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因为刨土而脏兮兮的手后知后觉的痛起来,我洗了个手,开始收拾包袱。
也许在弄明白这一切前,我该先了解一下李金照,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决定带着这把剑,走一遍李金照屠魔的路。
走之前,趁着夜色,我把那雕像砸了。
师傅明天发现,肯定得骂死我,但我不想管那么多了,这一刻,我脑袋里的念头只有一个。
不想让李金照在那里,她不该是那个样子的。
石雕的眼睛,像两潭死水,可真正的李金照看人时,右眼角会先弯下去,像月牙被咬了一小口。
她的眼睛很漂亮,睫毛长长的,忽闪忽闪像蝴蝶的翅膀。
虽然我记不清她的容貌,可脑海里却还是会莫名冒出这些想法。
等锤子砸下去时,我下意识哼起走调的小曲,心情意外的放松。
要是李金照在天之灵真的生气了,那就等我恢复记忆后,赚钱再给她建一个。
但是不要建在这里,不要在这些沉闷如牢笼一般的四方围墙里。
要建在挨着小溪和鲜花的地方,抬头可以望到蓝天鸟雀,低头可以看到花草抚过她的裙角。
真奇怪,何箐。
一个讨厌到砸碎李金照雕像的人,居然会觉得她的雕像该建立在更自由的地方。
第一站是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村口有家包子铺,招牌被油烟熏得发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天下第一包”四个大字。
老板是个圆脸中年人,热情得近乎夸张,说我看着也有当救世主的气质,还赠送了我一碟咸菜。
听说我在打听李金照的事,他立刻把我引到二楼靠窗的位置乐呵呵道:“当时李英雄呀,就是坐在靠窗那个位置,一身红衣,长发梳起,好不气派,我当时就说,她能当大侠嘞。”
如今这位置成了"贵宾座",要额外付钱才能坐,我付了钱,听老板道:“李英雄连吃了三天我家包子呢”
他这么一宣传,我也对包子的味道来了点兴趣,但等到包子端上来,才发现皮厚馅少,味道平平,反倒是那碟免费咸菜清脆爽口。
我慢吞吞地嚼着,目光落在店中央的留言板上。木板被各色涂鸦覆盖,重叠的“到此一游”混在一起,让人看不出原本的字迹。
我提笔也想写一句,奈何找不到地方,只能去看墙角。
那里也一样挤满了涂鸦,我指尖划过那些重叠的到此一游,忽然在木板的最上方瞥见一行小字。
“箐箐与小满,吃遍天下第一包。”
字迹歪扭得像被醉汉捏过的面团,最后一个感叹号还戳破了木屑。
我看着那行字发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有根鱼刺,卡在了记忆的喉间,吐不出,也咽不下。
那之后,我鬼使神差地在这家店连吃了三天包子,每次都坐在同一个位置。老板高兴得直搓手,我却始终没想明白李金照为何要在这里停留这么久。
最后一天,我坐在她之前坐的位置上,从窗口望出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只觉得天挺蓝,但低头看过去时,看到一户小院,两个小女娃在门口玩皮球,你追我赶,笑声清脆。
仅仅是这样。
仅仅是这样,就让你停留了三天吗,李金照?
我也是无聊,在那看了许久,直到她们被喊进院里吃饭才起身离开,婉拒老板两桶咸菜路上吃的好意后,我继续踏上了旅程,走出很远,回头还能看见他站在店门口挥手,身影渐渐缩成一个小点。
第4章 四件
本想在下午就到达下一座城的,可半路却下起小雨,我只好停下,在一个有点破旧的小庙避雨。
走进来,才发现庙里有人在祈福,香火缭绕中,我忽然想:李金照有没有在这里许过愿?
她会许什么愿望呢?
是发财,平安,还是偷偷许个和心上人在一起一辈子的愿望?
