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414节
阿拉法特和重信房子寒暄了一下,自我介绍等等过后。他就准备开始说正题了。
阿拉法特正准备开口说服一下重信房子,让她把巴勒斯坦青年武装力量让出来,给法塔赫收编的时候。
阿卜杜勒等连级军官已经涌了过来,他们已经发现了阿拉法特这些法塔赫官员了。阿卜杜勒直接快言快语道:“你们这些家伙,就知道到处收人。也不知道你们会干什么,你就是那个阿拉法特吧。你搞的这个法塔赫组织也这么多年了。干了什么事情啊。”
“什么事情都没干,就知道到处收编别人。你们来这里不是想要收编我们吧。啊?”
阿卜杜勒是坚决拒绝被法塔赫收编的。因为目前为止法塔赫除了占据加沙的核心地带之外,也没看见他们搞出什么大事情啊。他们倒是喊出要用武力对抗以色列。但是他们现在没有成果。
根本就不能和重信房子女士相比。
这话一出,倒是把阿拉法特给整不会了。因为他当初的想法是重信房子和这些中日来的国际共运人士会反对呢。所以自己整的词都是为了给他们说的。
现在倒是没有想到,先开口反对的居然是那些巴勒斯坦人。
重信房子见此倒是笑了笑:笑“阿拉法特先生,相比于收编我们的军队,其实我倒是更加好奇你们法塔赫组织有没有一个长期的治国纲领。”
“因为涉及到和以色列的斗争,这将是长期的,长达好几十年的。甚至会消耗你我的一辈子。你做好这样长远的规划了吗?还有,巴勒斯坦如何依靠现有的土地和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还有对外政策。如果你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我们倒是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谈谈。”
重信房子现在这个阶段也是瞧不上阿拉法特和法塔赫组织的。
因为他们确实是没什么长期规划。
不过也就是在重信房子把阿拉法特问的陷入长考的时候。有人急急忙忙的来到重信房子身边道:“以色列,以色列出动了一支大军,直接来扫荡约旦河西岸的村落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准备屠村
约旦河西安,边境村庄德尔村。
这个村落大约有四百多名巴勒斯坦人。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并且有多条水系。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
德尔村很落后,落后的和生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代差不多。这里的农民大多身穿粗布的衣服,衣服也是补丁叠补丁。
这里的老百姓主要的生计就是种田和养殖一些羊。如果按照一些在城市里吃饱喝足闲的没事的人来形容的话,这里就是传说中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
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才知道,这种所谓的【田园牧歌】有多么的悲催。
这里没有通水通电,每天晚上的照明依靠蜡烛或者是油灯。用水需要靠水井或者是自己去打水运水。
如果有一些小灾小病,那就更是完蛋了。附近的村落里并没有医生,只有一些老人依靠世代相传的土方子,用当地的草药来给人治病。但是能不能治好?这不好说,很多时候是靠身体素质的。
不过自从中东红色游击队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就好多了。
因为那个短发的房子小姐,还有王德先生,他们带来了很多药物。
德尔村的放羊少年亚西尔还记得那个下午。那群来自异国的青年们来到这个村庄,他们用神奇的药粉化入水中,折磨了自己母亲多年的胃疼在那个下午就好了。
从那之后亚西尔就觉得,房子小姐他们是真正神明来拯救他们的。
尤其是后来房子小姐他们组建部队,那些军队有着亚西尔从来都没听过的各种要求。自己的爷爷称呼他们是真主的骑士。
因为只有神明的部队才会有那么高的要求,还有那么多高尚的戒律,并且严格的执行下去。
可惜自己只有十五岁,而且个子太矮小了,那支部队并不收自己。如果可以,亚西尔希望两年后自己能进入那支部队。
因为他知道这支部队是干嘛的,是为了对抗以色列人的。
生活在约旦河西安的亚西尔知道以色列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每年都能看见约旦河西岸那些更靠近以色列的村庄被以色列人赶走。
如果不走,那就可能会被以色列人屠杀。亚西尔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救过这样一个人。那是一个女人,她告诉亚西尔她们的村庄一共七十多人都被以色列人杀光了。他们连小孩都没放过。
这个女人是顺着河流漂流下来才逃得一命的。
现在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大嫂。
