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56节
薛理:“母亲还有何吩咐?”
“我还在外面你就关门?”薛母指着他,“你如今怎么变成这样?”
薛母很是困惑:“母亲不是要回去了吗?”
薛母张张口:“我,我什么时候要回去?”
薛理:“大哥不会做饭,大嫂要时不时照看孩子,一个人怎么做饭?母亲不回去大嫂晌午吃什么?”
文具店伙计和少东家互换眼神,薛探花还有个大哥啊?随后想到林知了一直喊薛郎中“二哥”,可见薛家还有个老大。
伙计低声说:“我敢打赌,薛郎中和薛探花对他们的娘这么冷淡,定是这个当娘的偏疼老大。”
少东家:“薛探花如今没了功名也是探花,当娘的不应当偏疼他吗?”
伙计:“疼大的爱小的,中间都是不讨好的。薛家老大是长子,老小是薛瑜。”
少东家:“可是薛家小姑娘的样子好像对她娘颇有微词。林娘子叫她进屋,薛瑜只是看一眼她娘就跟着林娘子和小鸽子进去。”
伙计低声说:“隔辈亲!没有大孙子,当娘的自然疼小闺女。有了大孙子,还是薛家长孙,莫说薛瑜,就是薛家老大也要靠后!”
少东家连连拍拍伙计,“快看!”伙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薛二哥把窗户门板上上去。薛理扶着门边说:“母亲回去吧。”又对街坊们说一句“大家都请回吧。”说完关门。
伙计惊得张张口:“这,薛探花跟林娘子不愧是夫妻,做起事来毫不拖泥带水!”
薛母和薛二婶傻眼了。
很有眼力见儿的几个伙计看到俩人的神色心里暗笑。文具店伙计又忍不住跟年龄相仿的少东家说:“我敢打赌,这俩人做梦都没想到薛探花敢当着咱们的面这么做。”
书店的伙计凑过来:“薛探花如今都能弯下腰端碗扫地,还会碍于颜面对她俩好声好气啊?”
少东家:“毕竟是他娘,我以为薛探花会有所顾忌。”
书店伙计读过几本书,懂得一点历史:“如今又不是凭孝顺做官。林娘子开店做生意,东西好最重要。做的不好吃,薛探花是大孝子也没用。您看那个老太婆骂骂咧咧的,薛探花他娘不帮薛探花数落她几句,还劝她消消气,别跟林娘子计较。又不是林娘子回村把她二婶打一顿。老太婆不找上门谁理她。薛探花他娘连这点都分不清,我是薛探花也不待见这样的娘。”
文具店少东家点点头,看着薛母一手拎着东西,一手扶着妯娌,“她俩也不老吧?”
书店伙计:“老太婆是个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薛探花他娘糊涂。我们掌柜的说林娘子的这个店,就算一斤肉红烧肉赚五文,加上店里其他东西,去掉房租和他们的辛苦费,每日也有五百文。”
少东家:“才五百文?我父亲说林娘子晌午一顿就得卖一百斤五花肉。只是红烧肉也不止五百文吧。”
书店伙计:“平均每日五百文。总要算上雨天客少。过些日子清明,咱们这里又该阴雨连绵。”
少东家点着头朝巷口走去:“我最讨厌下雨天。可是跟薛探花的娘糊涂有什么关系?”
书店伙计:“薛家大哥在村里,一年到头省吃俭用也没有林娘子一个月赚得多啊。薛探花他娘要是跟着林娘子,每日坐在灶前烧烧火,林娘子也不会叫她白干。我可是看到这几日下午林娘子带着她小姑子出来,每次那个小丫头手里都拿着吃的。我要是薛探花他娘,我把林娘子供起来还得担心她会不会掉下来摔着。”
……
脚步声和说话声越来越远,贴着门偷听的薛二哥直起腰,心说书店伙计所言不差,每日下午关了门,林知了给薛瑜二十文钱,有空带她出去不是买糖就是买糕点。
林知了也不再锁柜子里,就放在店内,谁吃谁拿。
虽说走公账两家都出钱,可是平日里薛理和小鸽子在书院,林知了买回来他和妻子俩人吃,算起来还是他们赚了。
刘丽娘在院子里,见他出来便问:“走了?”
