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271节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对于退房还这么积极啊。
  他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已经办完了。他站在门口拉开带有门铃铛的门,但是人还没走出去。
  他就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声音,是刚刚那个男业务员打电话的声音。
  “帮我找水务公司的曾培莲女士。对,……喂,姑!你托我办的事有眉目了。现在一栋有一套套内九十平米的房子让出来了。对,可以买。你赶快,你现在去下定就来得及。嗯嗯嗯,好……”
  “曾哥,不是说好了我家的邻居也让我帮着盯住空出来的退房吗。你怎么就先打电话了?”
  “是啊,你太不仗义了!”
  “两位好妹妹,这次算我的,算我的。你们都是邻居、同学。我这是亲姑姑。下一次,下一次有人退出单位,交给你们。今天这算我的,下了班请你们喝奶茶吃菠萝包。”
  张润缓缓回头。
  这个时候一男两女三位业务员才发现张润还没走。
  “您还没走啊,听到们铃铛响了,还以为您走了呢。张润先生,您慢走,慢走啊。呵呵,出门左转有公交车站。也可以去银行问您的退款进度。不送啊。”
  三个业务员笑嘻嘻的和张润挥手告别,示意他可以离开(快滚)了。
  张润气哼哼的摔门而出。
  碰~
  三个业务员也是无语,确定张润走远了之后,男业务员才低声的说了一句:“今天真是碰上了个精神病。”
  第十五章 打鸡血
  三个业务员觉得自己碰上了精神病了。
  因为自从爆改的节目播出之后,原本很多对乐安雅苑一期工程不好看,甚至都绝望的买房客,现在都已经回心转意了。
  因为节目做的太好了,把里面的困难和痛点都说出来了。而且设计师也在尽全力的进行改造。
  这已经比预期的好太多了。而且看着设计师们一点点的改造,感觉上功能分区也很好。
  虽然说是套内面积小了,但是白的了一套超强设计的楼宇,怎么看都不亏啊。
  很多人还是正常的,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
  所以退楼部虽然开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真的来退房子的反而不多。
  只有少部分人犹豫不决退掉,还有一少部分人是急需用钱,所以把房子退掉换钱。
  但是这些人始人终是少,不然也不会出现三个业务员在退楼部里闲的屁疼,只能擦桌子打苍蝇。因为实在是没业务啊。
  今天一天就一个张润上门来办理业务。
  这样的业务太少了。
  而且看这人感觉就和那些犹豫的人不一样,好像还迫不及待的退房呢。
  所以在业务员看来,这人是有点精神病。难道这人不知道专业的设计多贵多难弄吗?
  他是不是没看爆改节目啊。
  这些业务员如此想着。
  而出了退楼部的张润却是气的哼哼的。但是他在退楼部受得气,怎么都比不上他接下来要受的气了。
  因为就在他从退楼部出来之后,转过街角准备去下条街的点心店买点蛋挞当下午茶的时候。
  他突然发现大街上有一个地方围满了人。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开业大酬宾之类的。毕竟一些糕饼店开业大酬宾买一送一的时候大家都会排队买糕饼。
  他想着如果是糕饼店开业的话,他也要买点。
  但是走进一看,他却气歪了鼻子。因为根本不是糕饼店开业,而是月星集团搞的爆改房的样板房!
  来看的都是那些在乐安雅苑买了房子的房客。还有一些人在这些港人之间特别显眼。
  那就是一些异色头发白色皮肤的外国人。
  他们在香港市民之中显得尤为扎眼。
  其中有个人张润还认识。那就是港英政府在香港的文化专员乔恩先生。
  因为乔恩先生是自己小报的主要金主之一。现在自己的小报还能活下去,除了老板愿意投钱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每个月领取道一些来自英国政府的补助。
  卖报纸的钱只能够维持报社运转成本和员工成本。报社的纯利润,其实是英国政府的拨款。每年能有十几万吧。这才是趋势着报社继续开下去的主要关系。
  所以,张润看见乔恩先生,那就必须要和他打个招呼。
  虽然不知道乔恩先生来这里是做什么公干的,但是自己必须要尽到礼数。
  “乔恩先生,您好。”把自己收拾了一下,确认自己的衣服没有什么问题,张润急忙上千用英语和乔恩攀谈。
  乔恩身边还有几个英国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这不妨碍张润对他们笑脸相迎的讨好。
  他的笑容太灿烂和温暖美好了,周边的香港市民怕被这股子温暖灼伤,所以下意识的和他保持距离。
  这倒是让乔恩和几个英国人周边的空隙大了起来。
  乔恩看着和自己打招呼的张润,他用手指着张润,并且用指尖摇晃了半天:“你……你……你是……”
  一副很费力思考的模样。
  张润非常贴心的自我介绍道:“我是张润啊,我是阳报的主编。上次酒会的时候我还和您敬过酒呢。”
  “哦。”乔恩好像是回想起张润这个人似的。至少他现在面带微笑的说道:“张润先生啊,你好啊。你的报纸文章我也看过,写的很好啊。我每个星期都会读一读你家的报纸呢。”
  虽然说一个英国人,为什么会看中文报纸这件事很可疑,但是张润怎么会去思考这种可疑的地方呢?
