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旁大房的管事妈妈也守着在,想来是嘉悦郡主知晓二房请了大夫,让人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众人见襄宁长公主过来,忙行礼问安。
贾敬也上前搀扶着襄宁长公主,“母亲,怎么大晚上的也来了。儿子不孝,劳累了母亲还要跑一趟。”
襄宁长公主拍了拍二儿子,“本宫无事,你媳妇如何了?”
贾敬扶着母亲坐下,回道:“太太突然晕倒,大夫正在诊脉。”
“你也歇一歇吧,也不年轻了,快坐下。”襄宁长公主瞧着一脸担忧的贾敬,嘱咐起来。
“你媳妇晕倒的事,等大夫诊断。瑄儿那里先不要打扰他,今日出了些意外,让瑄儿好生歇一歇吧!稍后让大夫去给瑄儿也诊个脉,看可要开些安神汤。明日里给瑄儿告个假吧,如今多事之秋,且歇一歇。”襄宁长公主叮嘱着二儿子。
贾敬知道自家太太晕倒怕是因为长子的事情,只是到底是因为何事?有心追问又见大夫有了动静,连忙将目光挪了过去。
大夫诊脉后,带着几分惊讶几分喜气,起身行礼道:“请公主殿下安,公主殿下、二老爷放心,二太太只是有些急火攻心,一时受了刺激才会晕倒,待老夫开上一副药,煎服即可。不过老夫恭喜公主殿下、二老爷,二太太脉象如珠、圆滑有力,乃是喜脉,已有近一个月了。”
这个消息倒是震惊到襄宁长公主了,毕竟二太太年纪也不小了,若不是贾瑄耽误了亲事,只怕如今都可以抱上孙子了,就是贾珍都已经定下了亲事。
没成想二儿媳这个时候又有了身孕,虽惊讶但襄宁长公主还是欢喜不已,贾敬木楞*的僵在一旁,似是被这个消息给刺激到了。
“二太太身子如何,胎象可还好”襄宁长公主欢喜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心,荀氏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这胎怀相不好,只怕……
虽盼着府上多子多福,这样自己抱上孙女的概率越大,但荀氏嫁进贾家多年,且膝下还有两个儿子,若这个孩子真的影响到了母亲的生命,只怕是保不住啊!
“公主请放心,二太太身子平日里养的很好,只需正常养胎即可。”
襄宁长公主激动的道:“好,好,这是好事啊!敬儿,你要照顾好你媳妇,她这一胎可得好好养着。”
贾敬夫妻感情极好,否则荀氏如今也不会怀上第三胎了,自是应了下来。
襄宁长公主得了这个好消息,当即压下了之前的担忧,又叮嘱了贾敬几句,还特意安排了大夫隔一段时间请一次平安脉,可见对这一胎的看重。
多番叮嘱后这才不放心的回了静康院,大房的管事妈妈也回去宁安堂复命了。
人渐渐散去,二房也慢慢恢复了平静,可荀氏有孕的消息却在宁荣两府扔下了一个炸雷,只等着发酵!
第123章
宁安堂内,前来回话的管事妈妈立即回禀了二房的情况,尤其是二太太有孕,公主殿下亲自前往二房探望一事,更是一字不落的道了出来。
随着“哗啦”一声,惊醒了还在呆愣中的嘉悦郡主,垂眸一瞧,原是手中的书卷不知何时滑落在了书案上,发出了声响。
乍一听到二太太荀氏有孕的消息,着实是让嘉悦郡主惊讶到了。要知道荀氏自诞下贾珍后,便再也没了消息,如今贾珍都到了娶妻的时候,荀氏竟在这个时候又有了身孕,也是好福气!
