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襄宁长公主听着对于明年的大选倒是期待起来,皇家和各勋贵大臣府中都有适龄待婚的男子,想来明年的大选,很是盛大呢。
忽然间襄宁长公主皱起了眉头,似是想起了什么,自顾自的问起素梅姑姑,“你说本宫是否要早些入宫一趟,毕竟宫中还有好几位皇子到了指婚的时候,若是不提前打声招呼,好姑娘都被宫里提前定好了,本宫倒是不好再插手。”
素梅姑姑听了倒是颇为赞同自家公主的心思,当即回道:“奴婢觉得公主殿下的想法是对的。恕奴婢托大一回,虽说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母家不显,且生母也不受宠,但到底是宫中嫔妃,在宫中总有一二交好的嫔妃,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也是使得的。何况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对待后宫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都是极为和善的,想来皇子们的婚事皇后娘娘也会看顾一番,如此,您需得早做打算才是!”
襄宁长公主赞同的点了点头,素梅姑姑的话她也是听了进去的,且在心中细细思索,也确实如此,缓了缓道:“说起来自先太子之事后,京中已经许多年不曾热闹过了,如今也是该动一动了,趁着本宫这把老骨头还有些颜面在,该是为了府上这些小的出出力了。”
转头吩咐素梅姑姑明日给宫中递帖子,本宫要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素梅姑姑立刻应了下来,亲自安排了下去,向宫中皇后娘娘处递了帖子,打点起来。
***
坤宁宫中,皇后收到襄宁长公主的帖子很是奇怪,疑惑的向贴身的嬷嬷问道:“嬷嬷,你说这襄宁长公主递上帖子是有何事?以前太后在世时,襄宁长公主倒是时常进宫请安,不过也多是去见太后和陛上。自从太后薨世后,襄宁长公主越发深入简出了,除了年节时进宫见一见陛下,本宫很少瞧见她,也不知这突然间来见本宫,是为了什么”
嬷嬷也无从知晓,只是襄宁长公主乃是陛下胞妹,如何也推拒不得,只能劝道:“娘娘且放宽心,到底所为何事,见了就知道了。”
皇后自案,只是喃喃自语道:“是啊,见了也就知道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另外还让宫人备好轿撵,襄宁长公主到底不年轻了,且有陛下特许,可在宫中乘坐轿撵,不可怠了把柄,告到陛下那里去,可就得不偿失了。
次日一早,襄宁长公主晨起后在素梅姑姑的陪同下简单用了些早膳,不多时便换上了一身华贵的朝服,坐上马车缓缓朝着宫中驶去。
荣安堂内,嘉悦,虽有些好奇母亲入宫的缘由,但也未曾去细究,等母亲回府自然可见分晓,始查看起来。
三太太沈氏亦是好奇,虽然没去打听,院子走去,想着去寻二嫂聊聊,打发时间,也好一解心中所思。
“一阵铃响,马车缓缓前行,在寂静的街道上很是显眼,襄宁长公主端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心中思,才好达到自已想要的结果,素梅姑姑静静的坐在一旁,静默不语,静。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宫门不远处,素梅姑姑先行下了马车,随后侧身搀扶着襄宁长公主,踩住杌凳下了马车。
待到车夫驾着马车朝着车棚处停去,襄宁长公主眯着眼睛微微瞧了瞧巍峨的宫门,一言不发,素梅姑姑心中忐忑的关注着公主的神情,一见公主身子微微前倾,亦是不紧不慢的朝前走去。
一入宫门,没走两步,一直守着宫门处的管事太监就带着两个年轻的小太监走近,躬身行礼道:“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
襄宁长公主略微颔首:“起身吧,”说罢眼神示意素梅姑姑,素梅姑姑当即心领神会,缓缓走近前去。
“不知这位公公是在何处当差的,我家公主要去凤仪宫拜访皇后娘娘,烦请公公引路。”话音未落,手中递过去一个薄薄的荷包。
“不敢当姑姑如此,奴才姓李,正是在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当差,得了娘娘的吩咐,特地在此等候公主殿下。”李公公略推脱了两下,接过了荷包,手上暗暗的捏了捏,薄薄的一层,心中暗自高兴不已。凭着手感当即断定了荷包中装的是银票,不禁感叹襄宁长公主真是大方。当即引着襄宁长公主朝轿撵走去。
轿撵落在一旁,等襄宁长公主上了轿撵,由李公公在前面开路,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凤仪宫门口,皇后身边的嬷嬷早已经守在了这里,一见襄宁长公主的轿撵朝着凤仪宫而来,当即侧身对着身边的小宫女吩咐起来,而后朝着襄宁长公主迎了上去。
“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皇后娘娘一早就盼着您呢!”嬷嬷满脸笑意的恭维着,寂静的凤仪宫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随着轿撵落下,襄宁长公主缓缓走到凤仪宫宫门前,“不必多礼,本宫也是想早点来给皇嫂请安。”说罢朝着凤仪宫正殿而去。
