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42节
  所以去找那些被压榨和受苦的建筑工工人们。那些华工肯定是充满了血泪!
  刚好,他去的时候刚好是工地放饭的时间。午饭时间到了,附近一个工地的工人们正在吃饭呢。
  工地的条件一般都比较简陋。也就是在路边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大棚,然后就是放饭了。
  还真别说,工地放饭还挺香。因为现在的建筑队伍实际上都是国企,如果是乡镇那个级别的也至少是彭家镇那样的乡镇企业。
  所以其实员工待遇是比照其他工厂单位来的。因为是重体力和技术工种,所以工资比一般的工厂还高一点。
  午饭的餐标也是很不错了。很多工厂现在提供的午餐餐标可不一定会有多少肉。但是工地里却又肥汪汪的五花肉,红烧成酱色。一人一块,能有差不多二两的样子。
  再加上也是烧的油汪汪的白菜和豆角等。不一定多好吃,但是绝对油水十足足够香足够顶饱。
  就这个时候,文森特想要采访那些建筑工人,人家都不惜的理他。
  好不容易找到个愿意搭理他的大叔,人家大叔开口第一句话差点让文森特破防。
  人家大叔说道:“小伙子。咱们建筑队的工作不招外国人的。你别看咱们待遇好,就想着来打工啊。不太行的,你是进不来的。还是想着去找其他工作吧。”
  “像你们外国人啊,尤其是留学生啊,要是想要打工赚钱啊。你们可以去莫斯科餐厅打工端盘子啊,还有建国门外有不少外国餐厅,你可以去打工啊。我上次休息,还带着爱人和孩子去过一家西餐厅。一顿饭三十块钱呢,可贵了。工资也高,你去试试。”
  文森特听到这话真的破防了。这人是把自己当什么了?!真把我当成来北京要饭的了?!
  这采访不下去一点了。这也太侮辱人了。这些中国人也太看不起我这大英帝国的公民了。我会来中国讨生活?!
  怎么可能呢!你们太傲慢了。
  文森特真的很生气。他觉得自己一定要给中国人一些好看的。
  他打算就算是没有采访道中国的黑料,自己也一定要写一点!瞎编乱造也要来一点。
  刚好,自己的微型摄像机记录了不少东西。自己要把这些东西都邮寄出去,然后让自己经验丰富的同事们,把这些东西全都搞成对中国的黑料。
  没错,没错!自己都已经准备好了。
  文森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了。他准备在亚运会开始之前,就给中国上上强度。
  但是他却不知道,他的一切都已经在中国相关人员的记录之中了。
  就在距离他不远处,两个便衣也在用微型摄影机把文森特今天的行动全都给记录了下来。
  嗯,打算比文森特的记录更早一点发表,发表给全世界看。
  第十一章 伦敦驻京办
  反正文森特最后被中国这边的地陪人员找到的时候,他就说自己迷路了,然后到处乱窜。因为北京的胡同四通八达,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最后中国这边的地陪人员也没有为难他。他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有这种方法解决了中国特工(地陪)对他的 监视了。自己应该把这一段自己斗智斗勇的机智画面也一起放进去。
  然后就可以凸显自己的能力了。那可是太棒了!
  文森特觉得自己的打算好极了。他准备找到机会就去把录像给弄出去。他现在需要连夜写文本,然后一起弄出去。省得被bbc的其他同事抢夺自己的功劳。
  现在的英国和中国还没建交。不过最近五年的时间,国际外交风云突变。如英国这样的搅屎棍永远是做好两头打算的。
  所以在中英相互的默契之下,互相在对方首都开设了办事处。这种办事处机构不是外交机构,没有外交豁免权之类明面上的各种特权。但是大家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互相也不为难对方。毕竟双方还是要有第一时间顺手来交换信息的地方。
  现在伦敦驻京办在北京就很低调。他们甚至还开了一家英国餐厅来掩饰一下身份。明面上他们就是一个开餐馆的。
  只不过因为英国菜在中国真的没有销路。他们的餐厅也慢慢缩减,现在基本上只提供炸鱼薯条和几种炸货食品。又因为卖的太贵了,北京市民基本上不去消费。所以英国餐厅的后厨以及服务人员大概是全北京工作最轻松,还能拿到高薪酬的餐厅人员了。
  文森特就打算自己把文案和分镜处理写好之后,前往伦敦餐厅吃炸鱼薯条的时候,把这些东西全都邮寄出去。然后发到香港,直接让香港的bbc中文台制作内容。赶在亚运会之前给中国来一坨大的。
  可以说文森特的心眼是真的坏。而且实践能力很强,一个在他计划里差不多有一个半小时的长篇纪实新闻专题片。
  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北京,亚运会下的血泪!》。虽然说他没拍到血泪,但是文森特相信一定有血泪,没有的话自己编就好了,怎么能没有呢?!
