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围区这里很少有人来,是因为地下区不好挖掘,周围都是山体,大大小小平地在山地中夹缝生存。
她们所在的远宁镇已经是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带了但也还是比周围要高出不少。
榕树所在的中心公园其实也是没有建设太大,因为旁边一大片山体挡住了,不过中心公园和旁边的山融为一体,平日里看起来也挺不错的,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柏宓查找最近的地方是一个山顶,就在榕树林的旁边。
有些类似之前在莱茵公寓后的那个露营地方。
这里虽然不是滨海市海拔最高的地方,但也差不多了多少了。
如果这里都被淹了,那滨海市也完了。
舒鹿那边很重视,很快就传来了回信。
她表示要做更深层的数据分析才能确定,但是她也没有坐以待毙,一边确定,一边开始造船。
现在没有地方给地下城的人大规模的迁徙,造船是目前最快速稳妥的办法,温度没有骤升就说明还有时间。
东围区这么多人,只要拧成一股绳,日夜赶工,很快就能造出来。
厂房是一直都有的,施工场地也不少。
舒鹿还表示要给她们送点物资,温漪书没有拒绝,让黄飞带着珍珠吊兰去拿,顺便把楼上果蔬的存货全部送给了她们。
至少需要一天一夜,温漪书才能彻底的将家里的东西都搬走。
柏宓也飞快确定好了搬迁的地点,房子是一定不会有这里这么舒适了,她们走之前要先加固一下现在的小家,她回来还是想住在这里的。
这里已经让她有了家的实质感受,不管是风景还是人,都很不错。
霍小关和凌爽打包东西很快,基本能带走的东西全都打包了,包括一些电器。
两人真是恨不得连房子都连根拔起,她们打算用雪橇车一趟趟的先拉上去。
就是房车只能留在下面了,柏宓用密封层和胶带把房车整个包裹了起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了。
两辆货车都交给舒鹿接管,地下城底层有密封层,用来储存这些车辆是最好不过的了。
雪橇车将几人和货物先拉到了山顶,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珍珠吊兰是严格按照导航的指导路线走的,免得踩到空雪掉下去。
几人对这里的地形并不是太熟悉,山顶有些像悬崖,地图上显示,这里是个景区,有个很奇怪的溶洞。
但是开发之后,收益不好,干脆卖给了滑翔伞俱乐部,不过滨海市的娱乐项目很多,并没有多少人玩这么危险的极限运动。
这上面的滑翔伞是最原始的那种,纯靠个人,现在的人都惜命,在同样价钱之下,还是喜欢更安全又刺激的项目。
所以这里也就渐渐的荒废了,每年来的人也不多,除非是来参观和爬山的。
不过这可方便了几人,这里的的房子被埋在雪下,温漪书在清扫的时候才察觉似乎已经有两天没有下雪了。
她的心里慌的厉害,这可不算什么好预兆。
从山顶望下去,榕树最高处的树冠也比这山顶要矮上许多,她不由的担心起榕树来。
之前在海边那颗揽仁树经过海水的浸泡毫无例外的死亡了,如果洪水一直持续,就算不是海水,这些树也十分的危险。
在珍珠吊兰的帮助下,几人很快就将房子周围的积雪清理干净了。
这里有些像机场大厅,规模十分的大,顶部是透明的玻璃。
或许是这里的温度比下面要冷很多,所以做了这样的设计。
温漪书将几人都留在了上面,让她们尽快布置一下房间,柏宓在上面装太阳能板。
她则是继续和珍珠吊兰下山拉东西。
回到熟悉的房子,最上面的阳光房是最先搬空的,第一次上去,拉的都是植物和太阳能板。
房子里面冷了许多,她将炭拉上了车,继续装着其他的东西。
榕树在窗外摆着树叶,问道:你们现在就决定走了吗?