亚西尔知道以色列人很可怕,也很恐怖。大人们谈到以色列都咬牙切齿。
所以当亚西尔放羊的时候远远眺望到以色列的一支军队靠近村庄的时候。
他连羊群都没顾上,直接狂奔回了村庄。并且敲响了村长的大门:“村长!村长!是以色列人,我看见以色列人的军队了!他们正在向我们村庄靠近。”
五十多岁的村长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吓到了。
“不,不可能啊。我们这里距离以色列人的定居点很远。他们就算是要开拓定居点,也不会跑这么远来啊!”村长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不敢置信。
但是他也知道亚西尔不会开玩笑,因为亚西尔虽然年少但却是一个知道轻重的人。所以村长马上敲响了村庄里的那口大钟。
那是村庄里每次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敲响,用来召集全村人的大钟。
村长立刻通知了全村人,亚西尔发现以色列军队的事情。
这支以色列军队大摇大摆的过来,就是欺负现在的巴勒斯坦没有一个正经的政府,没有正经的政府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国家。没有国家,这个地区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力量。
也就不可能把力量捏合在一起,对他们进行反击。
他们这样就是为了逼迫中东红色游击队出来。
为此,他们不惜屠杀几个巴勒斯坦人的村落。
虽然说现在国际上以色列的名声,因为中国不断拍摄的各种影视作品和新闻纪录片而败坏。导致了现在以色列政府也要求边军收敛一点。
不要在动不动的就搞全村全镇死光的屠杀案了。
但是命令是命令,实际是实际。这支以色列军队的就是打算屠杀几个村子,要么把那支游击队逼出来。要不然就当是给定居点的事情复仇了。
在德尔村里,那些村民们也都是很焦急。
“以色列的部队过来了?为什么啊!我们这里距离以色列已经很远了啊。”有人急切的发问道。
“难道是因为之前那支部队前去以色列,击败了以色列的部队,所以现在以色列人来报复了?”有人想到了之前重信房子带着部队从这个村边上路过。
当时缴获的东西,村民们还都看见了呢。而且那个时候游击队还分了一部分化肥和农药给德尔村。让他们今年的收成能好点。随队的军医还抽空给村里的一些人看病了。
“肯定是,那些以色列人肯定是想要来报复我们的军队的。”当即有青壮吼道:“他们屠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现在我们的军队不过是赶走了他们定居点的人,他们就按捺不住了。”
“亚西尔你跑的最快,赶紧去给他们报信。”亚西尔的哥哥对着亚西尔说道。
同时也对着村长说道:“村长,组织村里的老幼和女人转移吧移!”
“男人们拿起武器。老人、女人和孩子跑不快。我们需要给他们争取时间。家里有枪的拿起枪。不然我们这里没有人能活下来了!”
亚西尔哥哥的话让很多人心里都是一紧。
但是很快,大家都释然了。因为亚西尔大哥说的就是现实。不要和以色列的军队讲道理。因为他们就没有道理可言。
和他们唯一可以对答的就是枪支和拳头。
于是德尔村开始鸡飞狗跳的迁移,老人、妇女和孩子们被安置在驴车或牛马车上,带上一些粮食就跑。
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他们收拾更多的财物了。
而且带的东西太多的话,车是跑不快的。
而亚西尔的大哥和他的妻子,那位经历过屠杀而存活下来的女人做了最后的告别。
这个名叫雅亿的女人怀抱着刚刚半岁大小的孩子,她哭的和泪人一样。
她在恨,恨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要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两次。
上一次,她的父母兄弟全死了。难道这一次自己的丈夫也要死去吗?
她怀抱着孩子,目光有怜悯有叹息,她低声呢喃:“主啊,如果你真的存在就请惩罚那些恶魔吧。”
“孩子啊,你也许不该出生在这个世界,你也许只能生活在仇恨之中。你和我接下来的人生只剩下复仇了。”
而在德尔村外,亚西尔的大哥哈立德正带着留下来的四十多个男人握紧了枪支。
以色列的军队来的比他们想的还要快。因为这些人是开着卡车和装甲运兵车来的。
八百人的部队分成三支,分别突袭三个约旦河西安较大的自然村落。
以色列的指挥官只想要给这些不听话的巴勒斯坦人一些血的教训。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臣服,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可抗力。
他们是来宣示武力和强大的。
所以这支部队抵达德尔村的时候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派人出来高喊:“出来说话!”
