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让她进来。"
  华淑穿着一袭月白纱裙,发间只簪了一朵小小的梅花。她一进殿就扑通跪下,未语泪先流:"父皇,女儿想母妃了..."
  隆兴帝心头一软,正要说话,却见华淑从怀中取出一方绣帕:"母妃禁足这些日子,日夜绣这帕子,说等解禁后亲自献给父皇。可女儿看母妃日渐消瘦,实在心疼..."
  隆兴帝接过帕子,只见上,针脚细密整齐,不朵红梅鲜艳欲滴,正是甄贵妃最擅长的绣法。
  "你音微哑。
  抄经念佛,说自知御前失仪罪该万死,只求父皇保重龙体..."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香,说父皇近日操劳国事,夜里总睡不安稳..."
  隆兴帝望着女儿酷似甄贵妃的眉眼,心中某处被轻轻宫多年,虽有些骄纵,却从未有过大错。这次禁足,
  "起来吧。"隆兴帝亲手扶起女儿,"告诉你母妃,明日朕去看她。"
  消息传到重华宫时,甄贵妃正在佛前上香。听到陛下要来,她手中的香微微一颤,香灰落在手背上,烫出一小块红痕。
  "娘娘..."巧儿心疼地要上前。
  甄贵妃却笑了:"无妨。"这点痛算什么?只要能见到陛下,甄家就还有一线生机。她转身走向妆台,开始精心打扮。这场关乎家族存亡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重华宫内一片寂静。
  甄贵妃早已醒来,坐在铜镜前,任由宫女为她梳妆。镜中的女子虽已五十有五,却仍保持着惊人的美貌,只是今日她特意让宫女将妆容化得素净。
  "再淡些。"甄贵妃轻声吩咐,手指轻轻抚过眼角,"本宫今日要见陛下,不可太过艳丽。"
  宫女小心翼翼地将胭脂又擦去一层,最后只留下淡淡的粉色。甄贵妃看着镜中的自己——苍白的脸色,微红的眼眶,恰到好处的憔悴。她满意地点点头,又命人取来一件素色宫装。
  "娘娘,这件会不会太素了?"贴身宫女灵儿犹豫道。
  甄贵妃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太多算计:"陛下喜欢本宫穿素色。"
  她站起身,让宫女为她更衣。这件月白色的宫装没有任何绣花,只在领口和袖口绣着几朵几乎看不见的暗纹茉莉。她摘下所有珠翠,只留下一支白玉簪子,那是陛下在她生下五公主时赐的。
  "把佛经拿来。"她吩咐道。
  灵儿立刻捧来一叠手抄佛经,墨迹新鲜,显然是连夜赶制的。甄贵妃接过,走到窗前的小案前坐下,开始一笔一划地抄写。她的字迹娟秀工整,每一笔都透着虔诚。
  "娘娘,您已经抄了一夜了,歇歇吧。"灵儿心疼地说。
  甄贵妃摇摇头:"本宫要为陛下祈福,这点辛苦算什么。"
  她心里清楚,陛下此刻应该已经收到了甄家私贩盐引的证据。那些证据虽不足以立刻定罪,但足以让陛下对甄家起疑。而她,必须借这次会面,抹去之前侍寝时被算计御前失仪的耻辱,更要稳住甄家,稳住自己,以及六皇子、九皇子和五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华淑可准备好了?"她低声问。
  灵儿点头:"五公主已经按娘娘的吩咐,在偏殿等候了。"
  甄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五公主华淑是她最疼爱的孩子,也是陛下的心头肉。必要时,华淑就是她最重要的棋子。
  日上三竿时,太监尖细的声音从宫门外传来:"陛下驾到——"
  甄贵妃立刻放下笔,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快步走到殿中央跪下。她低着头,露出一截雪白的后颈,显得格外脆弱。
  隆兴帝大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几个太监宫女。他今年七十有六,面容威严,眉宇间带着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
  "臣妾参见陛下。"甄贵妃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
  隆兴帝看着她,没有立刻让她起身。殿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爱妃起来吧。"良久,隆兴帝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甄贵妃缓缓起身,却仍低着头,不敢直视隆兴帝。她感觉到隆兴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审视着她素净的装扮和憔悴的面容。
  "爱妃近日可好?"隆兴帝问道,语气平淡。
  甄贵妃的眼眶立刻红了:"臣妾...臣妾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陛下。"她的声音哽咽,"自被禁足以来,臣妾每日在佛前抄写经书,为陛下祈福,只盼陛下龙体安康,国泰民安。"
  她悄悄抬眼,看到隆兴帝的表情微微松动。她知道,陛下最吃这一套——虔诚、悔过、以他为天。
  "陛下,臣妾知道之前是臣妾的错,让陛下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她的眼泪恰到好处地滑落,"臣妾每每想起,都羞愧难当,恨不能以死谢罪。"
  隆兴帝叹了口气,走到主位坐下:"爱妃言重了。"
  甄贵妃没有立刻跟上去,而是站在原地,让眼泪无声地流淌。她知道,此刻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过来坐吧。"隆兴帝终于说道。
  甄贵妃这才缓步上前,在离隆兴帝稍远的位置坐下,姿态恭谨而卑微。
  "臣妾听闻近日朝中事务繁忙,陛下可要保重龙体。"她轻声说道,绝口不提甄家的事。
  隆兴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爱妃被禁足这些日子,可有什么想对朕说的?"
