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佬的知青原配觉醒了 第15节
最后小宝还是由叶芷晴给他洗澡,母子俩洗的香喷喷的回到东厢睡觉,季南山仍是独自个睡在西厢房。
昨天的莲蓬头分外畅销,今天叶芷晴就带的更多一些,李秀秀今天仍陪着她一起来县城,她也带了些今天一早摘的蔬菜准备卖。
两人先去昨天那个居民区附近叫卖,起初莲蓬头卖的还不错,后面人少一些后,叶芷晴她们正准备换地方,从旁边巷子里走来一个大妈牵着两个小孩。
其中一个小男孩看见她们的摊子,立马挣脱奶奶的手跑过来,伸手就想抓筐里的莲蓬头,被叶芷晴阻止后,大喊大叫着让奶奶买,他要吃莲子。
大妈拉着脸走到摊位前,“你这莲蓬头怎么卖的?”
来者是客,叶芷晴笑着给她介绍,“大的一块钱三个,小的一块钱四个,您要哪种?”
“怎么这么贵?”大妈伸手扒拉筐里的莲蓬头,“我看你这大的也不怎么大嘛,干脆卖一块钱五个得了,你这卖的比鸡蛋还贵,要不是孩子吵着想吃,谁愿意买啊?”
她的价格卖的是不便宜,但物以稀为贵,新鲜莲子在这地方就是稀罕物,多贵都有人愿意吃个新鲜。
她嫌弃叶芷晴还不想卖呢,“就是这个价格,您要买吗?”
大妈一听她不给面子顿时火了,“年轻人你会不会做生意?你们这可是投机倒把,信不信我去举报你们?”
“那你去吧,我还就不卖你了,”叶芷晴一听就知道她是不会买了,把筐里剩下的莲蓬头重新搬到牛车上,准备跟李秀秀换个地方摆摊,回过头还不忘跟大妈科普,“现在摆摊做生意可不叫投机倒把,国家早就出台个体户经营许可政策,您找谁举报都没用哦,”
李秀秀忍不住噗呲笑出声,赶着牛车离开,边回头去看那大妈气的叉腰,还没开始骂呢,她身边的小男孩嗷一嗓子哭了出来,大妈连忙去哄,“奶给你买肉吃,咱不吃这破莲子啊……”
两人重新换了个路口摆摊,这地方人流不错,再加上今天是周日,剩下的莲蓬头很快卖完了,连带着李秀秀带出来的蔬菜也卖的很快。
她们卖完东西照旧去菜市场逛了一圈,今天叶芷晴来的巧,肉摊上原先有个熟人跟摊主订了俩猪前蹄,结果肉摊主等到要收摊了也不见人来拿,叶芷晴便给他包圆了,肉摊主等着回家呢,一高兴又把卖剩下的半个猪肝送给她了。
李秀秀昨天吃了叶芷晴做的红烧鱼觉得味道好,今天也买了一条小一点的草鱼回家准备再做一次,两人回去路上叶芷晴还把做法告诉了她。
“我做的时候用的是松鼠桂鱼的做法,先裹粉炸鱼,后浇上酱汁,酱汁带点酸甜口,熬的时候加点白糖和番茄汁更好吃,不过最正宗的松鼠桂鱼用的是鳜鱼,这边没有。”
草鱼刺多,肉质也不如鳜鱼鲜嫩,她做的那道顶多叫酸甜口的红烧鱼。
“我就说你做的跟我做的味不一样,我家壮壮以前都不爱吃鱼的,昨天居然没吃够,今天还吵着要我做给他吃呢。”李秀秀没吃过鳜鱼,她觉得草鱼就挺好吃的。
两人回到小北村时,正看见季川顶着大太阳钻在莲塘里扯莲蓬头,季南山拄着拐杖站在岸边告诉他方向,俩小孩也不怕晒就围在他身边玩。
季小宝远远看见妈妈回来,蹦蹦哒哒跑了过来,“妈妈,妈妈你回来了!”
