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沈念看着李晏,没由得被她突然严肃起来的态度给震慑了,便也没急着问缘由,放任李晏说了下去:文安旧臣自认为功高劳苦,有些权力再正常不过了,他们没有动了大普的根基,作恶便作恶,若是皇帝暂时不管他们,他们倒是会老实一阵子,乖乖听皇帝的话,可若是皇帝执意要将此事抖出来,我大普此刻方才平息战乱,百废待兴,文安旧臣若是联合起来再次造反,对大普来说还会是一个麻烦之事。因而,倒不如先放任他们一段时间,待铁西营搜集情报后再做打算。
李晏这番话,恰恰说中了沈念的心思,也平息了沈念的愤怒,她说的话,沈念不是不知道,只是今日被愤怒蒙蔽了头脑,才想出这样的昏招。
沈念将李晏扯了过来,靠在了她怀中,闷声问道:他们说阿晏杀了爹,阿晏就不生气?
有何好生气的。提到沈存的死因,李晏不由得感到些许心虚,嗣安若是信我,便不会听信谗言,若是不信我,即便我将此事说出花了,也是无济于事。
沈念盯着李晏,思考良久才诚恳地回答:阿晏,你是否真的做了此事,我不会追究,父皇当时身体本就是强弩之末,虽说病倒前身强体壮,可终究是年事已高,沈易若是再气上一气,父皇怕是会病入膏肓,一剂补药,又怎能算做害死父皇的根本?
其实沈念一直知道李晏当初送药给沈存的事情,她也知道其中定会有猫腻,可重不重要沈念并不在乎,就如她话中所说,沈存本就是强弩之末,李晏那一剂药,兴许能使他好转,兴许会是他病重的根源,无论如何,沈念都不想再将这事说下去了。
李晏闻言,抬头看向沈念,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可是
不必再说了。眼见李晏还要继续说下去,沈念出声制止了她,我知道。
李晏只感觉鼻子一酸,眼前便变得模糊了起来,直至眼泪流出时听见沈念对自己的关心才终于忍不住靠在沈念的怀里哭了起来。
嗣安,你这般对我,让我如何报答你?李晏哽咽着,断断续续道,仅仅只是依靠先帝遗诏中做的收复失地,似乎又难以回报这些。
闻言,沈念不由得有些无奈,李晏哪都好,就是对自己太好了,已经是一种无底线的好了,她年少时收着内心的情感,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向上爬,仅仅只是想要为自己撑腰,又在大普被叛军攻入时冒着违背皇命的风险迅速赶回,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每一样都是她做的。
可以说这样的盖世之功,连男子都没几人能做到,李晏却偏偏做到了,反倒还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多,荣华富贵给不给她都不介意。
想到这里,沈念伸手揉了揉李晏的头:阿晏,你做的已经足够了,我不过动动嘴皮子,怎就让你如此感动?你可知,世人皆称赞镇北侯不慕名利,有了父皇的遗诏,即便今日朝会之事传出去又如何?
沈存的死,即便不是李晏做的,可身为间接推动了这一切的李晏还是感到愧疚,虽说因她爹的死以及死后沈存还醉生梦死而怨恨沈存,但从小便被培养的忠君报国思想还是令她在为沈存送药时多了几分愧疚,李晏为沈存端去的药本是无毒的,可那药与沈存当日所用下的御膳是相克的,两者相食,必定会加重沈存的病情。
皇上,该服药了。思绪回到三年前,李晏端着装着药的碗进了安宁殿,叛军已退至城外,待北疆剩余大军回京,叛贼定会闻风而逃,暂且无需担心。
躺在床上颇显憔悴的沈存咳了咳,将自己支撑了起来:朕知道了,此次多亏了爱卿,否则朕兴许已经身首异处,成为那逆子刀下的亡魂之一了近些时日既需要爱卿稳定朝堂,又需要爱卿防守京城,真是有劳爱卿了,待叛乱平定,爱卿想要什么不妨直说,朕会尽量满足爱卿。
李晏对着沈存笑了笑,将药递了出去:为君分忧,本就是臣应做的,只要皇上不追究臣违背皇命私自回京的事,臣便不需要任何奖赏。
沈存接过药,仰头喝了下去,又咳了咳:此地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妨直说,若是说错话,朕不会与你追究。
而就是沈存喝药的这一瞬间,他没能看见李晏方才拿着药的手正在微微颤抖,反倒是愈发感激李晏。
李晏思虑再三,还是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沈存见此,也不勉强她,似是为自己缓解尴尬地笑了笑:罢了,朕自知时日无多,待朕驾崩,大普新君便为嗣安,到那时,朕命你为辅政大臣辅佐嗣安可好?