一路由嬷嬷引路,径直来到了正殿内,早有来报了信,皇后端坐在上方,不等襄宁长公主见礼,忙阻止了襄宁长公主,单手托着她道:“公主快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快快坐下吧。”劝着襄宁长公主坐下歇息,伺候的宫女忙将茶水点心奉上。
皇后见襄宁长公主忙客气的招呼道:“本宫让人备了些茶点,不知可合公主的心意,公主可以尝尝。”
襄宁长公主瞅了一眼,都是自已喜欢的口味,倒是有心了,心中也是一暖。
“皇嫂费心了,都是本宫爱吃的,皇嫂忙于宫务,倒是本宫打扰了皇嫂,还请皇嫂多多见谅!”襄宁长公主微微笑着道出歉意。
皇后安慰道:“每日里都在处理宫务,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公主若是无事,也可多来凤仪宫,本宫这里茶水点心种类繁多,倒是十分欢迎公主来坐一坐。”
襄宁长公主笑着应下了,见皇后并不厌恶自已的来访,襄宁长公主开始拉着皇后扯话题,欲往诸皇子婚事上引,好借此道出自已的目的。
半盏茶过后,襄宁长公主严谨起来,“说来也是惭愧,本宫一直沉浸在母后薨世的伤感中,时常缅怀过往,倒是忽略了家中的小辈们,如今几个小的倒是到了婚嫁的年纪。”
皇后思索着襄宁长公主的话,可是有什么陷阱,内里小心翼翼,面上却大大方方的安抚:“公主不必如此,您与太后母女情深,自然是令人感叹不已。”
襄宁长公主:“唉,他们小的到底年轻,有些事情不好决断,既然托付到本宫手上,那本宫自然要用心些。本宫索性托大,若有得罪之处还请皇嫂多多见谅。”
襄宁长公主直言道:“本宫想着宫中自十二开始都到了适婚的年纪,也该成家了,不知道皇后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这……”皇后欲言又止,似有千般万般话语诉不尽。
“唉,不瞒皇妹你说,宫里除了十二十三之外,后面几个小的也都到年纪了,他们母妃也来找了本宫,本宫也着急,只是这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况且明年才是大选之年,王妃的人选,也不是这会儿立马就能定下来的。”皇后对此也是头疼不已。
襄宁长公主一听心想有戏,看来我得抓紧了。
第117章
心中这般想着,襄宁长公主面上也就不再遮掩了,带着几分笑意道:“皇嫂可莫要嫌襄宁事多,实是家中几个小的,都到了成家的年纪,本宫不得不为他们打算。待到明年选秀时,还请皇嫂多多费心!”话音刚落,襄宁长公主笑着抬眸瞧着皇后的神色。
皇后恍然大悟,想着宁国公府的几个小辈,确实是该成家了,原本想着宁国公府没有消息传出来,莫不是有其他打算未曾想宁国公府,或者说襄宁长公主将相看的人选放到了明年大选上,难怪这次进宫给本宫送了重礼。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大部分官员世家之中,适龄的姑娘都等着明年大选,好嫁入高门。本朝可没有什么世家不与皇家新贵联姻的说法,相反绝大部分世家都是积极借着联姻,在朝中站稳脚跟。毕竟世家传承不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家中子女的教养那是极为看重的。
便是自己也是出身汝南周氏,虽是旁支,可也是世家出身,哪怕不受宠,到底坐稳了这皇后之位。这般想着*皇后心中也大致有了底,不怕襄宁长公主有所求,说来也不是很为难的事,帮上一把说不得会有意料之外收获。
何况襄宁长公主与陛下一贯亲厚,大可直接去寻陛下,想来陛下不会推拒,甚至会去主动指婚也说不定呢!如今来找自己,不过是因为大选历来由皇后主持,来找本宫卖个好罢了,这般答应也不亏。
皇后连忙笑着回道:“公主说笑了,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不必如此客套。宁国公府的小辈们,京中哪家不知晓,都是极出色的,便是同那些世家公子,也是不差的。这事本宫记下了,届时大选再请公主来一同掌掌眼。”
得了皇后的准话,襄宁长公主心中也是欣喜不已,朝着皇后道谢:“那就拜托皇嫂了,等到瑾儿他们成了亲,必然得来给皇嫂道谢,得要好好感谢皇嫂才是。”襄宁长公主也知道凡事不可空谈,自然不会将皇后晾在一边,话中是承了这份情的,日后若是皇后有所需,再还了这份人情便是。
忽然间襄宁长公主皱起了眉头,似是想起了什么,自顾自的问起素梅姑姑,“你说本宫是否要早些入宫一趟,毕竟宫中还有好几位皇子到了指婚的时候,若是不提前打声招呼,好姑娘都被宫里提前定好了,本宫倒是不好再插手。”
素梅姑姑听了倒是颇为赞同自家公主的心思,当即回道:“奴婢觉得公主殿下的想法是对的。恕奴婢托大一回,虽说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母家不显,且生母也不受宠,但到底是宫中嫔妃,在宫中总有一二交好的嫔妃,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也是使得的。何况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对待后宫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都是极为和善的,想来皇子们的婚事皇后娘娘也会看顾一番,如此,您需得早做打算才是!”