薛二哥点头。
刘丽娘:“二婶竟然没有叫我们开门,婆婆也没有继续数落我们。弟妹,二婶不会回去跟婆婆合计一番明日再来吧?”
“明日上元节,婆婆应当没空过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林知了看到弟弟犯困,“相公,给他洗洗手洗洗脸,你俩睡觉吧。我和二嫂去街上看看,明日过节的东西还没买。”
薛二哥:“明天上午不回村看看娘啊?”
刘丽娘:“你回去干什么?今天没骂你,明天回去找骂啊?”
薛二哥尴尬地转过头去棚里瞎忙。
刘丽娘白了他一眼把干净的背篓找出来。
林知了拿五百钱,院门被敲响。
店面门朝东,房子是东西向,但院门朝南,门前就是一条巷口,从巷口出来无论往哪边都能到街上。要是林知了不想被街坊打量就从院门外巷子里往东、往南或往西上街。
刘丽娘看向林知了:“是不是周嫂子来送青菜?”
每日早午都要用到青菜煮面,早上买菜来不及,周嫂子就选择下午把菜送过来。林知了看看天色,“这个时候周嫂子还没摘菜,不是她。”
薛二哥正尴尬呢,一听有事他立刻去开门,看清门外的人很意外:“刘掌柜?”
刘掌柜笑着说:“是我。林娘子在家吧?”
薛二哥请他进来。
林知了挑眉,不是来买红烧肉做法的吧。
刘掌柜倒是想买,可他也知道除非闹出人命,否则林知了不会卖给他。废太子还被圈在东宫,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搞事。丹阳郡王养了一群艺伎,往日隔三差五请友人看舞听曲,近日连这些都取消了。
刘掌柜到院里很意外,竟然没有客厅。林知了请他到店里,薛二哥问他渴不渴。林知了提醒:“我家没有茶叶。”
薛二哥呼吸一滞,没有可以买啊。弟妹往日的灵光哪儿去了啊。
刘掌柜习惯了,他又认为有才之人都有些傲气,便不在意地笑笑:“我不渴。我来和林娘子谈笔买卖。”
林知了:“请说。”
刘掌柜:“给我留五十块红烧肉,明日午时我叫伙计来取。”
林知了:“可以。你们自带砂锅。十文一块。”
刘掌柜:“我买五十块啊。”
林知了反问:“您觉得我一块肉能赚您多少钱?”
刘掌柜亲自尝过,红烧肉里有糖,那一块肉是鲜肉的时候至少有二两,五花肉有的二十二文一斤,有的二十文,算上房租、辛苦费、调料以及炭火,一斤也就赚六七文。一斤五花肉切了五份,如果一块便宜一文,那林知了只能赚一两文。
算明白了,刘掌柜有点尴尬,只当自己没说过,冲伙计抬抬手,伙计拿出五串钱,每串都有百文。
林知了:“你不要里脊啊?”
刘掌柜想过:“我们店里的食客不好意思大口吃肉夹饼。”
林知了:“你拿回去复炸一遍撒上烧烤料。我记得你店里有羊肉烤串?你换成小份送给熟客贵客。”
刘掌柜时常叫厨子做一些新菜或者送点了很多菜的食客一份点心,闻言他觉得可行:“给我十份,我分成二十份,明日就对客人说今日过节,多谢大家捧场?”
林知了伸手。
刘掌柜:“需要我复炸是不是可以便宜点?”
林知了:“十份才七十文!”
刘掌柜以为一份十文,闻言抬手叫伙计给钱。随后又寒暄两句就跟伙计离开。
刘丽娘问:“我们是不是先去找屠夫再买些肉?”
林知了:“不用。明日过节,若是有些客人走亲访友,兴许还没有今天卖的多。”
去年上元节晌午,刘丽娘就是在娘家过的。想起娘家人,刘丽娘不禁叹了口气:“弟妹,走吧。”
话音刚落,又听到敲门声。
刘丽娘:“我看今天这是去不成了。”
林知了打开院门,周嫂子和吴嫂子进来。林知了不禁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二人的脸色有点不自然,说尴尬不是尴尬,说担忧又不是担忧。林知了心说,出什么事了吗?忽然福至心灵,问:“你俩碰到我婆婆和二婶了?”
