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他们的断言并非没来由地,她在正赛里声名鹊起的太快,各位选手为之侧目。而上半区的佼佼者们,早就预感到她会打入决赛,早就把她视为必须扳倒的对手、想办法研究她了。
JTA的态度就更暧昧难言,虽然网友们的呼声越来越大,“秋川归队”已然形成热议,争论点只在于她拿不到外卡怎么办,能不能破例作为替补,但协会还是暂缓了私下与她沟通的日程。
他们不愿冒险,只想稳妥行事,等决赛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能赢最好,赢不了那就无事发生。不过事情没必要做绝,两头逢源才聪明,所以他们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公告,对她的决赛表现表示出高度的期待,并称不日将与她对接归队事宜,无论怎样,日本队永远是她温暖的家。
决赛前夜的晚上八点钟,酒店前台敲门,为她送来了一封信件。
莉莉有些疑惑,都不敢打开,一关上门就立刻扔到地上,躲的远远的,警惕异常:“有没有危险啊009,里面是什么?”
该死的越前绘声绘色,给她描述了很多危险场景,提醒她晚上不要独自出门。什么对手可能找一面包车人过来弄她啦、在她的饭里偷偷下药啦,心思歹毒的人为了争夺唯一一个名额,无所不用其极。
009:“……没有。”
于是她捡了起来,慢慢打开。是一封写满字的正式函件。
德国网球联合会,抢在所有参赛国家的网协前面,郑重向她发出了邀请。
莉莉诧异挑眉,没想到别国还真关注这么个小小的外卡赛?
那封信写的措辞严谨,对打扰她备赛深感抱歉,却又声称,在此时送信过来,正是为了表明他们的强烈决心和足够诚意。因为这封信不以她赢得外卡为前提,无论输赢,来自德国的邀约均有效。即使她参加不了U-17,他们也愿意为她提供准职业级别的培训,并衷心地希望赛后与她“当面聊聊”。
看完后,莉莉随手把信放在一边,心里并未觉得太过喜悦。这些都是赛后再去考虑的东西。
她突然想到安娜·怀特了。
安娜当时备受瞩目,还有着最佳新人的头衔,粉丝众多,和她现在的处境何其相似?她竟然是在这样的期待和压力里上场的吗?
直到此刻,她才完全理解了对方最后的致命失误。
第二天的决赛首盘,莉莉遭遇了对方的迎头痛击。
从上半区厮杀出来的对手,对她大出风头早就看不顺眼了。为什么大家的影响力都不如她?秋川不就是个普通选手,发挥稍微亮眼一点而已,凭什么这么多人只关注她?她也是从整个半区里杀出来的啊,两人有什么不同?
她想了好久都想不明白,心里却十分生气。
不知好歹!从不回应别人对她的喜欢,她究竟在傲什么?
发挥的太烂了,这样的水平也能打进决赛?也配和她抢夺?
她憎恨着她,嫉妒的尖刺在心里不断冒尖,不仅仅视她为球场之上的对手,更视她为自己进入职业前必须粉碎的障碍。
这样强烈的情绪波动,让她在首盘夺分势如破竹,而莉莉则在心里叹了口气。
屏幕以外,观战的幸村脸色沉了下来。虽说她的对手没注意,但他立刻觉察并意识到,莉莉低头,在短短一局内再次瞟向了球拍方向,这是她感到压力、努力收拢心神的表现。
她那股仿佛能焚毁一切的绝佳状态结束了。
第129章 侥幸
前所未有的恐惧感笼罩在莉莉身上。
此时第一盘打到第七局,双方分差相距并不大,大家相信她努努力就能追的上来。但这是有史以来最让莉莉感到恐惧的时刻。
没有任何理由,她心头涌起的是极端的厌倦和疲惫,毫无斗志和精神。明明身体刚刚启动,热身完毕,一切大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住,注意力正在四下涣散。
忽然很想躺下,什么都不去思考。她第一次在比赛里注意到,天上的云原来是白而轻软的。
“她透支了。”屏幕以外,在切原万分诧异和疑惑的目光里,幸村低声说。
“怎么会?比赛才刚开始!”切原摸不着头脑,觉得部长也太看不起她的体能了吧!
