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于是她又半蹲着,在隔层里翻找。直到她摸到一件被防尘罩收纳起的套装裙时,动作迟了下来。
瑶瑶将这个防尘罩从衣架上取了下来。
她拉开拉链,神色瞬间惊喜道:“是件汉服。”
小心翼翼地褪去外面的防尘罩后,瑶瑶忍不住抚摸了一下衣服的面料,不是很厚,但摸在手里很有质感。
这是套明制的袄裙,上衣的款式是浅粉为底色的一件竖领对襟袄,领口上别着金色的子母扣,肩颈处用金线绣了不少花卉状的图纹。下身是件织金的白色马面裙,在灯光映射下,绸缎细腻的光泽感更加夺目。
瑶瑶怀里抱着衣服走到房间门口,犹豫了会儿,开口问:“姐姐,我可以穿这个吗?”
胡南韶正在擦桌子,手里还拿着抹布,她本想着说穿哪件都可以,但看清后,愣了半秒,她静静地看着瑶瑶,“你从哪儿找到的?”
“就从你的衣柜里。”
沉默了一会儿,胡南韶说,“这套衣服太薄,不适合现在穿,我给你重新找一件吧。”
瑶瑶:“我不穿出门,我就想试一试,因为我还没穿过汉服呢,好不好嘛姐姐。”
胡母正巧在旁边挪椅子,见瑶瑶杵在门口,忍不住劝了句,“你就给她试试嘛,反正又不穿出门,不会弄脏的。”
胡南韶:“瑶瑶,其他的衣服都可以,这个不行。”
“我就想要这个..."瑶瑶坚持。
胡母见瑶瑶有些不开心,搁置了手上的事情,一把抱住她安慰道,”没关系的,姐姐小气,那我给你做主,你试穿一下就脱下来好吧?“
瑶瑶:“好。”
胡南韶轻微地叹了口气,心想算了。
瑶瑶再从房间走出来时已经换上了那件袄裙,虽然大了些,但是衣服很衬人,配色本就清新淡雅,也还挺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小女生穿。
瑶瑶站在全身镜前照了又照,“回头我也让我爸给我买件这种衣服。”
“真好看。”胡母夸道,“反正你姐姐也穿不上了,你想穿就穿吧。“
胡南韶没有吭声。
这件袄裙是李纪昂去外地读大学后,第一年回小镇时送给她的。彼时,他母亲刚大病初愈,李纪昂为了感谢她们一家人帮忙筹款,给他们家每个人都准备了份回礼。
曾几何时,她还只在电视里见过这种汉服。所以十六岁的她打开这个包装盒时,第一反应是觉得很稀奇,这套服饰的精美程度也远远超出她的认知。
她握在手里,感受着布料的顺滑,细细地端看着这套衣服上面料上的花纹图案、工艺精湛的刺绣...
虽然她真正穿上它的次数并不多,但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保存着。
那一年的冬天不算冷,但李纪昂到她家时,手冻得通红,他几乎是送完东西就马不停歇地走了,胡南韶甚至没来得及道声谢。
想到他离开的背影,她激动的心情转而变得酸涩,就好像心里凭空生出了一条藤蔓,肆意地在五脏六腑中生长,但它没有攀附的乔木,只能无头地乱窜。
第6章
“今年的花灯节这么早就开了。“胡母尝了口饺子,看着电视机里的晨间新闻。
里面正放映着往年举办灯会的图集。图拍得很不错,张张看着游客都是爆满的,花灯与景区内的亭台楼阁交汇相映,火光照地。
“比往年早了快半个月了。”胡母说,“快吃饺子啊,都凉了。”
胡南韶:“瑶瑶呢,今早怎么没见着,不吃早餐吗。”
“被她爸接回去了。”
“原来是这样。”
胡南韶吃了个碗里的饺子,是香菇猪肉馅的,她不太爱吃香菇,嚼的很慢,甚至觉得难以下咽。
胡母问:“你不去逛逛?“
胡南韶:“算了吧,这天气我更想在屋里头睡觉。“
“整个寒假也没见你去哪儿逛逛,成天待在家里多没意思啊,等你外婆他们过来了,你不如陪她一起去看看。”
胡南韶拿起玻璃杯,就着水哽噎地咽下了那口饺子,惊奇道:“外婆他们要过来?“
“是啊,昨晚上你姨妈他们说的,今年她们跟我们一块儿过年。”
“那挺好,我也好久没见到她们了。”
胡南韶记得外婆以前总是很恋家,就连来市区待几天都不乐意,没想到如今倒是愿意出远门了,趁老人家身子骨不错,她也觉得应该多陪她出去走动走动。
胡南韶放下筷子,问了嘴:“她们大概几号过来?”