温漪书将手中的东西交给珍珠吊兰:是的,这真是没有办法,毕竟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人类跑不过大自然。
榕树轻轻叹息了一声,表示理解:我能拜托你一件事吗小温。
她的语气中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温漪书很少听到它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怎么了?能帮的我一定会帮你的。
枝叶从之前留气孔的窗户外探了进来,包裹着一颗成熟的果子。
温漪书的嘴巴里泛起口水,榕树的果子有些像无花果,特别的美味。
深紫色的果皮看着就很甜,这颗果实几乎有她手掌一样大小了。
这是我的种子,如果我在这场意外中死亡,我希望,你能将它种下去。
它的语气带着一丝悲壮,应该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洪水。
温漪书的异能不足以催发它变小,无法带走它的总体植株。
看到温漪书神情坚毅的点头,榕树这才松了口气,就听她说道:还有多余的吗,看起来很好吃。
榕树:
很快,温漪书就收获了一麻袋的榕果,她全部打包带走了。
来回搬运了五躺,温漪书才将下面的东西都搬光了。
珍珠吊兰变成了马,拉起货来比狗快了几倍,总算是赶在天黑之前安定了下来。
几人选的房间是一个小型的茶水间,这里的空间不大,但却十分的舒适。
原木色的房间像是新装修的,十分的温馨,桌子上还有几袋没喝完的咖啡豆。
全都被霍小关收起来了,准备到时候磨成渣渣用来沃肥。
搬上来的蔬果也安置妥当了,几人没怎么动家具,之后应该还要下去,省的拿出来白费功夫了。
她们心中还是偏向于住在下面的,那个房子承载了她们几个月的回忆,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熟悉的无法割舍了。
蔬果上来不太影响它们的生存,温漪书让它们只需要维持基本的生存就好了,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大量的产出。
只要不产出,维持低耗能,连肥料都不太用的上,只需要每天浇水就行了。
离开了底下,几人每天最麻烦的事情就是烧水,这上面的水管已经被冻结了。
需要三人每天从外面铲雪回来,才能够维持日常所需,正巧炭火的预热可以融化冰雪。
温漪书也不再每天都去下面了,觅食上面的用户大部分都不太理解,城内短暂的陷入了断供的恐慌之中。
但是很快,舒鹿就稳住了局面,温漪书已经搬走了,第二天,温度就从5℃浮动到了10℃。
所有人这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前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在一夜之间统统消失。
舒鹿也没有知情不报,迅速把这个情况反应到了各个区。
当然,还是有许多人不以为然,除了东围区的民众,其他地方的人,根本就拧不成一股绳。
不过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在第三天戛然而止,因为温度一下波动了20℃。
所有人都惊恐的发现,温度是真的上升,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东围区的民众,更卖力的投入到了建设之中去,所有人昼夜不停的建设改造船体。
当所有人都以为气温将会回升到正常的温度时,上升的温度却在第五天戛然而止。
此时的温度依旧在零下,外面的积雪丝毫没有融化,但是已经有人出来开始活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依旧没有上升,甚至下降了,有人开始怀疑,低温度没有结束,外面的气温会持续走低。
船舱的建造并没有在这些人的呼声下停止,只有部分的民众不愿意上船。
第六日,温度甚至下降了一些,这部分人的呼声更高了,甚至产生了很多中间派。
温漪书也在山顶密切的关注着温度的变化,她最近在这里睡得都不是很好,虽然已经做了保温措施,但冷风还是无处不在的灌进来。
