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媳妇当家 第50节
红霞笑着脸,客客气气道:“妈,我考得还行,应该能上本科。”
“哎呦,那就好。红霞要是考上了,不得了奥,可是老强家+老许家唯一的大学生,而且还是女大学生。”许大丫听了是真高兴,忍不住握着女儿l的手,将她往自己身边带了带。
许珊珊顺势将佑佑扯到自己身边,又捏了捏她的小手心,佑佑秒懂,而后顺着大姨的话夸赞起大表姐来。
上了坡,没走多久,许珊珊就看见村子前面乌泱泱站满了人,最前面是几位不认识的男同志,许大丫介绍道:“那是咱们镇政府干部,刻意迎接你们回家的。”
只见领导手一抬,一群孩子系着红领巾,敲着锣打着鼓,挥着小旗子迎接他们的到来。
许二丫腰杆子挺直了,扯了扯钱平,让他赶快理理衣服,夫妻两个瞬间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许美丽瞅着了,忍不住好笑起来。
四姐讲得对,二姐跟二姐夫是真挺般配的。
郑然是个社恐,抱着儿l女躲在人后头,许如意一直陪着他道:“不就是回家么?怎么搞这么隆重啊?跟城里开业大酬宾似的。”
许珊珊跟方知文见识过这种场面,夫妻对视一眼,顿时就都明白了。
与此同时,站在人群里头的许老二在看着赵小荷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有些傻眼了。
杨大妮轻声问道:“老二,那是小荷么?怎么瞧着比以前还年轻?我没认错人吧?”
“没认错人。”张翠花扬着假笑道。
许老二吞了吞口水,语气艰难道:“大嫂,是她。看来她在城里享大福气了。”
杨大妮也感慨道:“还是小荷有福气啊。”生五个女儿l,竟活得最好了。
年轻的时候,她因为生了三个儿l子,多么风光得意啊。如今临老了才发现还是有小棉袄的好,她家三个混小子一个比一个不孝,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往丈母娘家送,要干苦活累活了,才想起来亲娘老子。
甚至她累死累活的干活还落不到好,时不时还要被数落两顿。
哪像赵小荷,一把年纪了还越活越年轻,果然还是跟女儿l生活享福。
是的,相比较许珊珊她们,赵小荷反而给大家的冲击更大。毕竟谁都晓得赵小荷以前是个什么样式的可怜人?可以说,站在这儿l的女人哪个都比她强。
没想着几年没见,她却变得跟城里富太太似的,脸皮子又白又嫩,瞧着比许大丫这个闺女还要俏几分。
而她们自己,腰弯了牙掉了,根本不能比。
想想,还是生女儿l好,生有本事的女儿l更好。
儿l子顶什么用?就晓得给自己气受。
这村里所有男娃子加起来都没赵小荷一个闺女孝顺。
这人的命数啊,没到黄土埋的那一天,还真是什么都说不准。
第52章
强家坡晒谷场上搭起了好几条长棚,大小高矮不一的桌椅排了一溜又一溜,乡镇领导邀请着许珊珊一行人在主桌坐下,赵小荷亦在此桌。许老二等人坐在末桌,视线穿过乌泱泱的人头,才能瞅着一点点主桌的轮廓。
山里的女人们自然是不上桌的,杨大妮和张翠花也被分配着择菜洗碗端盘子。当然,她们俩人自然是没动手干活的,刚到女人堆里,就被拉着问小话。
“瞧着赵小荷没?真神气,哪里像从山凹凹里边出去的?翠花,你可得把男人看好了,小心许老二跟着赵小荷跑了。”
张翠花斜脸嗤笑道:“大芳,你说什么梦话呢?你要是赵小荷,你还捡许老二那个糟老头子?”
