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随着边境战争的开始,杨孝义、齐历、郭叙等人的人头也都落了地。
曾经一呼一吸都能决定朝堂走向的大官死了,朝中人人自危,四处寻找能保命的法子,更有甚者,妄图借此机会造反,推翻武安帝。
这时李晏走时为沈念留下的军队便起了作用,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人通通抓了送给了武安帝,凡参与者皆斩,对于这些腐朽的朝廷官员,沈念只想杀,即便如此可能会短期内影响大普的运作,可偏偏大普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和能做官的人。
于是又一批经过了张褚衡严选的官员在两月内接受考核并上任了,才形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大普朝堂。
听完过去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晏的眼皮跳了跳,原先以为沈念要做完这件事情起码需要半年之久,没想到仅仅两月,沈念便完成了这件事,况且还没人敢说她是暴君,原因很简单有资格且能说出来的都被她斩了。而百姓经此一遭,更发自内心的爱戴这斩贪官收失地的中兴之主了,剩下侥幸活下来的官哪敢说什么?只能跟随着一起高呼皇上圣明。
形势不同罢了。见李晏不说话,沈念尴尬地笑了笑,如今正值战时,我有阿晏的支持先不说,民心倒也挺高,朝中极具威望的老臣也都死的死,辞官回乡的辞官回乡了,自是无人能压制。
李晏叹了口气,不知是夸沈念还是在笑沈念:你倒是会了不少东西。
反正也算是成功了嘛。沈念撇了撇嘴,似是撒娇一般贴着李晏,阿晏,这一战可有受伤?
察觉到沈念在转移话题的李晏倍感无语,强行将话题掰了回来:这不一样,以后不准再擅自做主,此事稍有不慎便会丧命,若不是我为你留下了那兵马,你如何平叛?
见糊弄不过去,且面前的李晏隐约有了要生气的意思,沈念只能老实认错:阿晏,我错了,此事我敢如此做,全是因有你的兵马,我放心。
沈念这么干脆的认错,倒是让李晏不能再说下去了,再一看沈念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是有再多的气也都消了,李晏深知自己这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只能同沈念讲道理:嗣安,不是我不相信你,不相信大普将士,只是你一不知朝臣在京中有何势力,二不知他们手中的底牌,如此冒险,若是你出事了,让我如何是好?守寡吗?
说到这里,李晏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闭了嘴,但话都说出去了,虽然没说完,可沈念还是听的一清二楚,又惊又喜,立马抓着李晏的手追问:阿晏的意思是,我是你的良人?
本就是嘴快将内心想法误说出来了的李晏被这么一问,耳朵迅速染上了红晕,嘴上却还嘴硬着:没有,你听错了。听到了就是听到了,李晏这样的回答,沈念可不买账,欢喜之中,直接抱着李晏亲了一口。
李晏嘴上说着不是,耳朵的红晕却又加深了几分,这更加证实了沈念的想法:我不管,阿晏说了就是说了,堂堂大普镇北侯,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说出来的话岂能作废?
对于这样的沈念,李晏没了办法,从年少时,沈念还是公主时,她就喜欢这样对她,哪怕沈念在外人眼中是知书达礼的公主,可她在面对李晏时,俨然一副孩童模样。
见李晏在愣神不回答,沈念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李晏这才回过神来,沈念见此,以为是自己逗李晏逗过头了,开口问道:怎么?阿晏这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装傻充愣吗?
李晏摇了摇头,就这样在沈念还没意识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的时候开了口:嗯,你是我的良人。
看嘛,我就说你是心虚字还没说出口,沈念才反应过来李晏说的是什么,立马就变得结巴了起来,你你你你说什么?
李晏一脸认真的看着沈念,再次开口:其实,从年少无知之时,我便暗自倾心于嗣安了。
李晏是什么人?要知道,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在沈念眼中的她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木头,无论什么暗示都听不明白,装傻充愣的大木头,可今日,大木头开窍了,向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甚至连何时倾心于她都说出来了,这让沈念如何不感到震惊?
