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惊!跨国情缘……》之后续2:
我又来啦!昨天工作忙没来得及更新,请各位不要深扒博主的身份,我只是个工作人员,喜欢在牛马工作里磕点糖吃罢了。
L小姐最近每晚热衷于挤出十分钟骑马走圈,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选手区外草地上碰到她。至于这匹马是哪里来的,博主只能给各位一个神秘的笑,不敢说的太直接,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
有意思的是,教她骑马的是A先生,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真是技多不压身!这教育我们无论在职场还是修罗场,一定要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笑),至少其他人的骑术不像他这么娴熟,只能干瞪眼忍受着A的得意洋洋。
可恶,T先生给我奋起好吗!
虽说最后以L掉下马来、A上前飞扑救人为结局。两人随后抱作一团,滚在草地上,那场景比韩剧还韩剧。
不过从那天起,无论A再怎么劝说,L也不肯和他一起出门骑马了!
第160章 迎战俄罗斯
截至目前,男子组签表只有两个名字仅存,日本队与西班牙队从各自的半区冲出,终于将在几日后会师总决赛。
而现在,2号场地上空再次飘舞着旗帜。三色旗夹杂在大量俄罗斯联邦国旗中,显得分外势单力薄。这是女子半决赛比赛现场,只是现场外,德国国内的比赛播放率断崖式下降,支持者们还没从崩溃中走出来。
第一次产生了“仅存独苗”的感觉,女生们脸上都带着肃然和紧张。
“正常打。”多琳率先开口,平淡地说,“但至少走到这一步,就别让自己留有遗憾。”
莉莉捏了捏莫娜的手,后者一直在深呼吸:“你要知道自己有全队最好的发球,最近打出斜线致胜分的成功率提升了14%!什么概念,在这个时候弱项还能提升这么多,简直是天才!削切的失误率减少了5%,说明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出色,已经做好了迎接比赛的准备。”
所有言语都不如可视化数据来得鼓舞人心。网球很吃手感和自信,切实提高的数据将让她们无比信任自己。
她们互相拥抱,把头搭在彼此肩膀上。
“你怎么也在?”观众席角落里,迹部黑着脸问,“不怕被围攻啊。”
手冢:“我以前答应过她到场外观战的。”
迹部觉得自己赢了:“唉,她就知道撒娇,让本大爷一定要来看。”
幸村微笑:“这话说的,别连自己都当真了。”
从前排转过头的白石,故作惊讶:“你们怎么坐的这么靠后,能看清吗?哦对,我这个位置是她特意选的,可能是我从来不给人家添麻烦吧?”
真田叹气:“即使来看比赛也不要松懈,努力给她加油吧!”
入江笑道:“身为她的未婚夫自然要到场啦。”
种岛感叹:“人真是越来越多了……”
暂不提场外的这些事,此时场上已经进行到单打二号的比赛。屏幕上显示着1:1,比分紧紧相追,就像这两场比赛里的总趋势一样,非常胶着,局势不清。每一队都有可能获胜,区别只在于谁能率先抓到关键点。
多琳站起身,支持者们原本提心吊胆的脸放松了下来。她难得出场一次,平时人气也高,此时一脸淡定的大将之风,引得场上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在欢呼她的名字,而她向观众挥手致意。
莉莉立刻坐直了,她知道多琳有多难打,这场比赛是再次观摩她打法的好机会。凌空球!跃在空中打出对角线,好厉害好夸张的发挥,挤压对方的空间,逼迫对方回球失误,不愧拥有顶尖的技术,平常都能频频给她打的满头开花,此时带着必赢的杀气而来,做的太完美到位了。
“像这样的家伙还说什么‘要找找比赛状态’?”莉莉嘟囔。
干净利落,彻底封杀。如果在此时查看U-17女子组比赛的播放量,会发现从此时起,德国人又开始暗搓搓关注比赛了。生气和失望是真的,但微弱的期待又在生长:说不定今年的女子队真能打进决赛呢?看看第三场赢得多漂亮!
2:1紧接着又纠缠成2:2,全德国都怒了:他们在凌晨爬起来看比赛,是为了熬夜犯心脏病的吗?