雨水从庙檐滴落,在青石上凝成小小的水坑,那些祈愿牌被潮气泡得发胀,我一块块翻找,直到某块褪色的木牌突然割疼了指腹,我把它翻转过来,上面却没有文字,只有用剑尖刻的图案。
一颗杏子,两片叶子。
刻痕深处残留着暗红,不知是锈迹还是干涸的血,住持不知何时到了身后,我听见他叹息一声:“施主当年刻完这个,盯着手心伤口笑了很久。”
听了他的话,我脑海里便浮现出李金照看着手心伤口傻乎乎笑的影子。
笨蛋,划伤手还这么开心。
那一瞬间,恨意变得强烈,好像要攀上整颗心脏,可我在那痛意里,竟尝到了几分怜惜的味道,这感觉太过矛盾,我仓皇离开寺庙,连伤口都忘了包扎。
雨停后,我去买了糖饼吃。
卖糖饼的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糖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甜香裹着油雾漫过来,咬下的瞬间,舌尖却尝到雪的味道。
我想起某个雪夜,我曾把偷藏的糖饼掰成两半,我一半,李金照一半。
李金照爱吃糖饼,可她却把大的那块塞回我里,她说:“师姐吃大的!”
她笑的傻乎乎的,只捧着那半边小糖饼,便已满足的很。
“英雄要吃得少,才能飞得高。”
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一句孩童谦让的谎话,可后来,她确实飞得太高,高到我再伸手,只接到一片坠落的雪花。
我想,还是一个人好啊,一个人就能吃一张,不用分。
那卖糖饼的姑娘站在一边,奇怪的看了我一会儿,突然问:“阿姐,是不是不好吃呀?”
我摇摇头,说:“挺好吃的。”
她便递过来帕子,疑惑道:“那阿姐,你为什么哭?”
我愣了愣,去摸脸颊,果然摸到眼泪流下的痕迹。
我说:“可能是…”
可能是什么呢?
这一次我找不到理由,我是为她哭的,可哭什么呢,哭她的结局?
这一路往前,越挨近终点,夸奖李金照的人也就越多。
李金照这名字,好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只要走在街上,就能一直听到。
到最后一座城时,好像城里每个人都在夸她,她的好人好事讲一天都讲不完。
我无奈的听着,想,若李金照在此,定要昂首挺胸,拽着我袖子骄傲道:“师姐,这些人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说是吧?”
可她怎么旅程前面那么低调,偏在最后一座城开始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是不是也怕最后的大战失败,想先给自己点安慰?
我想着,看到一小姑娘跑过来,她看看手里的画像,又看看我,歪歪头问:“箐箐师姐?”
我有些疑惑,点头应是,小姑娘便笑起来,她跑去拿了一盒东西给我,笑着说:“箐箐师姐,这是金照姐姐要我给你的。”
我拿来打开看,看到一盒簪子。
和我房里发现的那根一样,应是自己雕的,初时雕的梅花像凋谢了一般发蔫,后面的倒是越发好看起来。
我拿起一根看了看,想她这一路上,应是白日赶路,休息时便拿出簪子开始钻研,也许雕刻时还会去想,师姐收到是什么反应呢,一根簪子,便是一次想念。
而这箱子里,满满当当。
小姑娘又把画像给我,说李金照就是要她根据这个认的,因为前面见过她画的猪,我有点犹豫,但想着既然能凭着这个认出我,也该不是太丑。
接过来看时发现,她居然画的还挺好看,背景那些绚烂的花丛里,每片花瓣都是极小的剑痕组成的。
我的指尖抚过凹凸的纸面,想起她总在练剑后,用剑尖在沙地上画歪扭的花。
“师姐,等我剑法好了,给你刻满山的花!”
我又看着画上面自己的眉眼,只觉得有点陌生,那画里人的神情温柔,可我好像从未露出过那样的表情,她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金照姐姐还要我传一句话。”
小姑娘轻咳一声,她模仿起李金照的表情,笑吟吟的说:“师姐,这里的人都在夸我呢,我在这里过的很好,不许哭啦。”
我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给了她些银钱买糖。她欢天喜地地跑开了,马尾辫在脑后一跳一跳,像极了小时候的李金照。
我站起身,回了客栈,躺下倒头就睡,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爬起来拿了剑上山。
上山时,我撞见一个小偷。
剑出鞘,寒光一闪——然后卡在了那人的衣带上。
钝得像个笑话。
小偷和我大眼瞪小眼几秒,问我现在修仙界已经穷成了这样吗,不行就再就业吧,我说不用了,抄起墙边的半块碎砖解决了他。
等到小偷被带走了,我低头,盯着剑刃发怔。
李金照啊李金照,你揣着这把切豆腐都嫌钝的玩意儿,是去斩魔还是给魔头剔牙?