“不是体力,是情绪、精神和心气,她的心气散了。”迹部瞟了幸村一眼,有些惊奇他也能看出来,却也补充了一句。他太过担忧她,都没闲工夫和幸村斗两句嘴。
莉莉杀得太快,像一把极锐利的、破空而出的刀,无人敢撄其锋芒。势不可挡,遇谁杀谁,在她面前众生平等,区别只在于杀的快慢。攻击是会上瘾的,胜利是会上瘾的,车速会越来越快,直至失控撞翻,或是燃料烧光。
刀需要磨,人也需要休息,张弛有度说的不仅是身体,同样也指精神。身体疲累程度很好觉察,莉莉也极为小心,合理分配饮食、睡眠和训练,不让自己过的太累。
但精神能量难以量化,高低都无从判断,连009都不能第一时间分辨,何况它和幸村想的相同,更是不敢说的太多,生怕影响她后面的发挥。
太年轻了。即使打过无数场比赛,但从没有哪段时间的比赛,像现在这样时间长、强度大,她的经验还不足以让她意识到这些。
莉莉正在为前段时间的盛名、瞩目付出代价。
冲劲被迅速消耗。她在失去那一分后敏锐地发现,如果是以往,这球明明可以救得到。脚步在不知不觉中变懒,有些东西烧尽了。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信号,不知道有多少期待她的人,在屏幕前失望地大叫,却又安慰自己,她有时喜欢先落后再追平,也正常。
而直播间里,解说员毕竟也受过专业培训,比普通观众看的更远,不由心里暗喜,却又装模作样地开口,好像很客观似的:“我们来看这一盘的统计——ACE球数量确实不多,非受迫性失误倒是比平时多了不少。可能是比赛中状态的正常波动,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波动给了对方很多得分机会。”
他不喜欢秋川,甚至称得上厌烦,恨不得她下一盘就即刻被淘汰。资格赛期间,他早早发表言论支持一位女选手,颇为看好她,认为其至少能打入四强,然后此人就在正赛里撞上莉莉,直落两盘被提前送走,让解说员大失颜面。更不用说还有网友笑他有眼无珠,压错了宝。
而坐在他旁边的评论员出身于《青少年网球》官媒,同样觉得她很装。但他说出来的话就更漂亮:“其实打到这一步,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选手本人来说,都是很大的突破。我们都相信秋川,但……哦!这一分打得很不错!可惜这样的精彩回合在本盘并不多见。球员应该具备快速调整的能力,但显然,她今天的专注度有点过于起伏。”
U-17训练营里,有人比迹部他们还要更快地跳起来,气得满脸通红。正好周末,她过来探望其他人,便被邀请了留下来看比赛。此时,龙崎樱乃各种火冒三丈,想要进入电视台、成为解说员的心情从没如此迫切过。
她忽然发现网球不仅仅是网球,只要站在公众视线里,就会被刁难、评判、恶意揣度。赢得比赛不是一切,莉莉仅仅回怼了记者一句,就被他们认为是没大没小、不尊重人,甚至在解说里都要阴阳她几句。
他们懂什么?他们经历过训练、比赛、压力、痛苦和伤病吗?只会高高在上,评头论足。
网球这条路上,她想要和她、和其他朋友们一起走下去。龙崎的实力不够成为选手,但还能从事别的行业,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她,努力成为她的喉舌。
而在更远的地方,有人竟然凌晨还不睡,戴着耳机紧盯屏幕,直到有人发现了他,万分诧异,以为自己看错了:“你原来也会熬夜?”
手冢僵硬着表情,一时不知如何开口。而波尔克已坐了下来,凝神细看比赛:“你明天还有训练吧?学员不允许熬夜,难道不记得了?”
“是,抱歉。”他这样低声说道,“我愿意接受处罚。”
“偶尔一次可以允许。不过要是塞弗里德的话,我必定会罚他。”他难得笑了一下,觉得发现了手冢训练以外的其他面孔,颇为新奇,“怎么看起外卡赛了?噢,这女孩是日本的。”
“嗯。”手冢有点沉默。
波尔克看了几眼也沉默了,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点评,仿佛在看一场闹剧。“决赛直播”这几个字他没看错吧,这是决赛?
打的也太难看了……
他们在国外集中训练,不知道本国网协已向她发出了邀请。不过即使知情,波尔克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真是场一言难尽的比赛,双方的失误都好多,要发球没发球,要控点没控点,他不由闭上了眼睛,还挺佩服对方看得下去的。
这俩人真的是决赛水平?
“她今天的状态不好。”仿佛知道波尔克在想什么,手冢这样说着,同时咳嗽了一下掩饰自己。
“……”他略微吃惊,不由转头看了手冢一眼,像忽然不认识自家队员似的。这还是那个严谨的手冢国光吗?他极理智、认真、不苟言笑,从来没为自己找过借口,但是现在,波尔克甚至什么都没说,他就这么着急替她辩解?