“就这两天吧。”胡母说,“到时候你去接她们。”
胡南韶看着茶几上摆的各种果脯瓜果,角落里堆得满满当当的年货,真切的感受到春节的氛围是愈来愈浓了。
如今旧人都重聚,她觉得今年过年大抵会是很热闹的一年吧。
*
外婆坐的那班航班比预计的抵达时间晚了点,胡南韶接到她们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十点了。
虽然今天气温比昨天高了些,还多了点太阳,但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什么温度。小辈们也总担忧老人家长途奔波会受寒,所以给胡南韶的外婆捂得严严实实的。
胡南韶挂了倒挡,后视镜看到外婆穿得臃肿的样子,笑着说,“车里开了暖气,外婆你要觉得热就把外套脱了吧。”
胡南韶的姨妈连忙出声劝阻,“不行不行,感冒了可怎么整?你妈不得怪我头上啊。”
“温淑你整天就是瞎操心,车里这么暖和,我又不是站在外面挨冻,早上我说不穿那么多吧,你非得给我套身上,现在难受得我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外婆虽头发都变银丝了,但整个人精神矍铄,甚至偶尔还有点小孩子心性。
"得了得了,我现在帮你把外套脱了,不过得披在身上。"姨妈无奈道。
两人一路上都在呛声,谁也不让着谁。
胡南韶低头笑了,打了左转向灯,驾着车缓缓驶出了机场。
回到家,已经差不多到饭点了。
胡父烧好了一桌饭菜。
吃饭期间,胡南韶姨妈一直聊着老家亲戚的八卦秘事,谁家又建了新房,结了婚抱了娃。
胡南韶听得滋滋有味,直到外婆问她,“南南,大学期间也没谈个对象?”
胡南韶:“没呀,外婆。”
“不谈也好,依我看呐,这大学里的男生也未必靠谱。”外婆说,“这谈恋爱啊还是找个打小就知根知底的人才好,你说是不是温沁。”
胡母点头,“是,您老人家说的对。”
外婆:“我看你爸那战友何晖民的儿子何景铭就不错,你们两家这关系本来就好,你俩要能成,那就更亲上加亲了。”
听到那三个字,胡南韶饭都不吃了,连忙拒绝,“别别别,外婆,你可别乱点鸳鸯谱了,我跟他绝对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
“就...不可能。”
胡父忍不住出声:“妈,这年轻一辈如今年都是自由恋爱了,就由他们去吧,我们做长辈的,到时候稍微把把关就行了。”
胡南韶借机转移话题,“对了外婆,今晚市里有个花灯节,很热闹的,我们也去看看吧,我手机上还有图片,你瞧瞧。”
外婆凑到胡南韶手机屏幕前,看了几眼说:“行啊,今晚去看看。”
胡南韶转头问:“姨妈,你去不?”
“我就不去凑那热闹了,我跟你妈到别处逛逛,你看好你外婆就成了。”
“行。”
晚上八点半,灯会入口处已经站了很多人了。胡南韶带着外婆排队排了好一会儿才进去的。
进去后要穿过一个长亭,胡南韶抬头看着头顶上方的串灯,觉得十分别致,像无数个金色麟片在舞动,宛若游龙之姿,她饶有兴趣地指给外婆看。
外婆称赞道,“这风一吹,看着还真像条活灵活现的龙。”
景区的园林山石峥嵘,但树还是枯的。光秃的枝干上挂满了红灯笼,还有无数个用竹片编织成的镂空圆灯,和周围这片建筑群搭配得十分和谐,有种别样的美感。
今年灯会的主题是”金麟“,路口中央摆了条二龙戏珠的花灯,不少游客扎堆在那儿等着排队打卡。
胡南韶也不例外,等到她时,她招呼外婆上前,“外婆,你站中间去,我也给你拍一张。”
老人家有些拘束,不好意思地说,“我这年纪还拍啥照啊,还是你们年轻人多拍拍。”
胡南韶拉着外婆站到中间,“不管啥年纪想拍就拍,我就给你拍,今天不给你拍够50张我还就不回去了。”
外婆只好笑着,拘谨地侧身看着镜头。
“好,就这样哈,先别动。”胡南韶俯身举着手机找拍摄角度,连续拍了几张,看到成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走在小道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胡南韶挽着外婆,让外婆走在里面,防止被挤到。
外婆突然眼光一亮,摇着她的手,“南南,好多人穿着这种衣服拍照呢,这头上戴的珠子、簪子啥的,怪好看的,还有那个小披风看着也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