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丞相的话,更何况还是镇北侯,底下的人是不敢不听的,没有丝毫犹豫便进来照办了李晏所交代的事情,而李晏,自然是无视了那谋逆之人怨恨的眼神,随意的坐了下来。
此次出行,文姝披甲而非着官袍,莫不是......?狄蚺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晏的衣着,开口询问,出征前,皇帝倒是与我说过,会有一支奇兵进入南征战场,莫非就是由文姝所带来的?
若是以李晏的性别来说,狄蚺直呼其字确实不太好,有些过于亲密了,而此刻狄蚺则是以朝臣的角度呼李晏的字,这反而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也仅限于私底下了,就算是在正常的私下议政团体中,狄蚺也不会乱叫李晏的字,一方面是因为私底下议政的团体中便有着李晏的命脉沈念,另一方面则是狄蚺在之前也没什么想和李晏拉近关系的想法。
至于现在为什么要与李晏拉近关系?那简单,只是为了劝诫李晏不要当缩头乌龟又不对他感到反感罢了。
李晏也不是什么很笨的人,虽说刚开始听见他喊自己的字有些许错愕,但很快就想明白了,不过狄蚺这番拉近二人关系的行为倒是正好便宜了她:狄相所言甚是,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问狄相。
你说便是了。狄蚺面上带笑,看上去十分和善,若是出征前我与你所说的事,那么还请镇北侯请回吧,此事,无可奉告。
李晏想过狄蚺会拒绝她,却也没想到他会拒绝的这么干脆,便没忍住追问:为何?狄相若是不愿将此事告诉我,在出征前又为何要提及此事?
哪知狄蚺叹了口气,一幅难为情的样子:你有所不知啊,此事我若是要告知于你,怕是会为你徒增麻烦。
看着李晏一脸疑惑的样子,狄蚺看似为难地开口:文姝你啊,性子倒是随你爹,做事谨慎小心,却偏偏谨慎过了头,以至于......错失了天大的机会,你爹错失的是异姓王的位置,你错过的,则会是命中的良人。
闻言,李晏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向狄蚺,此时此刻,就算是傻子也能听出来狄蚺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知道了她和沈念的事情,虽说嘴上没说什么,但手却早已搭在了腰间的佩剑上,眼中带了些杀意。
此事,我与褚衡兄都知晓。狄蚺笑眯眯地看着李晏,另一边悄悄的用手压住了李晏想拔刀的手,文姝啊,切记,不要谨慎过头了,有时啊,恰恰是胆大之人才能成气候。
李晏看着狄蚺,最终还是将搭在佩剑上的手收了回来:狄相想要什么,不妨直说。
狄蚺哈哈大笑:我就喜欢和聪明人聊天,文姝啊,我也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你能与武安帝好好相处。
若是说之前狄蚺说的话,李晏都可以认为是在诈自己,但现在武安帝这三个字都出来了,李晏不得不重新思考狄蚺刚刚和她说的一番话了。
第八十二章
野心勃勃的兀糜王在大普战场受挫受伤,但在大周战场却并未受挫,反倒是连破三城,逼的大周不得不求和,毕竟现在的大周的实力实在是有些弱了,前有为了周王和大普和谈割掉二十城,后有周王被兀糜王掳走,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原先的休养生息政策,到头来全成了笑话。
即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也不能让兀糜王忘却被大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将军伤到的屈辱,乌烈在正面战场上可能打不过大普,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报复,此刻大普虽是战时,可因为之前沈易叛乱的事情,让乌烈安插了不少探子进去。
于是乎,没过多久,武安帝穷兵黩武的谣言便传了出来,大普才经历周王叛乱没多久,再加上文帝沈存的骚操作,国力衰退的厉害,之前出兵打仗是迫不得已,可现在大周、兀糜皆被击退求和,无论是国库还是民间,都无法支撑大普南下收复失地了。
毕竟现在大周所占据的,不过只剩下十几城了,还是那南越之地,已然没什么太大的威胁。
沈念明显也有些动摇,以至于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南下了,身为她身边的狗的李晏,当朝丞相,本该支持沈念的想法,可谁也没想到,她的意思竟会是继续打。
而今周王叛军仅剩下残兵败将,能守住城的几率小之又小,何不拖延几日,率兵一举收复失地?朝堂上,李晏无视了四周大臣愤恨的眼光,说着自己的想法,兀糜军队虽未伤元气,但终究是被肖将军吓到了,短期内不敢出战,因而唯独此时才有机会以最小代价收复失地,还请皇上三思。
听了李晏这番话,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武将是喜了,平叛这等功劳,谁不想要?可文官不知是出于所谓的家国大义还是另有所图,竟全力反对,更有甚者,早已准备上奏弹劾李晏。
外人不知李沈二人关系,可张褚衡是知道的,见沈念微微皱眉,便大概知道皇帝的意思了,连忙上前开口:启禀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可否说出来。
沈念摆了摆手,示意张褚衡开口,张褚衡这才面带微笑地开口:李相此言倒是有几分道理,可皇上与众臣所忧也是重要的,而今我大普,急需休养生息,再这样打下去,怕是连军饷都发不出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附和:张太保此言有理,我大普百废待兴,实在是不足以支撑常年征战了。
胡说八道!一名心直口快的武将被文官这态度气到,一时间也不顾皇帝的颜面,大声骂道,照你们这么说,叛军赔过来的金银财宝连收复失地都支撑不了了?我看进的不是国库,是你们的钱袋子里吧!