这哪是去赴死,分明是去送死。
也许在弄明白这一切前,我该先了解一下李金照,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决定带着这把剑,走一遍李金照屠魔的路。
走之前,趁着夜色,我把那雕像砸了。
师傅明天发现,肯定得骂死我,但我不想管那么多了,这一刻,我脑袋里的念头只有一个。
不想让李金照在那里,她不该是那个样子的。
石雕的眼睛,像两潭死水,可真正的李金照看人时,右眼角会先弯下去,像月牙被咬了一小口。
她的眼睛很漂亮,睫毛长长的,忽闪忽闪像蝴蝶的翅膀。
虽然我记不清她的容貌,可脑海里却还是会莫名冒出这些想法。
等锤子砸下去时,我下意识哼起走调的小曲,心情意外的放松。
要是李金照在天之灵真的生气了,那就等我恢复记忆后,赚钱再给她建一个。
但是不要建在这里,不要在这些沉闷如牢笼一般的四方围墙里。
要建在挨着小溪和鲜花的地方,抬头可以望到蓝天鸟雀,低头可以看到花草抚过她的裙角。
真奇怪,何箐。
一个讨厌到砸碎李金照雕像的人,居然会觉得她的雕像该建立在更自由的地方。
第一站是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村口有家包子铺,招牌被油烟熏得发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天下第一包”四个大字。
老板是个圆脸中年人,热情得近乎夸张,说我看着也有当救世主的气质,还赠送了我一碟咸菜。
听说我在打听李金照的事,他立刻把我引到二楼靠窗的位置乐呵呵道:“当时李英雄呀,就是坐在靠窗那个位置,一身红衣,长发梳起,好不气派,我当时就说,她能当大侠嘞。”
如今这位置成了"贵宾座",要额外付钱才能坐,我付了钱,听老板道:“李英雄连吃了三天我家包子呢”
他这么一宣传,我也对包子的味道来了点兴趣,但等到包子端上来,才发现皮厚馅少,味道平平,反倒是那碟免费咸菜清脆爽口。
我慢吞吞地嚼着,目光落在店中央的留言板上。木板被各色涂鸦覆盖,重叠的“到此一游”混在一起,让人看不出原本的字迹。
我提笔也想写一句,奈何找不到地方,只能去看墙角。
那里也一样挤满了涂鸦,我指尖划过那些重叠的到此一游,忽然在木板的最上方瞥见一行小字。
“箐箐与小满,吃遍天下第一包。”
字迹歪扭得像被醉汉捏过的面团,最后一个感叹号还戳破了木屑。
我看着那行字发呆,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好像什么都没想,又好像有根鱼刺,卡在了记忆的喉间,吐不出,也咽不下。
那之后,我鬼使神差地在这家店连吃了三天包子,每次都坐在同一个位置。老板高兴得直搓手,我却始终没想明白李金照为何要在这里停留这么久。
最后一天,我坐在她之前坐的位置上,从窗口望出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只觉得天挺蓝,但低头看过去时,看到一户小院,两个小女娃在门口玩皮球,你追我赶,笑声清脆。
仅仅是这样。
仅仅是这样,就让你停留了三天吗,李金照?
我也是无聊,在那看了许久,直到她们被喊进院里吃饭才起身离开,婉拒老板两桶咸菜路上吃的好意后,我继续踏上了旅程,走出很远,回头还能看见他站在店门口挥手,身影渐渐缩成一个小点。
第4章 四件
本想在下午就到达下一座城的,可半路却下起小雨,我只好停下,在一个有点破旧的小庙避雨。
走进来,才发现庙里有人在祈福,香火缭绕中,我忽然想:李金照有没有在这里许过愿?
她会许什么愿望呢?
是发财,平安,还是偷偷许个和心上人在一起一辈子的愿望?
