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咳。”对未成年说这个真的好吗。面对不着调的队友们,手冢难得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他只是觉得好看,想要分享给她罢了,“仅此而已”。
  那是一瞬间的冲动,却立刻让手冢沿路而下,找寻着最佳拍摄点。石砌平房的三角形墙头格外简洁,屋顶斜向两侧,在无声的群山中,有种极简特殊的美。不过对看到照片的莉莉来说,只会纳闷疑惑:这建筑很有名吗?还不如后面的景色来得吸引人。
  [Lily] 看到你拍的照片,我忽然觉得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Tezuka] 什么?
  [Lily] 山无处不在。
  那边沉默了,可能并不理解她的感想从何而来。
  莉莉没有再关注和手冢的聊天。这只是复盘中一次短暂的休息,通过和他闲聊两句给自己转换心情。没有鸟山也会有别人,往前走的道路上,山总是连绵起伏,永无尽头。
  所以手冢喜欢登山?登山、打网球、写反思日记,都是与自己开展对话。
  等再次轮到她俩的洗牌战时,莉莉有点吃惊:围观的人数量比上次还要多。除了认出前几个球场的女选手外,她一眼就看到了平等院和鬼十次郎。
  “噗!”立刻把笑声封印在喉咙里。
  众人私下讨论过的话题有答案了。穿着同样的队服、站在一起的男生们,谁的颜最有冲击力,谁的脸会被立刻注意到?
  不是幸村迹部白石等人。事实证明,这股子叔的气质才最不容忽视。引人注目是突兀的另一种叫法。
  开始变得兴奋和紧张。莉莉立即垂下眼,全心全意注视起球拍上的参数,在心里默读了一遍。目前别想太多,没必要听其他人的,搞什么复仇之战的噱头。这场比赛和平常的其他比赛没有不同,只是鸟山有些棘手,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
  暂时不去考虑战术,首先完整地、缓慢地,把印在拍子上的参数念一遍。过滤杂念是开赛前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刚开局,鸟山便微微蹙眉,她直觉上认为,莉莉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有所改变,试图采取行动。那么,她选择以防守为主,回球不以深球为主,同时减少主动变线的失误。
  她在二发中增加了侧旋的变化吗?好准确的拍面控制。虽不像男生的发球那样惊人,但这样一来,发球局不太好拿。接发几个来回,鸟山有种说不上哪里奇怪的感受。
  “上来就抢点猛打,体力分配真的没问题吗?”
  莉莉的击球过程在加快,这是一种她自己用起来都不太舒服的节奏,很别扭,很难受,但主打一个让对手更不舒服。
  均衡发展重要,但认清自己的长处在哪同样重要。努力扩大自己的正手进攻优势,逼迫鸟山没有足够时间实现高质量的鞭打。使用ATP正手的准备时间更早,架拍姿态更高,需要一定的蓄力时间,真怪,上次怎么没发现呢?
  可能上次比赛,大部分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失败的小球上了。
  鸟山确实把她研究得很透彻。莉莉喜欢突如其来放小球,以小球夺分的胜率非常高。放小球是特别考验手感和心态的技术,因为她自身的情绪起伏不大,能在大部分情况里维持均值以上的表现,与同时刻的对手相比,她的状态总是好那么一点,所以她的得分机率就更高。
  但越非常规打法越容易被研究,花活总是伴随一定风险。上场比赛失败,很难说不是因为放小球被提前追上,马上陷入被动,从而被对方接几拍打穿导致的。
  更何况,莉莉这次完全奔着有意识加快回击节奏去的,战术全部围绕着最擅长的正手展开,猛烈攻击让她不敢再随意拉小球,毕竟速度和细腻度不可兼得。
  “不是说她会用单反吗?怎么打到现在一次都没用过。”有人期待了半天,好生失望。
  “但刚刚用双反打出斜线、追打上升点也很厉害哎……”
  “她在迫使对方失误。”平等院这样说。
  “怎么个迫使失误?”这话也太笼统了吧!谁家的网球不是这样打的?所有的防守反击风格都可以被这样概括好不。
  当沉闷的声音再次从拍面上传来,仿佛一声报丧,听得鸟山心中一沉,很难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次找不准甜区发力点。她忽然读出对方的策略。
  原来是这样吗?她甚至都没注意过这点!自己的正手姿态其实在不经意切换?打的一切顺利时,她用的是新动作,一旦到了关键分或者感到受迫,根深蒂固的旧动作又冒出来了。
  改变动作的隐痛比想象中来的更长远,带来的犹豫和卡顿或许仅仅只有一瞬间,但在场上,这瞬间就是致命的。
  她一直认为自己改的很好,面对其他人鲜少有败绩。甚至可以说,多亏了这种改动,正手的威力和穿透性才大大提升,让她产生了能追逐一号球场的野心。虽然对莉莉进行了用心研究,但她的目光绝不会在她这里止步。
  她磋磨着她,以游戏的、玩笑的心态。想要探究她的内心,粉碎她的意志,却不想被她先一步凿开裂缝。她怎么能做到这个地步?