  只要专题片一发布,自己在英国的地位……嘿嘿嘿!
  想一想都让人高兴啊!
  文森特很勤奋,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整个文案和剪辑分镜等全都写好了。赶在这天的晚上,他就前往伦敦驻京办餐厅,准备来一套家乡菜,好好的犒劳自己。
  不过今天的伦敦驻京办餐厅的人流量比往常大了不少。平时这周五的晚上,二十个桌子能上座个七八桌就是生意很好了。
  今天厉害了,几乎做满,文森特还只能坐在角落了。
  他点了一个炸鱼薯条的套餐,准备大快朵颐。
  现在的伦敦驻京办餐厅也和很多的餐厅一样,会在餐厅比较好的位置放一个电视机,提供给客人们边吃东西边看电视的娱乐。
  就在文森特等待炸鱼薯条的间隙,有一桌旁边的中国客人示意服务员调台,调到中国国际频道上去。
  这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服务员也就照做了。
  只不过服务员觉得很合理,文森特就觉得不合理了。因为一调台之后出现的画面让他如遭雷击。
  在画面里,两个中国人正在笑着聊天。其中一个叫大刘,一个叫小于。
  “咱们现在北京要开奥运会了。有全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海外的记者们来北京啊。咱们电视台,准备搞一个特别节目。”大刘非常熟稔的对着电视镜头笑呵呵的说道。
  大刘有些胖,脸蛋圆圆的而且皮肤很好很白。他这样的胖人就是大家喜欢的那种弥勒佛一样的人物,看起来人畜无害。笑呵呵的时候又觉得很有安全感,一下子就能让人觉得很有好感的长相。
  大刘笑呵呵的说道:“刚好,有一个英国记者叫做文森特的,他说要在北京城逛逛。我和小于坐地陪,咱们啊,就偷摸的用小相机把他逛北京的情形录下来。”
  “咱们啊,也免得说那英国bbc的记者是咱们请来的托。所以咱们这事儿,先偷摸的拍。拍完了再告诉他。这就是最真实的反应,让英国bbc的记者来见证咱们北京的发展,咱们来见证他第一真实的反应。”
  小于也在旁边呵呵的笑道:“这也是给观众朋友们看看,bbc一向自诩公正客观的记者,他们是怎么第一时间对北京有什么反应的。”
  说罢,大刘和小于就去接文森特了。文森特住特的酒店是专门为了接待外国记者团而包下来的。
  和建国门外的涉外酒店属于同一个等级,如果是评级的话,那至少也是接近四星级酒店的标准了。
  电视画面里的文森特一副性质很高的样子,见到大刘和小于,他就迫不及待的要出门了。
  如果知道文森特的想法,那就知道他是要出去干坏事了,但是电视观众哪里能知道文森特想要干什么呢。当然是以为他因为能参观北京而显得很激动了。
  很多电视观众第一反应就是,参观北京这事儿能让见多识广的bbc记者都感到激动了?北京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就给拉起来了。
  而伴随着电视画面,很多人确实觉得现在的北京还真的挺不错的。大刘和小于带着文森特和他的助手前往了什刹海看荷花,逛了建国门外的高楼大厦。见识了一下王府井商场里的繁多百货。
  到这里的时候,一切都还是普通的新闻片的感觉。这文森特表现出来的样子还很克制,感觉没什么节目效果,很多观众在考虑,是不是中国请的托表演的不好?
  而接下来,峰回路转。文森特让助手拖住地陪的时候,他和助手上演了一出走丢的戏码。
  这大刘和小于还真的是配合的演了一波。反正大家觉得文森特真的走丢了。
  接下来就是分头去找文森特,很快文森特就出现在了镜头里面,他被找到了。但是大刘对着自己随身携带的微型摄像机说道:“看起来咱们的英国朋友更喜欢独自大冒险?那么就满足一下他的愿望?”
