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像是默契,又像是一种逃避。
倒不是生疏了,相反地,她们比以前更常见面,放学一起走,偶尔一起吃饭,像朋友,也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但每当简珩收到上官瑾的消息,还会慢半拍地笑一下。她偶尔也想问点什么,比如那晚你是不是醉了,比如你还记不记得?每次点开对话框又默默关掉。好像问出来了,就会有什么不一样了。
上官瑾有时会走神。
看着简珩拢头发的动作,发尾扫过耳垂,像她睫毛蹭过自己掌心的那一瞬的感觉好痒。
寒假你有什么打算吗?简珩有天晚自习下问她。
可能要出国一趟,去看那边的亲戚。她顿了顿,回来之前,还不确定能不能联系的上。
所以,你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
嗯简珩显得很平静,注意安全。
什么嘛
她们都知道,这次对话里埋着点什么,但是谁也没翻开那一页。
临近期末,城市终于彻底入了冬。
街头橱窗换上红金色调,人行道旁的树枝两侧缠上了节庆灯串,夜晚亮起一闪一闪的,像新年的前奏。超市里循环播放着喜庆又俗气的背景音乐,年味一天天浓起来。
寒假前倒数第二天放学,简珩送她到校门口。风吹得人耳朵发红,她拢了拢酒红色的围巾,把手插进口袋里。
到了发消息。她只说了一句。
上官瑾看着她,突然觉得什么都说不出口。
最后只是点了点头:好。
她没回头,径直离开了。
简珩站在校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缓缓消失,手指在口袋里无意识地抓着什么,一言不发。
远处天光渐暗,城市陷入冬日黄昏的静默。
出发前夜,上官瑾坐在去机场的车上,半靠在座椅上,侧头看着窗外飞快掠过的街景,熟悉又遥远。
她忽然想到那天简珩说注意安全的时候,语气没什么起伏,但是好像又藏着点什么。
车窗上浮起一层雾,她伸出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两个大写字母,又很快抹掉。
父亲在副驾驶接电话,语速不快,但句句带着决断。
母亲低头在翻看着行程计划。
祖父闭上眼睛,眉头紧皱,似在沉思什么。
却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去。
飞机是傍晚的,天边飘着灰白色的云,像还没落下的雪。
她低头点开手机,还亮着简珩昨天发的那条消息:
【早点回来。】
短短四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她手指微动,回了四个字:
【记得想我~】
飞机落地的时候,是当地晚七点。
北欧的天黑得早,机场外一片漆黑,只有雪亮的路灯沿着道路延展开来,空气干冷,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有点疼。
这是个安静的城市,建筑不高,墙面是统一的白与灰,木质结构裸露着粗粝的线条,窗台边挂着星星灯,远远看过去像童话书里走出的小镇。
上官瑾拢紧墨蓝色围巾,跟在家人身后,拉着行李箱走在结冰的街道上,轮子发出咔哒的声响。
上官家的老宅坐落在芬兰劳马郊区,木屋顶上覆盖着积雪,浅灰色砖墙,窗棂边挂着淡黄色的雪灯,壁炉是真的柴火,火苗跳动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雪烛节将近,屋门前插着北欧特有的草编羊,简陋却可爱。
第二天她早起,在不远处的小镇里闲逛,遇上了集市日。
街头摆着手工饰品摊,有人在售卖羊毛手套和花草编织的雪烛节花环。她看中一个雪花图案的木雕小摆件,正犹豫时,被摊主递上一杯加了肉桂的热红酒,笑着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说了句:Happy Lumikynti!