第二百四十九章 泪如雨下
“出来人说话!”翻译官在那用着高音喇叭高喊着,在这空旷的地方高音喇叭的音量直接传过几百米,他耀武扬威的站着。
完全不怕被打冷枪。因为在他的身后可是好几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这些巴勒斯坦的农民见过这种玩意儿嘛。
都不需要其他士兵开火,只要两辆装甲车就能把整个村落夷为平地。
不过出乎翻译官和指挥官默罕默德的意料,整个村落安静的和没人一样。
一般情况下他们这样大军压境(两百多人),这些村落早就吓得鸡飞狗跳了。
现在居然这么安静?难道是这里的人早就跑了?
他还真的没有猜错,确实是跑了。虽然还没跑多远,但是村里就只剩下亚西尔大哥和几十个拿着老式步枪或者是猎枪的男人了。
亚西尔的大哥举着枪在一个土房子的后面瞄准了那个翻译官很久,但是他一直没有扣动扳机。
不是因为他害怕把这个翻译官给杀了。而是因为对方距离他有差不多两百米。
他的老式步枪根本打不了那么远。或者说子弹可以飞两百米远,但是两百米后到底会飞到什么地方去?那就是谁都不知道了。
所以他没法开枪。
可是他不开枪,不代表以色列人不会开枪。带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默罕默德冷着脸下命令道:“重机枪扫射。”
命令下去,几个装甲运兵车上装备的重机枪直接对着村落开火了。
美制m113装甲运兵车上的m2重机枪瞬间喷吐火蛇。
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造成的破坏力远不是元时空后世电视剧上演示的那么温柔。
重机枪喷射出的子弹打在这些土坯木造住屋上的时候就是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大洞。
飞溅出来的沙石泥土打在人的脸上都是生疼。
一颗石子从亚西尔大哥的脸庞飞过,直接划破一道血痕。
在实际的战场上,重机枪给人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在他的身边,另一个手握枪支的男人已经紧张的哭出来了。
阿拉法特正准备开口说服一下重信房子,让她把巴勒斯坦青年武装力量让出来,给法塔赫收编的时候。
阿卜杜勒等连级军官已经涌了过来,他们已经发现了阿拉法特这些法塔赫官员了。阿卜杜勒直接快言快语道:“你们这些家伙,就知道到处收人。也不知道你们会干什么,你就是那个阿拉法特吧。你搞的这个法塔赫组织也这么多年了。干了什么事情啊。”
“什么事情都没干,就知道到处收编别人。你们来这里不是想要收编我们吧。啊?”
阿卜杜勒是坚决拒绝被法塔赫收编的。因为目前为止法塔赫除了占据加沙的核心地带之外,也没看见他们搞出什么大事情啊。他们倒是喊出要用武力对抗以色列。但是他们现在没有成果。
根本就不能和重信房子女士相比。
这话一出,倒是把阿拉法特给整不会了。因为他当初的想法是重信房子和这些中日来的国际共运人士会反对呢。所以自己整的词都是为了给他们说的。
现在倒是没有想到,先开口反对的居然是那些巴勒斯坦人。
重信房子见此倒是笑了笑:笑“阿拉法特先生,相比于收编我们的军队,其实我倒是更加好奇你们法塔赫组织有没有一个长期的治国纲领。”
“因为涉及到和以色列的斗争,这将是长期的,长达好几十年的。甚至会消耗你我的一辈子。你做好这样长远的规划了吗?还有,巴勒斯坦如何依靠现有的土地和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还有对外政策。如果你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我们倒是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谈谈。”
重信房子现在这个阶段也是瞧不上阿拉法特和法塔赫组织的。
因为他们确实是没什么长期规划。
不过也就是在重信房子把阿拉法特问的陷入长考的时候。有人急急忙忙的来到重信房子身边道:“以色列,以色列出动了一支大军,直接来扫荡约旦河西岸的村落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准备屠村
约旦河西安,边境村庄德尔村。
这个村落大约有四百多名巴勒斯坦人。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并且有多条水系。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
德尔村很落后,落后的和生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代差不多。这里的农民大多身穿粗布的衣服,衣服也是补丁叠补丁。
这里的老百姓主要的生计就是种田和养殖一些羊。如果按照一些在城市里吃饱喝足闲的没事的人来形容的话,这里就是传说中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
