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第29节
  “若是二婶仍然不同意,我即刻去祖坟向二叔请罪!”
  薛二婶只能拿薛二叔逼薛理低头,一听薛理把话说到这份上,她顿时无计可施。
  薛理转向母亲:“吃饭吧。”
  林知了朝外面喊一声:“大哥,二哥,弟弟,吃饭。”随后她去厨房盛饭。
  饭后林知了把橱柜门锁上,橱柜原先没有锁,现在的铜锁是堂屋门上的。正房是薛母的房间,薛二婶不敢拿石头把锁砸了。
  可是米面油盐都在橱柜中,薛二婶没有钥匙没法给她儿子开小灶,就叫薛母找林知了拿钥匙。
  薛母直言这个儿媳妇她管不了。薛二婶说她不想管。薛母反问她管得了薛瑞和薛琬吗。
  林知了给薛琬的九百文钱依然在她手里,薛二婶连一文也没弄到。此话令薛二婶脸上无光,气哼哼地出去。到家拿了钱她就进城。
  薛二哥准备和薛大哥进城卖柴,看到薛二婶进城就回来告诉薛理,“二婶可能去给瑞弟买吃的。”
  薛理:“薛瑞什么时候抄完背会我什么时候教薛瑞。”
  薛二哥明白了,“要是到年底抄不完背不会呢?”
  “提前教也是浪费我的时间。”薛理把旧毛笔找出来,便朝院里喊,“小鱼儿!”
  薛瑜进来问道:“三哥叫我啊?”
  “过来跟小鸽子一块写字。”
  薛瑜后悔进来。
  林知了拿着脏衣服从里间出来,朝小姑子肩上拍一下:“好好写。”
  薛瑜打个哆嗦,薛瑞被踹倒在地的一幕瞬间浮现在眼前,她吓得连连点头。
  薛理挑眉,原来娘子可以这样用啊。
  林知了洗衣服的时候想起一件事,她今日只是动脚,薛理看不出她会两下子。他日不得不动手,林知了该如何解释。
  林知了可以糊弄薛母她幼时学过,糊弄不住薛理,薛理跟林知了的大堂兄以前是同窗,林家真有这门路也是让他先学,学会了回去教弟弟妹妹,就像读书那样。
  衣服洗好,离午时准备桂花藕还有半个时辰,薛理坐在两个小孩身旁闲着无事,林知了便到他身边问:“相公,以前听我堂兄说君子六艺。你在万松书院七八年,有没有学过骑射武功?”
  薛理摇头。
  林知了的手朝他腹部摸去。薛理慌忙攥住她的手朝弟弟妹妹看去。见他俩低着头写字,松了一口气,低声问:“你想干什么?”
  林知了低头在他耳边说:“相公的嘴会说谎,身体不会。”
  “光天化日之下——”
  林知了打断:“想多了啊。我只是突然想到薛瑞现在年纪尚小,我可以一脚把他踹到地上。过两年就反过来了。不如相公教我几招?”
  “知道他会成长还敢打他?”
  林知了听明白了:“相公答应了?那就从明早开始。”
  薛理扭头看向她:“真是想学几招?”
  林知了本想趁机吃吃豆腐,见状不得不点头:“学!我若是薛瑞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日后你不必管我死活!”
  薛瑜实在按耐不住:“三嫂学什么啊?”
  “学拳脚功夫。你要学吗?”林知了哄她,“学会了可以仗剑走天涯!”
  薛理扭头瞪她,不要胡说八道!
  林知了继续:“可以飞身上马,薛瑞这样的你一个可以打仨!”
  薛理忽然想起如果妹妹会几下子,日后遇到歹人也可以及时脱困。
  薛瑜眼中一亮:“可以不用写字吗?”
  林知了摇头:“你不写字就看不懂武功招式啊。”
  薛瑜年幼无知信以为真,可是她真不爱写字,“为什么不管做什么都要识字啊?”