  甄贵妃知道,这是陛下在试探她是否知道盐引一事。她必须表现得毫不知情,只关注自己的过错和陛下的感受。
  "臣妾只想说,无论陛下如何责罚臣妾,臣妾都心甘情愿。"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隆兴帝,"臣妾只求陛下知道,这么多年来,臣妾对陛下的心从未变过。"
  她看到的眼神柔和了一些。这是她精心准备的话术——不提家族,不提子女,只谈他们之间的情分。
  隆兴帝沉默片刻,突然问道:"爱妃可知道甄家近日如何?"
  甄贵妃心中一紧,但面上不显:"回陛下,自被禁足以来,臣妾未曾与家中联系。臣妾只知母亲年事已高,心中挂念,却不敢违抗禁令。"
  她故意提到甄老太太,那是陛下的乳母,也是她最后的杀手锏。
  隆兴帝的表情果然更加复杂了。他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的茶水出神。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五公主华淑清脆的声音:"父皇!父皇!儿臣求见!"
  甄贵妃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但很快又换上了惊慌的表情:"陛下,华淑她..."
  隆兴帝已经站起身:"让她进来。"
  五公主华淑快步跑进殿中,她穿着粉色宫装,像一只翩跹的蝴蝶。她看到甄贵妃,眼睛一亮,但立刻规规矩矩地向隆兴帝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隆兴帝的表情完全柔和下来:"华淑怎么来了?"
  华淑抬起头,脸上满是恳求:"父皇,儿臣听说您来看母妃了,儿臣...儿臣想求父皇开恩,解了母妃的禁足吧。"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母妃这些日子天天哭,儿臣看着心疼。"
  甄贵妃适时地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仿佛在压抑哭泣。
  隆兴帝看着女儿,又看看甄贵妃,长叹一声:"华淑,这是朝廷规矩,不是你该过问的。"
  "可是父皇,"华淑扑到隆兴帝膝前,"母妃真的知道错了。她每天都抄佛经到深夜,手指都磨破了。您看——"
  华淑公主抓起甄贵妃的手,展示给隆兴帝看。甄贵妃的手确实有些红肿,那是她故意为之的。
  隆兴帝握住女儿和甄贵妃的手,沉默良久,终于开口:"罢了。看在华淑的份上,爱妃的禁足就解了吧。"
  甄贵妃立刻跪下,泪如雨下:"臣妾谢陛下恩典!臣妾发誓,此生再不让陛下失望!"
  隆兴帝扶起她,眼神复杂:"爱妃记住今日的话。起来吧,陪朕用膳。"
  甄贵妃知道,危机暂时解除了。陛下看在子女和往日情分上,给了甄家一个机会。但她更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盐引一事不会这么轻易过去,隆兴帝对甄家的猜忌也不会就此消失。
  午膳是简单的素斋,甄贵妃特意安排的。席间,她绝口不提朝政,只说些宫中琐事和子女们的趣事,偶尔提起当年与隆兴帝初遇时的情景,引得隆兴帝露出怀念的笑容。
  当隆兴帝离开时,甄贵妃站在宫门口,保持着恭送的姿态,直到龙辇消失在视线中。她脸上的谦卑和感激慢慢褪去,换上了深思的表情。
  "娘娘,要通知甄家吗?"灵儿小声问道。
  甄贵妃摇摇头:"不急。陛下虽然解了禁足,但必定派人监视本宫的一举一动。"她转身回宫,步履沉稳,"传话给六皇子和九皇子,让他们近日谨言慎行,多去给父皇请安。"
  回到内室,甄贵妃看着案上那叠佛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她,绝不会轻易认输。
  第174章
  隆兴五十年秋,金陵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