作者有话说:
我觉得或许快完结了以后写文再也不鸽鸽鸽了,下辈子一定写完整本再发(掩面痛哭)
第八十八章
沈念尚且处于震惊之中没回过神,李晏见此,以为沈念是不相信她,不免有些难过,她自己也知道,自己之前将这些情感隐藏的好好的,生怕被沈念知道,直至文安皇帝驾崩后,那密不透风的伪装才稍稍透露了一点出来,若不是沈念察觉到了,怕是到现在两人都毫无进展。
阿晏是说,你去参军那时吗?沈念回过神来,发现李晏不说话了,赶紧补救,当时你溜的比耗子还快,我去镇北侯府找你时你也总是避开我的视线,难不成?
李晏怔了怔,随即露出笑容回答:嗯,其实我志向本不在参军,先帝重文轻武,爹也不准许我去参军,我当时去参军,只是为了能更好的支持嗣安罢了。
那你总是避着我又是为何?沈念紧盯着李晏,咽了咽口水,不免有些紧张李晏的回答。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若是再卖关子,不愿坦白的话,那沈念怕是会被气死,甩头就走也说不定,想到这,李晏也没多纠结便开口了:我怕忍不住向嗣安说些什么不该说的。
你我同为女子,我的想法本就是离经叛道,违背道德伦理的,我不知嗣安是何想法,但此等事总归是不妥的,那时京中先帝耳目众多,此等想法若是传到先帝耳中,定会对爹不利。恰好此时,月光顺着微微敞开的窗照到了李晏身上,将其本就颇显英气的容颜衬得更甚,沈念一时间看的有些呆滞,耳边李晏的声音也变得遥远了起来,以本事升官,到那时,我的高位便是自己拼起来的,若是支持嗣安,那么先帝就是想要对嗣安不利,也需再三思索。
虽说方才有些呆滞,但沈念心中还是清楚自己想问什么的,毕竟好不容易碰上一次木头开窍,若是错过这个机会,没将自己想问的问题问完,那下次怕是得等到下辈子了:那镇北侯呢?
提到疼爱自己,战功赫赫,最后却因文安帝的猜忌而不受重用,郁郁而终的爹,李晏原本平静的内心便多了些许悲伤,她深吸一口气,还是给出了回答:爹病逝之前,曾嘱托我,虽文安帝年老昏庸,但仍尽心需辅佐大普新君,景明太子乃明君贤主,若佐之,定可中兴大普。但我不愿再为大普效忠了。
李晏不愿为大普效忠,可之前拼死拼活,宁愿背上无令擅自回京的罪名也要提早回京,只因猜到周王会叛乱的李晏,又是怎么回事?现在这个为大普收复失地,平定叛乱,重新一统天下,还辅佐自己的李晏,又是怎么回事?一时间,被李晏这番话说的云里雾里的沈念变得迷惑了起来,心中又是一堆问题生了出来。
身为跟沈念一起这么多年的李晏,自然是知道沈念想要问什么,便抢在沈念问之前说了出来:我仍在大普,只是因为最后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嗣安。
嗣安还没看出来吗?李晏看着沈念,放在身旁的手微微颤抖,从始至终,我都不是在为大普效忠,而是嗣安。
在沈念震惊的目光下,李晏近乎是以虔诚的姿态轻吻了她:嗣安,若是你开口,即便我没了这条命又如何呢?
沈念再也忍不住了,在李晏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把她压在床上,而后便亲了上去。
在沈念面前,李晏本就不会有任何防备,便十分顺从的回应着,感受着沈念身上的温度。
李晏的感情实在是太炽热了,就是没有感情的铁人,此刻兴许都被她感动了,更别说沈念这个本就倾心于李晏的人,一番纠缠后,再次分开,沈念直接哭了出来。
沈念一哭,李晏便慌了神,连忙手忙脚乱的去哄她:别哭啊嗣安,我做错什么了?你说便是了,我改便是了。
傻子,大傻子阿晏。听了这话,沈念哭的更厉害了,就连回答李晏的声音都变得断断续续了起来,你做了那么多事,为何不和我说?明明我也早就非你不可了,你若是说了,我去向父皇求情不可吗?
沈念哭的太厉害了,李晏只能先哄她再回话,将沈念揽到自己怀里,手上轻轻拍着沈念的后背,温声哄着:没事了,都过去了,而今天下太平了,不是吗?