被说中了的文官自然不会承认,两伙人就在这朝堂上掀起了骂战,沈念捂着脸,搭在龙椅上的另一只手隐隐用力,明显是有些烦躁了。
李晏身为丞相,本应察言观色,及时制止,可不知是不是她存心想让沈念生气,直接无视了骂战,朝堂已然变成了京城闹市。
够了!似乎是忍耐到了极限,沈念重重拍了一下龙椅,吵啊,就这样吵下去吧,吵完这一架,朕这就将胜者送去闹市叫卖,让京城百姓都看看朝廷大官是怎么如同平民百姓一般争吵的!
底下争吵的大臣这才意识到皇帝的不悦,立马收敛了起来:臣等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才与这等野蛮(迂腐)之人争吵,还请皇上恕罪。
沈念看了一眼李晏,又看了看大臣们,最终只能摆了摆手示意退朝。
安宁殿中,下人们早早便识趣离开,只剩下身穿朝服的李晏。
沈念气呼呼的走进殿内,直接头也没抬的往椅子上一坐,无视了李晏。
这明显是真的生气了的样子逗笑了李晏,她将门关上,走向了沈念:生气了?
明知故问。沈念没好气的看了李晏一眼,语气中满是埋怨,说好的永远站在我这边,被你忘的一干二净了吗?大普明摆着不能再打下去了!
李晏伸出手抱住沈念,语气温柔,哄孩子一般拍着她的后背:我没忘,一直都没忘,我也知道大普不能再打下去了,可收复失地的机会只有这一次。
听到这话,沈念猛的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李晏的眼睛:不要。
她猜到李晏想要干嘛了,但她不能让李晏冒这个险,也绝不允许有人让李晏冒这个险。
我有分寸。李晏凑近亲了一下沈念,很快就好,不会有任何差池。
沈念死死抓着李晏的手,和她对视着,试图让她改变想法:兀糜,叛军,朝臣都紧盯着你,若是你率军出征,他们必定会倾巢出动,让所有人都将矛头对向你,这就是你想要的吗!我绝不会允许,只要没有我的印玺,你没法出征!
李晏仍是不为所动,似乎是铁了心想要亲自率军出征,沈念被她这副样子整的没了办法,只能软下声来问道:阿晏,你告诉我,之前你因先帝对大普漠不关心,为何此时又如此坚持收复失地?
文安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你,可你身为女子,即便将大普治理的再好,百姓拥戴、认可你,你也不会真正得到士人的认可与支持。李晏回答道,即便有武周女皇的例子在前,士人也不会认可一个先帝正统血脉,且由先帝传位的你,只因你是女子。
沈念有些不解:这与收复失地有何干系?
李晏叹了口气:若是你未将大普的失地一并收回,即便地不是在你手上丢的,那你也是千古罪人,因为这样,士人便更有借口证明女子不堪重任了。
这番话确实不无道理,沈念无言以对,事实上,李晏从始至终都一直在为她着想,而非大普,知道这个事实的沈念既高兴却又有些说不出来的辛酸,只能让步:我知道了,阿晏,你去吧。
此次出行,文姝披甲而非着官袍,莫不是......?狄蚺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晏的衣着,开口询问,出征前,皇帝倒是与我说过,会有一支奇兵进入南征战场,莫非就是由文姝所带来的?
