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黛玉起身相送:"五嫂嫂保重身体。"
  看着西宁郡主在丫鬟搀扶下缓步离去的背影,黛玉心中百感交集。这位传闻中体弱多病的郡主,竟是个才华横溢、心思细腻的女子。她想起紫鹃说的那些话,不由为西宁郡主的处境感到悲哀。
  回明月堂的路上,黛玉遇见了刚从城外回来的沈氏。沈氏身边跟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生得眉清目秀,举止端庄。
  "玉儿,这是你沈家表姐静姝。"沈氏笑着介绍,"静姝,这是你林妹妹。"
  沈静姝向黛玉行礼,动作优雅得体。黛玉还礼,心中已明白了几分。
  "上香可还顺利?"黛玉故意问道。
  沈氏笑容满面:"极好,极好。静姝第一次来京城,我正要带她各处逛逛。"她转向静姝,"你林妹妹才学好,你们小姑娘之间可以多说说话。"
  静姝乖巧地应了。黛玉看着她青春洋溢的脸庞,又想起方才西宁郡主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酸楚。
  入夜,黛玉独坐灯下,提笔写下一首《咏白菊》:
  "素心本耐寒,独立晚风前。
  谁解孤芳意,霜重愈鲜妍。"
  写罢,她望着墨迹未干的诗句,思绪飘向那个在凉亭中与她谈诗的素衣女子。明日,她决定再去园中走走,或许能再遇五嫂嫂,将这首诗赠与她。
  第156章
  第二日清晨,林黛玉早早便醒了。窗外薄雾未散,园中花草尚带着露珠,她倚在窗边,手中捏着一叠诗稿,正是昨夜为西宁郡主新作的几首诗。
  "姑娘起得这样早?"紫鹃端着铜盆进来,见黛玉已穿戴整齐,不由讶异。
  黛玉将诗稿小心折好,放入一个绣着兰花的锦囊中:"昨日与五嫂嫂约好了,今日在园中再见,我想早些去等她。"
  紫鹃抿嘴一笑:"姑娘对这位五奶奶倒是上心。”
  "她懂诗。"黛玉简单道,眼中却闪着少见的光彩,"昨日诗会上,她评点我那首《葬花吟》,句句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紫鹃替黛玉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簪上一支白玉兰花簪:"五奶奶确实不凡,听说五奶奶的长辈,先西宁王妃当年也是京中有名的才女。"
  黛玉点点头,将锦囊系在腰问,又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角:"走吧,去园子里转转。"
  园中晨雾缭绕,黛玉沿着石子小径缓步而行,不时驻足观赏路旁的花草。她特意选了昨日与西宁郡主相遇的那条路,希望能早些见到她。
  转过一处假山,黛玉忽然停住了脚步。前方不远处,一男一女正并肩而行,女子身着淡紫色衣裙,正是西宁郡主;而那男子一袭靛蓝色长衫,背影挺拔如松,竟是宁国公府的贾琤表哥。
  黛玉下意识地退后半步,隐在假山后。只见贾琤微微侧身,对西宁郡主说了什么,郡主掩口轻笑,两人言谈甚欢,关系显然十分和睦。
  "姑娘,怎么了?"紫鹃见黛玉突然停下,不解地问道。
  黛玉摇摇头,示意她噤声。待那二人走远,她才从假山后走出,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眉头微蹙。
  "那不是琤五爷和五奶奶吗?"紫鹃也认出了二人,"他们今日竟一起在园子里?"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摸着腰问的锦囊,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和好奇。她原以为西宁郡主会如约等她,没想到却与贾琤表哥同行。
  "姑娘还等五奶奶吗?"紫鹃问道。
  黛玉沉吟片刻:"先回去吧。"
  回到明月堂,黛玉坐在窗前,将那叠诗稿取出又看了几遍,却再没有先前那种期待与人分享的心情了。她将诗稿收入抽屉,转而拿起一本《楚辞》翻阅,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紫鹃,"黛玉忽然*开口,"你去打听打听,琤表哥如今还在府上吗?五嫂嫂大概什么时候方便见我?"
  紫鹃会意,点头去了。约莫一个时辰后,她才回来,脸上带着几分神秘的笑意。
  "打听到了什么?"黛玉放下书卷,眼中闪烁着好奇。
  紫鹃倒了杯茶递给黛玉:"姑娘猜怎么着?琤五爷今日休憩,便陪着五奶奶在园中逛逛,逛完后回了他们的院子。"
  黛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紫鹃见黛玉感兴趣,便继续道:"说起琤五爷,宁国公府的下人们都赞不绝口呢。说五爷虽身居高位,却从不摆架子,对下人也和气。最重要的是..."她压低声音,"他对五奶奶极好,这些年虽无子嗣,却从未起过纳妾的念头。"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当真?"
