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58节
  刘丽娘诧异,还没煮面水怎么就变成汤了?林知了揭秘:“用热水煮鸡蛋就是这样。”随后把面放进去,锅开了放青菜。
  薛二哥闻到面香关上院门:“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刘丽娘低声骂“属狗的”,随即想起什么往左右一看才想到搬出来了,不用担心婆婆听见了心疼儿子,继而数落她不会说话。
  林知了先盛面后加汤,最后放青菜、荷包蛋和切成条的大排,看起来可比面和菜一起盛出来的拉面有食欲。即便放上红烧肉片或大排,店里卖的拉面也不如林知了摆的好看。
  刘丽娘对这个面充满了期待便先吃面。饶是刘丽娘有了心理准备,也没想到这个面比她反复拉长的拉面劲道。
  上了年纪牙口不好胃不好的兴许不喜欢,可这个家就没上了年纪的人。刘丽娘担心小鸽子吃多了不消化,朝他的碗看去,只有几根面条,放心下来便问:“小鸽子,好吃吗?”
  小孩点点头:“阿姐做的面好吃。”
  刘丽娘气笑了:“我做的不好吃啊?”
  小孩不懂她为何这样问,看看笑眯眯的阿姐,又看看笑里藏刀的二嫂:“都好吃!”
  刘丽娘暗骂一句,小机灵鬼。随即故意问:“如果让你必须选一个呢?”
  小孩:“为什么必须选一个啊?”
  “不可能两个面都好吃!”刘丽娘道,“像书院考试就不会有两个第一。”
  小孩点头:“有的啊。姐夫,那个怎么说?我忘了。就是我们去演武场,你说的话。”
  薛理挺意外过去半个月了他还记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小孩连连点头:“二嫂,做面和写文章一样。”
  说到写文章刘丽娘是一点也不懂:“算你说得对。”
  小孩拍拍胸口,逃出生天的样子顿时让刘丽娘吃下去的面又从鼻孔里呛出来。薛二哥不禁离她远点。刘丽娘移到灶前:“你别吃第二碗!”
  薛二哥慢慢吃,跟他弟一块盛面,还躲到薛理身后。
  薛理无奈地摇头,幼稚!
  饭后,林知了炖骨头汤,薛二哥砸大排,刘丽娘准备配料,薛理给小舅子洗脸刷牙,又盯着认为“不干不净不会生病”的薛瑜洗漱。
  晚饭用得早,大排做好戌时过半,林知了洗漱后躺在床上还没到亥时。
  如今小鸽子自己睡,只因房东的这张床睡三个人很挤。没了弟弟挤在中间,林知了也没有别的心思,只因躺下就不想动。
  不过嘴巴不累,林知了跟薛理感叹:“我可算明白古人为何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天天为了一日三餐奔波,莫说礼节荣辱,孩子都不想生。”
  她怎么正经不过三日又轻佻起来?薛理下意识朝小鸽子看去,小孩坐起来,薛理抢先问道:“怎么还不睡?”
  小孩心里的好奇压下了困意:“阿姐要有小娃娃了吗?”
  薛理担心林知了又语出惊人:“过几年你长大我们再养小娃娃。”如今的居住条件别说生孩子,都不能造孩子。
  林知了怎么想的薛理不想知道,他只知道他不想被一墙之隔的二哥二嫂听见什么。突然感觉腹部有点痒,低头看去,薛理捏住腹部不安分的手,语气一派从容:“小鸽子,早点睡,明早姐夫带你上街买花灯。”
  先前小鸽子随薛二哥出去看到有些人家屋里放着花灯,他看着鲜亮也想要,就问薛二哥会不会做。薛二哥不会,小孩就问他贵不贵。精美的花灯自然不便宜。但对如今的薛二哥来说负担得起,便告诉小孩不贵。
  再听了薛理的话,小孩信以为真,倒下说:“姐夫,我要个小老虎。”
  薛理:“再给你买个小猫小兔子。”
  小孩翻身起来,有些激动:“三个啊?”
