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71节
  王氏就没有任何顾虑,她追上薛理叫薛理去她家歇歇脚,又说早上才从山上灌的山泉水,比城里的井水甘甜。
  王氏之所以知道城里的水不好,还是看到富贵人家的奴仆日日上山接水给公子小姐泡茶。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氏如此客气,薛理也不好出言嘲讽,只说娘子和二嫂在家里等着。
  王氏怕林知了,闻言讪笑着说:“那就下次吧。下次回村给你娘送钱,一定要来家里歇歇脚啊。”
  薛理点点头,和二哥回城。
  两人甫一进门刘丽娘就起来,满心焦急地看着两人。
  薛二哥把字据拿出来。刘丽娘不认识,又忍不住心烦:“明日我就跟鱼儿学识字。”说着话到薛瑜身边,薛瑜念给她听。
  薛瑜念完,刘丽娘很是担忧:“若是婆婆躺在床上不能动,大嫂不伺候,还不得我们伺候?”
  薛二哥看着薛理问:“娘给她带孩子,存的钱也给她用,她应当不敢吧?”
  薛理:“不敢。我会叫族长替母亲写讼状上县衙告她。除非她想把大哥送进去。不孝婆婆,不管丈夫,如此恶毒,知县为了丹阳县的民风也会严惩!”
  林知了:“二嫂,我说不用担心,相公不会心慈手软,你还不信。”
  薛理挑眉:“娘子倒是了解我。”
  “你不用阴阳怪气。京师大狱一个月都没折断你的脊梁,你会被婆婆拿捏?”林知了听到敲门声住口。
  小鸽子跑去开门:“谁呀?”打开一看是周嫂子,“周嫂子啊?进来吧。”
  周嫂子被他乖巧的样子逗笑了,见他的裤子和上衣有些短,仔细看像是刻意做短的,看起来很凉爽的样子,决定回去给几个儿女这样做,可以省下许多布:“小鸽子越发懂事了。”
  小孩点着小脑袋关上门。
  周嫂子把菜篮递给薛二哥,薛二哥看到新鲜的地皮菜,顺嘴问:“又是你婶子捡的?”
  周嫂子很是羞愧,“我说你们上次买的可能还没吃完,她叫我试试,你不要我再拿回去。”
  薛二哥不想要,洗了半个时辰吃一顿,做红烧肉也没洗它麻烦:“弟妹,要吗?”
  林知了看过周嫂子的婶子捡的地皮菜,比她和二嫂在河边捡的干净块大,定是在人烟稀少的山上捡的,“要吧。晒干收起来慢慢吃。据说明目益气,清热降火。如今天气越发炎热,晚上喝上一碗出出汗也不易中暑。”
  薛二哥第一次听说地皮菜有药用价值:“听谁说的?”
  林知了:“我一天天这么忙,哪还记得。”
  薛理朝她看去,她的记性不会那么差,莫不是知县的妻弟。
  林知了去屋里拿钱,出来便对周嫂子说:“若是还是这么大块又干净,我们要。否则你直接说我们不收。”
  周嫂子接过钱应下来,但她没有告辞:“听说你们两家跟你婆婆分开了?”
  林知了心说,村里真是没有一点秘密。薛理回来不到一炷香啊。即便从他出村算起,也不过半个时辰。
  林知了:“凉皮原先是我和二嫂做出来的,如今在店里卖,可是婆婆不许我们卖凉皮,只因我们卖了,大嫂做的就没人买。二嫂跟她吵几句,她就说二嫂没孩子,叫二哥休妻。二哥很生气,叫相公回去同她分开。”
  周嫂子听糊涂了:“丹阳城这么大,你在城中,她可以在城门边上卖。住在城门边上的人又不会特意来你这里吃凉皮。相隔好几里路,怎么不能卖?”