这番话果然让李晏有了反应:臣谢过皇上。
沈存笑了笑,摆了摆手便让李晏退出去了,而没过多久,文安帝沈存病重,召一神秘人入宫后便命张褚衡、沈念与李晏入宫,留下遗诏后不久便驾崩至安宁殿内。
而这一切,便是她李晏间接造成的。
在不知道沈存命狄蚺写下遗诏之前,李晏虽对此心生愧疚,可到底还是怨恨沈存的,今日得知真相,又怎能不后悔?哪怕沈存的死并不是李晏干的,可李晏终究是做了那谋逆之事,心里这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作者有话说:
其实我感觉这周或者下周就能完结了
第九十四章
阿晏,父皇能写下遗诏,便是默许了你我之间的事了。沈念说着,将出神的李晏思绪重新拉了回来,不知阿晏还想要什么封赏?讨些金银珠宝给夫人生活也好啊,自你卖了祖业为将士发军饷后,夫人的生活虽说勉强过得去,可终究是困苦了许多,不如找个日子,你我二人一同去接夫人入宫?
准许官员的家眷入宫本就是有些逾矩的,而在重文轻武的大普,武将的夫人更是不被允许的,但沈念倒也不在意这些,身为几乎从废墟中重新拉扯起大普的皇帝,她最次也能在世人中讨个明君的称呼,连让李晏入后宫这种事都做出来了,再背个这个名头又有什么?
李晏却面露纠结,李夫人林润芝在她爹病死后便跟着不喜大普了,大普危机重重的时候,也没少写信给李晏劝说她不要为大普出生入死,尽了做臣子的份便好了,免得再落得一个郁郁而终的结局,可见林润芝对文安帝做下的蠢事仍然颇有微词,因而自己要是开口,她应当也是不愿意的。
看出了李晏的为难,沈念亲了亲她,轻声哄道:阿晏不必担忧,此事有我,若是阿晏怕夫人不愿,我与她聊聊便是。
李晏方才才止住眼泪,眼下正疲惫着,十分温顺乖巧的点了点头,在沈念怀中安静地躺了会便睡了过去。
而沈念说着说着便发现怀中的人没了动静,连忙低头,才发现李晏睡着了,轻轻喊了一声后见李晏没有反应,无奈地笑了笑,为李晏盖好被子后有些心疼地开口自言自语道:阿晏啊阿晏,你怎就不能为自己考虑一些呢?
沈念的动作很迅速,前一日才说好要去看望李夫人,第二日便筹备好了,命人将从叛军那收归的金银财宝中挑了两箱字画搬上马车后便带着李晏出发了。
这浩大的声势想不引起京城百姓的注意都不难,京道两旁站着一排排为这权贵人家马车自动让路的百姓,有几个站在前头的人探头似是看见了那一眼便知道里面装的不会是什么便宜的东西的箱子,连忙转头窃窃私语。
这么大的声势,里面装的都是啥啊?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一脸好奇地问那前头站着的书生,书生转过头来,一脸自豪地开口: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马车车辕上束两横杠,前者名曰凤辕,马负之以行,次曰推辕,班直推之以助马力,横于辕后者名曰压辕,虽说这车队规模不大,可放眼当今天下,能有资格坐此等马车的人,应当只有当今圣上了。
百姓们自是听到了这书生的推测,纷纷议论起来,书生听了,更是得意:小生听闻家中父兄说镇北侯欲辞官辞候,自入后宫,今日这圣上车驾的方向,想来便是去那镇北侯府的,如此看来,倒是令人有些信服那说法。
听了书生的这番话,周围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女子与女子又怎能在一起?这不但违背伦理,还必定八字不合,实属不合礼数。
这位老爷,看你读书读的多,知晓事情知晓的也多,想必应当知道这其中的渊源吧?那一开始提问的百姓虽也不理解这事,感到万般震惊,但正如大多数百姓心中所想一样,即便如此,镇北侯还是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能臣,还是深得民心的,相比之下,沈念虽逊色几分,终究还是明君贤主,知道了谁才是真好的平民百姓自是不会胡搅蛮缠,因而才开口问那书生。
书生愣了愣,这般机密之事,岂是他能知道的?就连他口中的父兄,其实也都不是真的,他的父兄不过**品的官员,芝麻点大的小官,怎么可能能接触到京城的事情?他之前所知道的事情,不过是在书院内游荡时无意间听到朝中大官与那书院老学究的聊天内容,之后便险些被发现偷听,多了也丝毫不知道了。
李晏这番话,恰恰说中了沈念的心思,也平息了沈念的愤怒,她说的话,沈念不是不知道,只是今日被愤怒蒙蔽了头脑,才想出这样的昏招。
沈念将李晏扯了过来,靠在了她怀中,闷声问道:他们说阿晏杀了爹,阿晏就不生气?