  薛理:“买六个。一人一个。我和你阿姐的你收着。”
  小孩高兴地蹦跶一下,他的小床吱呀两声。薛理叫他赶紧睡,再不睡不给他买。小孩歪倒在床上:“我自己买!”
  薛理:“日后上学不给你零花钱。”
  小孩不得不安静下来。
  薛理移开不属于他的两只手,压低声音威胁:“真不困?”
  “亥时的更声还没敲响啊。”林知了言外之意不困,但也没说她累,只是逗逗他。
  薛理:“不困就闭目养神!”
  林知了好奇,侧身趴在他身边低声问:“相公,半个月了啊。你不想啊?不是说年轻人血气方刚——”
  薛理抬手捂住她的嘴巴,担心被小孩听见,“我不想!”
  林知了掰开他的手:“你想憋死我啊?”
  薛理:“憋了半个月你不也没事?”
  “你——”林知了听到弟弟的小床响了一下,朝他胸前拧一下,薛理浑身战栗,满脸的难以置信,若非油灯早已熄灭,室内只有浅淡的月光,他定会满脸通红。饶是黑夜可以掩盖一切薛理也急得张口结舌,可他还不忘压低声音,“你你,简直——荒唐!”
  林知了拉住他的手,薛理毫无防备又抖了一下,本能朝相隔不足五尺的小床看去,低声说:“你弟弟还没睡!”
  林知了:“他不懂。”
  薛理:“他六岁记事了。如今不懂以后懂。”
  林知了:“五周岁,过两年就忘了。我五岁前的事都不记得。”
  “那是你!”薛理还记得三岁发生的事,“快点睡觉。再不睡以后我和鱼儿换换。”
  林知了真不困,也不想和小姑子同床:“相公,你猜今天赚了多少钱?”
  薛理一听林知了放过他便不再催她睡觉:“一斤肉能赚多少钱吗?我算过,七八文。”
  林知了:“我们买的肉多,屠夫不用切开一点点称,减少了折损所以给我们的价格便宜,一斤十八文。做的越多平摊下来越便宜。您想想,一斤肉要用那么多柴,两斤也要那么多柴。二十斤用的柴多一点,三十斤跟二十斤差不多。”
  薛理感觉不可能,侧身转向她:“你不是要说十七八文吧?”
  第43章 不想挨骂
  开业才几日, 林知了担心赚的少泄气没有仔细算过。
  今日生意火爆,一百二十斤五花肉做的红烧肉一块没剩,即便明日下雨,林知了都不愁这个月赔本赚吆喝, 她才敢聊这事。
  林知了:“木柴分摊进去, 一斤肉的本钱算二十文。香料和糖虽然贵, 可我买的多也比寻常人买便宜, 分摊到肉里一斤六七文吧。”
  薛理:“糖不是很贵吗?我听你提过几次。”
  林知了:“我用的是本县做的甘蔗糖,没有车马运费,也不是极好的, 两斤肉才用一两多一点。”
  薛理:“去掉油盐酱等调料, 一斤净赚十文?”
  林知了:“是的。房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们每日卖里脊肉赚的钱就能裹住租金。你看里脊肉比红烧肉便宜, 实则比红烧肉赚钱。”
  腌里脊肉无需用糖, 虽说盐也不便宜,可丹阳离海近,丹阳县的海盐便宜。香料也贵, 但用得少。薛理听林知了提过,一斤里脊几乎可以做出一斤油炸里脊肉。
  薛理:“以前听母亲说过瘦肉便宜。”
  林知了:“里脊肉虽说炒着吃不柴,可是不如羊肉鲜嫩。不差钱的富贵人家会选择吃羊肉。偏偏里脊肉比牛肉贵,又没有一丝肥肉,以至于除了好这一口的人或者饭店,几乎没人买。”
  薛理:“八文一斤?”