  林知了:“一份糯米藕十文钱,二十四份多少钱?你看,你不学,连账都算不明白。日后被人卖了还会帮人数钱。”
  薛瑜看向她个。薛理点头:“你三嫂只是爱动手动脚,不爱撒谎!”
  林知了怎么觉得他话里有话啊。
  薛理正是话里有话。
  刘丽娘今日需要刷鞋,比林知了回来的晚。她把鞋放屋顶上,看看昨日洗出的面,把清澈的水舀出来倒入牛食槽里就进来找林知了。
  林知了和二嫂去洗藕,随后把早上泡的糯米塞进去。
  未时左右,妯娌二人拎着两个食盒进城,刘丽娘带十五份,林知了带十九份,直奔城中最好的酒店。
  两人担心摆好的藕乱了走得慢,到城里正好赶上客人陆续进店。
  近两日去过“竹林深处”的食客一听说桂花藕十文钱一份,刘德全卖五十文,食客叫林知了来两份。
  那个食盒尝过之后更喜欢林知了的,不像刘掌柜的甜的齁心,禁不住告诉友人:“这个好!”
  其他客人原本不信林知了的藕比大酒店的好,听闻此话,哪怕认为先前买藕的食客是托儿,也忍不住要一份尝尝。
  藕里的糯米还有点热,又不至于烫嘴,此刻食用最好不过。其他食客尝过之后不过瘾,又让林知了上几份。
  约莫半个时辰,林知了就到城门口。等了一炷香,刘丽娘才出现。林知了问道:“你去的那家不好卖?”
  刘丽娘微微摇头:“我去的那家店的东家应该听说过城外大酒店也卖这个,就问我是不是偷学的。我跟他解释,那边跟我们学的。他不信,叫我说说怎么做的。我又不傻,就说爱买不买。他一看我要走就说不问了。随后就跟着我找我闲聊。你说,他们会不会明日就做出来啊?”
  “不会那么快。城外那家大酒店试了七八次。糯米要提前浸泡,蒸的时间长,他们一日只能试一两次。”林知了边说边出城。
  林知了到家就把钱分了。
  这种卖完就能拿到钱的感觉很好,刘丽娘热情高涨,对林知了说道:“我看卖一日少一日,不如明日多做点。卖不完拿回来我们自己吃。”
  林知了今日买的十斤藕没用完,“那明日买十斤藕全做了。”
  刘丽娘想起案板底下还有几节藕:“剩的几节藕怎么吃?”
  林知了还没想好:“去厨房看看。”
  薛母准备做午饭,在厨房淘米,看到她俩就叫她俩回屋歇息。林知了见状问道:“婆婆,早上你做,晌午还是你做,二婶搬过去连饭都不做了?”
  “今日她心里难受,不想做就算了。”
  在林知了这里算不了。
  原先想蒸米饭,林知了心情不好任由婆婆煮粥,她用铁锅做醋溜藕片和清炒茭白。这次切菜的是二嫂,掌勺的是林知了。
  林知了打算存够钱开店,她现在就要试着动手。否则就要请人。城里租金那么贵,请人就是给房东打工啊。
  林知了刚把两个菜盛出来,二婶一家过来。林知了什么也没说,饭后叫二婶和薛琬刷碗。薛二婶放下碗筷直接走人,仗着林知了不敢动手打她似的。林知了把脚伸出去,薛二婶往前趔趄,慌忙扶着门框。她站稳就骂林知了不安好心。林知了冷冷地问:“你眼瞎也怪我?”
