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贾琤眉头一,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最终却只是轻声道:"表妹...等我回来。"
  黛玉点点头,看着贾琤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还没能理清自己对贾琤的感情,甚至没来得及问他要离开多久,他就这样匆匆离去了。
  回到潇湘馆,黛玉取出古琴,却怎么也弹不出往日的曲调。窗外,暮色四合,一弯新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黛玉轻声吟诵,眼泪不知何时已滑落脸颊。
  秋风卷着残叶扫过荣国公府的青石板路,发出沙沙的声响。林黛玉正坐在潇湘馆的窗前,手中握着一卷《牡丹亭》,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自打入秋以来,她总觉得心头闷闷的,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姑娘!姑娘!"紫鹃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捏着一封信,脸色煞白。
  黛玉手中的书卷"啪"地掉在地上,她看着紫鹃的神情,心头猛地一紧:"怎么了?这般慌张?"
  "扬州...扬州来信了。"紫鹃的声音发颤,"说是姑老爷...姑老爷病重..."
  黛玉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紫鹃连忙上前扶住。她颤抖着手接过那封信,信封上"姑娘亲启"几个字已经有些模糊,像是被水浸过又干了的痕迹。她认得,这是父亲身边老管家林忠的笔迹。
  拆信的手指不听使唤,好容易才将信纸展开。字迹潦草,显然写信人当时十分匆忙:"姑娘容禀,老爷自入秋以来便染风寒,初时不以为意,谁知日渐沉重,近日竟至卧床不起。医者言气血两亏,恐...恐有不测之虞。老爷日夜思念姑娘,望姑娘速归..."
  信纸从黛玉指间滑落,她整个人如坠冰窟。父亲,她在这世上唯一的至亲,竟病重至此!她想起离扬州时父亲站在码头的身影,清瘦挺拔如竹,怎么转眼间就...
  "备轿!我要去见老祖宗!"黛玉猛地站起身,却因起得太急而眼前发黑,险些跌倒。
  紫鹃连忙扶住她:"姑娘别急,先喝口茶定定神。"
  "我如何能不急?"黛玉声音哽咽,"父亲他..."话未说完,泪水已如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
  荣庆堂内,史太君正与大太太邢氏二太太王氏说着闲话,忽见黛玉红着眼眶进来,连忙招手:"玉儿快来,这是怎么了?"
  黛玉跪在史太君跟前,未语泪先流:"老祖宗,父亲病重,孙女儿想回扬州探望..."
  史太君闻言一惊,连忙接过紫鹃递上的信细看,眉头越皱越紧。王氏也凑过来看信,眼中闪过幸灾乐祸之意转瞬被压下。
  "这可如何是好..."史太君喃喃道,将黛玉拉入怀中轻抚其背,"好孩子别哭,外祖母这就安排。"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贾宝玉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林妹妹!听说林姑父病了?你要回扬州?"
  他满脸焦急,不等黛玉回答,便转向史太君:"老祖宗,林妹妹身子弱,如何经得起长途跋涉?不如派人去扬州接林姑父来京医治!"
  黛玉闻言心头一紧,生怕外祖母听了宝玉的话改变主意。她抬起泪眼看向外祖母,眼中满是哀求。
  史太君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宝玉的脑袋:"你这孩子,尽说傻话。你林姑父病重,如何经得起舟车劳顿?玉儿是他唯一的骨肉,岂有不让她回去的道理?"
  宝玉急得直跺脚:"可是...可是林妹妹一走,这府里还有什么意思?我...我舍不得她走!"
  黛玉听他这般说,心中既担心又焦急,眼泪更是止不住地往下掉。她怕极了,怕外祖母心软,怕自己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这念头一起,她只觉得心如刀绞,身子一软,竟跪坐在地上,掩面痛哭起来。
  "玉儿!"史太君心疼地将她搂得更紧,转头对宝玉轻斥道,"你看你,把妹妹急成这样!你林姑父病重,玉儿心急如焚,你还在这里胡闹!仔细你老子知道了,又要教训你!"
