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晏愣了愣,选择了隐瞒:上月我写信给公主时提到了林贵妃,听闻她诞下一女,便询问了公主,怎料信件此刻被拿走,若是让外人发现武将了解后宫之事,怕是会惹上不少麻烦。
  石耕听了,也急了,他身为武将,自然知道被发现了解后宫之事有多严重,撸起袖子便往前走去。
  砚池,切莫着急,我独自前往便是了。李晏见石耕已相信,便松了口气,找了个借口打算把他留在原地。
  石耕也是真耿直,乖乖的留在了原地,李晏临走前还交代他不要跟沈念说这事,好在沈念此时出去钓鱼了,没有在军营里,不然李晏真不知道怎么解释。
  此刻,阿燕已经拿着信件来到了沈易所在的营帐内,跟侍卫通报了一声后便走了进去。
  王爷,那李晏的军情文书藏的够深,妾翻找时恰巧碰上她回来,但并非毫无收获。阿燕说着,见沈易露出了略微失望的表情,立刻将拿到的信件递给了沈易,此乃李晏写给公主的信件,应当尚未寄出,王爷看了定有惊喜。
  沈易原本很失望,听了阿燕的话,勉为其难的打开了信,没看两眼,便露出了笑容。
  违背道德之事,本王怎么没早发现。沈易满意地将信件收了起来,问道,老师到何处了?
  阿燕低着头,回答道:徐少傅今日应当抵达兀麇了,待徐少傅谈妥,京城的使者便到了。
  沈易点了点头,将信收好后走到了营帐外,便不出意外地看到了李晏。
  李晏骑在马上看着沈易,分明是女子,却英气十足,盯着别人颇有压迫力,沈易到底还是在北平待多了,纵使徐平阳已为他做了很多功课,被李晏这种杀出来的武将面无表情地盯着还是有些发怵。
  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足,沈易仰起头看着李晏,问道:李将军来找本王,是有何等要事?竟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做了?
  王爷手下的人,手脚倒是有些不干净。李晏明显没心思跟沈易废话,伸出了手,劳烦王爷将臣的东西归还。
  沈易愣了愣,没有否认,将信件交了出来,放在了李晏手上,还道歉道:真是抱歉,本王回去定当教育教育,李将军切莫动怒了。
  沈易如此干脆的交了出来,李晏一下便猜到了应该是徐平阳的安排,虽然不清楚他们的计划,但此刻徐平阳不在,便应当更加提防沈易,信既然拿到了,沈易便一定看了,由于是藩王的缘故,也不能威胁,李晏便作罢了,准备动身返回。
  李将军不愧为镇北侯之女,文武双全啊。若是公主出事了,李将军猜猜皇上是信本王,还是信一个外姓人?沈易原本是为了激怒李晏,使其遭受将士及朝廷猜忌,没想到李晏听了却无动于衷,看了沈易一眼,丢下一句话便离去。
  但这句话也让沈易本就不自信的内心愈发怀疑徐平阳的做法,李晏仅仅只是丢下了一句王爷大可试试,便让沈易开始思考起了徐平阳计谋的可信度。
  徐平阳几日后便回来了,几乎是刚抵达便走向了沈易的营帐。
  沈易这几日因为徐平阳的延迟都快疯了,此刻看见徐平阳,立即迫不及待的上前问道:老师,情况如何?
  事已谈拢,还望王爷三思是否留李晏。
  那天过后,李晏莫名其妙被朝廷调往北边镇守边疆,西域战事全权交予周王。
  后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与之相随的是沈念被软禁宫中不得外出,一夜之间,公主失宠。
  变故来的有些突然,沈念不知如何是好,但李晏仿佛早有预料一般,将狄蚺放至沈念身边后匆忙离开,在离京不远的地方短暂停留后率军一路北上。
  沈念回到宫中时,沈存正拉着林贵妃在殿内吟诗作乐。
  见此,沈念便气不打一处来,还未征得沈存同意便踏进了殿内。
  父皇!现今西域势力大大减弱,正是大好局面,临阵换将,您就如此喜爱周王吗!沈念对着沈存说道,若是运气好,周王破敌,自是好事,可他从未上过战场,仅仅只是临时阅览几本兵书,莫不是想重演战国秦赵长平之战!
  突然被沈念打扰,沈存板着脸看着她,对外喊道:来人,把公主带回寝殿中,放公主出殿者,杀无赦。
  两名侍卫很快就来了,出于礼貌,并未动粗,沈念望着沈存,心中满是失望,但还是要为国争取最后机会:父皇且听儿臣一言,整日居于后宫不理政事,怕是会被小人算计啊!