叶芷晴从筐子最底下翻出几根冰棍,分给他们吃,回来路上冰棍化了有一半,小宝和壮壮抱着冰棍吃的仍是很开心。
“这会儿太晒了,先回去吧,下午凉快点再来,”叶芷晴跳下牛车,伸手和季南山一起把刚摘的莲蓬头放到车上带回去,又让李秀秀赶紧喊季川回来。
中午这会儿温度高,别把人热中暑了。
季川正好带着一筐莲蓬头靠近岸边,他抹了把汗笑着说,“没事,站在水里没觉得热,我再扯点藕带,南山说这玩意也能拿去卖。”
藕带是能卖,不过也不能扯太多,扯多了莲藕就长得少了。
季南山肯定也懂这个,他看看季川摘回来的分量便说,“一次也不能摘太多,今天这些就够了。”
“行,那我明天再摘。”季川说罢麻利上岸。
摘好的莲蓬头和藕带先拿回家里,莲蓬头要重新分大小,藕带也要用水冲洗下,这些活都等下午再做。
回到家后季南山指着院子里晒的两盆水让叶芷晴赶紧去擦洗一下,换身衣服凉快凉快。
她皮肤白,还是晒不黑的体质,但晒的时间长了皮肤会发红,很容易就晒伤脱皮,比晒黑还严重。
叶芷晴刚下乡那阵,因为怕晒太阳捂的太严实还在地里热中暑过,当时还是季南山把人抱起来送回知青宿舍休息的。
“好,那筐子里还有两个猪蹄,你待会儿洗洗剁开,等我收拾好就出来炖上。”叶芷晴穿着长袖长裤捂了一上午,早就热的受不了,端起水盆就去了澡房。
季南山应着她的话,拿出猪蹄去厨房剁开,顺手点火给剁好的猪蹄焯个水,等叶芷晴收拾好过来就能直接下锅炖了。
家里没买电风扇,夏天格外难熬,院里摆着各种大盆小盆,装满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两个小时就能当洗澡水用,这比烧水还方便。
叶芷晴重新换上裙子走出来,就见季南山已经把猪蹄处理好了,便问他家里的砂锅放哪了了,这猪蹄得用煤炉子小火慢炖一段时间才软烂,不然季小宝根本啃不动。
“就在柜子里,最下层。”叶芷晴是南方人,两人刚结婚时她就爱在家里炖各种汤,砂锅和煤炉子就是专门为她买的。
季南山也是因为叶芷晴才学会了给肉焯水,要换个长辈来,非得说她浪费不可,就没听说过肉还要焯水的,那焯掉的哪是肉腥味啊,那分明是肉的精华。
尤记得两人刚结婚时,季南山也很不理解,在他从小的记忆里,家里只有过年才会吃肉,每次吃肉都恨不得把盘底子都舔干净,哪里会嫌肉太肥油太多。
叶芷晴家里也不见多富裕,可她从小就是有个怪毛病,不爱吃肥肉,喝汤也要把油花撇干净才行,家里人都不理解她这个毛病,但嫁给季南山后,他不仅从没说过她浪费,还会按着她的喜好去做饭。
“家里有黄豆吗,猪蹄炖黄豆好吃,”叶芷晴想到院子里放的藕带,又可惜,“要是这时候有莲藕就好了,莲藕排骨汤也好喝。”
“有黄豆,我去拿。”季南山看着她笑了下,都不知道有多久没看到她这馋嘴的模样了。
“没事,等莲藕长成,可以让季川给我们寄,再等一段时间就能喝到莲藕排骨汤了。”
叶芷晴点头,又说,“黄豆在哪,我去拿。”
“在西厢房,放在角落了,不好找,”季南山拄着拐杖跟她一起往外走,“我带你去拿。”
中午就吃黄豆炖猪蹄汤,叶芷晴又炒了一盘藕带,一道拍黄瓜,都是夏日解暑解腻的菜色。
有了季川帮忙,下午叶芷晴总算不用往莲塘里钻了,午睡醒来就和季南山一起把莲蓬头分好,又把藕带表面的泥洗洗干净装进筐里,摘了几片荷叶盖好就算齐活了。
李秀秀忙完家里的活还说要来给她帮忙,一过来就见他们夫妻都干完了。
季南山只是腿不方便,干活还是很麻利的,有他帮忙,叶芷晴几乎都不用动手。
莲塘里没多少莲蓬头了,季川下午又去了一趟,把剩下的都摘了回来,分好类后大的有三百一十二个,小的也有一百七八,准备明天一趟拉去全部卖完。
“这莲蓬头我们就不分钱了,本来也不多,我们都没帮上什么忙。”李秀秀说的是实话,莲蓬头好卖,她除了帮忙赶牛车去县城,其他都是叶芷晴自己在忙。
有了昨晚的经历,叶芷晴也没跟她多掰扯,只说,“行,那藕带明天就交给秀秀姐你卖吧,莲蓬头不多了,明天卖完我就不去县城了。”
