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赖二倒是没多想,应了下来,“这事也不算什么,顺路一起便是了。此事本管事知晓了,待我同老娘说上一声,老太太那里自会知晓,你且去回复一声,就说咱们府上出发的时候会再告知的。”
  小厮阿金当即应下,“好嘞,小的这就去传话。”正欲转身离去,阿金想起自家娘老子的叮嘱,又讨好的道:“姑父,差点忘了,我爹一早还叮嘱我呢,让我给您说,后日休憩去我家,我爹这次去京郊的庄子收租,得了一坛好酒,请您去尝尝鲜呢!”
  赖二面露笑意,“行,休憩日我会去的,让你爹把酒备好了。”
  小厮阿金爽快的应下了,转身又匆匆离去,这次倒是没再回头。
  这事赖二自然不会隐瞒,一见到自家老娘就说了,赖嬷嬷寻思了一番,也只当是为了方便以及一路上的安全,也未曾多说什么,只第二日转告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史氏听了也就过了一耳朵,知道了便也罢了。
  贾敏这次给娘家的礼尤为丰厚,或许是生了孩子的原因,到底是不一样了。老太太上了年纪,对着贾敏本就没有那般上心,虽在打压王氏,但看在王氏这些日子奉承自己的份上,也要给点甜枣。尤其这些时日二房被打压,大房的邢氏就抖起来了,偏偏只是个面上光,最看重平衡的老太太可不会坐视不理。也是为了平衡大房二房,松了口让王氏帮衬着准备回礼。
  王氏得意的笑了,这下子她贾敏可算是撞我手里了,想起贾敏当年的嫁妆王氏心里还直抽抽,随手开始准备起来。乍一看准备了不少,不过都是一些面上光的东西,那些好的她贾敏可不配,最终自是进了王氏的私房,这损公肥私的活王氏可没少干。
  当然了这其中一些好东西可不会少。
  待到宁荣二府的管事赶到姑苏,正是秋高气爽之时,贾敏已经出了月子,得知娘家来了人,自是高兴不已。
  想起老爷在当值,忙让身边的嬷嬷将人引入偏厅,遂起身去见上一见。
  贾敏带着一群丫鬟走进偏厅,一落座,两位管事当即行礼问安。
  “快不必多礼,倒是有些时日未曾向母亲和伯母问安了,不知母亲和伯母一向可好”贾敏许是想起了这些年自己受的苦,好在有娘家为自己撑腰,念起闺中生活,不免泪眼盈盈。
  下方两位管事互相对视一眼,宁国公府的管事得了素梅姑姑的叮嘱,自然心中有数,也没抢了风头,只示意荣国公府的管事先回禀。
  毕竟姑太太是荣国公府的外嫁女,而非宁府的。
  荣国公府的管事未曾得到特殊叮嘱,只回了一句,“老太太身体康泰,府中也一切都好。”说罢交上了回礼的单子。
  贾敏让丫鬟接了过来,眼前还有宁国公府的管事在,倒是不好细看。正欲发话,便瞧见宁国公府管事的神色,似是有些话要说,但又有些在意周围的其他人。
  贾敏心中暗自疑惑,莫不是宁国公府的伯母有什么话交待,还不好让别人知晓
  虽然没想明白,但贾敏依然示意身边的丫鬟引着荣国公府的管事先去休息,又让其余丫鬟去屋外守着,身边只留了管事的嬷嬷和一个大丫鬟。
  待不相关的人都退去了,贾敏这才看向下方的管事。
  管事的也不耽搁,当即回禀:“好叫姑太太知晓,奴才这趟出门得了让奴才一定要将这封书信书信一起奉上。
  书信和单子,礼单也只瞄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不过到底能看出来基本都是些滋补的药材和补品,还有适合幼儿的衣料,以及一些小玩意,这些东西也很是贵重,心。
  ,便急忙打开了信封,展开了信件,想要瞧瞧里面的内容。
  ,可不是那种随意的人,且自己能怀上玉儿,还多亏了伯母安排的御医,否则也不会发现自己中了算计,平的锅。
  贾敏兴致昂昂的打开书信,却被里面隐隐提到的内容震撼不已。双手不经意间掐得紧紧的,指尖更是泛着红,心在微微颤抖,她想说这一切都不可能。但理智却在告诉她:没有错,就是这个样子,这才是真相!
  未出阁前的贾敏是个极会读书的姑娘,能被贾代善多番夸赞,自然不是真的蠢笨,只是有些不敢相信罢了。这些年经历了后宅争斗,她早已不是那个天真的姑娘了。自己当年出嫁前一时情急,往兄长身边塞人确实是错了,若非当初有宁荣两府帮忙遮掩,自己的名声怕是早就毁了,哪里还有如今的日子。
  不过她不后悔,只怪自己当初太年轻,没有妥善安排好,而是大大方方的直接做了。反而是惹了两位嫂嫂的眼。大嫂早就去了就不说了,我那好二嫂历来小心眼,只怕是记恨了自己了!