  当今太子监国,嗣安此言莫不是怀疑你大哥?沈存明显不想听,不耐烦地说道,你一女子,本不该过问前朝之事,此事朕忍了,可你变本加厉,猜忌兄长,看来是朕对你太仁慈了!
  沈念还想说什么,怎料沈存摆了摆手说:不必多言,朕为你选了一驸马,谢家才子,门当户对,待一良辰吉日你二人便成婚!
  见沈念还不想走,沈存眉头一皱,对着侍卫怒道:你们二人是听公主的话不听朕的话吗?待送公主回宫,自行领罚!
  两个侍卫左看看右看看,得罪谁也不是,但得罪公主总比得罪皇帝好,便打算将沈念拉走,沈念一甩手,自己往外走了。
  两个侍卫紧随其后,确认沈念回殿后便去领罚,本以为领罚不过是打几板,怎料这一去便不复返。
  夜深人静之时,两句尸体被丢进了郊外刨的土坑内埋好,此后,沈念殿前的侍卫便换了两人。
  不知道是风水轮流转还是侍卫的冤魂作祟,后来一段时间,南方灾害频发,纵使太子几次拨粮,仍是不得缓解,民不聊生,沈泉实在没办法了,在和沈念吃饭时不经意间吐露了出来。
  沈念这才得知沈存在事发后不仅没有派人查事因,反而指责太子办事不力,未免有些失望。
  思前想后,沈念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知大哥可否同意小妹一个请求?
  沈泉察觉到自己失态,坐直了身子:嗣安且说,若是我能办到,定会同意。
  自己的大哥对自己一向好,沈念便没多推搡,直入主题地说道:我想前往灾区暗中调查。
  沈泉闻言,立马拒绝:万万不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若是前往灾区怕是会引起父皇不满。
  嘴上是这么说的,实际上沈泉一回想起那晚床前突然闯入的人,竟未惊动任何侍卫,无声无息潜入了太子东宫。
  那人穿着一身黑衣,夜光下无法看清面容,但想那样本领高强的人竟不是为了要他性命,丢下一句万不可让沈念前往灾区便走了。
  沈泉直冒冷汗,但本就不打算让沈念去灾区的他经此一事便更坚定了决心。
  沈念哪里知道沈泉险些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略显不解:若是无人调查此事,民怨沸腾,怕是会起义不断啊。
  罢了罢了,嗣安且先放下心来。沈泉摆了摆手说道,我已排了信任的下属前去调查,父皇最近对我不太信任,颇有将三弟召回让其监国之意,若是如此,到时办事便有些麻烦。
  三皇子沈平,现在的秦王,被沈存派去镇守边疆,常年不在京城,印象中的沈平十分开朗,酷爱兵家之事,却唯独不爱理朝中事物,要是叫他回来监国,怕是会把他郁闷死。
  沈念闻言,明白了沈泉的意思,现在沈存对沈念沈泉的宠爱大大降低,将大部分的权力都握在了自己手里,纵使是表面上看最受宠的沈易,因为徐平阳吹枕边风的原因,手上也没多少实权。
  于是便只能作罢,唤来人将沈泉扶回太子东宫后十分郁闷的回了殿内。
  第十三章
  沈念连着郁闷了几天,沈存算是消气了,取消了对沈念的软禁,正打算马不停蹄赶往灾区,京城突然传来骚动,四处打听才得知是灾区贪官被押了下来,不禁愣了愣,心想沈泉的速度竟这么快,带着一肚子的问题和笑容跑到了太子东宫。
  沈泉正满脸愁容,突然听到下人说沈念来找自己,连忙收起苦瓜脸,挤出了一丝笑容前去迎接。
  沈念迫不及待地走进来,看见沈泉,笑着喊道:大哥!
  父皇解了你的禁,如此着急,莫不是早已知道灾区之事?沈泉虽知道沈念来意,但还是要装傻,灾区之事,我也没想到手下的人竟如此神速,也尚未想到竟是有贪官从中作祟!
  沈念并不相信沈泉所说的话,但沈泉不想说,她也不会强求,开始找话题转移:大哥可否带小妹认识一下此次灾区调查的人?此等人才,若不收归朝廷,那倒是我大普一大损失!
  沈泉尬笑了一下,随口找了个借口打算糊弄过去:父皇不喜此等人员,若是收归朝廷,怕是不能让他施展抱负,况且这位兄台并不想多见人,嗣安还是休要打扰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