JTA的态度就更暧昧难言,虽然网友们的呼声越来越大,“秋川归队”已然形成热议,争论点只在于她拿不到外卡怎么办,能不能破例作为替补,但协会还是暂缓了私下与她沟通的日程。
他们不愿冒险,只想稳妥行事,等决赛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能赢最好,赢不了那就无事发生。不过事情没必要做绝,两头逢源才聪明,所以他们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公告,对她的决赛表现表示出高度的期待,并称不日将与她对接归队事宜,无论怎样,日本队永远是她温暖的家。
决赛前夜的晚上八点钟,酒店前台敲门,为她送来了一封信件。
莉莉有些疑惑,都不敢打开,一关上门就立刻扔到地上,躲的远远的,警惕异常:“有没有危险啊009,里面是什么?”
该死的越前绘声绘色,给她描述了很多危险场景,提醒她晚上不要独自出门。什么对手可能找一面包车人过来弄她啦、在她的饭里偷偷下药啦,心思歹毒的人为了争夺唯一一个名额,无所不用其极。
009:“……没有。”
于是她捡了起来,慢慢打开。是一封写满字的正式函件。
德国网球联合会,抢在所有参赛国家的网协前面,郑重向她发出了邀请。
莉莉诧异挑眉,没想到别国还真关注这么个小小的外卡赛?
那封信写的措辞严谨,对打扰她备赛深感抱歉,却又声称,在此时送信过来,正是为了表明他们的强烈决心和足够诚意。因为这封信不以她赢得外卡为前提,无论输赢,来自德国的邀约均有效。即使她参加不了U-17,他们也愿意为她提供准职业级别的培训,并衷心地希望赛后与她“当面聊聊”。
看完后,莉莉随手把信放在一边,心里并未觉得太过喜悦。这些都是赛后再去考虑的东西。
她突然想到安娜·怀特了。
安娜当时备受瞩目,还有着最佳新人的头衔,粉丝众多,和她现在的处境何其相似?她竟然是在这样的期待和压力里上场的吗?
直到此刻,她才完全理解了对方最后的致命失误。
第二天的决赛首盘,莉莉遭遇了对方的迎头痛击。
从上半区厮杀出来的对手,对她大出风头早就看不顺眼了。为什么大家的影响力都不如她?秋川不就是个普通选手,发挥稍微亮眼一点而已,凭什么这么多人只关注她?她也是从整个半区里杀出来的啊,两人有什么不同?
她想了好久都想不明白,心里却十分生气。
不知好歹!从不回应别人对她的喜欢,她究竟在傲什么?
发挥的太烂了,这样的水平也能打进决赛?也配和她抢夺?
她憎恨着她,嫉妒的尖刺在心里不断冒尖,不仅仅视她为球场之上的对手,更视她为自己进入职业前必须粉碎的障碍。
这样强烈的情绪波动,让她在首盘夺分势如破竹,而莉莉则在心里叹了口气。
屏幕以外,观战的幸村脸色沉了下来。虽说她的对手没注意,但他立刻觉察并意识到,莉莉低头,在短短一局内再次瞟向了球拍方向,这是她感到压力、努力收拢心神的表现。
她那股仿佛能焚毁一切的绝佳状态结束了。
第129章 侥幸
前所未有的恐惧感笼罩在莉莉身上。
此时第一盘打到第七局,双方分差相距并不大,大家相信她努努力就能追的上来。但这是有史以来最让莉莉感到恐惧的时刻。
没有任何理由,她心头涌起的是极端的厌倦和疲惫,毫无斗志和精神。明明身体刚刚启动,热身完毕,一切大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住,注意力正在四下涣散。
忽然很想躺下,什么都不去思考。她第一次在比赛里注意到,天上的云原来是白而轻软的。
“她透支了。”屏幕以外,在切原万分诧异和疑惑的目光里,幸村低声说。
“怎么会?比赛才刚开始!”切原摸不着头脑,觉得部长也太看不起她的体能了吧!