“那我铁定一脚将他踢得一滚了去。”
这话一出,干活的女人们都咧嘴哈哈笑了。只是时不时落在赵小荷脸上的目光,那里面满含的羡慕是如何也藏不住的。
杨大妮心中最最不是滋味,想想年轻那会儿,她因着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公公婆婆偏心她到没边,等临走时,更是一根柴火棍子没分给老二一家。她就是去塘边锤个衣裳,看她有儿子支撑的份上,大伙也会挪个空子给她蹲着,哪像赵小荷,永远只有踩在烂泥地里洗衣弄菜的份。
哎,想到从前,回到现在,杨大妮心里涌出一种“命”的感悟,她大叹道:“都是命啊!”若说不嫉妒,*那铁定是假的,只是落差太大太大了,杨大妮自觉没了当年那份心气。
杨大妮一句“都是命啊!”,得来所有妇人的认同。
与此同时另一边,主桌上,许珊珊正与领导干部们客客气气交谈着,说着这些年乡镇的变化。许珊珊多年未回,瞧着基础设施没什么大变化,但领导们参与了所有的基层建设,村里的一座桥,一条路,都记得详详细细的。许珊珊原本客套的面容也缓和了下来,神色问多了许多动容。
“这些年,镇上的年轻人都去外头闯了,说实在话,我们也拦不住,毕竟家里挣不来钱。我就是可怜留守在家里的孩子。靠着镇子的几个村还好,动员动员也肯去上学。你家和强家坡靠近大山里头,孩子们还过着老一辈人的生活,不读书不识字,年龄不到就摆酒结婚。再然后孩子一生,自己出去打拼,又将小的留守在家里,如此循环着,我们看在眼里是真的心急。”干部们是最早接收政策的一批人,太晓得读书的重要性了。乡下的孩子整日赤脚在地里跑着,他们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干部们下乡做动员,说破了嘴皮子都没用。
现实问题赤裸裸地摆在这儿,学校少,离的远,交通不便,以及手里钱少,大家观念改不过来等等问题。
赵小荷听了干部们的谈话,忍不住轻声道:“别的都能忍,孩子们读书不能不管。如今跟早年不同了,高中生出去都找不到好工作。好多用人单位卡学历,没个文凭,连面试邀请都收不到。”
那干部听了赵小荷的谈话,突然一个主意涌了出来,他认真恳求道:“赵女士,能请你下午给大伙做个讲话么?就说说如今城里招工的一些要求。”
赵小荷诧异道:“我?不行不行,还是让我女儿女婿讲吧。”
那干事思索片刻后道:“赵女士,还是你来讲吧,我相信你讲效果是最好的。”
是的,这一行人中,赵小荷给领导干部的震撼最大,感受最深。这人的经历,好多人都知晓,镇上领导曾经还处理过她跟许老二离婚的事情。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凹妇女,比许珊珊这种年轻姑娘给人的震撼更大。
“赵女士,权当为了山里的孩子,求你给大伙说说吧。”
赵小荷想了想,最终忍着鼓动不停的心跳应了下来。
几人正说着话,杨大妮端着盘子过来送菜了,那条红烧鲤鱼□□部们要求着放在了赵小荷面前。杨大妮不是滋味的僵笑着打了招呼,赵小荷见是杨大妮,也友好地应了声。
杨大妮跟年轻时候不一样了,不是讲她头发白了,面皮皱了,而是瞧着没什么精神气了,仿佛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色彩,人瞧着十分麻木,跟她说话时,却又带了几分讨好。
看着以前卡强泼辣的大嫂变成如今这样,赵小荷感观复杂。以前她最羡慕的就是大嫂,生了儿子,公婆器重,男人肯苦肯干,自己又泼辣又爽利,凡事都爱出头,村里人也都服她。而如今,她年轻时候的光环全部不见了,只剩下生活的疲倦和无奈。
赵小荷心想,自己的确是有福气的。女儿们出息,还孝顺。她有这样的福气,对着当年的那些事情,也就和解了,看开了。
故而等饭后,杨大妮喊她说说话时,赵小是张翠花盯着赵小荷身上那些首饰,也故意将自己的金镯子露了出本事,她俩儿子也不差的。
故而赵小荷一来,张翠我去城里住呢,我不乐意去。当长辈的得自觉点,哪能什么都麻烦子们添负担的。”
这话酸的,杨大妮都听不下去了,她故意笑道:“弟妹,这你就不对了,你,你帮着洗洗弄弄带带孩子,不是帮他们大忙么?你看看,如今你那俩儿子只能劳。”
真当大伙是傻子呢,不晓得她家里的情况?是她不想去?是儿媳妇不愿意她登门。
她可比不了赵小荷。
“小荷姐,
赵小荷因着大闺女的原因,强家坡村的人也认识大半,这回说话的是招娣亲妈,因着红霞的缘故,她回应道:“是啊,你家招娣也是个孝顺的。”
“多亏了您家孩子帮衬,给招娣了条活路。”
“自家门口的孩子,能帮肯定帮的。你也别说谢谢,最主要还是靠孩子自己努力。”
杨大妮听她们两人说着话,这才晓得许珊珊跟许如意俩人搞了个什么中介,她立刻道:“弟妹,你说我这样的去城里能找到活干么?”