今天那些莲蓬头一共卖了八十五块钱,今天这些加起来大概能卖个一百四五十块,忙活三天加起来能赚三百出头,这很不错了。
藕带不多,为了不影响莲藕生长还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扯,叶芷晴就不参与了。
李秀秀也答应下来,不过她卖藕带的钱仍会分给他们,这是一开始就讲好了的。
接下来叶芷晴就静等季南山养好腿伤,大概一个月后,他们准备去市里医院复查拆石膏。
马上九月底要开学了,这次去市里叶芷晴顺便也要把火车票买了。
这次去县城坐车,仍是季川送他们,还有李秀秀也刚好要去县城卖菜。
这段时间她摆摊卖自己种的菜尝到了甜头,一个月下来赚的比县城工人还多,李秀秀干劲十足,已经让季川在后院又开辟了一片菜地,专门种些速生的小白菜卖。
卖藕带的钱李秀秀也给叶芷晴他们分了两次,按照三七分,一次十六,一次十三,钱是不多,没有莲蓬头赚,但藕带是源源不断的,一直能卖好几个月,适当扯一些还能让莲藕长得更好。
送他们到车站后,夫妻俩就赶着去菜市场占摊位,季川只来得及说一句回来打个电话,就走了。
这次去市里,夫妻俩带着季小宝直奔医院,挂号排队去诊室后,刚好碰见那个给季南山做手术的医生。
他先简单检查了下季南山的恢复情况,随后便点点头说可以拆石膏了,医生建议他们拆完石膏可以再去拍个x光片看看骨头生长情况。
叶芷晴就带着小宝先去楼下缴费,上来就见季南山腿上的石膏已经拆掉了,正在医生的指导下扔掉拐杖慢慢走路。
去拍x光的路上季南山是自己走着去的,刚拆掉石膏,腿脚还有点不适应,他有的很慢,叶芷晴慢走两步在他身后看着,完全没有瘸腿的迹象。
医生拿到x光片后也说季南山恢复的很好,骨头基本都长好了,后续只要再慢慢静养一两个月,几乎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这钱花得值,季南山重新走出医院后除了走得慢一些,看起来跟正常人完全无异。
他本来就生的高大俊朗,抱着小宝和叶芷晴走在一块,任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复查结束,叶芷晴打算带小宝在市里玩两天再回去,马上他们就要出发去南城,下次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趁走之前再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季南山腿伤彻底好了后心情也跟着大好,唇边一直挂着笑,听叶芷晴说什么他都应好。
“那我们先去招待所开间房把东西放下,每次来市里都是匆匆忙忙,都没好好逛逛,等后天回去时再买车票吧。”
两人去了市中心的招待所,提供证件时因为俩人没有结婚证只能开两间房,叶芷晴把身份证明拿给前台后考虑着回南城后要找个时间去和季南山把结婚证领了。
他们结婚时没办结婚证,那时叶芷晴还抱着*回城和家人团聚的想法,如果她和季南山领证她的户口就只能留在农村,不领证她还能迁回南城。
后来恢复高考,叶芷晴考上大学后她的户口就直接迁到了大学的集体户口,起初叶家人想让她迁回家里的户口本上,叶芷晴因为家人反对她和季南山的婚事而拒绝回迁。
现在她的户口还是集体户口,要等毕业分配工作后随单位和分到的住房才能正式落户南城,当然如果在她毕业前她名下就有登记房产,那她就能把户口迁到房产所在街道办,这样也能落户。
季南山的户口不好弄,他现在带着小宝跟叶芷晴一起去南城就只能办暂住证,现在的户籍管理还延续着五八年那一版,对外来人口进城管理严格,除非他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有单位接收证明和名下房屋证明才能落户南城。
