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215节
  男子道:“咱们村里没有那么多讲究,一桌上荤素八个菜,叫大家吃好就行。具体吃什么,你自己想。酒用自家酿的,不用交税,主食就用黄馍馍。只是做饭的厨子要提前找!”
  薛理:“厨子倒是不麻烦。”
  男子就要说麻烦,看到薛理瞬时想起他妻子乃仁和楼掌柜,据说店里的厨子都是林掌柜的徒弟,他顿时有些尴尬:“瞧我,只顾得高兴,忘了你们不用去外面找厨子。要是这样,过十来天再张罗这事也来得及。”
  薛二哥:“原先我是这样打算的。不过一听你说荤素准备八个菜,定是要提前炖煮,店里的厨子不一定有时间。”
  男子:“我们把要做的菜收拾出来,他忙完店里的早饭过来就准备午饭也来得及,不用提前一天过来。”
  薛二哥:“那我这几天就好好想想,考虑清楚了再麻烦你帮我找几个人帮忙收拾。”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男子满心欢喜,仿佛他家得了一对龙凤胎。
  薛二哥同他寒暄几句,就送他出去。
  此刻,薛理终于想起在哪里见过此人,年初一和二哥去村长家拜年。薛理问二嫂:“是不是村长的儿子?”
  靠在床头的刘丽娘微微点头:“昨天你二哥忙着照顾我,顾娘子做饭,李婆喂牲口,就忘了去给你和弟妹报喜。今早你二哥套车刚到村口,碰到村长和他几个儿子,他大儿子就要替你二哥跑一趟。”
  薛理:“看得出他很高兴。”
  薛二哥进屋:“比我们还高兴。昨天几家租户来看你二嫂和俩孩子,说他们没钱买礼物,要给孩子做两件什么百家衣,我也不懂。李婆子说百家衣是百家之福,是好事。只有人缘好的积善之家才能集齐百块布料做百家衣!”
  薛理闻言替二哥感到高兴,“我这就回去告诉娘子。再给鱼儿捎几件衣服,叫鱼儿给你们搭把手。”
  薛瑜:“三哥,下午我和你一块回去,等小侄儿小侄女快办满月酒了,我再过来住几天。”
  薛二哥和刘丽娘瞬时明白她的打算。薛二哥问:“你帮你侄子侄女做满月?”
  薛瑜点头:“你俩不信我?我的厨艺难道不如乡村厨师?”
  夫妻二人不好意思说实话,就把目光投向薛理。
  薛理:“你正常发挥,大多数乡村厨子都不如你,就怕你做菜做高兴了,灵机一动,小鸡炖菜放一把糖,红烧肉里面放一瓶醋!”
  薛瑜不禁急眼:“小侄子小侄女的好日子,我能这么不懂事?”
  薛理:“你能忍住?”
  “我——我肯定能忍住!”薛瑜白了他一眼,“看不起谁呢?”转向刘丽娘,“二嫂,我可以抱抱他们吗?”
  薛二哥:“不行!他们刚睡着,要是醒了就两个一起醒,哭也是一起哭,我忙不过来。”
  刘丽娘身上疼,这两天都是薛二哥带孩子,“听你二哥的。过几天我能搭把手,你想怎么抱怎么抱。”
  薛瑜不禁说:“其实我也不想抱。就是怕你们觉得我不喜欢他俩才这样讲。”
  刘丽娘好气又想笑。
  薛二哥:“你不喜欢小孩?”
  “我说实话,你不许生气?”薛瑜嘴上这样讲,还是躲到薛理身后才说,“好丑!”
  薛二哥:“……”
  薛瑜急急忙忙说:“你答应不生气我才说的啊。二嫂,我觉得小侄子和小侄女定是像二哥——”
  薛二哥打断:“你闭嘴!”