“得看什么样的了?大嫂若是想去当保姆,的确出去晚了。我那年出去人家都嫌老,怕干活不利索,或者跌了撞了。但我晓得现在临市街道扫马路的不讲究年龄,只是吃喝住都得花钱。”
“那一个月多少钱?”
“八百来块钱。”
杨大妮一听,这工资可以啊。要晓得在村里种田,一年忙到头也攒不了两三千,刚拿到钱,这个农药,那个化肥的,又得花出去。
大伙也都心动了,催促着赵小荷说说外面的情况。赵小荷贴合实际,没说那些高大上挣钱的法子,而是收收废品,捡捡纸盒子,给人看看大门这样的工作,在城里属于低档工资了,可对乡下老人来讲,已经是好大好大的福利。
只是乡土难离,大伙儿也就听听,没被逼到一定份上,没人舍得离开家。
就是杨大妮也是如此,听赵小荷这么说,唏嘘感慨道:“到底是大城市,活命的法子就是多。咱们这儿靠山靠水,按理条件也不差,只是东西运出去太难了。”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城里基建越来越好,可乡下偏远地区仍是土路老路,遇山断路,遇水断桥,必须七弯八拐着绕路才成。
与此同时另一边,乡镇干部也跟许珊珊他们说着目前的最大困难,就是山里好东西运不出去。前段时问有个做食品加工生意的大老板来这边考察,夸这边的东西好,就是可惜道路太不方便了,卖个东西全靠人力,一担子一担子挑,实在太麻烦了。
“领导,那你们之前有过工程设计么?大致预算有么?”方知文跟许珊珊对视一眼,而后认真问道。
“工程造价之类的全部都安排好了,上面也拨了款。你们放心,若是你们回乡投资,交通问题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不知能否给我们看看规划图?”
“没问题,回头咱们去办公室详谈?”
许珊珊和方知文答应了下来,并且他们的确有办分厂的想法。去外省办分厂也是原本就计划好的事情。定口县办厂,有利于开拓内陆市场,总体用工成本也能大大减少。
再加上当地的大力支持,土地租金和税上都有福利政策,在商言商,两口子自然答应下来。
几位领导大松了口气,没想着许珊珊夫妻答应的这么爽快。
张老二在一旁听了,跟他大哥打了个眉眼官司,思索着如何将工程接下来。
另一边,许老二被大女婿邀请着回家坐了会儿,这也是他头回看到佑佑和如意家的双胞胎,突然问,许老二觉得有些难受起来,这些可都是他的后代啊,孩子都这么大了,他才头一回见着。同时他心里也委屈起来,自己再不好,也是她们的老子,亲爹啊,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这么多年,真的是一点消息也不往家里寄,跟他这个亲爹死了似的。
他就算没有养恩,难道就没有生恩了么?更何况自己也并非一点生恩都没有,不然,光凭着赵小荷,还真能养活她们5个?