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才知道,这种所谓的【田园牧歌】有多么的悲催。
这里没有通水通电,每天晚上的照明依靠蜡烛或者是油灯。用水需要靠水井或者是自己去打水运水。
如果有一些小灾小病,那就更是完蛋了。附近的村落里并没有医生,只有一些老人依靠世代相传的土方子,用当地的草药来给人治病。但是能不能治好?这不好说,很多时候是靠身体素质的。
不过自从中东红色游击队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就好多了。
因为那个短发的房子小姐,还有王德先生,他们带来了很多药物。
德尔村的放羊少年亚西尔还记得那个下午。那群来自异国的青年们来到这个村庄,他们用神奇的药粉化入水中,折磨了自己母亲多年的胃疼在那个下午就好了。
从那之后亚西尔就觉得,房子小姐他们是真正神明来拯救他们的。
尤其是后来房子小姐他们组建部队,那些军队有着亚西尔从来都没听过的各种要求。自己的爷爷称呼他们是真主的骑士。
因为只有神明的部队才会有那么高的要求,还有那么多高尚的戒律,并且严格的执行下去。
可惜自己只有十五岁,而且个子太矮小了,那支部队并不收自己。如果可以,亚西尔希望两年后自己能进入那支部队。
因为他知道这支部队是干嘛的,是为了对抗以色列人的。
生活在约旦河西安的亚西尔知道以色列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因为每年都能看见约旦河西岸那些更靠近以色列的村庄被以色列人赶走。
如果不走,那就可能会被以色列人屠杀。亚西尔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救过这样一个人。那是一个女人,她告诉亚西尔她们的村庄一共七十多人都被以色列人杀光了。他们连小孩都没放过。
这个女人是顺着河流漂流下来才逃得一命的。
现在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大嫂。
亚西尔知道以色列人很可怕,也很恐怖。大人们谈到以色列都咬牙切齿。
所以当亚西尔放羊的时候远远眺望到以色列的一支军队靠近村庄的时候。
他连羊群都没顾上,直接狂奔回了村庄。并且敲响了村长的大门:“村长!村长!是以色列人,我看见以色列人的军队了!他们正在向我们村庄靠近。”
五十多岁的村长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吓到了。
“不,不可能啊。我们这里距离以色列人的定居点很远。他们就算是要开拓定居点,也不会跑这么远来啊!”村长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不敢置信。
但是他也知道亚西尔不会开玩笑,因为亚西尔虽然年少但却是一个知道轻重的人。所以村长马上敲响了村庄里的那口大钟。
那是村庄里每次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敲响,用来召集全村人的大钟。
村长立刻通知了全村人,亚西尔发现以色列军队的事情。
这支以色列军队大摇大摆的过来,就是欺负现在的巴勒斯坦没有一个正经的政府,没有正经的政府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国家。没有国家,这个地区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力量。
也就不可能把力量捏合在一起,对他们进行反击。
他们这样就是为了逼迫中东红色游击队出来。
为此,他们不惜屠杀几个巴勒斯坦人的村落。
虽然说现在国际上以色列的名声,因为中国不断拍摄的各种影视作品和新闻纪录片而败坏。导致了现在以色列政府也要求边军收敛一点。
不要在动不动的就搞全村全镇死光的屠杀案了。
但是命令是命令,实际是实际。这支以色列军队的就是打算屠杀几个村子,要么把那支游击队逼出来。要不然就当是给定居点的事情复仇了。
在德尔村里,那些村民们也都是很焦急。
“以色列的部队过来了?为什么啊!我们这里距离以色列已经很远了啊。”有人急切的发问道。
“难道是因为之前那支部队前去以色列,击败了以色列的部队,所以现在以色列人来报复了?”有人想到了之前重信房子带着部队从这个村边上路过。
当时缴获的东西,村民们还都看见了呢。而且那个时候游击队还分了一部分化肥和农药给德尔村。让他们今年的收成能好点。随队的军医还抽空给村里的一些人看病了。
“肯定是,那些以色列人肯定是想要来报复我们的军队的。”当即有青壮吼道:“他们屠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现在我们的军队不过是赶走了他们定居点的人,他们就按捺不住了。”
“亚西尔你跑的最快,赶紧去给他们报信。”亚西尔的哥哥对着亚西尔说道。
同时也对着村长说道:“村长,组织村里的老幼和女人转移吧移!”