温漪书都常常被冻醒,更别说其她人了。
大家的睡眠时间都不约而同地减少了,好在温度上升了不少,如果还是之前那个样子,恐怕她们在山上呆不了多久。
但是,第七天,她睡的格外安稳,一夜好梦,直到感觉浑身燥热,才睁开了眼。
房间内的炭盆还在燃烧着,温漪书的额头却渗出了汗,她快速将身上的衣服脱掉,还是感觉空气中燥热不已,直到脱的身体上只剩下了一件衣服,温漪书才住手。
她扭头看到了窗户上遍布的水渍,是有些后知后觉的走到窗户边。
她用手抹开窗户上的水,面前一片模糊,温漪书又摸了两下,这才清晰了起来。
外面原本高高的白雪,此刻已经融化,窗户外是一片广阔的视野,地上湿漉漉的,她甚至都不用推开门走出去就能看到,下方的雪原,变成了茫茫一片汪洋。
她们所在的远宁镇已经是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带了但也还是比周围要高出不少。
榕树所在的中心公园其实也是没有建设太大,因为旁边一大片山体挡住了,不过中心公园和旁边的山融为一体,平日里看起来也挺不错的,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柏宓查找最近的地方是一个山顶,就在榕树林的旁边。
有些类似之前在莱茵公寓后的那个露营地方。
这里虽然不是滨海市海拔最高的地方,但也差不多了多少了。
如果这里都被淹了,那滨海市也完了。
舒鹿那边很重视,很快就传来了回信。
她表示要做更深层的数据分析才能确定,但是她也没有坐以待毙,一边确定,一边开始造船。
现在没有地方给地下城的人大规模的迁徙,造船是目前最快速稳妥的办法,温度没有骤升就说明还有时间。
东围区这么多人,只要拧成一股绳,日夜赶工,很快就能造出来。
厂房是一直都有的,施工场地也不少。
舒鹿还表示要给她们送点物资,温漪书没有拒绝,让黄飞带着珍珠吊兰去拿,顺便把楼上果蔬的存货全部送给了她们。
至少需要一天一夜,温漪书才能彻底的将家里的东西都搬走。
柏宓也飞快确定好了搬迁的地点,房子是一定不会有这里这么舒适了,她们走之前要先加固一下现在的小家,她回来还是想住在这里的。
这里已经让她有了家的实质感受,不管是风景还是人,都很不错。
霍小关和凌爽打包东西很快,基本能带走的东西全都打包了,包括一些电器。
两人真是恨不得连房子都连根拔起,她们打算用雪橇车一趟趟的先拉上去。
就是房车只能留在下面了,柏宓用密封层和胶带把房车整个包裹了起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了。
两辆货车都交给舒鹿接管,地下城底层有密封层,用来储存这些车辆是最好不过的了。
雪橇车将几人和货物先拉到了山顶,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珍珠吊兰是严格按照导航的指导路线走的,免得踩到空雪掉下去。
几人对这里的地形并不是太熟悉,山顶有些像悬崖,地图上显示,这里是个景区,有个很奇怪的溶洞。
但是开发之后,收益不好,干脆卖给了滑翔伞俱乐部,不过滨海市的娱乐项目很多,并没有多少人玩这么危险的极限运动。
这上面的滑翔伞是最原始的那种,纯靠个人,现在的人都惜命,在同样价钱之下,还是喜欢更安全又刺激的项目。
所以这里也就渐渐的荒废了,每年来的人也不多,除非是来参观和爬山的。
不过这可方便了几人,这里的的房子被埋在雪下,温漪书在清扫的时候才察觉似乎已经有两天没有下雪了。
她的心里慌的厉害,这可不算什么好预兆。
从山顶望下去,榕树最高处的树冠也比这山顶要矮上许多,她不由的担心起榕树来。
之前在海边那颗揽仁树经过海水的浸泡毫无例外的死亡了,如果洪水一直持续,就算不是海水,这些树也十分的危险。
在珍珠吊兰的帮助下,几人很快就将房子周围的积雪清理干净了。
这里有些像机场大厅,规模十分的大,顶部是透明的玻璃。
或许是这里的温度比下面要冷很多,所以做了这样的设计。
温漪书将几人都留在了上面,让她们尽快布置一下房间,柏宓在上面装太阳能板。
她则是继续和珍珠吊兰下山拉东西。
回到熟悉的房子,最上面的阳光房是最先搬空的,第一次上去,拉的都是植物和太阳能板。
房子里面冷了许多,她将炭拉上了车,继续装着其他的东西。
榕树在窗外摆着树叶,问道:你们现在就决定走了吗?