雨水从庙檐滴落,在青石上凝成小小的水坑,那些祈愿牌被潮气泡得发胀,我一块块翻找,直到某块褪色的木牌突然割疼了指腹,我把它翻转过来,上面却没有文字,只有用剑尖刻的图案。
一颗杏子,两片叶子。
刻痕深处残留着暗红,不知是锈迹还是干涸的血,住持不知何时到了身后,我听见他叹息一声:“施主当年刻完这个,盯着手心伤口笑了很久。”
听了他的话,我脑海里便浮现出李金照看着手心伤口傻乎乎笑的影子。
笨蛋,划伤手还这么开心。
那一瞬间,恨意变得强烈,好像要攀上整颗心脏,可我在那痛意里,竟尝到了几分怜惜的味道,这感觉太过矛盾,我仓皇离开寺庙,连伤口都忘了包扎。
雨停后,我去买了糖饼吃。
卖糖饼的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糖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甜香裹着油雾漫过来,咬下的瞬间,舌尖却尝到雪的味道。
我想起某个雪夜,我曾把偷藏的糖饼掰成两半,我一半,李金照一半。
李金照爱吃糖饼,可她却把大的那块塞回我里,她说:“师姐吃大的!”
她笑的傻乎乎的,只捧着那半边小糖饼,便已满足的很。
“英雄要吃得少,才能飞得高。”
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一句孩童谦让的谎话,可后来,她确实飞得太高,高到我再伸手,只接到一片坠落的雪花。
我想,还是一个人好啊,一个人就能吃一张,不用分。
那卖糖饼的姑娘站在一边,奇怪的看了我一会儿,突然问:“阿姐,是不是不好吃呀?”
我摇摇头,说:“挺好吃的。”
她便递过来帕子,疑惑道:“那阿姐,你为什么哭?”
我愣了愣,去摸脸颊,果然摸到眼泪流下的痕迹。
我说:“可能是…”
可能是什么呢?
这一次我找不到理由,我是为她哭的,可哭什么呢,哭她的结局?
这一路往前,越挨近终点,夸奖李金照的人也就越多。
李金照这名字,好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只要走在街上,就能一直听到。
到最后一座城时,好像城里每个人都在夸她,她的好人好事讲一天都讲不完。
我无奈的听着,想,若李金照在此,定要昂首挺胸,拽着我袖子骄傲道:“师姐,这些人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说是吧?”
可她怎么旅程前面那么低调,偏在最后一座城开始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是不是也怕最后的大战失败,想先给自己点安慰?
我想着,看到一小姑娘跑过来,她看看手里的画像,又看看我,歪歪头问:“箐箐师姐?”
我有些疑惑,点头应是,小姑娘便笑起来,她跑去拿了一盒东西给我,笑着说:“箐箐师姐,这是金照姐姐要我给你的。”
我拿来打开看,看到一盒簪子。
和我房里发现的那根一样,应是自己雕的,初时雕的梅花像凋谢了一般发蔫,后面的倒是越发好看起来。
我拿起一根看了看,想她这一路上,应是白日赶路,休息时便拿出簪子开始钻研,也许雕刻时还会去想,师姐收到是什么反应呢,一根簪子,便是一次想念。
而这箱子里,满满当当。
小姑娘又把画像给我,说李金照就是要她根据这个认的,因为前面见过她画的猪,我有点犹豫,但想着既然能凭着这个认出我,也该不是太丑。
接过来看时发现,她居然画的还挺好看,背景那些绚烂的花丛里,每片花瓣都是极小的剑痕组成的。
我的指尖抚过凹凸的纸面,想起她总在练剑后,用剑尖在沙地上画歪扭的花。
“师姐,等我剑法好了,给你刻满山的花!”
我又看着画上面自己的眉眼,只觉得有点陌生,那画里人的神情温柔,可我好像从未露出过那样的表情,她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金照姐姐还要我传一句话。”
小姑娘轻咳一声,她模仿起李金照的表情,笑吟吟的说:“师姐,这里的人都在夸我呢,我在这里过的很好,不许哭啦。”
我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给了她些银钱买糖。她欢天喜地地跑开了,马尾辫在脑后一跳一跳,像极了小时候的李金照。
我站起身,回了客栈,躺下倒头就睡,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爬起来拿了剑上山。
上山时,我撞见一个小偷。
剑出鞘,寒光一闪——然后卡在了那人的衣带上。
钝得像个笑话。
小偷和我大眼瞪小眼几秒,问我现在修仙界已经穷成了这样吗,不行就再就业吧,我说不用了,抄起墙边的半块碎砖解决了他。
等到小偷被带走了,我低头,盯着剑刃发怔。
李金照啊李金照,你揣着这把切豆腐都嫌钝的玩意儿,是去斩魔还是给魔头剔牙?
这哪是去赴死,分明是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