  刘丽娘想笑又不敢笑,担心漏尿,“小孩子刚出生都这样。”
  “可是大侄子——”薛瑜想起来了,“我第一次见大侄子好像是他满月那天?小侄子和小侄女过几天就好看了?难怪要办满月酒。原来是这个时候不能出来见人啊。”
  薛二哥:“薛瑜,你不会说话就别说!”
  “二哥,她这么嫌弃你,你都不动手?”林飞奴其实也想跟他姐夫吐槽小孩丑,闻言意识到现在丑不算丑,失去吐槽的欲望,就起哄架秧子。
  薛二哥瞪一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林飞奴,“别看你姐夫在这里,把我惹生气了,我连你一块打。”
  林飞奴本能躲到他姐夫身后。
  薛理看到二嫂脸色苍白:“出来吧,别把小侄子小侄女吵醒了。”
  话音落下,薛二哥就和他们出来,薛理确定二嫂需要休息。薛理想起东西还在车上,就带弟弟妹妹把东西拿下来。
  薛二哥跟过去看到两身衣服,忍不住说:“你二嫂准备了很多,我感觉够他们穿到三岁。”
  “这是我和娘子的一点心意。还有这个。”薛理把红枣红糖递过去,“店里的食客说红枣红糖补气血。娘子的意思是牛肉补气血。不过别人都送这两样,她就没有买牛肉。”
  薛二哥:“我也觉得鸡鱼肉蛋更补身体。你看大嫂,生之后比生之前气色好。”
  薛瑜:“不是娘一天十多个红糖煮蛋补的?”
  薛二哥:“红糖有用的话,那些骨瘦嶙峋的人为什么想吃肉,不是想喝红糖水?”
  薛瑜:“那肉和汤哪个好?”
  薛二哥:“有句俗语,你吃肉我跟着喝口汤。你说哪个好?”
  薛瑜懂了:“说喝汤好都是安慰人的话!”
  薛理:“那二哥回头多去城里买点肉。要是没时间,就叫村里人捎个信,鱼儿和采买帮你送过来。”
  薛二哥微微摇头表示不用:“改天我去村里买几只鸡,两天炖一只,一个月最多两贯钱。这点钱我和你二嫂还吃得起。”
  薛理见他打算好了也不再多言。
  看出二哥记挂孩子,总想进屋看看,约莫过了一炷香,薛理起身告辞,理由自然是回去告诉林知了。
  薛二哥确实没心思招呼他们,闻言就送他们出去。
  薛理三人到店里,还没到午时三刻,伙计和厨子往店里摆放食材,为开门营业做准备。林知了在院里盯着众人忙碌,以至于最先看到他仨。
  不可能出现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林知了愣了一瞬间才走上前问出什么事了。
  薛理笑着说:“好事!”
  林知了不作他想:“二嫂生了?母子平安?”
  薛理:“龙凤胎!”
  此言一出,林知了惊呆了,忙忙碌碌的众人不约而同地停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薛理又说一遍:“二哥一次儿女双全!”
  林知了张口结舌:“这,太巧了吧?”
  俞丫忍不住附和:“太巧!”想起什么,朝薛理和林知了看去,“掌柜的,你和薛大人也赶紧生个孩子吧。兴许也能一次儿女双全!””
  第163章 拿捏老娘
  林知了和薛理只当没听见。
  薛理是嫌养孩子麻烦, 林知了是不想生。
  林知了叫俞丫看看食材准备好了没有,她继续问薛理:“二嫂的气色如何?”
  “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失血过多,二嫂面无血色,需要调养。”薛理突然想起一件事, “我要写信告诉大哥和娘。”
  林知了跟去北屋, 低声说:“提醒大哥, 可以告诉二嫂的家人, 但不许告诉他们二哥二嫂在什么地方。”
  薛理:“你担心他们趁机找上门?”
  林知了点头:“神来容易送神难!”