正当嘉悦郡主准备询问详情时,宁国公府的大老爷,现任宁国公贾攸带着一身水汽步入了正房。
嘉悦郡主止住了嘴边的话,挥手示意管事妈妈先退下,随后迎了过去。
管事妈妈见状微微俯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老爷来了。”嘉悦郡主语气中含着几分喜意,却又带着一丝俏皮。
这倒是让贾攸颇为好奇,不知是因为何事,倒让平日里端庄大方的太太有了这般模样。
虽不知晓缘由,但不妨碍贾攸阴阳怪气的打趣自家太太。
“倒是不知何事令太太如此开怀老爷我日日当差,不得空闲,倒是不如夫人悠然自得,畅快开怀。”说罢,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瞧着嘉悦郡主。
贾攸暗暗不满的语气,若是常人听了自是胆颤心惊。不过嘉悦郡主与他夫妻多年,哪里能不知道他是装的,不过自家老爷有兴致,她也不能扫兴不是。
笑着撇了一眼贾攸,调侃道:“哪里敢瞒着老爷您呀,这不是有一桩喜事要说与老爷听嘛。”
贾攸瞬间恢复了正经模样,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嘉悦郡主,眸中被她的身影填满,似是在等着她解惑。
嘉悦郡主也不含糊,直接说道:“是二房弟妹处请了大夫。时辰不早了,二弟想来也在,我也不好打扰,只是心中有些担忧,便让管事妈妈去了一趟,替我瞧瞧弟妹如何了。”
听到二房这么晚还请了大夫,贾攸不禁蹙起了眉头。
嘉悦郡主一看便知道自家老爷心中的顾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安抚道:“莫要担忧,管事妈妈已经去看过了,并非坏事。”
听到这里贾攸放下了蹙起的眉头,好奇的瞧着嘉悦郡主,示意她继续说下去,这般不上不下可令人难受的紧。
“说起来也是一桩喜事呢!二房传来了好消息,二弟妹诊出了喜脉,想来不久之后,咱们府上又要添丁了。”想到二房要再添一个小人儿,嘉悦郡主也为荀氏感到开心。
虽然几率很小,但是总有一丝希望,虽然哥儿也好,但若是个姐儿,怕是磕府都得高兴坏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贾攸也不禁高兴起来,宁国公府自五房嫡幼子出生后,便再也没了好消息。
前些年因为太后薨逝,国丧期间府上守着孝,小辈们便耽搁了。尤其府上长子还未成亲,娶妻娶贤,更何况长子乃是宗族的继承人,其妻便是宗妇,人选更要慎之又慎,一时间定不下合适的人选。
若非母亲有意在大选之年请宫里赐婚,府上怕也早就相看起来了,如今说不得都抱上孙子了。
不过也快了,马上大选儿媳就能定下来,母亲的眼光一向很准,想来下一辈也很快能传来好消息。
如今二房有喜,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明日里我要好生恭贺二弟一番,府上即将添丁,这可真是大喜呀!”
贾攸满是喜意,又问起:“可给母亲报喜了”
嘉悦郡主轻哼道:“二房今日怕是不止这一桩事,听说瑄儿回府时颇为狼狈,怕是碰到了什么事情。弟妹这边正是因为担忧过度才晕倒,后请了大夫诊出了喜脉。母亲不放心,亲自去了一趟。”
说着喜意渐消,“听管事妈妈回的话,瑄儿那边母亲安排了明日告假,如今用了安神的汤药先休息去了,弟妹处由小叔子守着。”
贾攸又想皱眉,不过片刻又缓和下来,牵着嘉悦郡主的手,“既然母亲这般安排,想来问题不大。待明日去寻瑄儿或者母亲处再了解一番吧。”
说罢安抚道,“不早了,太太也早些休息吧!”
次日,待嘉悦郡主梳洗后,陪着贾攸用了早膳。等贾攸去上朝,她又开始处理府中事物,忙完一阵后,这才得空去给婆母请安,顺带去探听一番昨日之事,看看可有需要帮衬的。
静康院门口,嘉悦郡主与二太太沈氏碰了面,互相打了个招呼,便一起步入了院内。
襄宁,见着妯娌二人一起到来,面色未变的等两人请安后,便让人坐下了。
襄宁长公主不耐烦绕圈子,来了?”自打国丧之后,襄宁长公主身子也差了许多,平日里不爱到处转悠,便是一趟,除非有事才坐。
今日除了有孕的荀氏在静养,嘉悦郡主和二儿媳一起来了,想来是好奇二房的事情,准确的说是瑄儿的事情。
一瞧果然如此,此时两人脸上满满的探究,让襄宁长公主瞧着都忍不住发笑。
不过昨日里瑄儿遇到的事,确实是该说上一说,不止是探查幕后之人,还有那等瑄儿那边有个结果,再去处理,如今还情况为好。
更重要的是给大房和二房的小子们一个警醒,这些时日可都得注意些,千万别阴沟里翻了船。
不过两个儿媳满是探究的模样,让襄宁长公主忍不住轻笑着点了点她们,“你们呐,怎么都如此好奇!可都收着些吧,莫要看你们侄儿的笑话了,小心把瑄儿给弄恼了。”
嘉悦郡主到底是略收敛了几分好奇心,带着关怀的探寻道,“母亲,瑄儿到底是怎么了,听说昨日里回府时弄得好生狼狈,二弟妹更是因此晕了过去,还诊出了喜脉,这一道道消息打的儿媳措手不及。既为二弟妹欢喜,也为瑄儿担忧,故而来母亲处,想要了解一番。”
“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儿媳自然全力相助。”嘉悦郡主拿出了作为当家太太的魄力,欲添上一份助力。
二太太敏仪县主也是接着道:“是啊,母亲,若是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您只管吩咐就是。”
众人见襄宁长公主过来,忙行礼问安。
贾敬也上前搀扶着襄宁长公主,“母亲,怎么大晚上的也来了。儿子不孝,劳累了母亲还要跑一趟。”
襄宁长公主拍了拍二儿子,“本宫无事,你媳妇如何了?”