若是以李晏的性别来说,狄蚺直呼其字确实不太好,有些过于亲密了,而此刻狄蚺则是以朝臣的角度呼李晏的字,这反而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也仅限于私底下了,就算是在正常的私下议政团体中,狄蚺也不会乱叫李晏的字,一方面是因为私底下议政的团体中便有着李晏的命脉沈念,另一方面则是狄蚺在之前也没什么想和李晏拉近关系的想法。
至于现在为什么要与李晏拉近关系?那简单,只是为了劝诫李晏不要当缩头乌龟又不对他感到反感罢了。
李晏也不是什么很笨的人,虽说刚开始听见他喊自己的字有些许错愕,但很快就想明白了,不过狄蚺这番拉近二人关系的行为倒是正好便宜了她:狄相所言甚是,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想问问狄相。
你说便是了。狄蚺面上带笑,看上去十分和善,若是出征前我与你所说的事,那么还请镇北侯请回吧,此事,无可奉告。
李晏想过狄蚺会拒绝她,却也没想到他会拒绝的这么干脆,便没忍住追问:为何?狄相若是不愿将此事告诉我,在出征前又为何要提及此事?
哪知狄蚺叹了口气,一幅难为情的样子:你有所不知啊,此事我若是要告知于你,怕是会为你徒增麻烦。
看着李晏一脸疑惑的样子,狄蚺看似为难地开口:文姝你啊,性子倒是随你爹,做事谨慎小心,却偏偏谨慎过了头,以至于......错失了天大的机会,你爹错失的是异姓王的位置,你错过的,则会是命中的良人。
闻言,李晏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向狄蚺,此时此刻,就算是傻子也能听出来狄蚺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知道了她和沈念的事情,虽说嘴上没说什么,但手却早已搭在了腰间的佩剑上,眼中带了些杀意。
此事,我与褚衡兄都知晓。狄蚺笑眯眯地看着李晏,另一边悄悄的用手压住了李晏想拔刀的手,文姝啊,切记,不要谨慎过头了,有时啊,恰恰是胆大之人才能成气候。
李晏看着狄蚺,最终还是将搭在佩剑上的手收了回来:狄相想要什么,不妨直说。
狄蚺哈哈大笑:我就喜欢和聪明人聊天,文姝啊,我也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你能与武安帝好好相处。
若是说之前狄蚺说的话,李晏都可以认为是在诈自己,但现在武安帝这三个字都出来了,李晏不得不重新思考狄蚺刚刚和她说的一番话了。
第八十二章
野心勃勃的兀糜王在大普战场受挫受伤,但在大周战场却并未受挫,反倒是连破三城,逼的大周不得不求和,毕竟现在的大周的实力实在是有些弱了,前有为了周王和大普和谈割掉二十城,后有周王被兀糜王掳走,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原先的休养生息政策,到头来全成了笑话。
即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战果,也不能让兀糜王忘却被大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将军伤到的屈辱,乌烈在正面战场上可能打不过大普,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报复,此刻大普虽是战时,可因为之前沈易叛乱的事情,让乌烈安插了不少探子进去。
于是乎,没过多久,武安帝穷兵黩武的谣言便传了出来,大普才经历周王叛乱没多久,再加上文帝沈存的骚操作,国力衰退的厉害,之前出兵打仗是迫不得已,可现在大周、兀糜皆被击退求和,无论是国库还是民间,都无法支撑大普南下收复失地了。
毕竟现在大周所占据的,不过只剩下十几城了,还是那南越之地,已然没什么太大的威胁。
沈念明显也有些动摇,以至于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南下了,身为她身边的狗的李晏,当朝丞相,本该支持沈念的想法,可谁也没想到,她的意思竟会是继续打。
而今周王叛军仅剩下残兵败将,能守住城的几率小之又小,何不拖延几日,率兵一举收复失地?朝堂上,李晏无视了四周大臣愤恨的眼光,说着自己的想法,兀糜军队虽未伤元气,但终究是被肖将军吓到了,短期内不敢出战,因而唯独此时才有机会以最小代价收复失地,还请皇上三思。
听了李晏这番话,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武将是喜了,平叛这等功劳,谁不想要?可文官不知是出于所谓的家国大义还是另有所图,竟全力反对,更有甚者,早已准备上奏弹劾李晏。
外人不知李沈二人关系,可张褚衡是知道的,见沈念微微皱眉,便大概知道皇帝的意思了,连忙上前开口:启禀陛下,臣有一想法,不知可否说出来。
沈念摆了摆手,示意张褚衡开口,张褚衡这才面带微笑地开口:李相此言倒是有几分道理,可皇上与众臣所忧也是重要的,而今我大普,急需休养生息,再这样打下去,怕是连军饷都发不出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附和:张太保此言有理,我大普百废待兴,实在是不足以支撑常年征战了。
胡说八道!一名心直口快的武将被文官这态度气到,一时间也不顾皇帝的颜面,大声骂道,照你们这么说,叛军赔过来的金银财宝连收复失地都支撑不了了?我看进的不是国库,是你们的钱袋子里吧!