  薛理闻言决定在信中提醒大哥暂时先别告诉刘家人二嫂生了。若是刘家人以探望俩孩子为由跑过来,只凭二哥家房子多有地方住,他们便有理由赖着不走。
  二嫂要照顾孩子, 二哥要带着仆人做酱, 也没时间同他们勾心斗角。
  突然,薛理想到他娘。
  薛理觉得可以在信中向大哥道出实情, 而大哥转述给他娘时稍微加工一二, 比如二哥二嫂的孩子来之不易,虽然是龙凤胎,可是早产, 俩孩子又小又弱,需要精心护养。这个时候刘家人过来只会给二哥二嫂添乱。
  以前他娘能拦住二婶,如今想来也能拦住刘家人。
  再说,若是现在不坦白,他日刘家也会从别处知晓,毕竟城中有许多江南客商, 明年有春闱,江南考生抵达京师后定会找人打听他这个前探花。届时坊间百姓说起他,很难避开二哥二嫂。
  任由这些人把消息带回去,不如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薛理越想越觉得可行。以免林知了忙着店里的事还要记挂此事, 薛理只说:“那就暂时先不说。”
  林知了听到开门声,“我先去店里?”
  “你先去忙!”薛理等她出去才开始写信。
  趁着休息,薛理把信写好就寄出去。
  回来的路上碰到三人,薛理只是本能停一下,那三人就隔着人潮大喊:“薛大人!”
  路人不约而同地看过来,薛理瞬时想掩面遁走假装没听见。
  然而那三人比林飞奴还要不拘小节,挤开路人横冲直撞地跑过来,到跟前就说:“好巧啊。薛大人,你怎么在这里?”
  说话的人矮胖,在他右边的人瘦高,左边的人比他高一点,不胖不瘦,眼中透着精明。薛理看过去,这三位正是年前拦路抢他的七位江湖草莽之三,“几位好汉怎么在这里?”
  精明男子的神色有些窘迫:“我们算什么好汉啊。”
  矮胖男子给他一手肘:“薛大人问咱们话呢。”随即坦白,“听说御史大夫和家人回老家了,礼部尚书死了,礼部那个侍郎也走了,我们觉得应该没事了就出来透透气。”
  薛理听出来了,闲着无事瞎逛。
  精明男子低声问:“薛大人,听说御史大夫和礼部尚书有很多学生,那些人会不会把矛盾对准你——我们知道礼部尚书的死是他咎由自取,可是他的学生兴许不这样认为。”
  薛理:“君弱臣强,我应该担心宰辅的学生打击报复。然而掌权的是陛下,陛下有权决定每个人的去留生死。陛下不想动我,他们动我,是对皇权的蔑视和挑衅,陛下容不得他们。
  “这个道理我懂,所以我敢打御史大夫。他们也懂,所以不敢用构陷污蔑的手段,只能请与朝堂无关的江湖人士,比如找你们教训我。”
  精明男子:“可是御史大夫也是宰辅,朝中应该有很多人是他一手提拔的?”
  薛理:“他是三宰辅之一,且有宰辅之实不过两年,没有你以为的树大根深。真正在朝中盘根错节的是上一位礼部尚书,如今坟头上都长草了。当年能和他分庭抗争的是太子的舅舅,如今国舅爷不敢轻易露头,何况他人。”
  精明男子不禁问:“所以你不是冲动行事啊?我大哥居然说你年轻气盛做事不计后果!”
  当日薛理动手的时候没有想过后果,他潜意识认为御史大夫不敢因此杀他,甚至还担心他出事。只因一旦他遭遇不测,陛下就会怀疑御史大夫通敌叛国。
  他三更死,御史大夫活不到五更!
  这就是摊上一个手握实权的皇帝的好处。
  要说有什么不好,那就是文武百官都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是皇帝定国安邦的工具人,有用则用,无用之人弃不弃的全看皇帝的心情。
  薛理觉得没有必要跟这三位说这些,“也有点冲动。倘若我有时间深思熟虑,定会觉得我不出头别人也会出头,比如兵部尚书、枢密使和太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