“不敢看了,真不敢看了,我要去睡了!有没有好心人出了结果踢踢我。”“看的好害怕,第四场那个失误太不应该了!都听到隔壁在嚎了。”“别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我们……”“打112了。”
观众尚且如此,选手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从双打一被5:3逆转成5:7时,莉莉就已经开始调整状态。
她握住球拍,用学院教的54321方法,慢慢感受身体和外界的接触。连着被拿下4分,俄罗斯的尖叫几乎要把她的耳膜刺穿了。
她再一次弯腰系鞋带,不紧不慢,放松呼吸,然后把沮丧的双打一迎下来。
“输球又不是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拍了拍莫娜的肩。
全德国的心都提了起来。这位新队员虽说是挺厉害,但真的可以承担起最后一场决胜局的重任吗?
“为我欢呼!我将为国家赢得比赛!”
清晰而响亮的女声响彻球场,娜迪亚大步走到网前。有趣的是两人不约而同绑了麻花马尾,淡金色头发和黑发下,一张脸充满挑衅和激情,另一张脸还是平静笑了笑。
有点人来疯,是个表演型人格。至少俄罗斯人很喜欢自家强悍的漂亮姑娘。而莉莉只觉得吵闹:每次赢分后必握拳怒吼,虽说早有准备,也容易被吓一跳。
少见的喜欢发球上网选手……这次会随上吗?发球瞬间,必须关注她后侧脚的站位,在视线里露出多少,如果斜向前挪动就是……
好险!差点没赶到这个刁钻的落点。她发球落点的变化很多,内角、外角、中路,目前还没找到规律。小球触地后瞬间向外蹦去,莉莉堪堪伸长手臂接住了,出了一身冷汗,击回球后,人仍旧向前冲了两步,球拍磕在地上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她心疼。不过幸好对面没反应过来,如果这球又被打回来,自己绝无可能完成回位的。
开局就如此火药味十足,解说精神大振:“真是个高难度的强行接发,这样的姿势下也能瞄准后场打出一发穿越吗?双方上来就在全力争夺控制权!”
少见的高风险网前博弈,很自信的性格!不能让娜迪亚打顺,一旦手感起来再想阻止就费劲了。近年来喜欢发球上网的选手在减少,尤其是硬地上。因为碳纤维球拍和聚酯线的技术提升,大幅度提升了球的旋转和力量,在网前迎接底线打来的球,其球速已经远超人类反射的上限。
好出其不意,是为了转守为攻,还是为了避开和自己拉底线?莉莉的想法被下一发紧贴中线的内角球打断。
解说没想到她能接住:“哎哟!攻防转换非常令人惊喜!我们永远可以相信秋川选手的进步速度。在对方正施加压力时,还能反拍打出反斜线果断反击,两拍内就完成攻防转换,真是不可思议。”
领先不一定意味着优势,必须尽快让她进入自己的节奏,娜迪亚想。正手极有优势,水平颇高,最擅长反拍过渡后用正手打致胜分。不是说反拍缺了点攻击性,能够让她抓到机会吗……但这一球超过了她的预料。
喂开玩笑啊,这反手怎么也这么有压迫感。对面进入状态了?
第一局的比分紧紧咬住攀升。2-2到4-4,底线破网、直线得分、斜线穿越、正拍小球,反手切后接正手直线,武器之多,战术衔接之流畅,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打出了叹为观止的水平……哎哟!还能这样?
大家纷纷看傻眼了。
那是莉莉的发球局,两人中路互打两拍后,莉莉突放削球,落点很浅,没打出质量,很快被对面打了回来。挑高球!普普通通的挑高球逼迫娜迪亚回撤,她长手长脚,几步路转眼跨到,背身挑回。
对面仰头后退,左手指前,右手高架拍蓄力,是扣杀!想要扣杀!娜迪亚立刻全神贯注地警惕:杀球有些厉害,得分效率很高,不得不多防范些。
居然是假动作?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假动作?!像一场难以置信的魔术,球已经落低了,莉莉忽然快速侧身、拍子下放,来了个背身击球,将落在后腰位置的网球轻轻顶回前场。
这这这也行?太华丽了!
此起彼伏的叫声、笑声和惊呼声里,解说把这一球形容为“jaw-dropping”,太让人瞠目结舌了,大家都快忘了这是生死搏杀的半决赛来着。
“多倾向性……”白石自言自语。
他和她走过的路是一样的,星之圣经和她的打法是类似的。根据对面的风格调整自己的风格,所以她上一场拿出强力、快节奏的抢点打法,非常凶猛,但这今天的比赛却更倾向精心布局后致命一击。小球的手感也是,今日非常充满创造力嘛。
即使早就知道她学球不过一年多,但能把球感培养到这个地步,真是震撼人心。要知道,这种动作需要球拍与球的紧密结合,出手前一瞬间改变球路和旋转可是很难的!被她如此优雅写意地执行,总给观众一种“我上我也行”的迷之自信。
我又来啦!昨天工作忙没来得及更新,请各位不要深扒博主的身份,我只是个工作人员,喜欢在牛马工作里磕点糖吃罢了。
L小姐最近每晚热衷于挤出十分钟骑马走圈,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选手区外草地上碰到她。至于这匹马是哪里来的,博主只能给各位一个神秘的笑,不敢说的太直接,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
有意思的是,教她骑马的是A先生,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真是技多不压身!这教育我们无论在职场还是修罗场,一定要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笑),至少其他人的骑术不像他这么娴熟,只能干瞪眼忍受着A的得意洋洋。
可恶,T先生给我奋起好吗!