  林知了自然不会说她的凉皮有二八酱有花生米和绿豆芽,跟大嫂干巴巴的凉皮一个价。城门边上的人不吃也不会当冤大头。
  林知了叹气:“谁知道婆婆怎么想的。兴许希望大嫂多卖几份,赚了钱给小侄儿买肉吃吧。”
  周嫂子心底疑惑,薛母看着比她婆婆明事理,怎么还不如她婆婆拎得清啊。她这个样也能养出个探花,她是不是能养出个状元啊。
  周嫂子越想越觉得可以试试。薛母那个样的祖坟里都能冒青烟,她哪里不如薛母。即便儿子成不了文状元,也能养个武状元。
  周嫂子:“分开也好。你二婶也不敢隔三差五来烦你们。”
  “但愿是这样。”林知了庆幸薛二哥是郎中,薛母日后不能借病要钱,“我送送你吧。”
  薛二哥把篮子递给她,看看太阳还未落山:“三弟,你看是不是把娘下个月的钱送过去?”
  周嫂子不由得放慢脚步。林知了很是善解人意地说:“婆婆说她把相公兄弟几个拉扯大不容易,叫我们孝顺,每月给五百文。绝口不提我们帮她养瑜妹妹她又该给我们多少钱。”
  周嫂子停下,神色多了些许惊愕,“你,你婆婆才多大?”
  林知了:“今年四十三岁。”
  周嫂子不可思议:“若是活到六十五,你们不是要给二十多年?”
  林知了:“家里的四亩地都归她呢。”
  周嫂子顿时一脸的一言难尽,“——我那个婶子今年五十了都不叫几个儿子伺候。像方才你给的几文钱,等我把钱给她,几个孙子孙女一人给一文,留他们买糖块。”
  林知了叹气:“兴许我命硬吧。父亲早逝,母亲改嫁,遇到个婆婆也是这样的。”
  周嫂子:“哪能这样说自己。”
  林知了回头用眼神询问薛理去不去。薛理叫周嫂子先回去,明日他再过去。
  周嫂子走后,薛理去街上买了一盒印泥,回到家又亲手做个记事本。翌日早饭后薛理回村,小鸽子也想去,拉着他不撒手。
  薛理同他约法三章,先自己走,走不动了再背他。
  小鸽子为了出城玩很是豪迈地挥挥小手:“我可以走到村里。”
  薛理拉着他走了半里路,小孩就拽着他的手臂借力。薛理把手里拎的书包挂他身上,背着小孩到城门外。
  小孩歇过乏,书包还给他,蹦蹦跳跳往前跑。
  到了村里,薛理进村,他拐去周嫂子家。周嫂子的相公在门外劈柴,薛理拜托他盯着腿快的小孩。
  薛理给了母亲一贯钱就叫她按手印。薛母不同意。薛理便问:“我叫族长把这一条加上?”
  薛母气得眼前发蒙,捂着胸口按下手印。薛理合上记事本,收起笔墨离开,毫不拖泥带水。
  薛二婶也在屋里,薛母织布她做鞋,见状就骂他没良心。薛理在心底冷笑一声继续往外走,薛二婶气得起来大骂他白眼狼。
  薛理神色淡定地关上院门,薛二婶反而愈发生气,从屋里追出来。薛理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很是心烦,不想乡邻看笑话,随后突然推开门,薛二婶毫无防备被撞到在地,薛理关上院门。薛二婶担心他再来一次,不敢靠近院门。
  薛理到南边周嫂子家,薛二婶才敢露头。她跑到西边路口没有看到薛理,骂骂咧咧回去。
  薛理看着小孩怀里的东西想把他留在周嫂子家——前后不到一炷香,也能给他找个事。
  小孩没有发现姐夫的脸色黑的可以写字,举起小手显摆:“姐夫,你看,周嫂子送给我的猫儿。”
  薛理:“你养?”
  小孩摇头:“不要养。小花吃老鼠。”
  薛理看着只有小孩拳头大的小猫崽子,够老鼠一口吞的吗?薛理很是怀疑:“可以带回去,你自己看好,要是偷吃家里的菜,你阿姐打你,不要向我求救。”
  小鸽子很是自信;“阿姐不打我。只有你打我!”