襄宁长公主赞同的点了点头,素梅姑姑的话她也是听了进去的,且在心中细细思索,也确实如此,缓了缓道:“说起来自先太子之事后,京中已经许多年不曾热闹过了,如今也是该动一动了,趁着本宫这把老骨头还有些颜面在,该是为了府上这些小的出出力了。”
转头吩咐素梅姑姑明日给宫中递帖子,本宫要进宫求见皇后娘娘。
素梅姑姑立刻应了下来,亲自安排了下去,向宫中皇后娘娘处递了帖子,打点起来。
***
坤宁宫中,皇后收到襄宁长公主的帖子很是奇怪,疑惑的向贴身的嬷嬷问道:“嬷嬷,你说这襄宁长公主递上帖子是有何事?以前太后在世时,襄宁长公主倒是时常进宫请安,不过也多是去见太后和陛上。自从太后薨世后,襄宁长公主越发深入简出了,除了年节时进宫见一见陛下,本宫很少瞧见她,也不知这突然间来见本宫,是为了什么”
嬷嬷也无从知晓,只是襄宁长公主乃是陛下胞妹,如何也推拒不得,只能劝道:“娘娘且放宽心,到底所为何事,见了就知道了。”
皇后自案,只是喃喃自语道:“是啊,见了也就知道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另外还让宫人备好轿撵,襄宁长公主到底不年轻了,且有陛下特许,可在宫中乘坐轿撵,不可怠了把柄,告到陛下那里去,可就得不偿失了。
次日一早,襄宁长公主晨起后在素梅姑姑的陪同下简单用了些早膳,不多时便换上了一身华贵的朝服,坐上马车缓缓朝着宫中驶去。
荣安堂内,嘉悦,虽有些好奇母亲入宫的缘由,但也未曾去细究,等母亲回府自然可见分晓,始查看起来。
三太太沈氏亦是好奇,虽然没去打听,院子走去,想着去寻二嫂聊聊,打发时间,也好一解心中所思。
“一阵铃响,马车缓缓前行,在寂静的街道上很是显眼,襄宁长公主端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心中思,才好达到自已想要的结果,素梅姑姑静静的坐在一旁,静默不语,静。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宫门不远处,素梅姑姑先行下了马车,随后侧身搀扶着襄宁长公主,踩住杌凳下了马车。
待到车夫驾着马车朝着车棚处停去,襄宁长公主眯着眼睛微微瞧了瞧巍峨的宫门,一言不发,素梅姑姑心中忐忑的关注着公主的神情,一见公主身子微微前倾,亦是不紧不慢的朝前走去。
一入宫门,没走两步,一直守着宫门处的管事太监就带着两个年轻的小太监走近,躬身行礼道:“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
襄宁长公主略微颔首:“起身吧,”说罢眼神示意素梅姑姑,素梅姑姑当即心领神会,缓缓走近前去。
“不知这位公公是在何处当差的,我家公主要去凤仪宫拜访皇后娘娘,烦请公公引路。”话音未落,手中递过去一个薄薄的荷包。
“不敢当姑姑如此,奴才姓李,正是在皇后娘娘的凤仪宫当差,得了娘娘的吩咐,特地在此等候公主殿下。”李公公略推脱了两下,接过了荷包,手上暗暗的捏了捏,薄薄的一层,心中暗自高兴不已。凭着手感当即断定了荷包中装的是银票,不禁感叹襄宁长公主真是大方。当即引着襄宁长公主朝轿撵走去。
轿撵落在一旁,等襄宁长公主上了轿撵,由李公公在前面开路,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到了凤仪宫门口,皇后身边的嬷嬷早已经守在了这里,一见襄宁长公主的轿撵朝着凤仪宫而来,当即侧身对着身边的小宫女吩咐起来,而后朝着襄宁长公主迎了上去。
“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皇后娘娘一早就盼着您呢!”嬷嬷满脸笑意的恭维着,寂静的凤仪宫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随着轿撵落下,襄宁长公主缓缓走到凤仪宫宫门前,“不必多礼,本宫也是想早点来给皇嫂请安。”说罢朝着凤仪宫正殿而去。
一路由嬷嬷引路,径直来到了正殿内,早有来报了信,皇后端坐在上方,不等襄宁长公主见礼,忙阻止了襄宁长公主,单手托着她道:“公主快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快快坐下吧。”劝着襄宁长公主坐下歇息,伺候的宫女忙将茶水点心奉上。