  "千真万确。"紫鹃肯定道,"五奶奶体弱多病,这些年也没孩子,娘家又没什么人撑腰。换了别人,早纳了三房四妾了。可琤五爷与五奶奶一向相敬如宾,朝中同僚劝他纳妾,他都婉言谢绝了。"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目光飘向窗外。她虽与宁国公府的表兄们接触不多,但对琤表哥的印象一直不错。记忆中,他是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在家族聚会时总是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问透着儒雅气质。
  "琤表哥在朝中很得陛下赏识?"黛玉忽然问道。
  紫鹃点头:"可不是嘛!听说去年陛下还特意召五爷入宫议事,赏了不少东西呢。这样的身份地位,还能对五奶奶一心一意,真是难得。"
  黛玉沉默片刻,轻声道:"确实难得。"
  她想起荣国公府其他男子,大舅舅后院姨娘通房数不胜数,琏二哥风流成性,惯爱拈花惹草,就连宝玉也...黛玉摇摇头,不愿再想下去。相比之下,琤表哥的专一确实令人敬佩。
  "姑娘怎么突然对琤五爷这么感兴趣?"紫鹃笑着问道。
  随口问问。对了,你可打听到五嫂嫂今日还会来园中吗?"
  紫鹃姑娘若想见五奶奶,不如我再去打听打听?"
  黛玉思缘,自会再见。"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丫鬟的通报声:"林姑娘,五奶奶派人来,说今日有事不能赴约,改日再来拜访。"
  色,起身道:"请进来。"
  一名穿着体面的丫鬟进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林姑娘,我家郡主让我来致歉,今日临时有事,不能如约前来。郡主说,她很喜欢姑娘的诗,改日定当亲自来取。"
  黛玉微笑道:"无妨。请转告五嫂嫂,我随时恭候。"
  待那丫鬟离去,黛玉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她重新取出那叠诗稿,又添改了几处,然后小心地收好。
  "姑娘这下高兴了吧?"紫鹃打趣道。
  黛玉轻哼一声:"谁高兴了?不过是觉得五嫂嫂是知己,昨日还没和五嫂嫂聊的尽兴,就匆匆结束了,难免不痛快。"
  紫鹃笑而不语,转身去准备午膳。黛玉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园中景色,思绪却飘向了那位专一深情的琤表哥。她忽然有些好奇,不知他与五嫂嫂今日谈了些什么,两人看起来那般投契?
  "或许..."黛玉自言自语,"他们只是在谈论诗词?"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了个主意。下次见到西五嫂嫂,不妨问问她对贾琤的看法。这个念头让黛玉自己都有些惊讶,她何时开始关心起这些事了?惊讶过后心中难免懊恼。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黛玉的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提笔蘸墨,在新铺开的宣纸上写下了一首新诗的题目:《咏白海棠》。
  而此时宁国公府三老爷贾啟的书房外,三房长子贾琤手指悬在半空,迟迟未能叩响那扇雕花木门,一阵风穿过回廊,带着一丝闷热,却吹不散他眉问的愁绪。母亲沈氏的话语犹在耳边回响:"琤儿L,你已二十有五,同辈的兄弟哪个不是儿L女绕膝?偏你膝下空空,叫母亲如何不痛心?"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轻叩门扉。
  "进来。"父亲贾啟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沉稳如常。
  贾琤推门而入,见父亲正伏案批阅账册,案头一盏清茶已凉了大半。贾啟抬头,见是长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琤儿L?这个时辰来找为父,可是有事?"
  "父亲。"贾琤行了一礼,斟酌着词句,"孩儿L...有事相求。"
  贾啟放下毛笔,示意他坐下:"但说无妨。"
  贾琤没有立即落座,而是站在父亲面前,双手不自觉地交握:"母亲近来...对孩儿L的子嗣一事催得紧。昨日又提起沈家小姐,说已与沈家旁支的夫人说定,只等孩儿L点头..."
  贾啟眉头微蹙:"你母亲也是为了你,只是她性子急了些。"
  "孩儿L知晓,孩儿L并非想要违逆母亲,"贾琤声音低沉,"只是眼下户部事务繁忙,孩儿L想先立稳脚跟。况且..."他顿了顿,"与郡主的这桩婚事当初乃是陛下赐婚,纳妾不合适。"
  贾啟凝视长子片刻,忽然叹了口气:"你母亲自你幼时便对你寄望甚高。当年你被赐婚郡主,她甚是忧心,日日在佛前为你祈福,甚至几次去求母亲,这份心..."
  "孩儿L明白。"贾琤垂下眼帘,"正因如此,孩儿L不忍直接违逆母亲心意。只是..."他抬起头,眼中带着恳求,"能否请父亲劝劝母亲?暂缓些时日?再给孩儿L一些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