“男人们拿起武器。老人、女人和孩子跑不快。我们需要给他们争取时间。家里有枪的拿起枪。不然我们这里没有人能活下来了!”
亚西尔哥哥的话让很多人心里都是一紧。
但是很快,大家都释然了。因为亚西尔大哥说的就是现实。不要和以色列的军队讲道理。因为他们就没有道理可言。
和他们唯一可以对答的就是枪支和拳头。
于是德尔村开始鸡飞狗跳的迁移,老人、妇女和孩子们被安置在驴车或牛马车上,带上一些粮食就跑。
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他们收拾更多的财物了。
而且带的东西太多的话,车是跑不快的。
而亚西尔的大哥和他的妻子,那位经历过屠杀而存活下来的女人做了最后的告别。
这个名叫雅亿的女人怀抱着刚刚半岁大小的孩子,她哭的和泪人一样。
她在恨,恨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要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两次。
上一次,她的父母兄弟全死了。难道这一次自己的丈夫也要死去吗?
她怀抱着孩子,目光有怜悯有叹息,她低声呢喃:“主啊,如果你真的存在就请惩罚那些恶魔吧。”
“孩子啊,你也许不该出生在这个世界,你也许只能生活在仇恨之中。你和我接下来的人生只剩下复仇了。”
而在德尔村外,亚西尔的大哥哈立德正带着留下来的四十多个男人握紧了枪支。
以色列的军队来的比他们想的还要快。因为这些人是开着卡车和装甲运兵车来的。
八百人的部队分成三支,分别突袭三个约旦河西安较大的自然村落。
以色列的指挥官只想要给这些不听话的巴勒斯坦人一些血的教训。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臣服,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可抗力。
他们是来宣示武力和强大的。
所以这支部队抵达德尔村的时候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派人出来高喊:“出来说话!”
第二百四十九章 泪如雨下
“出来人说话!”翻译官在那用着高音喇叭高喊着,在这空旷的地方高音喇叭的音量直接传过几百米,他耀武扬威的站着。
完全不怕被打冷枪。因为在他的身后可是好几辆全副武装的装甲车。这些巴勒斯坦的农民见过这种玩意儿嘛。
都不需要其他士兵开火,只要两辆装甲车就能把整个村落夷为平地。
不过出乎翻译官和指挥官默罕默德的意料,整个村落安静的和没人一样。
一般情况下他们这样大军压境(两百多人),这些村落早就吓得鸡飞狗跳了。
现在居然这么安静?难道是这里的人早就跑了?
他还真的没有猜错,确实是跑了。虽然还没跑多远,但是村里就只剩下亚西尔大哥和几十个拿着老式步枪或者是猎枪的男人了。
亚西尔的大哥举着枪在一个土房子的后面瞄准了那个翻译官很久,但是他一直没有扣动扳机。
不是因为他害怕把这个翻译官给杀了。而是因为对方距离他有差不多两百米。
他的老式步枪根本打不了那么远。或者说子弹可以飞两百米远,但是两百米后到底会飞到什么地方去?那就是谁都不知道了。
所以他没法开枪。
可是他不开枪,不代表以色列人不会开枪。带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默罕默德冷着脸下命令道:“重机枪扫射。”
命令下去,几个装甲运兵车上装备的重机枪直接对着村落开火了。
美制m113装甲运兵车上的m2重机枪瞬间喷吐火蛇。
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造成的破坏力远不是元时空后世电视剧上演示的那么温柔。
重机枪喷射出的子弹打在这些土坯木造住屋上的时候就是造成一个又一个的大洞。
飞溅出来的沙石泥土打在人的脸上都是生疼。
一颗石子从亚西尔大哥的脸庞飞过,直接划破一道血痕。
在实际的战场上,重机枪给人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在他的身边,另一个手握枪支的男人已经紧张的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