第42章 算账赚钱
往日周嫂子上午进城卖菜, 下午料理家务。如今不用在路边耗时间,周嫂子上午没什么事就去布店拿丝织布。
上午来城中布店拿丝发现街上人多,周嫂子就想卖点什么。
上元节丹阳百姓会吃年糕,周嫂子年前打的年糕还剩十多块在盐水里泡着, 周嫂子寻思着今日一块年糕可以多卖一两文, 就和邻居吴氏进城。
俩人卖完准备回去用午饭, 没成想收起背篓先看到薛二婶和薛母。周嫂子见薛二婶头发凌乱, 像被人欺负了一顿,以为遇到无赖流氓便上前关心。薛二婶三句话没说完就骂林知了。
林知了如今算是周嫂子的东家,周嫂子又不想跟薛二婶闹僵, 毕竟都住在村西头, 闹僵了见面尴尬,便试探着说一句“都分家了你去干什么啊。”
薛二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逮住周嫂子一通数落, 话里话外就是你们年轻人都是一个德行,眼里没有老人,你们也有老的一天, 如今不孝顺老人,将来儿媳妇也不孝顺你们这些人。
周嫂子有两儿一女,薛二婶这话不是诅咒她老无所依吗。周嫂子有相公有族人,可不怕薛二婶,俩人当街吵了起来。要不是吴嫂子拉着她,薛母拉着薛二婶, 她俩非得扯头花。
薛母把薛二婶拉走,周嫂子冷静下来认为不该跟薛二婶起冲突。周嫂子将心比心,要是她厌恶婆婆,可是外人给她婆婆一顿收拾她会觉得脸上无光, 外人看她家好欺负。周嫂子恐怕林知了也这样认为。
明日上元节,林知了不可能不回村,与其等到薛二婶搬弄是非后解释,不如先坦白。
周嫂子听到林知了一开口就猜到,不禁在心里感叹,真聪明,不愧是读过书又经营了多年豆腐坊的林家人。
林知了关上门请二人坐下。
刘丽娘早已放下箩筐放弃今日出门,闻言就送来两个板凳。
薛理叫妹妹回屋午睡,随即带着小鸽子进屋。
周氏和吴氏心里有点怵薛理,只因薛理是有过功名的读书人,给她们的感觉望尘莫及。
薛理消失,二人放松下来。周嫂子不希望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一五一十说出来,吴嫂子附和几句证明周嫂子没有添油加醋。
林知了等她说完就笑着说:“你俩把她打一顿,我也会夸你俩打得好。”
周氏朝薛二哥看去,意有所指地说:“毕竟是你二婶。”
在棚下坐着的薛二哥见状笑了:“你俩有所不知,一个时辰前她和我娘就来了。二婶一进店就大呼小叫。我们不理她,她就和我娘找个位子坐下,跟我们较劲,以为我们不敢无视她。”
吴嫂子闻言好奇:“你们一直没理她?”
刘丽娘:“我担心她大吵大闹把食客吓走。我弟妹说别理她。店里那么多人,她俩也不说帮忙收拾碗筷。客人走后三弟扫地,扫到她那边她还不高兴,使唤弟妹给我婆婆煮面。”
薛二哥点头:“累了半天我们自己都懒得做,哪有力气伺候我娘。弟妹故意给我娘五文钱气她,我娘还没动手,二婶先把钱打到地上。弟妹就拽着她的头发把她扔出去。”
周嫂子:“可是你二婶怎么说,说林娘子想打死她?”
林知了:“我没打她。只是她坐在地上想起来,我抬脚把她按到地上。后来我婆婆又想和稀泥,我就踩着二婶的小腿肚子碾压,她疼的嗷嗷叫。”
周嫂子想象一下不禁打个哆嗦。
林知了失笑:“其实是她小腿气血不通。好比我们累得肩膀酸痛,让家人捏捏肩,捏的时候难受,之后就舒服了。二婶从村里走到城里,又在城里逛一圈,小腿又累又酸,我用脚按的时候她才觉着像我要杀了她。”
薛二哥难以置信。
“我还在外面你就关门?”薛母指着他,“你如今怎么变成这样?”
