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221节
  “不是。带两名下属。”薛理道,“也可以叫那边重审。不过我觉得无论驳回去几次结果都一样。”
  林知了:“我给你找几个人吧。”
  薛理诧异:“你给我找?”
  林知了闻言不高兴:“看不起我?”
  薛理:“不是。你认识的食客不是权贵子女,就是东市商户和工匠。”
  林知了以前确实不认识武艺高强之人。
  前些日子,八月十四,仁和楼卖月饼。今年没有做韭菜鸡蛋馅,做了一些芝麻馅和咸蛋黄馅的月饼。咸鸭蛋蛋白也没扔,被林知了做成韭菜炒蛋和肉沫蒸蛋等菜肴。
  兴许去年的韭菜鸡蛋馅月饼太出名,今年很多人来仁和楼买月饼,其中几位就是得了臭豆腐方子的江湖草莽。
  他们等人少了才靠近,想向薛理道谢。不过薛理当时在市场,准备买了菜就去二哥家。那几位就向林知了道谢。
  林知了心想,几个大老爷们做臭豆腐赚的钱可能只够吃和用。要是改日嫌钱少,定会偷鸡摸狗寻找别的门道。
  林知了就问他们有没有想过炸元宵,或者用软软的面糊裹上虾仁鸡蛋放到油锅里炸,亦或者炸饺子炸馄饨。
  七人当中最精明的男子那日也在,瞬间意识到林知了好心提点他们,立刻说回去就试试。
  前几日其中两人带着四人过来用饭。那四人当中有两位腰间有短刀和短剑。上菜的伙计不经意间看到的。
  林知了把此事告诉薛理。
  薛理:“你的意思请带短刀和短剑的那两位陪我去?他俩打不过一个东宫禁卫。普天之下,除了隐世不出的绝顶高手,武功最厉害的人都在皇家!”
  林知了:“禁卫若是同那边有牵扯呢?”
  薛理被问住。
  林知了:“带上他们吧。庐州到这边有没有两千里路?”
  薛理仔细想想:“走官道,差不多!”
  “若是出点什么事,请他们六百里加急,最多七日你便可获救。假如禁卫同前礼部尚书和御史大夫沾亲带故,等他前来报信,你有的等了。”林知了提醒。
  薛理根基尚浅,如今没人敢在京师动他,是因为他背后有太子。常言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出了京师,莫说他是龙,可能都不如当地的一条虫。
  薛理:“我再想想。”
  翌日到刑部,又看一遍卷宗,薛理前往东宫,把他的怀疑告诉太子。太子叫薛理换个人,换个比他有经验的官吏。薛理无法解释,整个刑部只有他最了解庐州官场,就说他不怕。
  一腔孤勇的样子令太子看不懂他。要说他无知无畏,可是薛理确实知道此行凶险。要说他为了富贵险中求,可是薛理才二十五岁,已经官拜五品,此案就算被他办成铁案,也不可能一年两升。
  难道薛理真是为了冤死的那些人?能说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薛理应该不会在意几十条人命。
  太子:“从京师到庐州,轻装简行路上不耽搁,十日左右便可抵达。回来也差不多十日。到庐州十日能查明真相吧?你说的,那个案子漏洞百出,既然全是破绽,想必不难。孤给你一个月!”
  薛理:“一个月足矣!”
  回到刑部,薛理向章大人提议他想前往庐州核实此案。章元朗的父亲一看卷宗就意识到凶手并非主谋。全家老小十几口人,还有几十名丫鬟家丁,哪是几名响马能干成的事。
  章大人问他是否考虑清楚,薛理郑重地表示考虑清楚了。章大人给薛理挑两个副手,又给他拖几日,估计薛理一行抵达庐州才说他出去办案。
  庐州府在京师确实有人,只是同他交好的人并没有发现薛理离京。薛理和两个同僚到庐州七日就查清涉案人员。
  薛理这次不是依靠梦,而是庐州知府的弟弟平日里便纵容家奴横行霸道,即便没有这起灭门惨案,只是别的事也足够叫他人头落地。
  第八天,薛理和两个同僚前往庐州府。
  当日就被安排到城中官舍。
  晚上,庐州知府做东,在可以俯瞰淮河与庐州城景的五凤楼设宴。
  席间庐州府强调这顿饭没用公费开支。随后就旁敲侧击,什么风把薛大人吹来了。
  薛理直接说为了震惊整个庐州城的灭门惨案。庐州府的脸色骤变,但一瞬间又恢复如常。若非薛理一直盯着他,真难注意到这一点。
  庐州府给副手使眼色,陪同人员就试探薛理准备怎么查。薛理表示从根源查起。随后无论他们怎么打听,薛理都只说先查查看。
  薛理三人走后,陪同人员才说:“不能叫他查下去。”
  庐州知府满不在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晾他也查不出什么!”
  陪同官吏:“别人查不出,他可不一定。”
  庐州知府:“他很擅长办案?”
  同知:“他是薛通明!”
  庐州知府没听说过:“办过哪些案子?”
  “前御史大夫被贬为庶人,礼部尚书被赐死,礼部右侍郎被贬至蓟州。”同知越说越害怕,“世人都认为他出自东宫,背后是太子,可是没有陛下默许,他哪敢拳打礼部,脚踹御史台?”
  庐州知府震惊:“是他?薛探花?!”
  同知:“正是他!单名一个理。据说通明二字是太子殿下给他起的。我等不是举人就是三甲进士,他能被陛下点为探花,定有过人之处!”
