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过这些,李晏自然毫不知情,她此刻拉着沈念,激动之心溢于言表:嗣安,娘同意了。
  眼前十分激动,眼中满是自己的李晏和之前那个总是收敛着情感,躲着自己的李晏差别实在是太大了,饶是沈念,也不由得有些恍惚:当真吗?
  李晏冲着沈念笑了笑:自然,我何时骗过你?那些字画,还是留下吧,此刻娘大抵是不愿入宫的,待娘想要入宫之时,我便回府带她过去如何?
  大普都是阿晏打下来的,有何不可?沈念丝毫犹豫便同意了,却又好似调侃她一般低声开口,若是阿晏有想法,或许我的帝位便是阿晏的了呢?
  李晏被沈念这番话一惊,连忙捂住她的嘴看向四周,见无人偷听后才松了一口气:不可乱言!
  谁让阿晏什么话都没说便丢下我与李夫人入了屋?沈念笑眯眯地开口,理由却让李晏一阵无语,阿晏若是让我开心起来,兴许我便不会乱说了。
  明知沈念这是没事找事,就是给自己想要做些什么随便找的借口,可李晏虽无语,还是同意了:嗣安喜欢便好。
  几日后,李晏将入后宫的消息明显已经传遍了大普,就连远在北疆的大金都听到了些许风声,终于回到正统血脉的大金金帝完颜平立马死皮赖脸的命人带着一车车金银财宝来大**城祝贺,直接打了在背后推动此事的官员一个措手不及:本来想要以此让天下讨伐大普,怎么成了别人贴上大普的借口?
  而民间百姓,仅仅只有少数无所事事的地痞流氓反对此事,不知是受人指使还是真的愚笨,妄图煽动百姓造反,可还没开口便被一帮百姓打跑报官了,开玩笑,真正辛勤劳动的百姓才是大普的基石,大普皇帝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沈念是真心为他们着想啊,赋税不高,劳役也没什么要求,哪个百姓不喜欢?这下有人想要造她的反,破坏这种局面,惧怕换上一个昏君的百姓立马便动了手。
  而李晏站在安宁殿内,身旁是一堆手忙脚乱的裁缝。
  何必如此隆重,又不是封后。李晏无奈地看着面前严肃的沈念,本来为了朝堂的稳定,沈念便打算封个妃作罢,可即便是封个妃,也不必如此大张旗鼓的吧,近些时日这明摆着逾矩了的行为令李晏有些难以想象,此等行径,若是逾矩了,朝臣定然会反对。
  沈念却毫不在意:无碍,阿晏听我的便是了,完颜平送的东西不用白不用,朝臣不会说什么的。
  毕竟李晏又不知道她真的要封后,沈念便干脆直接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一旁重新升任丞相的张褚衡和谢景成可就没沈念这么镇静了,这几日李晏被这些事情整的脱不开身,况且将入后宫,再以丞相之名上朝也不好,自是不知道沈念干了些什么事的。
  众爱卿不妨直言,镇北侯功高劳苦否?宏伟的大殿上,沈念坐在龙椅上,有一种不知何时养成的威严感,好看的脸上又带上了那熟悉的笑容,好似下一秒便会从她嘴里蹦出一个朕心甚慰。
  朝臣都低着头,默不作声,沉静的大殿内,沈念轻轻啧了一声,听着十分明显。
  朝臣这才有了反应:镇北侯自是功高劳苦,若无镇北侯,便无今日的大普,可惜镇北侯乃女子之身,否则封个异姓王都是绰绰有余之事。
  沈念自是不喜众人说李晏因女子之身才没能封异姓王的事情,毕竟在她眼中,李晏值得,也应该封这个王,干脆直接就忽略了后面那一句,面带微笑地开口:诸卿所言甚是,镇北侯功高劳苦,原本命其入后宫,便令民间颇有微词了,虽说是自己请入,可多少是有些影响的,而今若是只封个妃,诸卿认为,会不会与镇北侯的功劳不符?
  沈念这话一出,底下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皆是无语,什么与功劳不符?明明就是你这狗皇帝自己嫌封的低,想要再封高点而已,说那么好听,不还是想要他们提出来,她好顺着台阶下。
  于是众大臣只能顺着沈念的意思开口:如此说来,到确实是臣等考虑不周了,不如将镇北侯改封为贵妃,皇上觉得如何?