薛母很是困惑:“母亲不是要回去了吗?”
薛母张张口:“我,我什么时候要回去?”
薛理:“大哥不会做饭,大嫂要时不时照看孩子,一个人怎么做饭?母亲不回去大嫂晌午吃什么?”
文具店伙计和少东家互换眼神,薛探花还有个大哥啊?随后想到林知了一直喊薛郎中“二哥”,可见薛家还有个老大。
伙计低声说:“我敢打赌,薛郎中和薛探花对他们的娘这么冷淡,定是这个当娘的偏疼老大。”
少东家:“薛探花如今没了功名也是探花,当娘的不应当偏疼他吗?”
伙计:“疼大的爱小的,中间都是不讨好的。薛家老大是长子,老小是薛瑜。”
少东家:“可是薛家小姑娘的样子好像对她娘颇有微词。林娘子叫她进屋,薛瑜只是看一眼她娘就跟着林娘子和小鸽子进去。”
伙计低声说:“隔辈亲!没有大孙子,当娘的自然疼小闺女。有了大孙子,还是薛家长孙,莫说薛瑜,就是薛家老大也要靠后!”
少东家连连拍拍伙计,“快看!”伙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薛二哥把窗户门板上上去。薛理扶着门边说:“母亲回去吧。”又对街坊们说一句“大家都请回吧。”说完关门。
伙计惊得张张口:“这,薛探花跟林娘子不愧是夫妻,做起事来毫不拖泥带水!”
薛母和薛二婶傻眼了。
很有眼力见儿的几个伙计看到俩人的神色心里暗笑。文具店伙计又忍不住跟年龄相仿的少东家说:“我敢打赌,这俩人做梦都没想到薛探花敢当着咱们的面这么做。”
书店的伙计凑过来:“薛探花如今都能弯下腰端碗扫地,还会碍于颜面对她俩好声好气啊?”
少东家:“毕竟是他娘,我以为薛探花会有所顾忌。”
书店伙计读过几本书,懂得一点历史:“如今又不是凭孝顺做官。林娘子开店做生意,东西好最重要。做的不好吃,薛探花是大孝子也没用。您看那个老太婆骂骂咧咧的,薛探花他娘不帮薛探花数落她几句,还劝她消消气,别跟林娘子计较。又不是林娘子回村把她二婶打一顿。老太婆不找上门谁理她。薛探花他娘连这点都分不清,我是薛探花也不待见这样的娘。”
文具店少东家点点头,看着薛母一手拎着东西,一手扶着妯娌,“她俩也不老吧?”
书店伙计:“老太婆是个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薛探花他娘糊涂。我们掌柜的说林娘子的这个店,就算一斤肉红烧肉赚五文,加上店里其他东西,去掉房租和他们的辛苦费,每日也有五百文。”
少东家:“才五百文?我父亲说林娘子晌午一顿就得卖一百斤五花肉。只是红烧肉也不止五百文吧。”
书店伙计:“平均每日五百文。总要算上雨天客少。过些日子清明,咱们这里又该阴雨连绵。”
少东家点着头朝巷口走去:“我最讨厌下雨天。可是跟薛探花的娘糊涂有什么关系?”
书店伙计:“薛家大哥在村里,一年到头省吃俭用也没有林娘子一个月赚得多啊。薛探花他娘要是跟着林娘子,每日坐在灶前烧烧火,林娘子也不会叫她白干。我可是看到这几日下午林娘子带着她小姑子出来,每次那个小丫头手里都拿着吃的。我要是薛探花他娘,我把林娘子供起来还得担心她会不会掉下来摔着。”
……
脚步声和说话声越来越远,贴着门偷听的薛二哥直起腰,心说书店伙计所言不差,每日下午关了门,林知了给薛瑜二十文钱,有空带她出去不是买糖就是买糕点。
林知了也不再锁柜子里,就放在店内,谁吃谁拿。
虽说走公账两家都出钱,可是平日里薛理和小鸽子在书院,林知了买回来他和妻子俩人吃,算起来还是他们赚了。
刘丽娘在院子里,见他出来便问:“走了?”