有何好生气的。提到沈存的死因,李晏不由得感到些许心虚,嗣安若是信我,便不会听信谗言,若是不信我,即便我将此事说出花了,也是无济于事。
沈念盯着李晏,思考良久才诚恳地回答:阿晏,你是否真的做了此事,我不会追究,父皇当时身体本就是强弩之末,虽说病倒前身强体壮,可终究是年事已高,沈易若是再气上一气,父皇怕是会病入膏肓,一剂补药,又怎能算做害死父皇的根本?
其实沈念一直知道李晏当初送药给沈存的事情,她也知道其中定会有猫腻,可重不重要沈念并不在乎,就如她话中所说,沈存本就是强弩之末,李晏那一剂药,兴许能使他好转,兴许会是他病重的根源,无论如何,沈念都不想再将这事说下去了。
李晏闻言,抬头看向沈念,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可是
不必再说了。眼见李晏还要继续说下去,沈念出声制止了她,我知道。
李晏只感觉鼻子一酸,眼前便变得模糊了起来,直至眼泪流出时听见沈念对自己的关心才终于忍不住靠在沈念的怀里哭了起来。
嗣安,你这般对我,让我如何报答你?李晏哽咽着,断断续续道,仅仅只是依靠先帝遗诏中做的收复失地,似乎又难以回报这些。
闻言,沈念不由得有些无奈,李晏哪都好,就是对自己太好了,已经是一种无底线的好了,她年少时收着内心的情感,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向上爬,仅仅只是想要为自己撑腰,又在大普被叛军攻入时冒着违背皇命的风险迅速赶回,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每一样都是她做的。
可以说这样的盖世之功,连男子都没几人能做到,李晏却偏偏做到了,反倒还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多,荣华富贵给不给她都不介意。
想到这里,沈念伸手揉了揉李晏的头:阿晏,你做的已经足够了,我不过动动嘴皮子,怎就让你如此感动?你可知,世人皆称赞镇北侯不慕名利,有了父皇的遗诏,即便今日朝会之事传出去又如何?
沈存的死,即便不是李晏做的,可身为间接推动了这一切的李晏还是感到愧疚,虽说因她爹的死以及死后沈存还醉生梦死而怨恨沈存,但从小便被培养的忠君报国思想还是令她在为沈存送药时多了几分愧疚,李晏为沈存端去的药本是无毒的,可那药与沈存当日所用下的御膳是相克的,两者相食,必定会加重沈存的病情。
皇上,该服药了。思绪回到三年前,李晏端着装着药的碗进了安宁殿,叛军已退至城外,待北疆剩余大军回京,叛贼定会闻风而逃,暂且无需担心。
躺在床上颇显憔悴的沈存咳了咳,将自己支撑了起来:朕知道了,此次多亏了爱卿,否则朕兴许已经身首异处,成为那逆子刀下的亡魂之一了近些时日既需要爱卿稳定朝堂,又需要爱卿防守京城,真是有劳爱卿了,待叛乱平定,爱卿想要什么不妨直说,朕会尽量满足爱卿。
李晏对着沈存笑了笑,将药递了出去:为君分忧,本就是臣应做的,只要皇上不追究臣违背皇命私自回京的事,臣便不需要任何奖赏。
沈存接过药,仰头喝了下去,又咳了咳:此地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妨直说,若是说错话,朕不会与你追究。
而就是沈存喝药的这一瞬间,他没能看见李晏方才拿着药的手正在微微颤抖,反倒是愈发感激李晏。
李晏思虑再三,还是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沈存见此,也不勉强她,似是为自己缓解尴尬地笑了笑:罢了,朕自知时日无多,待朕驾崩,大普新君便为嗣安,到那时,朕命你为辅政大臣辅佐嗣安可好?