  不。沈念打断了这大臣的话,认真地看着众人,再次开口。
  朕要封她为后。
  作者有话说:
  或许下章完结
  第九十六章
  后来便自然是朝臣和沈念激烈争执,谁也不肯让步,直至沈念甩出一句文帝遗诏,才再次让人闭了嘴,朝臣们对于沈念可谓是又爱又恨,她刚登基时,任用能臣,能让有才能的朝臣们有一种遇知己的感觉,可沈念后来羽翼丰满了,身后又站着李晏张褚衡两大巨头,便开始争起了权,到最后,也成了和其他君主无疑的冷漠专权的皇帝。
  在约等于沈念的一言堂的朝堂上,即便心觉此事不合规矩,违背礼制,可这礼制都几乎是沈念与李晏守住的,心中再不服也只能忍下,对于这帮势力被大大削弱的文臣来说,唯一能做的斗争似乎只剩下拉拢史官抹黑武安帝和镇北侯了。
  但即便如此,对于毫不在意这些东西的李沈二人来说也没有任何威胁,世人自会将此事记住,时至今日,她求的早已不是几乎不可能的大普千秋万代和名留青史了。
  即便沈念极力隐瞒自己想要封李晏为后的想法,可这消息还是走漏了,沈念瞒的其实很好,否则李晏也不至于从旁人嘴中听来才知道沈念要封她为后的消息。
  听说了吗?原本皇上确是要待镇北侯入宫后封其为妃,可不知是不是又与朝臣吵了一通,近些时日,好似是要封她为后啊!酒楼里人头攒动,众人围在一个男子身边,饶有兴致地听着他讲话,实不相瞒,小人家里便是营那丝绸生意的,听闻这几日,朝中常派人来家中进丝绸,而今看来,应当是为做那凤袍的。
  经过乔装的李晏俨然一副侠客模样,她听了这话,早已震惊不已,压了压帽檐,低声问这男子:照这位公子所言,镇北侯当真会为后?
  可不是嘛。对于分享八卦的人,百姓们都是直呼你的,而今这男子听到李晏这等侠客喊自己公子,心中颇为受用,你身为侠客,本就消息灵通,随意打听一番便知了,咱皇上对镇北侯堪称痴迷的态度,也不知是镇北侯先动的感情还是皇上话说这位兄弟,你可知两位女子的八字是如何相合的?
  听了这话,李晏也知道京城里能传出来的东西绝不是空穴来风,毕竟这件事要是假的,那么这帮无端造谣生事的百姓早已被隐藏在人群中的铁西营抓走了,而眼下铁西营不仅没出现将人带走,反而还放任这人与他人说,无非就是想要将这事搞的京城人尽皆知嘛,如此,倒确实附和沈念的性格。
  耳边传来那男子的一阵呼唤,李晏回过神来,连忙和这男子道了谢便快步离开了,而头上也还是戴着从始至终都没摘过的斗笠。
  李晏出了酒楼,便一路朝着礼部所在之地赶去,她必须要验证那男子的说法,若是真的,沈念的做法便太胆大包天了。
  可一直混在人群中的铁西营必定会比李晏快一步通知消息,于是乎,当李晏赶到礼部时,门前只有新来的进士官在扫地。
  镇镇北侯!扫地的进士官见到李晏,如同老鼠看到猫一般,立马就结巴了起来,下官官官,见过镇北侯!
  若是往常,李晏指定不会在意这些东西,反而会安抚这结巴的进士官的心情,可现在就不同了,礼部如此避着她,除了掩盖沈念不愿提早告诉她的事实,好似便再无什么可能了。
  李尚书呢?李晏四处寻找礼部尚书却没能找到,只能问眼前这扫地的进士官,本官找他有点事。
  进士官一阵结巴,在李晏的注视下,他知道自己要是撒谎,李晏一眼便能看出来,可若是不撒谎,他又会坏了沈念交代给他的任务。
  见这进士官都快哭出来了,得到变相回答的李晏只能不为难他,独自走向屋内。
  这时进士官却不结巴了,立马冲到了李晏面前:侯爷!这不能进啊!
  这进士官演技拙劣,李晏也没了想要再同他墨迹下去的意思,便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安慰他:你放心,此事我会同李尚书保密,李尚书定不会追究。
  得到了保证,自己的仕途无碍了的进士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晏打开门走进去。
  李晏走进屋,果不其然,金册金宝,册文宝文,全都整整齐齐的摆在桌上,李晏正想上前一步,便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本来还想再瞒一段时间的。沈念略显遗憾的声音传来,还是不小心被阿晏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