  提到贾政,宝玉顿时蔫了,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史太君见状,语气缓和了些:"好孩子,你林妹妹只是回去探望父亲,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且安心读书,等她回来。"
  宝玉低着头,偷偷瞥向黛玉,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心中又痛又怜,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贾母转向二太太王氏:"老二家的,你去叫琏儿来,我有事吩咐。"
  不多时,贾琏匆匆赶来。史太君将事情说了,道:"你护送玉儿回扬州,一路上要好生照料。我这里有封信,你亲自交给林姑父。"
  贾琏恭敬地接过信,心中却暗自嘀咕:老太太这般郑重其事,信中必有要事。他偷眼瞧了瞧黛玉,见她哭得眼睛红肿,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怜惜。
  "琏儿,"史太君又叮嘱道,"玉儿身子弱,路上要慢些走,别赶得太急。到了扬州,若你林姑父病情好转便罢,若有不测..."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你要好生帮衬玉儿……。"
  贾琏连连称是。黛玉听到"不测"二字,身子又是一颤,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安排妥当后,史太君让鸳鸯扶着黛玉回潇湘馆休息,又命人准备行装。宝玉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眼中满是不舍。
  另一边,王熙凤正在房中为贾琏收拾行装。她一边叠衣服,一边斜眼看着丈夫:"这一去少说也要两三个月,你可给我老实点,别又在外头拈花惹草。若让我知道了,仔细你的皮!"
  贾琏赔笑道:"奶奶说哪里话,我这次是护送林妹妹,哪有心思想别的?"
  王熙凤冷哼一声:"你那些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林妹妹面前你自然不敢造次,可路上那么多驿站,谁知道你会不会..."
  "不敢不敢!"贾琏连忙摆手,"我对天发誓,绝不做对不起奶奶的事!"
  王熙凤这才脸色稍霁,继续收拾行李。贾琏见她转身,偷偷朝站在一旁的平儿挤眉弄眼。平儿抿嘴一笑,轻声道:"二爷还是安分些好,奶奶的手段您又不是不知道。"
  贾琏凑近平儿耳边:"好平儿,你就不可怜可怜我?这一去几个月..."
  平儿红着脸推开他:"二爷又胡说!仔细奶奶听见。"说着快步走开了,却忍不住回头看了贾琏一眼,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潇湘馆内,黛玉已经止住了眼泪,但眼睛仍红肿着。紫鹃和雪雁忙着收拾行李,不时偷眼看她。
  "姑娘,要不要带这件白狐裘?扬州虽比京城暖和,但入了冬也冷。"紫鹃问道。
  黛玉摇摇头:"不必了,轻装简行就好。"她望着窗外,轻声道,"不知父亲现在怎样了..."
  紫鹃见她又要落泪,连忙岔开话题:"姑娘,宝二爷刚才派人来,说想见您一面。"
  黛玉沉默片刻,还是点了点头。不多时,宝玉匆匆进来,眼中满是担忧:"林妹妹..."
  黛玉勉强一笑:"二哥哥不必担心,我很快就回来。"
  宝玉欲言又止,最终只是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香囊递给她:"这是我让袭人连夜赶制的,里面装了安神的香料。妹妹路上带着,也好...也好想起我。"
  黛玉接过香囊,触手生温,上面绣着一枝并蒂莲。她想要拒绝,想起扬州病重的父亲,此时与宝玉纠缠推拒不是良机,若是耽误了行程,只怕自己会后悔莫及,故而压下心中的抗拒,低声道:"谢谢二哥哥。"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秋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
  第162章
  残阳如血,将荣国公府的朱漆大门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色。林黛玉站在台阶下,纤细的身影被拉得老长,仿佛随时会被这暮色吞噬。雪雁怀中抱着一个青布包袱,里面装着几件黛玉的换洗衣裳和那本她最爱的《牡丹亭》。
  "林妹妹,你要早些回来,我们都在家里等着你呢。"贾宝玉紧紧盯着黛玉,眼中噙着泪,声音哽咽,"扬州路远,你千万要保重身子。"
  黛玉低头看着两人交叠的影子,心中担忧远在扬州的父亲,修长的手指此刻却因用力而泛白。她心中酸楚,强忍泪水道:"多谢二哥哥,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此番父亲病重,我却不能在父亲跟前尽孝,心中已然惶恐不安,我得在父亲跟前照顾着,等父亲病愈再论其他……"
  宝玉忽然从怀中掏出一方素白帕子,塞进黛玉手中:"这是我昨夜睡不着时写的,你带着路上看。"
  黛玉展开帕子,只见上面用墨笔题着几行小字,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是匆忙写就:"①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看完黛玉心头一恼,都什么时候了,自己担忧父亲的病情,宝玉竟还有心思提起儿女情长之事,气的险些落下泪来。
  "咳咳。"二太太王氏站在台阶上,用帕子掩着嘴轻咳两声,"时候不早了,琏儿和宁府的贾琤还在等着呢。"
  她今日特意穿了件绛紫色对襟褂子,显得格外庄重。只是那双眼睛不住地在黛玉身上打量,目光如刀,似要将这柔弱少女剖开来看个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