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322节
  自己也没有虐待她,把她打个遍体鳞伤,更没有做什么违反公俗良习的事情。
  自己凭什么就被那么多人讨厌呢?
  苏大昌不懂,他完全不理解。但他整个人都失魂落魄了。他在害怕,他真的害怕。
  他怕独山县里那些曾经的既得利益者会恨自己。
  那些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儿女去顶班的,父母们也会恨自己。
  他们的好日子没了,他们会恨自己到忍不住要给自己拨皮拆骨。
  想到这里他整个人都变得面无表情。
  而他的那一个倒霉媳妇还在那叫嚣。相比于马大姐他们,苏大昌自然是落后而有封建的。
  但是相比于自己的老婆,苏大昌又显得十分的进步了。
  面对着还在骂脏话的老婆,苏大昌啪的一巴掌打在这老婆的脸上。
  “疯婆子吵什么吵,回去!”
  苏大昌怒吼一声。
  他老婆被打懵了。
  苏大昌很少发火成这样,也很少打她。毕竟都懒成这样了,作为丈夫的苏大昌,还能忍着不发火不揍她,至少在这个地方是极少的。
  苏大昌发火了,动手了,这证明苏大昌现在说的话是命令,不允许其他反驳,不然的话,他的火气只会更大。他这个更加落后一点的老婆,还在那骂骂咧咧,但是却已经被苏大昌给拖走了。
  在走之前苏大昌看了一下苏月:“北京那个老张是不是认了你当干女儿。你以后读书的钱,就跟他要吧。”
  说罢拉着自己那懒婆娘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直到走了很远,他那懒婆娘才说道:“你这不把苏月接回家?”
  “接回家?不回家好啊。不回家可能是最好的了。至少她安生几年吧。”苏大昌苦笑一声,语气中尽是无奈。
  第九十五章  学习上网
  有的人会被时代给抛弃,而且时代的车轮将人抛弃,从人身上碾过的时候,往往不会发出任何提示。
  就像是苏大昌,他的先进和进步是相对的。他定然是比从前他认知里的父母进步太多了。但是他的思想和观念,在本时空的六十年代,却已经是落后的了。
  而这种落后,往往是相对的。是另一批人,另一批新时代的年轻一辈们给对比出来的。
  所以他会被时代抛弃,就像是主席所说的一样,未来总归是年轻人的。
  本时空的六十年代,新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了。比元时空八九十年代还要提前。
  如远在泉州的蒋建国还在和自己的笔友写信交流呢。
  还在上大专的张财和他的同学们走进了大专的计算机课,而讲台上的王老师正在唾沫横飞,并且兴致勃勃的讲述着一个对于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们熟悉,但是又陌生的课题。
  “网络!”王老师站在白板前用水笔在白板上大力的写出这俩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吗?”
  这题问的有些太简单了,导致了下面的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如果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就不说了,但是电脑专业的大专学生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呢?毕竟在学习的专业课上就有专门介绍这个。
  而且在很多流行的科幻小说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设计。本时空之中,中国的科幻小说发展比元时空要来的猛烈快速。
  因为李锐搞的大量的科幻电影大大的拓宽了民众的认知。再加上中高等学府的建设比元时空更多更快,大量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一辈,也在科幻世界杂志上投稿。
  就像是于敏在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写科幻小说投稿去杂志社。现在他要是有空,也动笔写一写。就是投稿的少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写出什么不该出现在杂志上的东西。
  网络的概念早就被这些大专生们了解并普及。
  在科幻小说里,网络这东西太重要了。毕竟有李锐这个后来者,他让人时不时放出来的设定就是更接近后世的网络。
  本时空之中,这些学生们对网络的理解也更加的准确和务实。
  所以面对老师的询问,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知道!”
  王老师面色有些激动:“同学们,你们既然知道网络的用处,那么我也不和你们卖关子了。”
  “在这里,我可以和大家说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国家已经架设了初级的网络。并且!”
  说道这里,王老师顿了一下,而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学生都已经开始热烈的讨论。
  而王老师则是看着同学们在热烈讨论,然后等他们讨论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说道:“并且,我们学校也已经接入了初级网络了!”