所以去南城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的忙呢。
不过那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了,当下叶芷晴只想先看看眼前的风景。
开好房间后差不多也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他们为了等x光片出片,只带着小宝在医院附近随便找了家饭店吃点填肚子,晚上准备好好吃一顿。
放好东西夫妻俩带着小宝重新下楼,叶芷晴问招待所前台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饭店,服务员还当他们是来这里探亲的,随即就告诉他们市中心那家国营饭店是老字号大饭店改的,那里的大厨做菜手艺就很不错。
问过后发现距离这里还挺近,一家三口当即决定走路过去,路上碰见骑自行车带着泡沫箱卖冰棍的老爷爷,三人一人买了根冰棍先降降温解解暑。
老字号大饭店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此时刚到饭店店里就坐满了人。
叶芷晴带着小宝去排队等着点菜,怕季南山的腿刚拆完石膏不能久站,便想让服务员先带他去找个位置坐下等。
“站一会儿没事,要不我在这排队,你和小宝先去一边坐着等。”店里挤满了人,头顶的吊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
最后还是叶芷晴先顶不住,带着小宝脱离人群先去了二楼座位上等。
季南山在楼下排了十多分钟才到他点菜,他正想去喊叶芷晴,一抬头瞧见面前的选菜牌子被翻过去好几道,这是当日食材已售罄,不接受点单的意思。
怕来回一趟好多菜就没了,季南山没再犹豫,直接快速点了几道叶芷晴爱吃的菜,随后又要了一壶酸梅汤,他直接提着去二楼找叶芷晴母子俩。
二楼人稍微少一些,也有吊扇,比楼下凉快多了,叶芷晴看见他上来就问,“点完菜了吗?”
“点好了,”季南山边翻出杯子给两人倒酸梅汤,边把点的几样菜报给她听,“楼下人太多,很多菜都售罄了。”
酸梅汤里放了碎冰,喝起来沁凉,酸酸甜甜也很开胃,小宝喝了一杯还想让爸爸倒。
叶芷晴拿出手帕给他擦擦汗,“小孩子不能吃那么多冰,马上就要吃饭了,喝太多酸梅汤你就吃不下肉肉了哦。”
季小宝听话的放下空杯子,“妈妈我不喝了,要吃肉肉。”
“乖,待会儿肉肉都给你吃。”叶芷晴伸手把自己的杯子递到季南山跟前,她是大人可以多吃冰的。
季南山扬起嘴角把装酸梅汤的壶挪远了些,“快吃饭了,你也少喝点。”
他记得叶芷晴来月事的日子快到了,她也要少吃冰的。
叶芷晴:“……”
吃完晚饭没多久太阳也落山了,一家三口趁着傍晚凉爽,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许多住在这附近的人也来公园乘凉,天黑后反而比白天来热闹。
晚上小宝和叶芷晴一间房睡,季南山眼神深沉幽怨的看一眼妻子,默默进了隔壁房间。
夫妻俩带着小宝在市里玩了两天,最后要走时才去火车站买了车票,时间就在两天后。
买完车票他们还要回小北村收拾东西,和季川一家道别,想到这些,心里就陡然升起了离别愁绪。
昨天的莲蓬头分外畅销,今天叶芷晴就带的更多一些,李秀秀今天仍陪着她一起来县城,她也带了些今天一早摘的蔬菜准备卖。
两人先去昨天那个居民区附近叫卖,起初莲蓬头卖的还不错,后面人少一些后,叶芷晴她们正准备换地方,从旁边巷子里走来一个大妈牵着两个小孩。
其中一个小男孩看见她们的摊子,立马挣脱奶奶的手跑过来,伸手就想抓筐里的莲蓬头,被叶芷晴阻止后,大喊大叫着让奶奶买,他要吃莲子。
大妈拉着脸走到摊位前,“你这莲蓬头怎么卖的?”