“不是体力,是情绪、精神和心气,她的心气散了。”迹部瞟了幸村一眼,有些惊奇他也能看出来,却也补充了一句。他太过担忧她,都没闲工夫和幸村斗两句嘴。
莉莉杀得太快,像一把极锐利的、破空而出的刀,无人敢撄其锋芒。势不可挡,遇谁杀谁,在她面前众生平等,区别只在于杀的快慢。攻击是会上瘾的,胜利是会上瘾的,车速会越来越快,直至失控撞翻,或是燃料烧光。
刀需要磨,人也需要休息,张弛有度说的不仅是身体,同样也指精神。身体疲累程度很好觉察,莉莉也极为小心,合理分配饮食、睡眠和训练,不让自己过的太累。
但精神能量难以量化,高低都无从判断,连009都不能第一时间分辨,何况它和幸村想的相同,更是不敢说的太多,生怕影响她后面的发挥。
太年轻了。即使打过无数场比赛,但从没有哪段时间的比赛,像现在这样时间长、强度大,她的经验还不足以让她意识到这些。
莉莉正在为前段时间的盛名、瞩目付出代价。
冲劲被迅速消耗。她在失去那一分后敏锐地发现,如果是以往,这球明明可以救得到。脚步在不知不觉中变懒,有些东西烧尽了。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信号,不知道有多少期待她的人,在屏幕前失望地大叫,却又安慰自己,她有时喜欢先落后再追平,也正常。
而直播间里,解说员毕竟也受过专业培训,比普通观众看的更远,不由心里暗喜,却又装模作样地开口,好像很客观似的:“我们来看这一盘的统计——ACE球数量确实不多,非受迫性失误倒是比平时多了不少。可能是比赛中状态的正常波动,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波动给了对方很多得分机会。”
他不喜欢秋川,甚至称得上厌烦,恨不得她下一盘就即刻被淘汰。资格赛期间,他早早发表言论支持一位女选手,颇为看好她,认为其至少能打入四强,然后此人就在正赛里撞上莉莉,直落两盘被提前送走,让解说员大失颜面。更不用说还有网友笑他有眼无珠,压错了宝。
而坐在他旁边的评论员出身于《青少年网球》官媒,同样觉得她很装。但他说出来的话就更漂亮:“其实打到这一步,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选手本人来说,都是很大的突破。我们都相信秋川,但……哦!这一分打得很不错!可惜这样的精彩回合在本盘并不多见。球员应该具备快速调整的能力,但显然,她今天的专注度有点过于起伏。”
U-17训练营里,有人比迹部他们还要更快地跳起来,气得满脸通红。正好周末,她过来探望其他人,便被邀请了留下来看比赛。此时,龙崎樱乃各种火冒三丈,想要进入电视台、成为解说员的心情从没如此迫切过。
她忽然发现网球不仅仅是网球,只要站在公众视线里,就会被刁难、评判、恶意揣度。赢得比赛不是一切,莉莉仅仅回怼了记者一句,就被他们认为是没大没小、不尊重人,甚至在解说里都要阴阳她几句。
他们懂什么?他们经历过训练、比赛、压力、痛苦和伤病吗?只会高高在上,评头论足。
网球这条路上,她想要和她、和其他朋友们一起走下去。龙崎的实力不够成为选手,但还能从事别的行业,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她,努力成为她的喉舌。
而在更远的地方,有人竟然凌晨还不睡,戴着耳机紧盯屏幕,直到有人发现了他,万分诧异,以为自己看错了:“你原来也会熬夜?”
手冢僵硬着表情,一时不知如何开口。而波尔克已坐了下来,凝神细看比赛:“你明天还有训练吧?学员不允许熬夜,难道不记得了?”
“是,抱歉。”他这样低声说道,“我愿意接受处罚。”
“偶尔一次可以允许。不过要是塞弗里德的话,我必定会罚他。”他难得笑了一下,觉得发现了手冢训练以外的其他面孔,颇为新奇,“怎么看起外卡赛了?噢,这女孩是日本的。”
“嗯。”手冢有点沉默。
波尔克看了几眼也沉默了,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点评,仿佛在看一场闹剧。“决赛直播”这几个字他没看错吧,这是决赛?
打的也太难看了……
他们在国外集中训练,不知道本国网协已向她发出了邀请。不过即使知情,波尔克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真是场一言难尽的比赛,双方的失误都好多,要发球没发球,要控点没控点,他不由闭上了眼睛,还挺佩服对方看得下去的。
这俩人真的是决赛水平?
“她今天的状态不好。”仿佛知道波尔克在想什么,手冢这样说着,同时咳嗽了一下掩饰自己。
“……”他略微吃惊,不由转头看了手冢一眼,像忽然不认识自家队员似的。这还是那个严谨的手冢国光吗?他极理智、认真、不苟言笑,从来没为自己找过借口,但是现在,波尔克甚至什么都没说,他就这么着急替她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