被说中了的文官自然不会承认,两伙人就在这朝堂上掀起了骂战,沈念捂着脸,搭在龙椅上的另一只手隐隐用力,明显是有些烦躁了。
李晏身为丞相,本应察言观色,及时制止,可不知是不是她存心想让沈念生气,直接无视了骂战,朝堂已然变成了京城闹市。
够了!似乎是忍耐到了极限,沈念重重拍了一下龙椅,吵啊,就这样吵下去吧,吵完这一架,朕这就将胜者送去闹市叫卖,让京城百姓都看看朝廷大官是怎么如同平民百姓一般争吵的!
底下争吵的大臣这才意识到皇帝的不悦,立马收敛了起来:臣等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才与这等野蛮(迂腐)之人争吵,还请皇上恕罪。
沈念看了一眼李晏,又看了看大臣们,最终只能摆了摆手示意退朝。
安宁殿中,下人们早早便识趣离开,只剩下身穿朝服的李晏。
沈念气呼呼的走进殿内,直接头也没抬的往椅子上一坐,无视了李晏。
这明显是真的生气了的样子逗笑了李晏,她将门关上,走向了沈念:生气了?
明知故问。沈念没好气的看了李晏一眼,语气中满是埋怨,说好的永远站在我这边,被你忘的一干二净了吗?大普明摆着不能再打下去了!
李晏伸出手抱住沈念,语气温柔,哄孩子一般拍着她的后背:我没忘,一直都没忘,我也知道大普不能再打下去了,可收复失地的机会只有这一次。
听到这话,沈念猛的抬起头,死死地盯着李晏的眼睛:不要。
她猜到李晏想要干嘛了,但她不能让李晏冒这个险,也绝不允许有人让李晏冒这个险。
我有分寸。李晏凑近亲了一下沈念,很快就好,不会有任何差池。
沈念死死抓着李晏的手,和她对视着,试图让她改变想法:兀糜,叛军,朝臣都紧盯着你,若是你率军出征,他们必定会倾巢出动,让所有人都将矛头对向你,这就是你想要的吗!我绝不会允许,只要没有我的印玺,你没法出征!
李晏仍是不为所动,似乎是铁了心想要亲自率军出征,沈念被她这副样子整的没了办法,只能软下声来问道:阿晏,你告诉我,之前你因先帝对大普漠不关心,为何此时又如此坚持收复失地?
文安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你,可你身为女子,即便将大普治理的再好,百姓拥戴、认可你,你也不会真正得到士人的认可与支持。李晏回答道,即便有武周女皇的例子在前,士人也不会认可一个先帝正统血脉,且由先帝传位的你,只因你是女子。
沈念有些不解:这与收复失地有何干系?
李晏叹了口气:若是你未将大普的失地一并收回,即便地不是在你手上丢的,那你也是千古罪人,因为这样,士人便更有借口证明女子不堪重任了。
这番话确实不无道理,沈念无言以对,事实上,李晏从始至终都一直在为她着想,而非大普,知道这个事实的沈念既高兴却又有些说不出来的辛酸,只能让步:我知道了,阿晏,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