这番话果然让李晏有了反应:臣谢过皇上。
沈存笑了笑,摆了摆手便让李晏退出去了,而没过多久,文安帝沈存病重,召一神秘人入宫后便命张褚衡、沈念与李晏入宫,留下遗诏后不久便驾崩至安宁殿内。
而这一切,便是她李晏间接造成的。
在不知道沈存命狄蚺写下遗诏之前,李晏虽对此心生愧疚,可到底还是怨恨沈存的,今日得知真相,又怎能不后悔?哪怕沈存的死并不是李晏干的,可李晏终究是做了那谋逆之事,心里这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作者有话说:
其实我感觉这周或者下周就能完结了
第九十四章
阿晏,父皇能写下遗诏,便是默许了你我之间的事了。沈念说着,将出神的李晏思绪重新拉了回来,不知阿晏还想要什么封赏?讨些金银珠宝给夫人生活也好啊,自你卖了祖业为将士发军饷后,夫人的生活虽说勉强过得去,可终究是困苦了许多,不如找个日子,你我二人一同去接夫人入宫?
准许官员的家眷入宫本就是有些逾矩的,而在重文轻武的大普,武将的夫人更是不被允许的,但沈念倒也不在意这些,身为几乎从废墟中重新拉扯起大普的皇帝,她最次也能在世人中讨个明君的称呼,连让李晏入后宫这种事都做出来了,再背个这个名头又有什么?
李晏却面露纠结,李夫人林润芝在她爹病死后便跟着不喜大普了,大普危机重重的时候,也没少写信给李晏劝说她不要为大普出生入死,尽了做臣子的份便好了,免得再落得一个郁郁而终的结局,可见林润芝对文安帝做下的蠢事仍然颇有微词,因而自己要是开口,她应当也是不愿意的。
看出了李晏的为难,沈念亲了亲她,轻声哄道:阿晏不必担忧,此事有我,若是阿晏怕夫人不愿,我与她聊聊便是。
李晏方才才止住眼泪,眼下正疲惫着,十分温顺乖巧的点了点头,在沈念怀中安静地躺了会便睡了过去。
而沈念说着说着便发现怀中的人没了动静,连忙低头,才发现李晏睡着了,轻轻喊了一声后见李晏没有反应,无奈地笑了笑,为李晏盖好被子后有些心疼地开口自言自语道:阿晏啊阿晏,你怎就不能为自己考虑一些呢?
沈念的动作很迅速,前一日才说好要去看望李夫人,第二日便筹备好了,命人将从叛军那收归的金银财宝中挑了两箱字画搬上马车后便带着李晏出发了。
这浩大的声势想不引起京城百姓的注意都不难,京道两旁站着一排排为这权贵人家马车自动让路的百姓,有几个站在前头的人探头似是看见了那一眼便知道里面装的不会是什么便宜的东西的箱子,连忙转头窃窃私语。
这么大的声势,里面装的都是啥啊?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一脸好奇地问那前头站着的书生,书生转过头来,一脸自豪地开口: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马车车辕上束两横杠,前者名曰凤辕,马负之以行,次曰推辕,班直推之以助马力,横于辕后者名曰压辕,虽说这车队规模不大,可放眼当今天下,能有资格坐此等马车的人,应当只有当今圣上了。
百姓们自是听到了这书生的推测,纷纷议论起来,书生听了,更是得意:小生听闻家中父兄说镇北侯欲辞官辞候,自入后宫,今日这圣上车驾的方向,想来便是去那镇北侯府的,如此看来,倒是令人有些信服那说法。
听了书生的这番话,周围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女子与女子又怎能在一起?这不但违背伦理,还必定八字不合,实属不合礼数。
这位老爷,看你读书读的多,知晓事情知晓的也多,想必应当知道这其中的渊源吧?那一开始提问的百姓虽也不理解这事,感到万般震惊,但正如大多数百姓心中所想一样,即便如此,镇北侯还是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的能臣,还是深得民心的,相比之下,沈念虽逊色几分,终究还是明君贤主,知道了谁才是真好的平民百姓自是不会胡搅蛮缠,因而才开口问那书生。
书生愣了愣,这般机密之事,岂是他能知道的?就连他口中的父兄,其实也都不是真的,他的父兄不过**品的官员,芝麻点大的小官,怎么可能能接触到京城的事情?他之前所知道的事情,不过是在书院内游荡时无意间听到朝中大官与那书院老学究的聊天内容,之后便险些被发现偷听,多了也丝毫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