许老二眼里含着泪,从衣兜里掏出红纸包着的钱,说是给孩子们的见面礼。
许珊珊深爱女儿,给她营造的是充满爱的环境,并不曾跟孩子说过自己少时遭过的罪。只是姐妹问的谈话,还是让佑佑知道不少事情。
她知道外公不喜欢妈妈,所以,她不肯收钱。
至于双胞胎,自然是姐姐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许老二见了,心里越发不痛快,觉得许珊珊这个女儿把好好的孩子都教坏了。
张家兄弟的媳妇见许老二面色不对,忙走过去“爸”“爸”的喊着,努力维持着场面的和谐。她们知晓佑佑一行是来山里玩的,虽不明白大山里有什么好玩的,但还是热情道:“阿姨带你们四处转转?这个时候能去山里摘很多野果子吃,你们妈妈是山里长大的,也许怀恋小时候的味道。”
这话算是说到孩子们的心坎里去了,就都赞同这个提议。而为了安全,强志杰的弟弟和弟妹,张家两兄弟的妻子,又加上赵小荷,张翠花,许老大家三个儿子,以及村里若干孩童大人,一群人浩浩荡荡上了山。
佑佑没来过山区,路边不知名蓝色的野花都让她驻足许久,她还认识了许多小伙伴。孩子们没有大人们那么多弯弯绕绕,见城里来的姑娘稀罕山里的野果野草,就都热情地带着他们玩,等混熟了,又带着佑佑去挖蚯蚓,寻了个小水沟钓龙虾。
许老二心里难受,找了亲大哥诉苦,许老大如今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却还是宽慰二弟道:“孩子们都还年轻,年轻人嘛,心气大,爱钻牛角尖,等再过几年就明白亲情的重要性了。”
“孩子不认你归不认你,咱们该做的都得做。这个见面礼红包还是得给,好歹是咱们的心意。”
“老二啊,哥哥老了,真觉得什么都没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以前那些事情就都算了,朝前看,跟孩子们缓缓关系,啊。”
许老大如此安慰着许老二,却想着,若早知今日,当年何必为了三瓜两枣把人得罪狠了?他已经错过一回了,这辈子再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许老二与大哥和好之后,又开始信服他大哥的话,故而虽然一肚子委屈和埋怨,也只能自己全部忍了。甚至还听了大哥的话,去讨好赵小荷那个女人。
然而心软善良的赵小荷对着许老二时堪称绝情。她永远忘不掉自己差点死在医院时的感受,虽然如今她过得很好很好,可是她命好,并非许老二良善。
许老大却不理解,老话说了一夜夫妻百夜恩,怎么老二跟赵小荷两人却是仇人?真论起来,他家那口子也不大好,怎么赵小荷反而不在意?
对此赵小荷却不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人对枕边人和亲眷的要求自然是不一样的。
她的青春和生命几乎都消耗在许老二身上,却得了那样的下场,她如何甘心?
“哎呦,那就好。红霞要是考上了,不得了奥,可是老强家+老许家唯一的大学生,而且还是女大学生。”许大丫听了是真高兴,忍不住握着女儿l的手,将她往自己身边带了带。
许珊珊顺势将佑佑扯到自己身边,又捏了捏她的小手心,佑佑秒懂,而后顺着大姨的话夸赞起大表姐来。
上了坡,没走多久,许珊珊就看见村子前面乌泱泱站满了人,最前面是几位不认识的男同志,许大丫介绍道:“那是咱们镇政府干部,刻意迎接你们回家的。”
只见领导手一抬,一群孩子系着红领巾,敲着锣打着鼓,挥着小旗子迎接他们的到来。
许二丫腰杆子挺直了,扯了扯钱平,让他赶快理理衣服,夫妻两个瞬间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许美丽瞅着了,忍不住好笑起来。
四姐讲得对,二姐跟二姐夫是真挺般配的。
郑然是个社恐,抱着儿l女躲在人后头,许如意一直陪着他道:“不就是回家么?怎么搞这么隆重啊?跟城里开业大酬宾似的。”
许珊珊跟方知文见识过这种场面,夫妻对视一眼,顿时就都明白了。
与此同时,站在人群里头的许老二在看着赵小荷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有些傻眼了。
杨大妮轻声问道:“老二,那是小荷么?怎么瞧着比以前还年轻?我没认错人吧?”