薛二哥点头。
刘丽娘:“二婶竟然没有叫我们开门,婆婆也没有继续数落我们。弟妹,二婶不会回去跟婆婆合计一番明日再来吧?”
“明日上元节,婆婆应当没空过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林知了看到弟弟犯困,“相公,给他洗洗手洗洗脸,你俩睡觉吧。我和二嫂去街上看看,明日过节的东西还没买。”
薛二哥:“明天上午不回村看看娘啊?”
刘丽娘:“你回去干什么?今天没骂你,明天回去找骂啊?”
薛二哥尴尬地转过头去棚里瞎忙。
刘丽娘白了他一眼把干净的背篓找出来。
林知了拿五百钱,院门被敲响。
店面门朝东,房子是东西向,但院门朝南,门前就是一条巷口,从巷口出来无论往哪边都能到街上。要是林知了不想被街坊打量就从院门外巷子里往东、往南或往西上街。
刘丽娘看向林知了:“是不是周嫂子来送青菜?”
每日早午都要用到青菜煮面,早上买菜来不及,周嫂子就选择下午把菜送过来。林知了看看天色,“这个时候周嫂子还没摘菜,不是她。”
薛二哥正尴尬呢,一听有事他立刻去开门,看清门外的人很意外:“刘掌柜?”
刘掌柜笑着说:“是我。林娘子在家吧?”
薛二哥请他进来。
林知了挑眉,不是来买红烧肉做法的吧。
刘掌柜倒是想买,可他也知道除非闹出人命,否则林知了不会卖给他。废太子还被圈在东宫,这个节骨眼上谁敢搞事。丹阳郡王养了一群艺伎,往日隔三差五请友人看舞听曲,近日连这些都取消了。
刘掌柜到院里很意外,竟然没有客厅。林知了请他到店里,薛二哥问他渴不渴。林知了提醒:“我家没有茶叶。”
薛二哥呼吸一滞,没有可以买啊。弟妹往日的灵光哪儿去了啊。
刘掌柜习惯了,他又认为有才之人都有些傲气,便不在意地笑笑:“我不渴。我来和林娘子谈笔买卖。”
林知了:“请说。”
刘掌柜:“给我留五十块红烧肉,明日午时我叫伙计来取。”
林知了:“可以。你们自带砂锅。十文一块。”
刘掌柜:“我买五十块啊。”
林知了反问:“您觉得我一块肉能赚您多少钱?”
刘掌柜亲自尝过,红烧肉里有糖,那一块肉是鲜肉的时候至少有二两,五花肉有的二十二文一斤,有的二十文,算上房租、辛苦费、调料以及炭火,一斤也就赚六七文。一斤五花肉切了五份,如果一块便宜一文,那林知了只能赚一两文。
算明白了,刘掌柜有点尴尬,只当自己没说过,冲伙计抬抬手,伙计拿出五串钱,每串都有百文。
林知了:“你不要里脊啊?”
刘掌柜想过:“我们店里的食客不好意思大口吃肉夹饼。”
林知了:“你拿回去复炸一遍撒上烧烤料。我记得你店里有羊肉烤串?你换成小份送给熟客贵客。”
刘掌柜时常叫厨子做一些新菜或者送点了很多菜的食客一份点心,闻言他觉得可行:“给我十份,我分成二十份,明日就对客人说今日过节,多谢大家捧场?”
林知了伸手。
刘掌柜:“需要我复炸是不是可以便宜点?”
林知了:“十份才七十文!”
刘掌柜以为一份十文,闻言抬手叫伙计给钱。随后又寒暄两句就跟伙计离开。
刘丽娘问:“我们是不是先去找屠夫再买些肉?”
林知了:“不用。明日过节,若是有些客人走亲访友,兴许还没有今天卖的多。”
去年上元节晌午,刘丽娘就是在娘家过的。想起娘家人,刘丽娘不禁叹了口气:“弟妹,走吧。”
话音刚落,又听到敲门声。
刘丽娘:“我看今天这是去不成了。”
林知了打开院门,周嫂子和吴嫂子进来。林知了不禁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二人的脸色有点不自然,说尴尬不是尴尬,说担忧又不是担忧。林知了心说,出什么事了吗?忽然福至心灵,问:“你俩碰到我婆婆和二婶了?”
