙磨砺磨砺刀术?”
第966章 寻她
裴夕禾闻言坦然回道。
“甚好。”
与执刀一脉其他嫡传相比,唯有她不是纯粹刀修,这是自身所接受传承,所择大道而注定之事,但裴夕禾也不曾在刀道之上疲倦滞怠。
她至今仍然记得,当初为什么握刀。
当年幼时在昆仑学艺,自己望向台上师姐挥刀之刻,明明并非多精妙的刀术,不过是简单劈砍,但却似乎可以斩断一切物什,挥洒风流。
裴夕禾挥手朝外,笑道:“师祖,请。”
赵天临负手轻哼,一步踏出便直入高空云雾。裴夕禾紧随其后,不过眨眼,亦是同凌青霄,两相对立。
“嗡。”
心念召唤,天光刀已从气海中跃出,裴夕禾拔刀出鞘,单刃长刀带起的劲风叫云雾都被斩作两边。
而赵天聆点在自己眉心泥丸,有超凡紫气从气海中飞涌而上,流经十二重楼,而后被他张口一吐。
那紫气融入云雾当中,带不朽气息。
赵天聆以天地万物为刀,但要抗衡先天神物还是要依仗些手段。
“去。”
真言落动,他负手而立,姿态潇洒,那紫色云雾化作柄柄长刀,凌御杀去。
两人切磋刀术与道韵,自然并非生死搏杀,裴夕禾手握天光,朝之应付。
赵天聆刀道造诣实在如神峰高立,纵修为境界尚不及她,可招招式式虽瞧着简单,但暗合大道运转,避无可避,可谓大巧不工。
而一旁赵晗峰与赵青塘,李少贞亦是腾空而起,遥望观摩。
赵青塘一拍自家徒儿脑袋,说道:“兔崽子,好好瞧瞧你师姑刀招,她最开始还是跟我学的呢。”
他悄悄咪咪瞄了自家师父一眼,眼中神色分明,最后也得了赵晗峰一巴掌拍在脑门上。
“就你当初教人那死样,筑基境界你就教‘随心意’,大树都得被你掰弯了去,还搁我这阴阳呢。大兔崽子,你也给我认真瞧。”
李少贞偷摸着笑,但极快便被两人比斗吸引,渐入迷去。
……
幽辰立仙舟之上,神容肃穆。
身后皆是行列规整的顾氏子弟,有十六人衣着青白,手捧玉盒,垂首以待。
终于仙舟行进暂缓,幽辰面上挂起笑容,左手抬起朝前方汇去一道灵信,待得片刻,便听见爽朗笑声。
人未至而声先来,薛红花怀里抱着只秃头狸花,笑眯眯地凌空踏来。
“贵客到来而未曾远迎,实在是失敬。”
他如今也便是三重道阙,这位顾氏老祖宗已达后三重,薛红花自然要亲身相迎。
幽辰严苛的面容上罕见地展露笑意,摇了摇头,说道:“实在是客气了,本尊前来实则是有事相求。”
她龙头拐轻敲在仙舟甲板上,那十六位手捧玉盒的弟子便随即上前,掀开盒盖,露出内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