“没认错人。”张翠花扬着假笑道。
许老二吞了吞口水,语气艰难道:“大嫂,是她。看来她在城里享大福气了。”
杨大妮也感慨道:“还是小荷有福气啊。”生五个女儿l,竟活得最好了。
年轻的时候,她因为生了三个儿l子,多么风光得意啊。如今临老了才发现还是有小棉袄的好,她家三个混小子一个比一个不孝,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往丈母娘家送,要干苦活累活了,才想起来亲娘老子。
甚至她累死累活的干活还落不到好,时不时还要被数落两顿。
哪像赵小荷,一把年纪了还越活越年轻,果然还是跟女儿l生活享福。
是的,相比较许珊珊她们,赵小荷反而给大家的冲击更大。毕竟谁都晓得赵小荷以前是个什么样式的可怜人?可以说,站在这儿l的女人哪个都比她强。
没想着几年没见,她却变得跟城里富太太似的,脸皮子又白又嫩,瞧着比许大丫这个闺女还要俏几分。
而她们自己,腰弯了牙掉了,根本不能比。
想想,还是生女儿l好,生有本事的女儿l更好。
儿l子顶什么用?就晓得给自己气受。
这村里所有男娃子加起来都没赵小荷一个闺女孝顺。
这人的命数啊,没到黄土埋的那一天,还真是什么都说不准。
第52章
强家坡晒谷场上搭起了好几条长棚,大小高矮不一的桌椅排了一溜又一溜,乡镇领导邀请着许珊珊一行人在主桌坐下,赵小荷亦在此桌。许老二等人坐在末桌,视线穿过乌泱泱的人头,才能瞅着一点点主桌的轮廓。
山里的女人们自然是不上桌的,杨大妮和张翠花也被分配着择菜洗碗端盘子。当然,她们俩人自然是没动手干活的,刚到女人堆里,就被拉着问小话。
“瞧着赵小荷没?真神气,哪里像从山凹凹里边出去的?翠花,你可得把男人看好了,小心许老二跟着赵小荷跑了。”
张翠花斜脸嗤笑道:“大芳,你说什么梦话呢?你要是赵小荷,你还捡许老二那个糟老头子?”
“那我铁定一脚将他踢得一滚了去。”
这话一出,干活的女人们都咧嘴哈哈笑了。只是时不时落在赵小荷脸上的目光,那里面满含的羡慕是如何也藏不住的。
杨大妮心中最最不是滋味,想想年轻那会儿,她因着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公公婆婆偏心她到没边,等临走时,更是一根柴火棍子没分给老二一家。她就是去塘边锤个衣裳,看她有儿子支撑的份上,大伙也会挪个空子给她蹲着,哪像赵小荷,永远只有踩在烂泥地里洗衣弄菜的份。
哎,想到从前,回到现在,杨大妮心里涌出一种“命”的感悟,她大叹道:“都是命啊!”若说不嫉妒,*那铁定是假的,只是落差太大太大了,杨大妮自觉没了当年那份心气。
杨大妮一句“都是命啊!”,得来所有妇人的认同。
与此同时另一边,主桌上,许珊珊正与领导干部们客客气气交谈着,说着这些年乡镇的变化。许珊珊多年未回,瞧着基础设施没什么大变化,但领导们参与了所有的基层建设,村里的一座桥,一条路,都记得详详细细的。许珊珊原本客套的面容也缓和了下来,神色问多了许多动容。
“这些年,镇上的年轻人都去外头闯了,说实在话,我们也拦不住,毕竟家里挣不来钱。我就是可怜留守在家里的孩子。靠着镇子的几个村还好,动员动员也肯去上学。你家和强家坡靠近大山里头,孩子们还过着老一辈人的生活,不读书不识字,年龄不到就摆酒结婚。再然后孩子一生,自己出去打拼,又将小的留守在家里,如此循环着,我们看在眼里是真的心急。”干部们是最早接收政策的一批人,太晓得读书的重要性了。乡下的孩子整日赤脚在地里跑着,他们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干部们下乡做动员,说破了嘴皮子都没用。
现实问题赤裸裸地摆在这儿,学校少,离的远,交通不便,以及手里钱少,大家观念改不过来等等问题。
赵小荷听了干部们的谈话,忍不住轻声道:“别的都能忍,孩子们读书不能不管。如今跟早年不同了,高中生出去都找不到好工作。好多用人单位卡学历,没个文凭,连面试邀请都收不到。”
那干部听了赵小荷的谈话,突然一个主意涌了出来,他认真恳求道:“赵女士,能请你下午给大伙做个讲话么?就说说如今城里招工的一些要求。”
赵小荷诧异道:“我?不行不行,还是让我女儿女婿讲吧。”
