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36节
风暴开始于英伦三岛的某个市政厅内,今天市民们发现市政厅内的公务员们都没来上班。
不仅没有来上班,并且还在市政厅门口挂起了横幅。【坚决要求政府严惩战争贩子美国!】
【坚决为卡特爵士讨回公道!】【坚决要求撤回参加朝鲜战争的英国士兵!】
三个“坚决”的横幅拉在大门口,这个市政厅的公务员们以罢工的方式来抗议。
因为大使卡特爵士曾经是在这个市政厅工作过很多年,这里很多人都认识他。
而且他本是有爵士头衔是当地的贵族,包括本市的市政厅和图书馆都是他捐钱修建的,还修剪了一所小学和一条路。
当地居民和市政厅的公务员们在看到昨天太某报的晚间号外后都出奇的愤怒。
因为被炸伤的卡特爵士在本地可是有着非常好声誉的人。
而本地的市政厅公务员罢工行为很快成为了一件导火索,英国各地都出现了公务员罢工或者是直接上书要求英国政府责问美国政府的要求等等。
因为被炸得可是英国大使啊!
这是莫大的屈辱!作为一根搅屎棍,大英帝国很少又从上到下如此团结一致的时刻。
这一次从贩夫走卒,到市政公务员,再到银行精英和个体业主都可谓是集体发声。
要求英国维持大英帝国的体面。与此同时,在西德方面接收到东德电视节目后的第二天,很多莫名其妙的内部资料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出现在欧洲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这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和苏联的情报部门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而相关的电音录像带(胶卷)也层出不穷的出现。吸引着大家去观看。
要知道被炸得可不仅仅是英国大使。
因为之前汉城陷落时韩国军队败的太快了,逃跑的时候又非常缺德的炸毁了汉江大桥。
导致汉城城内许多驻韩使领馆的成员都没跑了,这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的使领馆成员都没跑了。
只是其他国家的使领馆成员没有英国大使那么倒霉罢了,没有被拿来摆典型。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惨了。
那些被炸伤炸死的他国使领馆成员的消息被传回他们的国内。
伴随着准确地消息和有图有真相的真实影像,很多人瞬间绷不住了。最绷不住的当然是英国人,虽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人的世界霸主地位正在逐渐转交给美国。
但是要注意,美国现在还不是英国人的爹,英国人也还不是美国人的儿子。
1951年,老伦敦米字旗人还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豪,还有这日不落的余辉洒在身上。
美国和英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英美之间也是在互相较劲,在争夺资源。
美国拼了命的想要拆解英国和法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用以消减两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世界地位。
英法两国也在全世界的殖民地留下各种棍子,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搅一搅。
美国在想办法肢解英国在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肢解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与统治力。
英法表面上恭敬,暗地里下了无数的绊子。他们走可以,但是就算是他们走了,这些地方美国佬也别想能接手。
所以现在西方世界的内部权力斗争也很微妙。
英法可不甘愿屈居于美国之下给人做小弟。
英国人想重现日不落的荣耀,法国也想着太阳王再次照耀四方。
尤其是英法都是以民族主义建立起来的国家。
所以当太某报的消息在英国传递,并且各种影像资料在英国传播之后,就连泰晤士报、镜报等主流媒体都坐不住了。
他们必须要站出来发声,必须要支持民族主义的需求。
否则他们在英国国内是要站不住脚的。
与此同时,法国也爆发出一样的浪潮。法国虽然没有大使被俘,但是也有领事和其他外交人员。
这一次轰炸,法国被炸死了三名领事馆成员。
并且中国方面通过渠道直接对英法发声:“如果需要的话,中国愿意帮助英法两国将遇难的外交人员的骨灰运送至英法,让他们魂归故土。”
这条信息看起来没问题对吧,但坏就坏在它不是直接发给英法总统,而是由真理报发出来的。
然后再由英法国内的一些报纸转载出来的。
于是在李锐丢出去的情绪炸弹,以及两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以及苏联情报人员的引导下等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开始了。
在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都还没能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上万人走上街头,高举着横幅高喊着口号。
而与此同时,在美国的麦卡锡还很开心。
因为上个星期录播的节目在前两天播放了,听说收视率还不错。自己的民意调查应该更高了。
自己是不是能谋求下一届的总统呢?麦卡锡有这样的野心,他也想尝一尝权力最高峰的滋味。
就在他刮完胡子,把自己整理的干干净净准备出门的时候,他的助理面色焦急的敲响了他的家门。
“乔治,你在干什么?现在才早上八点,你用得着这么用力的敲我的们吗?”
麦卡锡没好气的看着自己的助理。
但是他的助理却压根没有在乎自己老板的脸色,他直接丢来了一份报纸给麦卡锡:“议员先生,你可能惹上大麻烦了!”