她轻轻点头,道了谢,买下了那个木雕。
后来她收好那只木雕,贴着她房间的壁炉放了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亮的时候光透过窗子洒进来,木雕上的雪花图案泛着暖意。
她开始喜欢这种缓慢而具体的生活节奏。
但喜欢归喜欢,总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比如,有人能陪她走在雪地上,一起喝那杯热红酒,听集市的手风琴演奏。
这份念头被她压了下去,上官瑜是在家族聚餐的前一天晚上赶来的。
聚餐设在老宅偏厅,桌上是铺满银器和白瓷的欧式长桌,烛光映着水晶杯晃出细碎的金色光斑。
晚饭还没开始,亲戚之间早已寒暄热络。上官瑾搭着浅驼色的毛呢外套,盖住了里面的藏青色礼服,安静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除了几句礼貌的寒暄,她几乎没怎么开口。
听说瑾瑾要艺考了?一位婶婶放下刀叉。
是的,上官瑾点头,语气温和,走小提琴专业考试。
那不错啊,从小叔父就夸你的小提琴拉得好,颇有几分他当年的风范哩!舅父笑着附和着。
不过学艺术这条路也不容易。另一位姑姑感慨,要是真走专业路线,以后可不轻松。
哎呦,你忘了咱们家老爷子是干啥的啦这位姨妈忙着小声打断她。
你祖父年轻时是走正经仕途的。上官素抿着红酒,语气温和却带着威严,上官家几代人都讲规矩,不能忘了本。
祖父沉默片刻,看向她:你是真的喜欢小提琴吗?
上官瑾坐得端正,微笑得体。
祖父,我试过很多乐器,但只有拉琴时,心是静的。
那一瞬间,她把自己护得严丝合缝,温柔却锋利,像穿上了最合身的铠甲。
父亲轻轻抬了抬眉,淡淡地道:该想清楚的,早晚要想清楚。
说话间,还不忘扫一眼上官瑾的手机屏幕,停顿几秒,似有意似无意地说了一句:和简家的那位,还是别走太近。
还有,侯家的小公子,多跟他接触接触。
纪岚。上官素打断了他,吃饭吧。
上官瑾没有回话,只是握紧了酒杯,指节压得泛白。
饭后,她悄悄溜到后院,走到覆雪的石阶上,耳边是风声和树枝在雪里轻响。
上官瑜从屋里走出来,披着件驼色大衣,站在她身边。
被审问完了?
如你所愿,全身而退。
但你不高兴。
她没说话,手插在兜里,低头踩着积雪,
你这样其实挺危险的,上官瑜轻声道,你擅长把情绪藏起来,也擅长忍耐,一旦不想说什么,没人能从你嘴里挖出半句。
我不觉得这是坏事。
可这不是在保护自己。他顿了顿,这是在消耗你。
她没作声。
上官瑜轻叹一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绒布盒塞给她。
她疑惑地打开。
是一枚银质的迷你小提琴吊坠,细节极精致,像是特地定制的。
你小时候说过,想带它去维也纳看雪。
维也纳没去成,来芬兰看雪也不错。
她抿了抿唇,眼睛忽然有点发涩。
你还记得?