话是这么说,可沈念被李晏揽在了怀里,能清晰听见她的心跳声,再一联想到李晏身上的伤以及李晏对她的克制和压抑,鼻子一酸,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出来:你骗我。
曾经一呼一吸都能决定朝堂走向的大官死了,朝中人人自危,四处寻找能保命的法子,更有甚者,妄图借此机会造反,推翻武安帝。
这时李晏走时为沈念留下的军队便起了作用,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人通通抓了送给了武安帝,凡参与者皆斩,对于这些腐朽的朝廷官员,沈念只想杀,即便如此可能会短期内影响大普的运作,可偏偏大普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和能做官的人。
于是又一批经过了张褚衡严选的官员在两月内接受考核并上任了,才形成了现在所见到的大普朝堂。
听完过去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晏的眼皮跳了跳,原先以为沈念要做完这件事情起码需要半年之久,没想到仅仅两月,沈念便完成了这件事,况且还没人敢说她是暴君,原因很简单有资格且能说出来的都被她斩了。而百姓经此一遭,更发自内心的爱戴这斩贪官收失地的中兴之主了,剩下侥幸活下来的官哪敢说什么?只能跟随着一起高呼皇上圣明。
形势不同罢了。见李晏不说话,沈念尴尬地笑了笑,如今正值战时,我有阿晏的支持先不说,民心倒也挺高,朝中极具威望的老臣也都死的死,辞官回乡的辞官回乡了,自是无人能压制。
李晏叹了口气,不知是夸沈念还是在笑沈念:你倒是会了不少东西。
反正也算是成功了嘛。沈念撇了撇嘴,似是撒娇一般贴着李晏,阿晏,这一战可有受伤?
察觉到沈念在转移话题的李晏倍感无语,强行将话题掰了回来:这不一样,以后不准再擅自做主,此事稍有不慎便会丧命,若不是我为你留下了那兵马,你如何平叛?
见糊弄不过去,且面前的李晏隐约有了要生气的意思,沈念只能老实认错:阿晏,我错了,此事我敢如此做,全是因有你的兵马,我放心。
沈念这么干脆的认错,倒是让李晏不能再说下去了,再一看沈念可怜巴巴的样子,就是有再多的气也都消了,李晏深知自己这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只能同沈念讲道理:嗣安,不是我不相信你,不相信大普将士,只是你一不知朝臣在京中有何势力,二不知他们手中的底牌,如此冒险,若是你出事了,让我如何是好?守寡吗?
说到这里,李晏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闭了嘴,但话都说出去了,虽然没说完,可沈念还是听的一清二楚,又惊又喜,立马抓着李晏的手追问:阿晏的意思是,我是你的良人?
本就是嘴快将内心想法误说出来了的李晏被这么一问,耳朵迅速染上了红晕,嘴上却还嘴硬着:没有,你听错了。听到了就是听到了,李晏这样的回答,沈念可不买账,欢喜之中,直接抱着李晏亲了一口。
李晏嘴上说着不是,耳朵的红晕却又加深了几分,这更加证实了沈念的想法:我不管,阿晏说了就是说了,堂堂大普镇北侯,朝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说出来的话岂能作废?
对于这样的沈念,李晏没了办法,从年少时,沈念还是公主时,她就喜欢这样对她,哪怕沈念在外人眼中是知书达礼的公主,可她在面对李晏时,俨然一副孩童模样。
见李晏在愣神不回答,沈念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李晏这才回过神来,沈念见此,以为是自己逗李晏逗过头了,开口问道:怎么?阿晏这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装傻充愣吗?
李晏摇了摇头,就这样在沈念还没意识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的时候开了口:嗯,你是我的良人。
看嘛,我就说你是心虚字还没说出口,沈念才反应过来李晏说的是什么,立马就变得结巴了起来,你你你你说什么?
李晏一脸认真的看着沈念,再次开口:其实,从年少无知之时,我便暗自倾心于嗣安了。
李晏是什么人?要知道,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在沈念眼中的她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木头,无论什么暗示都听不明白,装傻充愣的大木头,可今日,大木头开窍了,向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甚至连何时倾心于她都说出来了,这让沈念如何不感到震惊?