  他只是笑呵呵的回应着,觉得自己被乔恩先生看重了。
  “乔恩先生,您来这里干嘛呢。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看的。这不是那个雷月星的集团搞的样板房吗。他们呐,肯定是和李嘉诚一样,搞出来骗人的。”
  乔恩笑了:“你真的这么觉得的?那很好啊,你就要在报纸上狠狠的披露这些事情。把真实的情况告诉给香港民众嘛。这是作为新闻媒体人的良心,不是吗?”
  “当然!”张润被乔恩这么一说,整个人都充满了荣誉感。
  瞧瞧!还是英国人懂什么叫做荣誉感,什么叫做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还好他们聊天都是用英语,附近的香港老百姓听不懂,不然还真不知道会不会挨打呢。
  “还是要由英国政府来处理这个事情才是最好的啊。”张润来了这一句。
  乔恩和他身后的英国人脸瞬间就掉了下来。不过乔恩毕竟是个老官僚了,他一会儿就恢复了脸色道:“诶,此言差矣。既然雷月星的集团愿意做,就做嘛。就是要搞好,不要让老百姓再次上当就好了。当然了,你作为媒体,要监督他们。”
  “我今天也是来看看他们的情况的,看看我们一起监督他们如何?”
  面对乔恩的邀请,张润瞬间挺起胸膛,神气威武的就像是刚吃了春药的太监一样。
  如刚!如硬!如铁!
  这当真是比打什么鸡血都有用啊。
  而在这个样板房的内部,已经有多国设计师进去了,并且已经发出了阵阵赞叹。
  第十六章 是魔法吧
  来自日本的设计师朝比奈正在样板间里啧啧称奇。
  日本也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国家。尤其是几个大城市,那更是人多到拥挤。
  因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之类的大城市产生的虹吸效应很大。
  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
  而这些在农村来城市工作的人,基本上是在城市里没有房子的。
  所以现在日本的城市设计中,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居住就是一个大问题。
  同时考虑到这些人在城市有了工作赚了钱后,很大程度是要留在城市里买房生活的。
  那么就要考虑如何满足接下来越来越多的购房需求了。
  这就是日本大城市居住的痛点,在这一点上几乎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是一样的。
  日本现在也已经开始大量的高层公寓楼的设计,以此来满足越来越多需要在城市里生活的人的需求。
  但是现在这年头,全世界的设计还没有达到一个巅峰。
  包括日本在内,很多国家的建筑设计师还处在一种【为上层人士服务】的概念中。
  就像是张润之前和赵不同吵架提到过的上海四大公寓,还有远东第一楼、和平饭店之类的场所。
  这些房屋的设计都是外国设计师,为了满足民国时期上海的资本家和官僚、买办阶级而设计的。
  又如上海比较出名的建筑:石库门。上海的石库门和北京的大杂院一样,现在居住着很多不同的房客。
  可是石库门在设计之初,都是相当于联排小别墅或者是复试小洋楼一样的设计。都只是为了一户或者两户家庭的居住而设计的。
  这些能代表上海历史的文化的建筑中,很多时候都和平民老百姓无关。
  老百姓只是住在弄堂里面的小砖房里,和石库门没有任何关系。更穷一点的,那就是沿着苏州河搭棚子住。
  那些房子根本没有设计一说,只要能把人放进去住着,能遮风挡雨就好了。
  因为建造房子是一个昂贵且费事的工程。民国时期同仁堂的少东修自家的宅子,前前后后花了七年,投入的银元大洋海了去了。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的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是对平民有一个天然壁垒存在的。
  设计师们并不会去考虑平民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什么。
  因为他们压根不针对平民去考虑设计。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面向平民开始设计建筑的时候,那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平民开始有钱了,向他们设计有利可图了。
  不过这也是一种缓慢的发展。
  而社会主义阵营中针对普通老百姓的房屋设计,其中有一部分是行政命令。是政府的责任。
  但是不管是哪个阵营,他们都还没有这么深耕。
  现在朝比奈和他的同行们在样板房里左看看又看看。
  他们不断的惊叹于中国同行的设计规划。
  因为他们已经去看了没有规划前的样板房的模样了。整体就不太行,房间小小的,很逼仄不说,还无法形成好的空气流通。
  就拿卖的很多的实际套内六十一(建筑面积八十平米)平米房型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