我当然记得。他说,今天是你生日。
她怔住,反应了一秒,才笑着嗔怪道:你居然记得。
不是居然。你不说,不代表不重要。他望向她,至少,我不会忘。
她正要说什么,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生日快乐。】
简珩的消息。
只有四个字,却像穿越了好几千公里的风,落在她的掌心。
上官瑾没有立刻回。
她盯着那一行字,慢慢抬头。
雪在这个瞬间悄然落下。
没有前奏,没有声响,像极了某个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她张开手掌,雪花落进掌心,轻得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她忽然笑了。
一种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心动,轻而不可逆地,从这一刻开始慢慢积雪成湖。
简珩今年的寒假过得很安静。
家里依旧是那种看不出温度的整洁,饭点一到大家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说话不多,大多是张秀兰又在跟简璋抱怨菜价和简钰挑食之类的琐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年夜饭那晚,客厅灯光昏黄,旧吊灯晃着微光,饭桌上是几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红烧鱼、醋熘白菜、煲的乌鸡汤,还有一盘微凉的饺子。电视开着春晚,小品热闹,却没人真正看。
倒不是生疏了,相反地,她们比以前更常见面,放学一起走,偶尔一起吃饭,像朋友,也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但每当简珩收到上官瑾的消息,还会慢半拍地笑一下。她偶尔也想问点什么,比如那晚你是不是醉了,比如你还记不记得?每次点开对话框又默默关掉。好像问出来了,就会有什么不一样了。
上官瑾有时会走神。
看着简珩拢头发的动作,发尾扫过耳垂,像她睫毛蹭过自己掌心的那一瞬的感觉好痒。
寒假你有什么打算吗?简珩有天晚自习下问她。
可能要出国一趟,去看那边的亲戚。她顿了顿,回来之前,还不确定能不能联系的上。
所以,你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
嗯简珩显得很平静,注意安全。
什么嘛
她们都知道,这次对话里埋着点什么,但是谁也没翻开那一页。
临近期末,城市终于彻底入了冬。
街头橱窗换上红金色调,人行道旁的树枝两侧缠上了节庆灯串,夜晚亮起一闪一闪的,像新年的前奏。超市里循环播放着喜庆又俗气的背景音乐,年味一天天浓起来。
寒假前倒数第二天放学,简珩送她到校门口。风吹得人耳朵发红,她拢了拢酒红色的围巾,把手插进口袋里。
到了发消息。她只说了一句。
上官瑾看着她,突然觉得什么都说不出口。
最后只是点了点头:好。
她没回头,径直离开了。
简珩站在校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缓缓消失,手指在口袋里无意识地抓着什么,一言不发。
远处天光渐暗,城市陷入冬日黄昏的静默。
出发前夜,上官瑾坐在去机场的车上,半靠在座椅上,侧头看着窗外飞快掠过的街景,熟悉又遥远。
她忽然想到那天简珩说注意安全的时候,语气没什么起伏,但是好像又藏着点什么。
车窗上浮起一层雾,她伸出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两个大写字母,又很快抹掉。
父亲在副驾驶接电话,语速不快,但句句带着决断。
母亲低头在翻看着行程计划。
祖父闭上眼睛,眉头紧皱,似在沉思什么。
却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去。
飞机是傍晚的,天边飘着灰白色的云,像还没落下的雪。
她低头点开手机,还亮着简珩昨天发的那条消息:
【早点回来。】
短短四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她手指微动,回了四个字:
【记得想我~】
飞机落地的时候,是当地晚七点。
北欧的天黑得早,机场外一片漆黑,只有雪亮的路灯沿着道路延展开来,空气干冷,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有点疼。
这是个安静的城市,建筑不高,墙面是统一的白与灰,木质结构裸露着粗粝的线条,窗台边挂着星星灯,远远看过去像童话书里走出的小镇。
上官瑾拢紧墨蓝色围巾,跟在家人身后,拉着行李箱走在结冰的街道上,轮子发出咔哒的声响。
上官家的老宅坐落在芬兰劳马郊区,木屋顶上覆盖着积雪,浅灰色砖墙,窗棂边挂着淡黄色的雪灯,壁炉是真的柴火,火苗跳动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雪烛节将近,屋门前插着北欧特有的草编羊,简陋却可爱。
第二天她早起,在不远处的小镇里闲逛,遇上了集市日。
街头摆着手工饰品摊,有人在售卖羊毛手套和花草编织的雪烛节花环。她看中一个雪花图案的木雕小摆件,正犹豫时,被摊主递上一杯加了肉桂的热红酒,笑着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说了句:Happy Lumikynti!