  第114章 睡不着觉
  中场休息时,莉莉把头绳揪下来,熟练地以手拢发,将马尾重新梳理整齐。刚刚都快给她俩撕的披头散发了。
  好累啊!她没尝试过这样的体力分配,将大部分体能压在前期。很冒险,容易后继无力,但现在看起来确实奏效。
  鸟山希望证明自己的改变是对的,这种想法反而会让她陷入纠结。莉莉时不时的提速和强力压制无限放大了她和新动作的磨合,打起来越不顺,失误越多,比分越落后,人越受到打击变得不自信,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谁都没料到比赛发展成这样,名义上是她对鸟山的复仇之战,但没人看好她。就隔了两天能进步多少,难道还能起飞不成。
  但现在看来,她怎么处于占先?面对两天前以大比分胜了自己的对手,处于占先?
  “好耶!莉莉加油!”有人精神抖擞地叫道。
  保持冷静,比赛没结束,一切都来得及。鸟山低声对自己说。她不畏惧压力,即使头脑好像被泡在冷重的黑水里,但她不畏惧。她只是感到恼怒,不允许自己在对方面前失态成这样。
  心理压力大是常有的,或许距离最佳状态只有一步之遥。即使正手全面哑火差点被对方捶崩,但触底反弹,反倒让她打出了一发犀利到极致的追身球,接连下分,将局面稳住。
  她要用莉莉来磨砺正手,她要用这场比赛克服阴影。
  然而莉莉也开始悄无声息改变倾向。深且重的球有效,对方架拍有延迟,点找不准,顶不住,对重球的回击质量不高,当然是件好事,但她本身也会感到疲惫。
  趁着间隙,她两下对比,换了另外一只稍微轻点的球拍:过轻也不行,这只还差不多。又顺便和气喘吁吁的樱乃打了个招呼。后者今天不值班,也急急忙忙过来围观。
  自从专心学球和研究解说之后,樱乃大致对女生们的网球风格有了分类的概念:是底线型还是网前型,是擅长主动变线的攻击型,还是引诱对方失误的反击型,或者是纯磨,偏重平击、上旋还是借力,偏重发球还是接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她现在也能看出不少门道来了。
  这就是想要成为比赛解说需要持续完成的功课。
  虽说向上走必然要适应各方打法,现代学员的球风都逐渐趋向综合,但每个人天赋不同,体能、肌肉分布不同,有效得分的方式也不同。
  拿女生身高来说,高个比矮个更容易练出威力大的发球,更适合打上旋路子,但跑动肯定就不如矮个。莉莉的身高、体格、技术非常居中,在各项里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先天性身体基础发展的很均衡。
  体能还行,不过算不上能磨,移动还行,也算不上顶尖。网前和底线技术同样平衡,还有视力和预判力做为补充,使得莉莉在单打中成为毫无风格倾向性的选手。她打出怎样的球,侧重攻击还是防守,会不自觉根据对方的表现进行调整。
  刚开始的战术是为了引出对方的毛病,破坏她的心态,将裂缝撕大,而接下来她需要的是回归均值,尽量保持续航力、再加上比对方略高些的控球度。
  过于精细的控球太浪费体力了,没必要,适当粗放些也在可控范围内。
  最后,虽说莉莉险之又险地赢下比赛,不过她轻微皱眉,若有所思,鸟山朝她伸出手时,脸上难得没了笑容,也没生气,有些意味深长。
  “拿我当磨刀石用?狡猾。”获胜的一方低声道。
  鸟山没回应,只是微笑:“恭喜你。”有些遗憾没能看到对方表面以下的东西,但至少,她对她了解得更深入了。
  莉莉下次赢不了她的。
  在全场的哑然无声里,鸟山神情自若地离去。而胜者被其他人围着,再次觉得对手的心思难以琢磨。她认为自己以后对上她的胜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