来者是客,叶芷晴笑着给她介绍,“大的一块钱三个,小的一块钱四个,您要哪种?”
“怎么这么贵?”大妈伸手扒拉筐里的莲蓬头,“我看你这大的也不怎么大嘛,干脆卖一块钱五个得了,你这卖的比鸡蛋还贵,要不是孩子吵着想吃,谁愿意买啊?”
她的价格卖的是不便宜,但物以稀为贵,新鲜莲子在这地方就是稀罕物,多贵都有人愿意吃个新鲜。
她嫌弃叶芷晴还不想卖呢,“就是这个价格,您要买吗?”
大妈一听她不给面子顿时火了,“年轻人你会不会做生意?你们这可是投机倒把,信不信我去举报你们?”
“那你去吧,我还就不卖你了,”叶芷晴一听就知道她是不会买了,把筐里剩下的莲蓬头重新搬到牛车上,准备跟李秀秀换个地方摆摊,回过头还不忘跟大妈科普,“现在摆摊做生意可不叫投机倒把,国家早就出台个体户经营许可政策,您找谁举报都没用哦,”
李秀秀忍不住噗呲笑出声,赶着牛车离开,边回头去看那大妈气的叉腰,还没开始骂呢,她身边的小男孩嗷一嗓子哭了出来,大妈连忙去哄,“奶给你买肉吃,咱不吃这破莲子啊……”
两人重新换了个路口摆摊,这地方人流不错,再加上今天是周日,剩下的莲蓬头很快卖完了,连带着李秀秀带出来的蔬菜也卖的很快。
她们卖完东西照旧去菜市场逛了一圈,今天叶芷晴来的巧,肉摊上原先有个熟人跟摊主订了俩猪前蹄,结果肉摊主等到要收摊了也不见人来拿,叶芷晴便给他包圆了,肉摊主等着回家呢,一高兴又把卖剩下的半个猪肝送给她了。
李秀秀昨天吃了叶芷晴做的红烧鱼觉得味道好,今天也买了一条小一点的草鱼回家准备再做一次,两人回去路上叶芷晴还把做法告诉了她。
“我做的时候用的是松鼠桂鱼的做法,先裹粉炸鱼,后浇上酱汁,酱汁带点酸甜口,熬的时候加点白糖和番茄汁更好吃,不过最正宗的松鼠桂鱼用的是鳜鱼,这边没有。”
草鱼刺多,肉质也不如鳜鱼鲜嫩,她做的那道顶多叫酸甜口的红烧鱼。
“我就说你做的跟我做的味不一样,我家壮壮以前都不爱吃鱼的,昨天居然没吃够,今天还吵着要我做给他吃呢。”李秀秀没吃过鳜鱼,她觉得草鱼就挺好吃的。
两人回到小北村时,正看见季川顶着大太阳钻在莲塘里扯莲蓬头,季南山拄着拐杖站在岸边告诉他方向,俩小孩也不怕晒就围在他身边玩。
季小宝远远看见妈妈回来,蹦蹦哒哒跑了过来,“妈妈,妈妈你回来了!”