  薛二婶不敢跟她动手,就叫薛理管管林知了。薛理已经对他二婶失望至极:“二婶下次走路看着点。”
  薛二婶指着薛理想说什么,林知了怀疑她又想道德绑架:“二婶,相公叫瑞弟抄的书抄好了吗?瑞弟要是一本书抄半年,可就赶不上明年的院试了。”
  薛二婶知道写文章要先破题,但她也只知道这一点。得罪了薛理,他张冠李戴,薛二婶看不懂。薛二婶估计薛瑞也不懂,自然不敢把人往死了得罪。
  薛二婶悻悻地放下手,拽着薛瑞回家。
  这一家走了,早上没有做饭也没有刷碗筷的大嫂陈文君还在。林知了盯上她。陈文君抓住薛大哥的手臂唉声叹气道:“儿子又闹腾了,相公,你扶我回屋躺一会儿。”
  薛大哥亲眼见过她的肚皮动,且不止一次,信以为真,扶着她回屋。
  薛母不禁叹气。
  刘丽娘笑着说:“我刷吧。”
  薛母和薛瑜刷锅洗碗。母子二人把厨房收拾干净,林知了就把二嫂拽到厨房教她和面。刘丽娘见她鬼鬼祟祟的,便压低声音问:“你没吃饱啊?”
  “我们试试做不一样的面条。”林知了实话实说,“我也没做过,只是听人说过,所以这次先和一瓢面。”
  刘丽娘:“现在是不是有点早?”
  “不早,需要放一两个时辰。”
  刘丽娘听她的把和好面,又在上面刷一层菜籽油才回屋歇息。
  小鸽子也睡着了,窝在他的小床上。林知了担心吵醒弟弟,轻手轻脚到里间,发现薛理没有睡午觉,眉头紧锁地靠着墙,显然因为晌午这顿饭烦躁。
  林知了拉着他起来。
  薛理纳闷:“你不累吗?”
  “昨晚睡得好啊。”
  薛理无奈地看着她。
  “起来啊。”林知了拉着他下床,到外间画个鱼竿和鱼,又画个小孩,放小鸽子床头边。随后林知了把水桶和两个折叠凳给薛理,她拎着鱼竿、鱼叉和挖蚯蚓的小锄头。
  地处江南水乡,渔网可以捞鱼,还可以赶海,平日里乡间没有几人钓鱼。薛理梦里梦外就不曾钓过鱼。在他印象中钓鱼的应当是“孤舟蓑笠翁”或者是“愿者上钩”。
  薛理心绪复杂:“我以为你会被大嫂和二婶气得火冒三丈。你竟然还有心情钓鱼?”
  “明知她们一个蠢一个奸,你还把她们放在眼里,那你就是傻。”林知了道,“再说,谁说我不生气?秋后算账也不迟。”
  薛理看出她有分寸,不需要她叮嘱,便同她钓鱼。
  傍晚,两人到家,小鸽子拿着纸坐在门口,看到林知了就叫阿姐教他画画。林知了指着薛理:“你姐夫画的好啊。阿姐去杀鱼做晚饭。”
  林知了和薛理两人弄了五条鲤鱼。她在厨房边收拾鱼边指点刘丽娘拉拉面。起初刘丽娘担心断了不敢使劲,林知了告诉她断了做面疙瘩,刘丽娘想起断了也不会糟蹋,大着胆子试了几次真把面拉出来。
  林知了把鱼收拾好用猪油煎,随后把鱼刺过滤出来用鱼汤煮面。
  薛二婶喝了一碗鲜美的鱼汤想再来一碗,林知了把勺子拿走,婆婆、小姑子、弟弟和相公以及她的碗添满,她就把勺子给二嫂。二嫂把她和薛二哥的碗加满就给陈文君。薛二婶不敢跟孕妇抢,等勺子到她手里,陶锅里只剩半勺。
  薛二婶气得放下碗就走。林知了只当没看见,心说,这就受不了?以后可别气死过去!
  第26章 敢做不敢认
  翌日清晨, 林知了洗漱后就拉着薛理回屋。
  薛理看着她神采奕奕的样子,心底很是疑惑,她怎么一天到晚都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啊。
  同样姓林,梦中的林蜻蜓可不是这样。
  一口锅还能养出两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