那干事思索片刻后道:“赵女士,还是你来讲吧,我相信你讲效果是最好的。”
是的,这一行人中,赵小荷给领导干部的震撼最大,感受最深。这人的经历,好多人都知晓,镇上领导曾经还处理过她跟许老二离婚的事情。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凹妇女,比许珊珊这种年轻姑娘给人的震撼更大。
“赵女士,权当为了山里的孩子,求你给大伙说说吧。”
赵小荷想了想,最终忍着鼓动不停的心跳应了下来。
几人正说着话,杨大妮端着盘子过来送菜了,那条红烧鲤鱼□□部们要求着放在了赵小荷面前。杨大妮不是滋味的僵笑着打了招呼,赵小荷见是杨大妮,也友好地应了声。
杨大妮跟年轻时候不一样了,不是讲她头发白了,面皮皱了,而是瞧着没什么精神气了,仿佛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色彩,人瞧着十分麻木,跟她说话时,却又带了几分讨好。
看着以前卡强泼辣的大嫂变成如今这样,赵小荷感观复杂。以前她最羡慕的就是大嫂,生了儿子,公婆器重,男人肯苦肯干,自己又泼辣又爽利,凡事都爱出头,村里人也都服她。而如今,她年轻时候的光环全部不见了,只剩下生活的疲倦和无奈。
赵小荷心想,自己的确是有福气的。女儿们出息,还孝顺。她有这样的福气,对着当年的那些事情,也就和解了,看开了。
故而等饭后,杨大妮喊她说说话时,赵小是张翠花盯着赵小荷身上那些首饰,也故意将自己的金镯子露了出本事,她俩儿子也不差的。
故而赵小荷一来,张翠我去城里住呢,我不乐意去。当长辈的得自觉点,哪能什么都麻烦子们添负担的。”
这话酸的,杨大妮都听不下去了,她故意笑道:“弟妹,这你就不对了,你,你帮着洗洗弄弄带带孩子,不是帮他们大忙么?你看看,如今你那俩儿子只能劳。”
真当大伙是傻子呢,不晓得她家里的情况?是她不想去?是儿媳妇不愿意她登门。
她可比不了赵小荷。
“小荷姐,
赵小荷因着大闺女的原因,强家坡村的人也认识大半,这回说话的是招娣亲妈,因着红霞的缘故,她回应道:“是啊,你家招娣也是个孝顺的。”
“多亏了您家孩子帮衬,给招娣了条活路。”
“自家门口的孩子,能帮肯定帮的。你也别说谢谢,最主要还是靠孩子自己努力。”
杨大妮听她们两人说着话,这才晓得许珊珊跟许如意俩人搞了个什么中介,她立刻道:“弟妹,你说我这样的去城里能找到活干么?”
“得看什么样的了?大嫂若是想去当保姆,的确出去晚了。我那年出去人家都嫌老,怕干活不利索,或者跌了撞了。但我晓得现在临市街道扫马路的不讲究年龄,只是吃喝住都得花钱。”
“那一个月多少钱?”
“八百来块钱。”
杨大妮一听,这工资可以啊。要晓得在村里种田,一年忙到头也攒不了两三千,刚拿到钱,这个农药,那个化肥的,又得花出去。
大伙也都心动了,催促着赵小荷说说外面的情况。赵小荷贴合实际,没说那些高大上挣钱的法子,而是收收废品,捡捡纸盒子,给人看看大门这样的工作,在城里属于低档工资了,可对乡下老人来讲,已经是好大好大的福利。
只是乡土难离,大伙儿也就听听,没被逼到一定份上,没人舍得离开家。
就是杨大妮也是如此,听赵小荷这么说,唏嘘感慨道:“到底是大城市,活命的法子就是多。咱们这儿靠山靠水,按理条件也不差,只是东西运出去太难了。”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城里基建越来越好,可乡下偏远地区仍是土路老路,遇山断路,遇水断桥,必须七弯八拐着绕路才成。
与此同时另一边,乡镇干部也跟许珊珊他们说着目前的最大困难,就是山里好东西运不出去。前段时问有个做食品加工生意的大老板来这边考察,夸这边的东西好,就是可惜道路太不方便了,卖个东西全靠人力,一担子一担子挑,实在太麻烦了。
“领导,那你们之前有过工程设计么?大致预算有么?”方知文跟许珊珊对视一眼,而后认真问道。
“工程造价之类的全部都安排好了,上面也拨了款。你们放心,若是你们回乡投资,交通问题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不知能否给我们看看规划图?”