第42章 算账赚钱
往日周嫂子上午进城卖菜, 下午料理家务。如今不用在路边耗时间,周嫂子上午没什么事就去布店拿丝织布。
上午来城中布店拿丝发现街上人多,周嫂子就想卖点什么。
上元节丹阳百姓会吃年糕,周嫂子年前打的年糕还剩十多块在盐水里泡着, 周嫂子寻思着今日一块年糕可以多卖一两文, 就和邻居吴氏进城。
俩人卖完准备回去用午饭, 没成想收起背篓先看到薛二婶和薛母。周嫂子见薛二婶头发凌乱, 像被人欺负了一顿,以为遇到无赖流氓便上前关心。薛二婶三句话没说完就骂林知了。
林知了如今算是周嫂子的东家,周嫂子又不想跟薛二婶闹僵, 毕竟都住在村西头, 闹僵了见面尴尬,便试探着说一句“都分家了你去干什么啊。”
薛二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逮住周嫂子一通数落, 话里话外就是你们年轻人都是一个德行,眼里没有老人,你们也有老的一天, 如今不孝顺老人,将来儿媳妇也不孝顺你们这些人。
周嫂子有两儿一女,薛二婶这话不是诅咒她老无所依吗。周嫂子有相公有族人,可不怕薛二婶,俩人当街吵了起来。要不是吴嫂子拉着她,薛母拉着薛二婶, 她俩非得扯头花。
薛母把薛二婶拉走,周嫂子冷静下来认为不该跟薛二婶起冲突。周嫂子将心比心,要是她厌恶婆婆,可是外人给她婆婆一顿收拾她会觉得脸上无光, 外人看她家好欺负。周嫂子恐怕林知了也这样认为。
明日上元节,林知了不可能不回村,与其等到薛二婶搬弄是非后解释,不如先坦白。
周嫂子听到林知了一开口就猜到,不禁在心里感叹,真聪明,不愧是读过书又经营了多年豆腐坊的林家人。
林知了关上门请二人坐下。
刘丽娘早已放下箩筐放弃今日出门,闻言就送来两个板凳。
薛理叫妹妹回屋午睡,随即带着小鸽子进屋。
周氏和吴氏心里有点怵薛理,只因薛理是有过功名的读书人,给她们的感觉望尘莫及。
薛理消失,二人放松下来。周嫂子不希望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一五一十说出来,吴嫂子附和几句证明周嫂子没有添油加醋。
林知了等她说完就笑着说:“你俩把她打一顿,我也会夸你俩打得好。”
周氏朝薛二哥看去,意有所指地说:“毕竟是你二婶。”
在棚下坐着的薛二哥见状笑了:“你俩有所不知,一个时辰前她和我娘就来了。二婶一进店就大呼小叫。我们不理她,她就和我娘找个位子坐下,跟我们较劲,以为我们不敢无视她。”
吴嫂子闻言好奇:“你们一直没理她?”
刘丽娘:“我担心她大吵大闹把食客吓走。我弟妹说别理她。店里那么多人,她俩也不说帮忙收拾碗筷。客人走后三弟扫地,扫到她那边她还不高兴,使唤弟妹给我婆婆煮面。”
薛二哥点头:“累了半天我们自己都懒得做,哪有力气伺候我娘。弟妹故意给我娘五文钱气她,我娘还没动手,二婶先把钱打到地上。弟妹就拽着她的头发把她扔出去。”
周嫂子:“可是你二婶怎么说,说林娘子想打死她?”
林知了:“我没打她。只是她坐在地上想起来,我抬脚把她按到地上。后来我婆婆又想和稀泥,我就踩着二婶的小腿肚子碾压,她疼的嗷嗷叫。”
周嫂子想象一下不禁打个哆嗦。
林知了失笑:“其实是她小腿气血不通。好比我们累得肩膀酸痛,让家人捏捏肩,捏的时候难受,之后就舒服了。二婶从村里走到城里,又在城里逛一圈,小腿又累又酸,我用脚按的时候她才觉着像我要杀了她。”
薛二哥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