  于是乎,大刘就没有上前去提醒文森特一下。而是默默的用摄影机把文森特发生的一切都给记录了下来。
  尤其是第一幕,文森特和胡同大爷里的对话,那是被原原本本的保留了下来。因为大爷的含妈量太高了,导致节目组在后期不得不一直哔~哔~哔~的消音。
  于是导致了大爷说两个字就是~哔~,说两个字就是~哔~。整一段话充满了莫名的喜感。
  就连在一旁盗摄的大刘都在憋笑:“不行了,这大爷太野了。这段可能会被掐掉。”
  不过很显然,没掐掉。全世界的观众都看见了一个糖尿病大爷穿着背心大裤衩人字拖,坐在小院门口对着英国人~哔~哔~哔~
  很多观众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而很显然,大爷的话也被翻译了出来。他骂人的那些话当然被粗暴的翻译成了【粗话】两个字来代替。
  而对于大爷迫切想要胡同拆迁的愿望,全世界都知道了。
  第十二章  阿巴阿巴
  这个北京大爷,有些过于真性情了。虽然说是满嘴脏话,但是说的东西都是真的。
  而真实这种事情,是在各种新闻专题片里面最有杀伤力的东西。那是比任何作假都要有用的东西。
  伴随着大爷的脏话,大家也都知道了,大爷的糖尿病和大爷被医保覆盖的事情。也知道大爷一直在吹嘘自己是个中级锻工,这大爷每每提到这身份,他脸上流露出来的骄傲自豪的情绪,那是掩盖都掩盖不住的。太他妈自豪了!
  按照后世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大爷提到这里的时候,他的眼神有光。
  那种劳动人民淳朴的自豪感,也是能在某种方面打动人的。 毕竟现在国际共产运动还在发展,现在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人都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的。
  而大爷那种发自心底的骄傲,那是骗不了人的。
  当然,他的脏话也会有人讨厌。尤其是和面他和自己爱人的对话。一开始他说的那些颇有些大男人的话未必所有人都喜欢,但是后面被老婆训了一顿爱吃不吃,不吃拉倒之后,又乖的和小孙子似的。这种变脸变色是真的让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笑的前仰后合。
  生活中一些真情实感的偶尔流露,可比电影电视剧里拼命想要挠人咯吱窝的低级笑料好多了。一些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小小笑料,能让朋友们笑一个晚上,甚至过去很多年都会清楚的回忆起某天晚上的某个好笑时刻。然后大家又笑成一团。
  这种大爷和大妈就是如此。
  当然了,文森特也贡献了大量的笑料,因为他看着大爷说话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僵硬痴呆的模样。看着就像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家伙,在听着别人喋喋不休最后还没听懂的模样。
  所以很多人也把笑引到了文森特的表情上了。
  很多观众都纷纷在电视机前说道:瞧这个傻蛋!
  而这个英国傻蛋的大冒险还在继续。傻蛋沿着胡同闲逛,遇到人就问拆迁啊,工地什么的。
  北京的市民们也是非常热情好客。问拆迁,他们就好奇的围上来。
  “你是苏联的专家?是来帮我们规划拆迁的?哎呀,快来快来快来!给你看看我们胡同就该拆迁了。我们院子不行的!”
  说着就把文森特往大杂院领。
  现在的北京,还不允许居民在四合院里违搭乱建。元时空之中,北京的大杂院的杂乱很大原因是居民住户把四合院的空地院子全都围起来建房子了。导致四合院没有院,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小房子。
  那是因为元时空唐山大地震之后,北京市政府允许市民搭建抗震棚,以应对可能的灾害。当时开了口子,再加上当时北京市民住房确实紧张,所以大家才各种乱建设。
  现在本时空可不行,北京市一直在修建新的楼房,保障房和改善房一直都在弄。很多人都想着搬去楼房,哪里有心气搞四合院里的违章建筑啊。
  再说了,很多四合院的房子,产权是属于街道和房管局的。很多市民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现在没开口子,你要私搭乱建,很有可能取消你保障房的申请资格的。
  所以现在的大杂院虽然说是乱,但是却还没元时空那样被搞的乱七八糟。所以文森特被拉进四合院,里面并没有那么的逼仄。有天井有院子。
  拉着文森特进来的那个大娘把他当苏联专家,一个劲的吐苦水。
  “专家你悄悄,你瞧瞧。咱们一个大院里面住了四户人家。这电线的负载都不够,就只能买一个冰箱。第二个都不行。你瞧,咱们四户人家只能集资买一个,一起用一个。”
  “还有这电视吧也是一样。现在都是四户人家一起出钱买了一台小彩电。你知道为啥不买多吗?就是因为电压不稳。要是四台冰箱四台电视,夏天在开四台风扇,咱们这变压器都要炸了!”
  伴随着大娘的絮絮叨叨,全球的观众都随便参观了一下大娘口中不行的大杂院。确实,居住面积不太够。一个一进的院子住了四户人家。每家也就三四十平米的面积。一家可能有四五口人。
  所以厨房什么都是公用的。电视和冰箱也是公用的。
  大院里几个孩子正偷偷的用十七寸的小彩色电视机接上游戏机,准备玩空战游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