  贾敏心中乱糟糟的,许久才平静下来,只是想起信中提到的擅长这些阴司秘药的嬷嬷,还是忍不住问道:“伯母可是安排了一位嬷嬷前来”
  管事的一直等着回话,“回姑太太,奴才一行奉了府上安排的差事,其中正有一位嬷嬷,恰好懂些药理,应府上吩咐,好在您身边照应着,看顾几分。待您身子好些了,再安排嬷嬷回府复命。”
  “嗯,你且去休息吧!这一路也辛苦了,至于那位嬷嬷,便请她来见见吧!”贾敏面无表情的吩咐下去,只是从她紧捏着信的动作,不难看出内心的不平静。
  待管事的一离去,贾敏脸色立马垮了下来,身边的大丫鬟不敢出声,反倒是一旁的嬷嬷瞧着担忧极了,不免询问道:“太太,您这是怎么了?”
  贾敏想起往事,这些年的种种从眼前滑过,心中明白自己身边怕是有那位好二嫂安插的眼线。一时间脑海中闪过所有怀疑的对象,最终定定的看向身边陪伴自己多年的人。当即吩咐一旁缩着的丫鬟退了下去。
  白芷是自己外出时救下的,并非家生子,且对自己忠心耿耿,跟在自己身边后,发誓不嫁人,且自梳做了嬷嬷。忠心自是不用怀疑的,并非家生子倒也是一桩好事,家生子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一时间倒也不好排查。
  “白芷,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等宁国公府的嬷嬷到了以后,你带着嬷嬷去我院子里转上一圈,放嫁妆的私库也不要漏了。记住只准你带着那位嬷嬷一起,莫要让其他人知道了。我想要看看我的好二嫂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说罢似是有些咬牙切齿的道:“若是她真的触犯了我的底线,那也莫要怪我不客气了!”
  白芷心中明了,自家太太这边怕是发现了什么,而且还是女子最为重要的嫁妆!难怪太太这般咬牙切齿,这可是太太娘家呀!还要避着些人,莫不是除了嫁妆,连陪房都有问题
  白芷背后无端冒出一身冷汗,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
  贾敏这箱在暗暗查探自己嫁妆的同时,京中也不甚平静。
  随着秋藏冬至,除夕也悄然来临,团圆之夜襄宁长公主看着府中众人,越发思念起在外的四房五房儿孙。好在有素梅姑姑宽慰着,大房二房三房的孙儿们在一旁逗趣,这才暂且放下,随着众人同乐。
  翻过年来,因为心中挂念,襄宁长公主精神有些萎靡,除了宫中的夜宴外,其余宴会请帖一概没应。
  这消息传到宫中,倒是让隆兴帝很是担心,毕竟襄宁长公主年岁也不小了。赶忙让人去打探,得知了原委后,思及贾放贾牧两个外甥这些年的政绩,也很是不错,外放这些年倒也做出了不小的成果。如今京中倒是有些职位空闲,那便将人调回京中,倒也不影响大局。
  既然下定了主意,隆兴帝便着手下令,等襄宁长公主接到消息,自然高兴不已。年纪大了,盼的就是儿孙满堂,一家团圆,只是她也知道儿子有出息,外放为官,自己不能拖后腿,所以时常暗自垂泪。
  如今得了准信,襄宁长公主紧紧拉着素梅姑姑的手,“回来了,放儿和牧儿回来了,这些年本宫心中一直惦念着他们,还有他们家几个小的,如今都大了……”断断续续的诉说着思念,泪水也止不住缓缓滑落。
  因着路途遥远,贾放贾牧还要与下任官员做好衔接,哪怕襄宁长公主日夜期盼,等到京中开始热闹起来,甚至外地待选的秀女陆陆续续赶到京中,四房五房也还在路上。
  没等着襄宁长公主继续盼望远方归来的两房儿孙,京中一个又一个消息让襄宁长公主无暇顾及。
  自打翻年各地的待选秀女齐聚京城之后,不是这家大人的女儿传出才女的名头,就是那家勋贵高官的千金仗势欺人。
  京中胭脂水粉,布匹首饰一度热销,两家甚至多家千金争抢的事件屡发不止……
  原也不关自家府上什么事,只是几天前的一件事,让京中各家开始警惕起来。
  前些天南安郡王府办了一场赏花宴,可谁知出了意外,两广总督的嫡幼女落了水,在众人面前被南安郡王世子救了上来。要知道南安郡王世子正是而立之年,世子妃去世一年多,但留下了嫡出的长子长女次子,府上还有两位侧妃,膝下也都有子有女,这可不是一门般配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