作者有话说:
我觉得或许快完结了以后写文再也不鸽鸽鸽了,下辈子一定写完整本再发(掩面痛哭)
第八十八章
沈念尚且处于震惊之中没回过神,李晏见此,以为沈念是不相信她,不免有些难过,她自己也知道,自己之前将这些情感隐藏的好好的,生怕被沈念知道,直至文安皇帝驾崩后,那密不透风的伪装才稍稍透露了一点出来,若不是沈念察觉到了,怕是到现在两人都毫无进展。
阿晏是说,你去参军那时吗?沈念回过神来,发现李晏不说话了,赶紧补救,当时你溜的比耗子还快,我去镇北侯府找你时你也总是避开我的视线,难不成?
李晏怔了怔,随即露出笑容回答:嗯,其实我志向本不在参军,先帝重文轻武,爹也不准许我去参军,我当时去参军,只是为了能更好的支持嗣安罢了。
那你总是避着我又是为何?沈念紧盯着李晏,咽了咽口水,不免有些紧张李晏的回答。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若是再卖关子,不愿坦白的话,那沈念怕是会被气死,甩头就走也说不定,想到这,李晏也没多纠结便开口了:我怕忍不住向嗣安说些什么不该说的。
你我同为女子,我的想法本就是离经叛道,违背道德伦理的,我不知嗣安是何想法,但此等事总归是不妥的,那时京中先帝耳目众多,此等想法若是传到先帝耳中,定会对爹不利。恰好此时,月光顺着微微敞开的窗照到了李晏身上,将其本就颇显英气的容颜衬得更甚,沈念一时间看的有些呆滞,耳边李晏的声音也变得遥远了起来,以本事升官,到那时,我的高位便是自己拼起来的,若是支持嗣安,那么先帝就是想要对嗣安不利,也需再三思索。
虽说方才有些呆滞,但沈念心中还是清楚自己想问什么的,毕竟好不容易碰上一次木头开窍,若是错过这个机会,没将自己想问的问题问完,那下次怕是得等到下辈子了:那镇北侯呢?
提到疼爱自己,战功赫赫,最后却因文安帝的猜忌而不受重用,郁郁而终的爹,李晏原本平静的内心便多了些许悲伤,她深吸一口气,还是给出了回答:爹病逝之前,曾嘱托我,虽文安帝年老昏庸,但仍尽心需辅佐大普新君,景明太子乃明君贤主,若佐之,定可中兴大普。但我不愿再为大普效忠了。
李晏不愿为大普效忠,可之前拼死拼活,宁愿背上无令擅自回京的罪名也要提早回京,只因猜到周王会叛乱的李晏,又是怎么回事?现在这个为大普收复失地,平定叛乱,重新一统天下,还辅佐自己的李晏,又是怎么回事?一时间,被李晏这番话说的云里雾里的沈念变得迷惑了起来,心中又是一堆问题生了出来。
身为跟沈念一起这么多年的李晏,自然是知道沈念想要问什么,便抢在沈念问之前说了出来:我仍在大普,只是因为最后坐在皇位上的人是嗣安。
嗣安还没看出来吗?李晏看着沈念,放在身旁的手微微颤抖,从始至终,我都不是在为大普效忠,而是嗣安。
在沈念震惊的目光下,李晏近乎是以虔诚的姿态轻吻了她:嗣安,若是你开口,即便我没了这条命又如何呢?
沈念再也忍不住了,在李晏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把她压在床上,而后便亲了上去。
在沈念面前,李晏本就不会有任何防备,便十分顺从的回应着,感受着沈念身上的温度。
李晏的感情实在是太炽热了,就是没有感情的铁人,此刻兴许都被她感动了,更别说沈念这个本就倾心于李晏的人,一番纠缠后,再次分开,沈念直接哭了出来。
沈念一哭,李晏便慌了神,连忙手忙脚乱的去哄她:别哭啊嗣安,我做错什么了?你说便是了,我改便是了。
傻子,大傻子阿晏。听了这话,沈念哭的更厉害了,就连回答李晏的声音都变得断断续续了起来,你做了那么多事,为何不和我说?明明我也早就非你不可了,你若是说了,我去向父皇求情不可吗?
沈念哭的太厉害了,李晏只能先哄她再回话,将沈念揽到自己怀里,手上轻轻拍着沈念的后背,温声哄着:没事了,都过去了,而今天下太平了,不是吗?
话是这么说,可沈念被李晏揽在了怀里,能清晰听见她的心跳声,再一联想到李晏身上的伤以及李晏对她的克制和压抑,鼻子一酸,刚止住的眼泪又流了出来:你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