贾敬扶着母亲坐下,回道:“太太突然晕倒,大夫正在诊脉。”
“你也歇一歇吧,也不年轻了,快坐下。”襄宁长公主瞧着一脸担忧的贾敬,嘱咐起来。
“你媳妇晕倒的事,等大夫诊断。瑄儿那里先不要打扰他,今日出了些意外,让瑄儿好生歇一歇吧!稍后让大夫去给瑄儿也诊个脉,看可要开些安神汤。明日里给瑄儿告个假吧,如今多事之秋,且歇一歇。”襄宁长公主叮嘱着二儿子。
贾敬知道自家太太晕倒怕是因为长子的事情,只是到底是因为何事?有心追问又见大夫有了动静,连忙将目光挪了过去。
大夫诊脉后,带着几分惊讶几分喜气,起身行礼道:“请公主殿下安,公主殿下、二老爷放心,二太太只是有些急火攻心,一时受了刺激才会晕倒,待老夫开上一副药,煎服即可。不过老夫恭喜公主殿下、二老爷,二太太脉象如珠、圆滑有力,乃是喜脉,已有近一个月了。”
这个消息倒是震惊到襄宁长公主了,毕竟二太太年纪也不小了,若不是贾瑄耽误了亲事,只怕如今都可以抱上孙子了,就是贾珍都已经定下了亲事。
没成想二儿媳这个时候又有了身孕,虽惊讶但襄宁长公主还是欢喜不已,贾敬木楞*的僵在一旁,似是被这个消息给刺激到了。
“二太太身子如何,胎象可还好”襄宁长公主欢喜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心,荀氏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这胎怀相不好,只怕……
虽盼着府上多子多福,这样自己抱上孙女的概率越大,但荀氏嫁进贾家多年,且膝下还有两个儿子,若这个孩子真的影响到了母亲的生命,只怕是保不住啊!
“公主请放心,二太太身子平日里养的很好,只需正常养胎即可。”
襄宁长公主激动的道:“好,好,这是好事啊!敬儿,你要照顾好你媳妇,她这一胎可得好好养着。”
贾敬夫妻感情极好,否则荀氏如今也不会怀上第三胎了,自是应了下来。
襄宁长公主得了这个好消息,当即压下了之前的担忧,又叮嘱了贾敬几句,还特意安排了大夫隔一段时间请一次平安脉,可见对这一胎的看重。
多番叮嘱后这才不放心的回了静康院,大房的管事妈妈也回去宁安堂复命了。
人渐渐散去,二房也慢慢恢复了平静,可荀氏有孕的消息却在宁荣两府扔下了一个炸雷,只等着发酵!
第123章
宁安堂内,前来回话的管事妈妈立即回禀了二房的情况,尤其是二太太有孕,公主殿下亲自前往二房探望一事,更是一字不落的道了出来。
随着“哗啦”一声,惊醒了还在呆愣中的嘉悦郡主,垂眸一瞧,原是手中的书卷不知何时滑落在了书案上,发出了声响。
乍一听到二太太荀氏有孕的消息,着实是让嘉悦郡主惊讶到了。要知道荀氏自诞下贾珍后,便再也没了消息,如今贾珍都到了娶妻的时候,荀氏竟在这个时候又有了身孕,也是好福气!