  薛理:“走不走?”
  小鸽子向周嫂子一家告辞。
  回到家中,林知了看到猫就皱眉,小孩把猫往薛理怀里一塞就朝林知了扑去。林知了抬手挡开他:“洗手了吗?”
  “我不脏!”小孩气得跺脚。
  林知了:“可以养它,白天放笼子里,晚上打开门叫它透透气。若是白天跑出来吃了留着卖的肉,我就把它卖了。”
  小孩乖乖点头。
  林知了:“你可以抱着它,饭前必须洗手。晚上必须洗澡。做不到就送给王掌柜。老鼠爱吃书,王掌柜很需要。”
  小孩嫌麻烦就找他姐夫,希望姐夫帮他劝劝阿姐。
  薛理笑着说:“你阿姐又不打你,怕什么啊?”
  小孩气得夺走小猫,用屁股撞一下他:“你挡着我的路啦。”
  林知了:“你等等,我还没说完,不许把小猫放床上!”
  准备回卧室的小孩停下,跺着脚问:“怎么那么多不准?”
  林知了:“过来!”
  小孩下意识过去,想起什么吓得摇着头后退:“你要打我!”
  林知了:“这么小的猫还不会抓老鼠,你知道它不吃老鼠吃什么吗?”
  小孩不知道:“我答应你便是!”
  林知了转向薛二哥,劳烦他下午去街上买个猫笼。薛二哥见过猫笼,听说很贵,就说下午去刘掌柜店里砍一根竹子,用竹子给小猫做一个。
  小鸽子见他阿姐说话算话,又高兴起来,抱着小猫跳着说:“谢谢阿姐。”
  林知了看着小猫被他甩得晕头转向,想说什么又咽回去,养不大才好,以后再养什么就不敢说养就养,没有一点责任心。
  薛瑜看不下去,过去提醒他小猫要被他摇死了。小孩心疼地摸摸小猫,“对不起,小花,阿爹不是有意的。”
  林知了被口水呛着,一时间咳声震天。薛理扶着她,数落小舅子:“不许胡说,你是哥哥!”
  小孩一脸困惑:“我不可以当阿爹吗?”
  薛理:“还想不想养他?”
  小孩很是委屈:“哥哥就哥哥!”
  “出什么事了?”
  院门伴着熟悉的声音被推开。小孩一看是刘掌柜,抱着小猫跑过去,请刘掌柜主持公道。刘掌柜看着他的小胳膊小腿和小脸,心说人不大志气很高,竟然想当爹!
  刘掌柜:“你又不会赚钱,你和小猫都要你阿姐和姐夫养,你是哥哥没错的。”
  小孩凶巴巴问:“你来干什么?”
  刘掌柜乐了,摸摸他的小脑袋:“给你送好吃的。”
  话音落下,拎着食盒的伙计进来。
  不止有食盒,还有一篮子各色水果。林知了直起腰,薛理见她眼角都红了,有些担忧:“没事吧?”
  林知了:“没事。”
  刘掌柜怀疑她这样是小孩气的,劝她消消气,随后打开食盒,满满一盘白里透红的水晶饺子。
  刘掌柜见薛二哥被吸引住,颇为得意地说:“里面放了虾仁。尝尝看。”
  薛二哥去拿筷子给每个人夹一个。轮到小鸽子,小孩习惯用手,薛二哥用下巴示意他看看林知了的脸色,小孩注意到阿姐面无表情,张嘴咬住饺子。
  刘掌柜的水晶蒸饺就是为公子小姐准备的,问小鸽子:“好吃吗?”
  小孩点头。刘掌柜又问他喜欢吗,小孩再次点头。刘掌柜放心下来,言归正传,他希望买芝麻酱的方子。
  芝麻酱配上羊肉,对刘掌柜而言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