  王老师这句话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计算机专业课在这年代的分数挺高的,大专里能学这个的成绩都不差。
  本时空之中的大学和大专,李锐早早的就做了分流了。
  因为吃过后世的亏,所以直接做了区分。大学这条线路是做科研的,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物理研究。因为元时空中李锐等上过大学的学生都知道,大学的很多课程上的都比较泛泛,真的东西还是要研究生的时期学。
  这就是因为很多大学课程就是为了研究生阶段做的预科。
  而要让这样的大学生直接去干活,他们的专业似乎又不够。
  所以李锐直接给分了,中专到大专这条线是直接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工程师的。
  高中到大学这条线,是为了以后的研究人员做准备的。
  而大专以后想要走大学的路线走研究路线也可以。
  这些大专生,以后要面对的就是直接的工作了。
  而现在,他们就要直面他们以后工作需要搞定的东西了。
  这所大专的计算机室内,王老师有些激动的对同学们说道:“现在大家开始开机。”
  学校的三十台电脑都开启了。现在电脑还是比较贵,所以差不多是两个人分一台电脑学习和使用。
  现在大家都挤在小小的电脑屏幕面前,看着初级的操作系统。
  王老师在讲台上说道:“我们已经更新了电脑的设置,这里有说明书,大家尝试在这里输入网址,可以访问这些网站。”
  王老师给的网站,当然不是主席他们访问的那些后台程序。那些工厂的后台程序是独立联网的,并不和民用网络连接。民用网络也无法访问它们。
  而张财有些激动的按照说明书的方式来输入网址,首先打开的是一个新闻网站。
  这是一个在后世目光看来很简陋的网站。没有任何设计美学可言。就像是单纯的报纸的电脑版。
  而在今天,这新闻网的头版头条正是贵州的新闻。
  《贵州扶贫在行动》
  《坚决打击父子相继的顶班制度》
  如此等等的新闻都在网页上面,还有相关的照片。
  并且张财和他的同学们点开这些网页,查看这些新闻,发现这些新闻的长度远超普通报纸的容纳量。毕竟报纸需要考虑到排版,还有整个报纸的印刷长度。
  所以很多文章都是要对文字数量做妥协的。
  但是网页版就不一样了。打开网页上的文章,人家可以直接甩出几千上万字的文章,详细阐述问题,还可以贴上相关的图片,甚至还有跳转的连接,作为信息的补充。
  一篇文章看下来,比看报纸获得的信息量多多了。
  张财看着这些内容,他想到了自己老爹所关心的贵州问题,还有那个苏月,看起来是要解决了。
  不过听说老爹还没停下他的脚步呢,他好像要召集自己的老伙计们,看看能不能搞一个对贫困地区的儿童助学捐款啥的。
  也不知道老爹能不能搞成。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老爹有活干,不会因为快要退休了而每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张财,输入这个,这个。”旁边的同学对他说道。
  这是另一个网址,张财和他的同学们发出了惊叹之声。
  无他,因为一进入这个网页,他们就被满屏滚动的字幕给震撼到了。
  【北京江长杰:哇!大家好,我是在北京上大学的江长杰。第一次来聊天室,室大家好啊。】
  【湖北落花生:欢迎,欢迎。我是武汉大学大四的,欢迎江同学。对了,刚刚子亮兄说的四川特产耙耳朵是什么吃的来着?】
  【子亮:哈哈哈,耙耳朵可不是吃的。那是惧内!】
  伴随着字幕的滚动,张财等人目光灼灼。
  第九十六章  初代网络交互?
  上海的云先河正端坐在电脑面前,他现在脸上有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
  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同学们都是如此。
  这是他们第二次上计算机课的上网了。自从学校的计算机教室连接上网之后,他就抓心挠肝的想要上网。
  因为上网可真的是太好玩了。虽然说每此上大课,老师要先讲一个小时的课程,然后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他们熟悉一下网络的流程。
  但是和半个小时可是太珍贵了。怎么说呢,上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虽然说现在中国搞的最初级的网络架构,只能提供每秒十二千字节的传输速度。很慢很慢了。
  但是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的文字输入输出了。
  而在一开始搭建的各种网络工程中,那种可以聊天的网络聊天室,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一种了。
  其实很多人喜欢的休闲方式就是聚在一起聊天互动之类的。
  别说这个年代的人娱乐活动匮乏什么的。其实就算是元时空后世,有那么多的奶头乐产品,但是如果能有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或者是有共同奋斗目标在一起的朋友,那么几个朋友就算只是冬天聚在一起烤火聊天,都会让很多人觉得比玩什么游戏都好。
  这个年代也是如此。
  云先河第一次触网,就深陷其中了。因为和远在天边的其他网友们一起聊天真的太愉快了!
  这种能和一千公里外实时沟通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什么?你说电话也行?怎么可能!电话能一次性容纳两百个人一起聊天吗?
  两百人,就是现在一个网络聊天室容纳人数的上线了。
  大家一起在线上的时候,那真的是太欢乐了。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大专生们和元时空后世的那些大学生们有什么区别?
  也许会有人说这些人更加阳光开朗点,比元时空同年级的大学生也更加成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