叶芷晴从筐子最底下翻出几根冰棍,分给他们吃,回来路上冰棍化了有一半,小宝和壮壮抱着冰棍吃的仍是很开心。
“这会儿太晒了,先回去吧,下午凉快点再来,”叶芷晴跳下牛车,伸手和季南山一起把刚摘的莲蓬头放到车上带回去,又让李秀秀赶紧喊季川回来。
中午这会儿温度高,别把人热中暑了。
季川正好带着一筐莲蓬头靠近岸边,他抹了把汗笑着说,“没事,站在水里没觉得热,我再扯点藕带,南山说这玩意也能拿去卖。”
藕带是能卖,不过也不能扯太多,扯多了莲藕就长得少了。
季南山肯定也懂这个,他看看季川摘回来的分量便说,“一次也不能摘太多,今天这些就够了。”
“行,那我明天再摘。”季川说罢麻利上岸。
摘好的莲蓬头和藕带先拿回家里,莲蓬头要重新分大小,藕带也要用水冲洗下,这些活都等下午再做。
回到家后季南山指着院子里晒的两盆水让叶芷晴赶紧去擦洗一下,换身衣服凉快凉快。
她皮肤白,还是晒不黑的体质,但晒的时间长了皮肤会发红,很容易就晒伤脱皮,比晒黑还严重。
叶芷晴刚下乡那阵,因为怕晒太阳捂的太严实还在地里热中暑过,当时还是季南山把人抱起来送回知青宿舍休息的。
“好,那筐子里还有两个猪蹄,你待会儿洗洗剁开,等我收拾好就出来炖上。”叶芷晴穿着长袖长裤捂了一上午,早就热的受不了,端起水盆就去了澡房。
季南山应着她的话,拿出猪蹄去厨房剁开,顺手点火给剁好的猪蹄焯个水,等叶芷晴收拾好过来就能直接下锅炖了。
家里没买电风扇,夏天格外难熬,院里摆着各种大盆小盆,装满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两个小时就能当洗澡水用,这比烧水还方便。
叶芷晴重新换上裙子走出来,就见季南山已经把猪蹄处理好了,便问他家里的砂锅放哪了了,这猪蹄得用煤炉子小火慢炖一段时间才软烂,不然季小宝根本啃不动。
“就在柜子里,最下层。”叶芷晴是南方人,两人刚结婚时她就爱在家里炖各种汤,砂锅和煤炉子就是专门为她买的。
季南山也是因为叶芷晴才学会了给肉焯水,要换个长辈来,非得说她浪费不可,就没听说过肉还要焯水的,那焯掉的哪是肉腥味啊,那分明是肉的精华。
尤记得两人刚结婚时,季南山也很不理解,在他从小的记忆里,家里只有过年才会吃肉,每次吃肉都恨不得把盘底子都舔干净,哪里会嫌肉太肥油太多。
叶芷晴家里也不见多富裕,可她从小就是有个怪毛病,不爱吃肥肉,喝汤也要把油花撇干净才行,家里人都不理解她这个毛病,但嫁给季南山后,他不仅从没说过她浪费,还会按着她的喜好去做饭。
“家里有黄豆吗,猪蹄炖黄豆好吃,”叶芷晴想到院子里放的藕带,又可惜,“要是这时候有莲藕就好了,莲藕排骨汤也好喝。”
“有黄豆,我去拿。”季南山看着她笑了下,都不知道有多久没看到她这馋嘴的模样了。
“没事,等莲藕长成,可以让季川给我们寄,再等一段时间就能喝到莲藕排骨汤了。”
叶芷晴点头,又说,“黄豆在哪,我去拿。”
“在西厢房,放在角落了,不好找,”季南山拄着拐杖跟她一起往外走,“我带你去拿。”
中午就吃黄豆炖猪蹄汤,叶芷晴又炒了一盘藕带,一道拍黄瓜,都是夏日解暑解腻的菜色。
有了季川帮忙,下午叶芷晴总算不用往莲塘里钻了,午睡醒来就和季南山一起把莲蓬头分好,又把藕带表面的泥洗洗干净装进筐里,摘了几片荷叶盖好就算齐活了。
李秀秀忙完家里的活还说要来给她帮忙,一过来就见他们夫妻都干完了。
季南山只是腿不方便,干活还是很麻利的,有他帮忙,叶芷晴几乎都不用动手。
莲塘里没多少莲蓬头了,季川下午又去了一趟,把剩下的都摘了回来,分好类后大的有三百一十二个,小的也有一百七八,准备明天一趟拉去全部卖完。
“这莲蓬头我们就不分钱了,本来也不多,我们都没帮上什么忙。”李秀秀说的是实话,莲蓬头好卖,她除了帮忙赶牛车去县城,其他都是叶芷晴自己在忙。