温漪书将手中的东西交给珍珠吊兰:是的,这真是没有办法,毕竟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人类跑不过大自然。
榕树轻轻叹息了一声,表示理解:我能拜托你一件事吗小温。
她的语气中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温漪书很少听到它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怎么了?能帮的我一定会帮你的。
枝叶从之前留气孔的窗户外探了进来,包裹着一颗成熟的果子。
温漪书的嘴巴里泛起口水,榕树的果子有些像无花果,特别的美味。
深紫色的果皮看着就很甜,这颗果实几乎有她手掌一样大小了。
这是我的种子,如果我在这场意外中死亡,我希望,你能将它种下去。
它的语气带着一丝悲壮,应该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洪水。
温漪书的异能不足以催发它变小,无法带走它的总体植株。
看到温漪书神情坚毅的点头,榕树这才松了口气,就听她说道:还有多余的吗,看起来很好吃。
榕树:
很快,温漪书就收获了一麻袋的榕果,她全部打包带走了。
来回搬运了五躺,温漪书才将下面的东西都搬光了。
珍珠吊兰变成了马,拉起货来比狗快了几倍,总算是赶在天黑之前安定了下来。
几人选的房间是一个小型的茶水间,这里的空间不大,但却十分的舒适。
原木色的房间像是新装修的,十分的温馨,桌子上还有几袋没喝完的咖啡豆。
全都被霍小关收起来了,准备到时候磨成渣渣用来沃肥。
搬上来的蔬果也安置妥当了,几人没怎么动家具,之后应该还要下去,省的拿出来白费功夫了。
她们心中还是偏向于住在下面的,那个房子承载了她们几个月的回忆,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熟悉的无法割舍了。
蔬果上来不太影响它们的生存,温漪书让它们只需要维持基本的生存就好了,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大量的产出。
只要不产出,维持低耗能,连肥料都不太用的上,只需要每天浇水就行了。
离开了底下,几人每天最麻烦的事情就是烧水,这上面的水管已经被冻结了。
需要三人每天从外面铲雪回来,才能够维持日常所需,正巧炭火的预热可以融化冰雪。
温漪书也不再每天都去下面了,觅食上面的用户大部分都不太理解,城内短暂的陷入了断供的恐慌之中。
但是很快,舒鹿就稳住了局面,温漪书已经搬走了,第二天,温度就从5℃浮动到了10℃。
所有人这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前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在一夜之间统统消失。
舒鹿也没有知情不报,迅速把这个情况反应到了各个区。
当然,还是有许多人不以为然,除了东围区的民众,其他地方的人,根本就拧不成一股绳。
不过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在第三天戛然而止,因为温度一下波动了20℃。
所有人都惊恐的发现,温度是真的上升,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东围区的民众,更卖力的投入到了建设之中去,所有人昼夜不停的建设改造船体。
当所有人都以为气温将会回升到正常的温度时,上升的温度却在第五天戛然而止。
此时的温度依旧在零下,外面的积雪丝毫没有融化,但是已经有人出来开始活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依旧没有上升,甚至下降了,有人开始怀疑,低温度没有结束,外面的气温会持续走低。
船舱的建造并没有在这些人的呼声下停止,只有部分的民众不愿意上船。
第六日,温度甚至下降了一些,这部分人的呼声更高了,甚至产生了很多中间派。
温漪书也在山顶密切的关注着温度的变化,她最近在这里睡得都不是很好,虽然已经做了保温措施,但冷风还是无处不在的灌进来。
温漪书都常常被冻醒,更别说其她人了。
大家的睡眠时间都不约而同地减少了,好在温度上升了不少,如果还是之前那个样子,恐怕她们在山上呆不了多久。
但是,第七天,她睡的格外安稳,一夜好梦,直到感觉浑身燥热,才睁开了眼。
房间内的炭盆还在燃烧着,温漪书的额头却渗出了汗,她快速将身上的衣服脱掉,还是感觉空气中燥热不已,直到脱的身体上只剩下了一件衣服,温漪书才住手。
她扭头看到了窗户上遍布的水渍,是有些后知后觉的走到窗户边。
她用手抹开窗户上的水,面前一片模糊,温漪书又摸了两下,这才清晰了起来。
外面原本高高的白雪,此刻已经融化,窗户外是一片广阔的视野,地上湿漉漉的,她甚至都不用推开门走出去就能看到,下方的雪原,变成了茫茫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