皇后见襄宁长公主忙客气的招呼道:“本宫让人备了些茶点,不知可合公主的心意,公主可以尝尝。”
襄宁长公主瞅了一眼,都是自已喜欢的口味,倒是有心了,心中也是一暖。
“皇嫂费心了,都是本宫爱吃的,皇嫂忙于宫务,倒是本宫打扰了皇嫂,还请皇嫂多多见谅!”襄宁长公主微微笑着道出歉意。
皇后安慰道:“每日里都在处理宫务,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公主若是无事,也可多来凤仪宫,本宫这里茶水点心种类繁多,倒是十分欢迎公主来坐一坐。”
襄宁长公主笑着应下了,见皇后并不厌恶自已的来访,襄宁长公主开始拉着皇后扯话题,欲往诸皇子婚事上引,好借此道出自已的目的。
半盏茶过后,襄宁长公主严谨起来,“说来也是惭愧,本宫一直沉浸在母后薨世的伤感中,时常缅怀过往,倒是忽略了家中的小辈们,如今几个小的倒是到了婚嫁的年纪。”
皇后思索着襄宁长公主的话,可是有什么陷阱,内里小心翼翼,面上却大大方方的安抚:“公主不必如此,您与太后母女情深,自然是令人感叹不已。”
襄宁长公主:“唉,他们小的到底年轻,有些事情不好决断,既然托付到本宫手上,那本宫自然要用心些。本宫索性托大,若有得罪之处还请皇嫂多多见谅。”
襄宁长公主直言道:“本宫想着宫中自十二开始都到了适婚的年纪,也该成家了,不知道皇后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这……”皇后欲言又止,似有千般万般话语诉不尽。
“唉,不瞒皇妹你说,宫里除了十二十三之外,后面几个小的也都到年纪了,他们母妃也来找了本宫,本宫也着急,只是这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况且明年才是大选之年,王妃的人选,也不是这会儿立马就能定下来的。”皇后对此也是头疼不已。
襄宁长公主一听心想有戏,看来我得抓紧了。
第117章
心中这般想着,襄宁长公主面上也就不再遮掩了,带着几分笑意道:“皇嫂可莫要嫌襄宁事多,实是家中几个小的,都到了成家的年纪,本宫不得不为他们打算。待到明年选秀时,还请皇嫂多多费心!”话音刚落,襄宁长公主笑着抬眸瞧着皇后的神色。
皇后恍然大悟,想着宁国公府的几个小辈,确实是该成家了,原本想着宁国公府没有消息传出来,莫不是有其他打算未曾想宁国公府,或者说襄宁长公主将相看的人选放到了明年大选上,难怪这次进宫给本宫送了重礼。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大部分官员世家之中,适龄的姑娘都等着明年大选,好嫁入高门。本朝可没有什么世家不与皇家新贵联姻的说法,相反绝大部分世家都是积极借着联姻,在朝中站稳脚跟。毕竟世家传承不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家中子女的教养那是极为看重的。
便是自己也是出身汝南周氏,虽是旁支,可也是世家出身,哪怕不受宠,到底坐稳了这皇后之位。这般想着*皇后心中也大致有了底,不怕襄宁长公主有所求,说来也不是很为难的事,帮上一把说不得会有意料之外收获。
何况襄宁长公主与陛下一贯亲厚,大可直接去寻陛下,想来陛下不会推拒,甚至会去主动指婚也说不定呢!如今来找自己,不过是因为大选历来由皇后主持,来找本宫卖个好罢了,这般答应也不亏。
皇后连忙笑着回道:“公主说笑了,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不必如此客套。宁国公府的小辈们,京中哪家不知晓,都是极出色的,便是同那些世家公子,也是不差的。这事本宫记下了,届时大选再请公主来一同掌掌眼。”
得了皇后的准话,襄宁长公主心中也是欣喜不已,朝着皇后道谢:“那就拜托皇嫂了,等到瑾儿他们成了亲,必然得来给皇嫂道谢,得要好好感谢皇嫂才是。”襄宁长公主也知道凡事不可空谈,自然不会将皇后晾在一边,话中是承了这份情的,日后若是皇后有所需,再还了这份人情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