  林知了:“秤还是高高的。”
  “即便只分四份, 不算人工费和房租,一斤能赚十五文?”薛理说完感到不可思议,卖小食竟然这么赚钱。
  林知了想点头,意识到他看不见:“也许更多。”
  “我们的房租算每日两百, 只是早上卖出去的里脊肉就够租金?”薛理的身体不禁起来一点。
  林知了:“这么不敢相信?”
  薛理没了困意:“感觉像做白日梦。”
  林知了朝他腰间一下,薛理又痒又痛打个哆嗦,抓住她的手:“睡觉!”
  林知了:“相公,你忘了下雨天吗。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这样的天气红烧肉和里脊肉加一起能卖二十斤就不错了。平摊下来每日最多两千文。”
  “月底和二嫂分账,一人三十贯也不少。我读那么多年书,每日晌午要批改试卷,下午出题,还参加过琼林宴,每月才十五贯。”薛理想起什么,“娘子,如果人人都知道做生意这么赚钱,谁还辛辛苦苦种地?”
  林知了有个不好的预感,“现在商税已经很多,你不是还要向谁建议重农抑商吧?薛探花,如今你一介白身。我跟你说,与其打我们的主意,不如想想怎么减掉百姓赋税。百姓身上没了税,自然不会叫地荒着。”
  “百姓赋税没多少。先前在京师听太子提过。”
  林知了:“那是因为全天下交税的人不足一半。很多土地不是在王公大臣名下,就是在你们这些举人进士名下。”说起这事就想吐槽,“不知道谁的主意,中举后不用交税。在这方面优待读书人,还不如把税收上来用这笔钱多修几个学堂。兴许你看着只会玩泥巴的乡间小孩就是将才。古人不是说过吗,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薛理从未想过可以动官绅,茅塞顿开不由自主地欺身靠近她。
  林知了吓一跳:“你——干什么?我劝你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朝廷大事自有百官操心,与你无关!若叫我知道你真给谁写信瞎提建议,别怪我把你撵出去啊。”
  薛理见她误会就想解释,转念一想她兴许还有别的想法,故意说,“如今从商的多,如果我真提醒昔日同僚重农抑商呢?娘子读过书,想必看过种桑误国的故事。种桑和重商呈到陛下案头,陛下会如何裁决?”
  “那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薛理当然没有想过,如今朝廷税收分了九等,只是他想知道林知了会怎么说:“那要怎么做?”
  “分级啊!”林知了脱口而出。
  薛理心说,她果然知道这点,应当不是只读过几本书。他家娘子真谦虚啊。有个才貌双全的娘子,薛理心里高兴,又故意问:“跟分等一个意思?”
  林知了:“差不多。但是要细分。像我这样只有两间店面的小商人赚的少应当少交,像刘掌柜一份桂花藕就敢卖五十文,就应当叫他多交税!”
  薛理闻言有些奇怪,她和刘掌柜不是朋友吗。“你是不是有点仇富?”
  “不如你仇富!看到我每月三十贯想到的不是过几年我们就能在城里买房,居然嫌我赚得多。”林知了朝他腰上一下。
  薛理痛得抽气:“——我的腰都被你捏青了。”
  “哈哈哈哈哈……”
  稚嫩的笑声突然响起,薛理顿时感到毛骨悚然,反应过来转身问:“怎么还不睡?”
  小孩又坐起来:“我听阿姐和姐夫说话啊。”
  薛理:“你——赚够钱就买房,让你自己睡!”
  小鸽子:“现在也是自己睡啊。”
  薛理:“和你鱼儿姐姐一样!”
  “不要!”
  薛理:“不要就睡觉!再让我听见你笑,我和你姐去店里睡桌子,让你一个人在这里睡。”
  “睡就睡!”小孩躺下蒙上头。
  薛理借着稀疏的月光看到小孩的动作松了一口气,转身在林知了耳边说:“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