“没问题,回头咱们去办公室详谈?”
许珊珊和方知文答应了下来,并且他们的确有办分厂的想法。去外省办分厂也是原本就计划好的事情。定口县办厂,有利于开拓内陆市场,总体用工成本也能大大减少。
再加上当地的大力支持,土地租金和税上都有福利政策,在商言商,两口子自然答应下来。
几位领导大松了口气,没想着许珊珊夫妻答应的这么爽快。
张老二在一旁听了,跟他大哥打了个眉眼官司,思索着如何将工程接下来。
另一边,许老二被大女婿邀请着回家坐了会儿,这也是他头回看到佑佑和如意家的双胞胎,突然问,许老二觉得有些难受起来,这些可都是他的后代啊,孩子都这么大了,他才头一回见着。同时他心里也委屈起来,自己再不好,也是她们的老子,亲爹啊,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这么多年,真的是一点消息也不往家里寄,跟他这个亲爹死了似的。
他就算没有养恩,难道就没有生恩了么?更何况自己也并非一点生恩都没有,不然,光凭着赵小荷,还真能养活她们5个?
许老二眼里含着泪,从衣兜里掏出红纸包着的钱,说是给孩子们的见面礼。
许珊珊深爱女儿,给她营造的是充满爱的环境,并不曾跟孩子说过自己少时遭过的罪。只是姐妹问的谈话,还是让佑佑知道不少事情。
她知道外公不喜欢妈妈,所以,她不肯收钱。
至于双胞胎,自然是姐姐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许老二见了,心里越发不痛快,觉得许珊珊这个女儿把好好的孩子都教坏了。
张家兄弟的媳妇见许老二面色不对,忙走过去“爸”“爸”的喊着,努力维持着场面的和谐。她们知晓佑佑一行是来山里玩的,虽不明白大山里有什么好玩的,但还是热情道:“阿姨带你们四处转转?这个时候能去山里摘很多野果子吃,你们妈妈是山里长大的,也许怀恋小时候的味道。”
这话算是说到孩子们的心坎里去了,就都赞同这个提议。而为了安全,强志杰的弟弟和弟妹,张家两兄弟的妻子,又加上赵小荷,张翠花,许老大家三个儿子,以及村里若干孩童大人,一群人浩浩荡荡上了山。
佑佑没来过山区,路边不知名蓝色的野花都让她驻足许久,她还认识了许多小伙伴。孩子们没有大人们那么多弯弯绕绕,见城里来的姑娘稀罕山里的野果野草,就都热情地带着他们玩,等混熟了,又带着佑佑去挖蚯蚓,寻了个小水沟钓龙虾。
许老二心里难受,找了亲大哥诉苦,许老大如今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却还是宽慰二弟道:“孩子们都还年轻,年轻人嘛,心气大,爱钻牛角尖,等再过几年就明白亲情的重要性了。”
“孩子不认你归不认你,咱们该做的都得做。这个见面礼红包还是得给,好歹是咱们的心意。”
“老二啊,哥哥老了,真觉得什么都没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以前那些事情就都算了,朝前看,跟孩子们缓缓关系,啊。”
许老大如此安慰着许老二,却想着,若早知今日,当年何必为了三瓜两枣把人得罪狠了?他已经错过一回了,这辈子再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许老二与大哥和好之后,又开始信服他大哥的话,故而虽然一肚子委屈和埋怨,也只能自己全部忍了。甚至还听了大哥的话,去讨好赵小荷那个女人。
然而心软善良的赵小荷对着许老二时堪称绝情。她永远忘不掉自己差点死在医院时的感受,虽然如今她过得很好很好,可是她命好,并非许老二良善。
许老大却不理解,老话说了一夜夫妻百夜恩,怎么老二跟赵小荷两人却是仇人?真论起来,他家那口子也不大好,怎么赵小荷反而不在意?
对此赵小荷却不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人对枕边人和亲眷的要求自然是不一样的。
她的青春和生命几乎都消耗在许老二身上,却得了那样的下场,她如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