有了昨晚的经历,叶芷晴也没跟她多掰扯,只说,“行,那藕带明天就交给秀秀姐你卖吧,莲蓬头不多了,明天卖完我就不去县城了。”
今天那些莲蓬头一共卖了八十五块钱,今天这些加起来大概能卖个一百四五十块,忙活三天加起来能赚三百出头,这很不错了。
藕带不多,为了不影响莲藕生长还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扯,叶芷晴就不参与了。
李秀秀也答应下来,不过她卖藕带的钱仍会分给他们,这是一开始就讲好了的。
接下来叶芷晴就静等季南山养好腿伤,大概一个月后,他们准备去市里医院复查拆石膏。
马上九月底要开学了,这次去市里叶芷晴顺便也要把火车票买了。
这次去县城坐车,仍是季川送他们,还有李秀秀也刚好要去县城卖菜。
这段时间她摆摊卖自己种的菜尝到了甜头,一个月下来赚的比县城工人还多,李秀秀干劲十足,已经让季川在后院又开辟了一片菜地,专门种些速生的小白菜卖。
卖藕带的钱李秀秀也给叶芷晴他们分了两次,按照三七分,一次十六,一次十三,钱是不多,没有莲蓬头赚,但藕带是源源不断的,一直能卖好几个月,适当扯一些还能让莲藕长得更好。
送他们到车站后,夫妻俩就赶着去菜市场占摊位,季川只来得及说一句回来打个电话,就走了。
这次去市里,夫妻俩带着季小宝直奔医院,挂号排队去诊室后,刚好碰见那个给季南山做手术的医生。
他先简单检查了下季南山的恢复情况,随后便点点头说可以拆石膏了,医生建议他们拆完石膏可以再去拍个x光片看看骨头生长情况。
叶芷晴就带着小宝先去楼下缴费,上来就见季南山腿上的石膏已经拆掉了,正在医生的指导下扔掉拐杖慢慢走路。
去拍x光的路上季南山是自己走着去的,刚拆掉石膏,腿脚还有点不适应,他有的很慢,叶芷晴慢走两步在他身后看着,完全没有瘸腿的迹象。
医生拿到x光片后也说季南山恢复的很好,骨头基本都长好了,后续只要再慢慢静养一两个月,几乎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这钱花得值,季南山重新走出医院后除了走得慢一些,看起来跟正常人完全无异。
他本来就生的高大俊朗,抱着小宝和叶芷晴走在一块,任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复查结束,叶芷晴打算带小宝在市里玩两天再回去,马上他们就要出发去南城,下次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趁走之前再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季南山腿伤彻底好了后心情也跟着大好,唇边一直挂着笑,听叶芷晴说什么他都应好。
“那我们先去招待所开间房把东西放下,每次来市里都是匆匆忙忙,都没好好逛逛,等后天回去时再买车票吧。”
两人去了市中心的招待所,提供证件时因为俩人没有结婚证只能开两间房,叶芷晴把身份证明拿给前台后考虑着回南城后要找个时间去和季南山把结婚证领了。
他们结婚时没办结婚证,那时叶芷晴还抱着*回城和家人团聚的想法,如果她和季南山领证她的户口就只能留在农村,不领证她还能迁回南城。
后来恢复高考,叶芷晴考上大学后她的户口就直接迁到了大学的集体户口,起初叶家人想让她迁回家里的户口本上,叶芷晴因为家人反对她和季南山的婚事而拒绝回迁。
现在她的户口还是集体户口,要等毕业分配工作后随单位和分到的住房才能正式落户南城,当然如果在她毕业前她名下就有登记房产,那她就能把户口迁到房产所在街道办,这样也能落户。