正当嘉悦郡主准备询问详情时,宁国公府的大老爷,现任宁国公贾攸带着一身水汽步入了正房。
嘉悦郡主止住了嘴边的话,挥手示意管事妈妈先退下,随后迎了过去。
管事妈妈见状微微俯身行礼后退了出去。
“老爷来了。”嘉悦郡主语气中含着几分喜意,却又带着一丝俏皮。
这倒是让贾攸颇为好奇,不知是因为何事,倒让平日里端庄大方的太太有了这般模样。
虽不知晓缘由,但不妨碍贾攸阴阳怪气的打趣自家太太。
“倒是不知何事令太太如此开怀老爷我日日当差,不得空闲,倒是不如夫人悠然自得,畅快开怀。”说罢,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瞧着嘉悦郡主。
贾攸暗暗不满的语气,若是常人听了自是胆颤心惊。不过嘉悦郡主与他夫妻多年,哪里能不知道他是装的,不过自家老爷有兴致,她也不能扫兴不是。
笑着撇了一眼贾攸,调侃道:“哪里敢瞒着老爷您呀,这不是有一桩喜事要说与老爷听嘛。”
贾攸瞬间恢复了正经模样,一双眼睛直直的看着嘉悦郡主,眸中被她的身影填满,似是在等着她解惑。
嘉悦郡主也不含糊,直接说道:“是二房弟妹处请了大夫。时辰不早了,二弟想来也在,我也不好打扰,只是心中有些担忧,便让管事妈妈去了一趟,替我瞧瞧弟妹如何了。”
听到二房这么晚还请了大夫,贾攸不禁蹙起了眉头。
嘉悦郡主一看便知道自家老爷心中的顾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安抚道:“莫要担忧,管事妈妈已经去看过了,并非坏事。”
听到这里贾攸放下了蹙起的眉头,好奇的瞧着嘉悦郡主,示意她继续说下去,这般不上不下可令人难受的紧。
“说起来也是一桩喜事呢!二房传来了好消息,二弟妹诊出了喜脉,想来不久之后,咱们府上又要添丁了。”想到二房要再添一个小人儿,嘉悦郡主也为荀氏感到开心。
虽然几率很小,但是总有一丝希望,虽然哥儿也好,但若是个姐儿,怕是磕府都得高兴坏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贾攸也不禁高兴起来,宁国公府自五房嫡幼子出生后,便再也没了好消息。
前些年因为太后薨逝,国丧期间府上守着孝,小辈们便耽搁了。尤其府上长子还未成亲,娶妻娶贤,更何况长子乃是宗族的继承人,其妻便是宗妇,人选更要慎之又慎,一时间定不下合适的人选。
若非母亲有意在大选之年请宫里赐婚,府上怕也早就相看起来了,如今说不得都抱上孙子了。
不过也快了,马上大选儿媳就能定下来,母亲的眼光一向很准,想来下一辈也很快能传来好消息。
如今二房有喜,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明日里我要好生恭贺二弟一番,府上即将添丁,这可真是大喜呀!”
贾攸满是喜意,又问起:“可给母亲报喜了”
嘉悦郡主轻哼道:“二房今日怕是不止这一桩事,听说瑄儿回府时颇为狼狈,怕是碰到了什么事情。弟妹这边正是因为担忧过度才晕倒,后请了大夫诊出了喜脉。母亲不放心,亲自去了一趟。”
说着喜意渐消,“听管事妈妈回的话,瑄儿那边母亲安排了明日告假,如今用了安神的汤药先休息去了,弟妹处由小叔子守着。”
贾攸又想皱眉,不过片刻又缓和下来,牵着嘉悦郡主的手,“既然母亲这般安排,想来问题不大。待明日去寻瑄儿或者母亲处再了解一番吧。”
说罢安抚道,“不早了,太太也早些休息吧!”
次日,待嘉悦郡主梳洗后,陪着贾攸用了早膳。等贾攸去上朝,她又开始处理府中事物,忙完一阵后,这才得空去给婆母请安,顺带去探听一番昨日之事,看看可有需要帮衬的。
静康院门口,嘉悦郡主与二太太沈氏碰了面,互相打了个招呼,便一起步入了院内。
襄宁,见着妯娌二人一起到来,面色未变的等两人请安后,便让人坐下了。
襄宁长公主不耐烦绕圈子,来了?”自打国丧之后,襄宁长公主身子也差了许多,平日里不爱到处转悠,便是一趟,除非有事才坐。
今日除了有孕的荀氏在静养,嘉悦郡主和二儿媳一起来了,想来是好奇二房的事情,准确的说是瑄儿的事情。
一瞧果然如此,此时两人脸上满满的探究,让襄宁长公主瞧着都忍不住发笑。
不过昨日里瑄儿遇到的事,确实是该说上一说,不止是探查幕后之人,还有那等瑄儿那边有个结果,再去处理,如今还情况为好。
更重要的是给大房和二房的小子们一个警醒,这些时日可都得注意些,千万别阴沟里翻了船。
不过两个儿媳满是探究的模样,让襄宁长公主忍不住轻笑着点了点她们,“你们呐,怎么都如此好奇!可都收着些吧,莫要看你们侄儿的笑话了,小心把瑄儿给弄恼了。”
嘉悦郡主到底是略收敛了几分好奇心,带着关怀的探寻道,“母亲,瑄儿到底是怎么了,听说昨日里回府时弄得好生狼狈,二弟妹更是因此晕了过去,还诊出了喜脉,这一道道消息打的儿媳措手不及。既为二弟妹欢喜,也为瑄儿担忧,故而来母亲处,想要了解一番。”
“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儿媳自然全力相助。”嘉悦郡主拿出了作为当家太太的魄力,欲添上一份助力。
二太太敏仪县主也是接着道:“是啊,母亲,若是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您只管吩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