虽说最后以L掉下马来、A上前飞扑救人为结局。两人随后抱作一团,滚在草地上,那场景比韩剧还韩剧。
不过从那天起,无论A再怎么劝说,L也不肯和他一起出门骑马了!
第160章 迎战俄罗斯
截至目前,男子组签表只有两个名字仅存,日本队与西班牙队从各自的半区冲出,终于将在几日后会师总决赛。
而现在,2号场地上空再次飘舞着旗帜。三色旗夹杂在大量俄罗斯联邦国旗中,显得分外势单力薄。这是女子半决赛比赛现场,只是现场外,德国国内的比赛播放率断崖式下降,支持者们还没从崩溃中走出来。
第一次产生了“仅存独苗”的感觉,女生们脸上都带着肃然和紧张。
“正常打。”多琳率先开口,平淡地说,“但至少走到这一步,就别让自己留有遗憾。”
莉莉捏了捏莫娜的手,后者一直在深呼吸:“你要知道自己有全队最好的发球,最近打出斜线致胜分的成功率提升了14%!什么概念,在这个时候弱项还能提升这么多,简直是天才!削切的失误率减少了5%,说明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出色,已经做好了迎接比赛的准备。”
所有言语都不如可视化数据来得鼓舞人心。网球很吃手感和自信,切实提高的数据将让她们无比信任自己。
她们互相拥抱,把头搭在彼此肩膀上。
“你怎么也在?”观众席角落里,迹部黑着脸问,“不怕被围攻啊。”
手冢:“我以前答应过她到场外观战的。”
迹部觉得自己赢了:“唉,她就知道撒娇,让本大爷一定要来看。”
幸村微笑:“这话说的,别连自己都当真了。”
从前排转过头的白石,故作惊讶:“你们怎么坐的这么靠后,能看清吗?哦对,我这个位置是她特意选的,可能是我从来不给人家添麻烦吧?”
真田叹气:“即使来看比赛也不要松懈,努力给她加油吧!”
入江笑道:“身为她的未婚夫自然要到场啦。”
种岛感叹:“人真是越来越多了……”
暂不提场外的这些事,此时场上已经进行到单打二号的比赛。屏幕上显示着1:1,比分紧紧相追,就像这两场比赛里的总趋势一样,非常胶着,局势不清。每一队都有可能获胜,区别只在于谁能率先抓到关键点。
多琳站起身,支持者们原本提心吊胆的脸放松了下来。她难得出场一次,平时人气也高,此时一脸淡定的大将之风,引得场上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在欢呼她的名字,而她向观众挥手致意。
莉莉立刻坐直了,她知道多琳有多难打,这场比赛是再次观摩她打法的好机会。凌空球!跃在空中打出对角线,好厉害好夸张的发挥,挤压对方的空间,逼迫对方回球失误,不愧拥有顶尖的技术,平常都能频频给她打的满头开花,此时带着必赢的杀气而来,做的太完美到位了。
“像这样的家伙还说什么‘要找找比赛状态’?”莉莉嘟囔。
干净利落,彻底封杀。如果在此时查看U-17女子组比赛的播放量,会发现从此时起,德国人又开始暗搓搓关注比赛了。生气和失望是真的,但微弱的期待又在生长:说不定今年的女子队真能打进决赛呢?看看第三场赢得多漂亮!
2:1紧接着又纠缠成2:2,全德国都怒了:他们在凌晨爬起来看比赛,是为了熬夜犯心脏病的吗?
“不敢看了,真不敢看了,我要去睡了!有没有好心人出了结果踢踢我。”“看的好害怕,第四场那个失误太不应该了!都听到隔壁在嚎了。”“别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我们……”“打112了。”
观众尚且如此,选手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从双打一被5:3逆转成5:7时,莉莉就已经开始调整状态。
她握住球拍,用学院教的54321方法,慢慢感受身体和外界的接触。连着被拿下4分,俄罗斯的尖叫几乎要把她的耳膜刺穿了。
她再一次弯腰系鞋带,不紧不慢,放松呼吸,然后把沮丧的双打一迎下来。
“输球又不是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拍了拍莫娜的肩。
全德国的心都提了起来。这位新队员虽说是挺厉害,但真的可以承担起最后一场决胜局的重任吗?