季南山的户口不好弄,他现在带着小宝跟叶芷晴一起去南城就只能办暂住证,现在的户籍管理还延续着五八年那一版,对外来人口进城管理严格,除非他能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有单位接收证明和名下房屋证明才能落户南城。
所以去南城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的忙呢。
不过那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了,当下叶芷晴只想先看看眼前的风景。
开好房间后差不多也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他们为了等x光片出片,只带着小宝在医院附近随便找了家饭店吃点填肚子,晚上准备好好吃一顿。
放好东西夫妻俩带着小宝重新下楼,叶芷晴问招待所前台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饭店,服务员还当他们是来这里探亲的,随即就告诉他们市中心那家国营饭店是老字号大饭店改的,那里的大厨做菜手艺就很不错。
问过后发现距离这里还挺近,一家三口当即决定走路过去,路上碰见骑自行车带着泡沫箱卖冰棍的老爷爷,三人一人买了根冰棍先降降温解解暑。
老字号大饭店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此时刚到饭店店里就坐满了人。
叶芷晴带着小宝去排队等着点菜,怕季南山的腿刚拆完石膏不能久站,便想让服务员先带他去找个位置坐下等。
“站一会儿没事,要不我在这排队,你和小宝先去一边坐着等。”店里挤满了人,头顶的吊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
最后还是叶芷晴先顶不住,带着小宝脱离人群先去了二楼座位上等。
季南山在楼下排了十多分钟才到他点菜,他正想去喊叶芷晴,一抬头瞧见面前的选菜牌子被翻过去好几道,这是当日食材已售罄,不接受点单的意思。
怕来回一趟好多菜就没了,季南山没再犹豫,直接快速点了几道叶芷晴爱吃的菜,随后又要了一壶酸梅汤,他直接提着去二楼找叶芷晴母子俩。
二楼人稍微少一些,也有吊扇,比楼下凉快多了,叶芷晴看见他上来就问,“点完菜了吗?”
“点好了,”季南山边翻出杯子给两人倒酸梅汤,边把点的几样菜报给她听,“楼下人太多,很多菜都售罄了。”
酸梅汤里放了碎冰,喝起来沁凉,酸酸甜甜也很开胃,小宝喝了一杯还想让爸爸倒。
叶芷晴拿出手帕给他擦擦汗,“小孩子不能吃那么多冰,马上就要吃饭了,喝太多酸梅汤你就吃不下肉肉了哦。”
季小宝听话的放下空杯子,“妈妈我不喝了,要吃肉肉。”
“乖,待会儿肉肉都给你吃。”叶芷晴伸手把自己的杯子递到季南山跟前,她是大人可以多吃冰的。
季南山扬起嘴角把装酸梅汤的壶挪远了些,“快吃饭了,你也少喝点。”
他记得叶芷晴来月事的日子快到了,她也要少吃冰的。
叶芷晴:“……”
吃完晚饭没多久太阳也落山了,一家三口趁着傍晚凉爽,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许多住在这附近的人也来公园乘凉,天黑后反而比白天来热闹。
晚上小宝和叶芷晴一间房睡,季南山眼神深沉幽怨的看一眼妻子,默默进了隔壁房间。
夫妻俩带着小宝在市里玩了两天,最后要走时才去火车站买了车票,时间就在两天后。
买完车票他们还要回小北村收拾东西,和季川一家道别,想到这些,心里就陡然升起了离别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