  庐州知府眉头紧锁:“先看看他能查到什么。”
  随即令人监视薛理。
  当晚睡前,薛理吹灭灯火,打开窗户缝就看到有人监视。
  来之前薛理买了几份臭豆腐,从那个“包打听”手中拿到几个人名和地址。来到庐州当日,薛理就找当地百姓打听那几人的秉性。确定他们嫉恶如仇,薛理几人才在那几人家中轮流借住,对外声称他们是路过庐州的朋友。
  薛理原先打算带上他们,如今发现这一点决定先不联系。
  由于他想速战速决回家过节,翌日薛理和两个同僚就把他们前几日查出的东西透露出一二。当天晚上,庐州知府送来几名女子和几瓶窖藏美酒。
  薛理想起他给太子出的主意——马上风。没想到这么快轮到自己身上。薛理无语又想笑。酒是一口没喝,薛理把人敲晕后绑了扔到后面柴房。
  两名同僚把柴房门关上就发现不对,后院竟然没人。薛理的两名同僚想起他们查到的证据,堪称触目惊心,意识到“马上风”只是开胃菜。
  两人害怕,问薛理接下来怎么办。薛理沉思片刻,“我们不能都走。你二人立刻去找我的几位朋友,我留下应付他们。”
  “可是你一个人行吗?”两人很是担忧。
  薛理:“我又不是文弱书生,大不了跳楼。快去!”
  两人找出黑色衣裳,借着漆黑的夜色去找薛理的几个江湖朋友。
  半个时辰后,官舍火光冲天。早有准备的薛理把一盆水倒被子上,蒙着被子匍匐下楼。到楼下想起柴房的六名女子,薛理不想救她们。随即想到她们可能也没想到此行有去无回,届时应该愿意作证,薛理就把几人泼醒。
  几人醒来确实不知道庐州府还会放火,以至于吓得脸色煞白。
  薛理叫她们快走。
  到了后院,果不其然,门被封死。薛理踹两脚,门从外面打开,裹着斗篷的人把薛理接出去。
  薛理低声问:“没人盯着?”
  来人压低嗓子:“他们原先一直盯着你的房间。幸好大人提前从后窗翻去别的房间。他们看到你的房间着起来就走了。”
  薛理:“庐州知府的人?”
  来人:“我们的人跟上去发现不是。”
  薛理诧异:“不是?”
  来人点头:“安王府!”
  安王乃陛下同父异母的弟弟,薛理想不通,“我跟他无冤无仇。”
  来人拿着被子把斗篷递过去,边走边说:“以前有个传闻,安王不安。太子殿下被废之后。安王是不是觉得一个商人被灭门,不值得您这位殿前红人亲自核实?您的目的是他?”
  薛理奇怪,梦里的安王明明很安分:“难不成我这几日去的地方同安王有关,惊到安王?先回去!”
  当夜,薛理把传言以及他亲身经历详细写下来,给两人十两黄金,请他们天一亮就送去仁和楼。
  薛理的同僚之一忍不住说:“明日他们发现我们没死,定会全城搜捕!”
  第168章 连根拔除
  薛理问几个江湖人士:“此地离义庄远不远?”
  几人不曾留意, 满脸抱歉地摇头。
  跟着薛理一同出来的六名女子其中一人弱弱地说:“附近有个义庄。”
  薛理叫她们把首饰给他,又从他的行李中拿出几件符合他和两位同僚身份的中衣,又叫两个同僚把发簪给他。
  众人瞬间明白薛理要做什么。
  薛理留下一名同僚盯着六名女子,他和几位江湖好汉前往义庄。几人搬来六名女尸和三名男尸从后门扔到院中, 先前薛理用的被子也扔进去, 做成逃命不成的假象。
  也幸亏此刻半夜三更, 百姓陷入沉睡, 火光四起也没人救火。
  好汉之一奇怪:“打更的和巡逻官兵呢?”
  “不是被人支开,就是被人灌醉!凭庐州知府在此地的权势,他弟弟请巡逻官兵喝酒, 那些人敢不去?更夫最好解决, 打晕扔到角落里便可。”薛理望着熊熊大火,“烧吧。这一把火不把庐州府烧的干干净净, 我薛理算白来!”
  好汉低声提醒:“薛大人, 此地不宜久留!”
  薛理随他回去。
  此后几日,薛理和两位同僚以及六名女子闭门不出。
  薛理又给几位江湖好汉五十两银钱。几人轮流出去买菜以及探听消息。
  那六名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不擅厨艺。几位江湖人也不敢请人, 也没怎么做过饭,以至于饭菜难以下咽。
  薛理吃了三天受不了。第四天清晨,薛理去厨房教几个江湖好汉做鸡蛋饼。
  几人震惊,异口同声:“薛大人会做饭?”
  薛理:“看林掌柜这样做过。几位用心学,待我走后你们可以在城中开个馆子。不过我建议你们交给家人打理。”
  其中一位不明白:“这是为何?”
  薛理:“几位慷慨仗义,应该有许多朋友。朋友进店吃饭收钱吗?若是不收钱, 如何买菜买酒?长此以往,只会血本无归。义不掌财便是如此!”
  几人拱手道:“多谢大人提点。”
  薛理估计酸菜是常备菜,直言:“明日买些酸菜和鱼!”
  翌日,几人买了酸菜和鱼。其中一人刀工尚可, 能片出鱼片,分出鱼骨。薛理指点几人用鱼骨煮汤,鱼骨捞出后下酸菜和鱼肉。
  因为当地人吃米饭,午饭便是酸菜鱼泡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