“为我欢呼!我将为国家赢得比赛!”
清晰而响亮的女声响彻球场,娜迪亚大步走到网前。有趣的是两人不约而同绑了麻花马尾,淡金色头发和黑发下,一张脸充满挑衅和激情,另一张脸还是平静笑了笑。
有点人来疯,是个表演型人格。至少俄罗斯人很喜欢自家强悍的漂亮姑娘。而莉莉只觉得吵闹:每次赢分后必握拳怒吼,虽说早有准备,也容易被吓一跳。
少见的喜欢发球上网选手……这次会随上吗?发球瞬间,必须关注她后侧脚的站位,在视线里露出多少,如果斜向前挪动就是……
好险!差点没赶到这个刁钻的落点。她发球落点的变化很多,内角、外角、中路,目前还没找到规律。小球触地后瞬间向外蹦去,莉莉堪堪伸长手臂接住了,出了一身冷汗,击回球后,人仍旧向前冲了两步,球拍磕在地上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她心疼。不过幸好对面没反应过来,如果这球又被打回来,自己绝无可能完成回位的。
开局就如此火药味十足,解说精神大振:“真是个高难度的强行接发,这样的姿势下也能瞄准后场打出一发穿越吗?双方上来就在全力争夺控制权!”
少见的高风险网前博弈,很自信的性格!不能让娜迪亚打顺,一旦手感起来再想阻止就费劲了。近年来喜欢发球上网的选手在减少,尤其是硬地上。因为碳纤维球拍和聚酯线的技术提升,大幅度提升了球的旋转和力量,在网前迎接底线打来的球,其球速已经远超人类反射的上限。
好出其不意,是为了转守为攻,还是为了避开和自己拉底线?莉莉的想法被下一发紧贴中线的内角球打断。
解说没想到她能接住:“哎哟!攻防转换非常令人惊喜!我们永远可以相信秋川选手的进步速度。在对方正施加压力时,还能反拍打出反斜线果断反击,两拍内就完成攻防转换,真是不可思议。”
领先不一定意味着优势,必须尽快让她进入自己的节奏,娜迪亚想。正手极有优势,水平颇高,最擅长反拍过渡后用正手打致胜分。不是说反拍缺了点攻击性,能够让她抓到机会吗……但这一球超过了她的预料。
喂开玩笑啊,这反手怎么也这么有压迫感。对面进入状态了?
第一局的比分紧紧咬住攀升。2-2到4-4,底线破网、直线得分、斜线穿越、正拍小球,反手切后接正手直线,武器之多,战术衔接之流畅,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打出了叹为观止的水平……哎哟!还能这样?
大家纷纷看傻眼了。
那是莉莉的发球局,两人中路互打两拍后,莉莉突放削球,落点很浅,没打出质量,很快被对面打了回来。挑高球!普普通通的挑高球逼迫娜迪亚回撤,她长手长脚,几步路转眼跨到,背身挑回。
对面仰头后退,左手指前,右手高架拍蓄力,是扣杀!想要扣杀!娜迪亚立刻全神贯注地警惕:杀球有些厉害,得分效率很高,不得不多防范些。
居然是假动作?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假动作?!像一场难以置信的魔术,球已经落低了,莉莉忽然快速侧身、拍子下放,来了个背身击球,将落在后腰位置的网球轻轻顶回前场。
这这这也行?太华丽了!
此起彼伏的叫声、笑声和惊呼声里,解说把这一球形容为“jaw-dropping”,太让人瞠目结舌了,大家都快忘了这是生死搏杀的半决赛来着。
“多倾向性……”白石自言自语。
他和她走过的路是一样的,星之圣经和她的打法是类似的。根据对面的风格调整自己的风格,所以她上一场拿出强力、快节奏的抢点打法,非常凶猛,但这今天的比赛却更倾向精心布局后致命一击。小球的手感也是,今日非常充满创造力嘛。
即使早就知道她学球不过一年多,但能把球感培养到这个地步,真是震撼人心。要知道,这种动作需要球拍与球的紧密结合,出手前一瞬间改变球路和旋转可是很难的!被她如此优雅写意地执行,总给观众一种“我上我也行”的迷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