她轻轻点头,道了谢,买下了那个木雕。
后来她收好那只木雕,贴着她房间的壁炉放了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亮的时候光透过窗子洒进来,木雕上的雪花图案泛着暖意。
她开始喜欢这种缓慢而具体的生活节奏。
但喜欢归喜欢,总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比如,有人能陪她走在雪地上,一起喝那杯热红酒,听集市的手风琴演奏。
这份念头被她压了下去,上官瑜是在家族聚餐的前一天晚上赶来的。
聚餐设在老宅偏厅,桌上是铺满银器和白瓷的欧式长桌,烛光映着水晶杯晃出细碎的金色光斑。
晚饭还没开始,亲戚之间早已寒暄热络。上官瑾搭着浅驼色的毛呢外套,盖住了里面的藏青色礼服,安静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除了几句礼貌的寒暄,她几乎没怎么开口。
听说瑾瑾要艺考了?一位婶婶放下刀叉。
是的,上官瑾点头,语气温和,走小提琴专业考试。
那不错啊,从小叔父就夸你的小提琴拉得好,颇有几分他当年的风范哩!舅父笑着附和着。
不过学艺术这条路也不容易。另一位姑姑感慨,要是真走专业路线,以后可不轻松。
哎呦,你忘了咱们家老爷子是干啥的啦这位姨妈忙着小声打断她。
你祖父年轻时是走正经仕途的。上官素抿着红酒,语气温和却带着威严,上官家几代人都讲规矩,不能忘了本。
祖父沉默片刻,看向她:你是真的喜欢小提琴吗?
上官瑾坐得端正,微笑得体。
祖父,我试过很多乐器,但只有拉琴时,心是静的。
那一瞬间,她把自己护得严丝合缝,温柔却锋利,像穿上了最合身的铠甲。
父亲轻轻抬了抬眉,淡淡地道:该想清楚的,早晚要想清楚。
说话间,还不忘扫一眼上官瑾的手机屏幕,停顿几秒,似有意似无意地说了一句:和简家的那位,还是别走太近。
还有,侯家的小公子,多跟他接触接触。
纪岚。上官素打断了他,吃饭吧。
上官瑾没有回话,只是握紧了酒杯,指节压得泛白。
饭后,她悄悄溜到后院,走到覆雪的石阶上,耳边是风声和树枝在雪里轻响。
上官瑜从屋里走出来,披着件驼色大衣,站在她身边。
被审问完了?
如你所愿,全身而退。
但你不高兴。
她没说话,手插在兜里,低头踩着积雪,
你这样其实挺危险的,上官瑜轻声道,你擅长把情绪藏起来,也擅长忍耐,一旦不想说什么,没人能从你嘴里挖出半句。
我不觉得这是坏事。
可这不是在保护自己。他顿了顿,这是在消耗你。
她没作声。
上官瑜轻叹一口气,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绒布盒塞给她。
她疑惑地打开。
是一枚银质的迷你小提琴吊坠,细节极精致,像是特地定制的。
你小时候说过,想带它去维也纳看雪。
维也纳没去成,来芬兰看雪也不错。
她抿了抿唇,眼睛忽然有点发涩。
你还记得?
我当然记得。他说,今天是你生日。
她怔住,反应了一秒,才笑着嗔怪道:你居然记得。
不是居然。你不说,不代表不重要。他望向她,至少,我不会忘。
她正要说什么,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生日快乐。】
简珩的消息。
只有四个字,却像穿越了好几千公里的风,落在她的掌心。
上官瑾没有立刻回。
她盯着那一行字,慢慢抬头。
雪在这个瞬间悄然落下。
没有前奏,没有声响,像极了某个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她张开手掌,雪花落进掌心,轻得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她忽然笑了。
一种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心动,轻而不可逆地,从这一刻开始慢慢积雪成湖。
简珩今年的寒假过得很安静。
家里依旧是那种看不出温度的整洁,饭点一到大家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说话不多,大多是张秀兰又在跟简璋抱怨菜价和简钰挑食之类的琐事,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年夜饭那晚,客厅灯光昏黄,旧吊灯晃着微光,饭桌上是几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红烧鱼、醋熘白菜、煲的乌鸡汤,还有一盘微凉的饺子。电视开着春晚,小品热闹,却没人真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