麦卡锡接过报纸,只见上面一个硕大的标题写着《麦卡锡:反共英雄还是战争贩子?》。
他稍微扫了一眼报纸的内容,他就觉得自己要晕厥了。“乔治,乔治,扶我一下。我有些低血糖。”
“您还是找别人吧。”“什么?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还不明确吗?议员先生,您接下来的麻烦大了。我还年轻,我还有自己的前途,不想惹上这些麻烦。所以我说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啊?”“我的意思是,我不干了。干不了,谢谢。”说吧助理转身离开,开着自己的福特车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只留下麦卡锡在风中凌乱,而就在他凌乱的时候,他家的电话响起了。他才刚拿起来就听见电话那头一个不认识的声音冲着他大骂:”混蛋!
死了那么多人,你怎么不去死啊?!“麦卡锡莫名其妙:“你是谁啊?”
“我是谁?我是一个正义的美国人!”对面直接挂了电话。
麦卡锡挂了电话,又一个电话进来,他再次接了起来,里面是个女声:
“我是卢比的妈妈,我现在才知道我的儿子在朝鲜做什么,他遭遇了什么。你们这种人会不得好死的!
你们欺骗他们去打仗,你们还派人去轰炸他们!垃圾,你等着吧,我会用双管猎枪把你打成筛子!”碰!
对面气哼哼的挂断电话。麦卡锡还未来得及反应,他只听见碰的一声,自家的窗户被人用石头给砸碎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踢皮球
麦卡锡的感觉糟透了,他才刚刚从一个落魄的议员成为一名呼风唤雨的人物不到一年。
现在的他又感觉从前那种糟糕的感觉又回来了。
有的时候权利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说一群人跑来砸他家的玻璃,然后跑了。虽然说麦卡锡报警了,警察也来了。
但是警察也说了,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抓到人的。毕竟五十年代不是后世,还没有那么多的监控设备。
警察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砸了麦卡锡的玻璃。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一直传来。本来作为现在风头正劲的议员,麦卡锡是有很多电视节目和新闻访谈的节目要参加的。
这些节目除了新闻媒体本身炒作新闻热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支持麦卡锡的幕后推手们给他安排的。
支持麦卡锡的都是谁?
都是美国那些工厂主、企业家、银行家等等,用一个笼统的词汇概括便是“精英们”。
现在这个年代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或者是其他某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精英们,他们是真正的害怕苏联。
怕的要死要活,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的那种。
因为苏联是真的会把资本家吊死在路灯上的!
不仅仅是苏联,跟着苏联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做过类似的事情的。
比如说朝鲜,在解放汉城以及其他朝鲜半岛南方城市的时候,他们就在公审结束后在路灯上吊死过资本家和工贼的。
这些新闻传到美国,这些精英们可是日夜寝食难安啊。苏联一日不死,他们一日不得安宁。
因为他们就是要被吊死的对象。所以他们疯狂的支持麦卡锡,就是因为麦卡锡在这波冷战对抗中抓住了精英们的核心痛点“害怕社会主义”“害怕被吊死在路灯上”。
有这两个核心痛点,在加上麦卡锡表现得足够右,这样一来麦卡锡被捧上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群人有意无意的支持麦卡锡,其实也是一种再向美国政府施压的态度。
但是精英阶级有精英阶级的局限性。因为坛坛罐罐太多了,很多时候他们做事会畏首畏尾。
比如说现在,因为麦卡锡遭受了群情汹汹的舆论攻势,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原本支持他的精英们裹足不前了。
因为他们也害怕也被牵扯进去。
现在美国国内的舆论就像是疯了一样,几乎所有人都在疯狂抨击麦卡锡。
原因很简单,中朝的一波操作让英法破了大防。“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将在此次空袭中的英法使领馆罹难人员的骨灰送回故土安葬。”中国方面如是说。
什么叫杀人诛心?这就叫杀人诛心!巴黎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巴黎作为革命老区,向来有群众运动的基础。
这一次还是法国领事馆成员受伤,这就是在打老巴黎正白旗的脸啊!
啪啪啪的打!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支持资本主义的还是支持共产主义的,这一次所有人都团结了起来,扛着横幅喊着口号上街了。
这一日巴黎几乎陷入的停顿,就连扫大街的环卫工人都没干活,扛着示威牌子在游行。
“严惩美国罪犯!”“严惩刽子手!”“还我领事馆成员公道!”“法兰西尊严何在?!”
浪漫之都巴黎,本来那些浪的不行的巴黎人这次难得正经一会。
正经的结果就是连总统樊尚?奥里奥尔都惊呆了。“总统阁下,我们不能任由游行这样进行下去了。在这么下去,不说动摇国本吧,至少我们总统府的垃圾是没人收拾了。”
幕僚小心翼翼的提醒着樊尚?奥里奥尔总统。樊尚?奥里奥尔诧异的回头:“为什么?”
“因为负责我们总统府垃圾卫生清理工作的人员都上街游行去了。”幕僚双手一摊,表示无奈。
并且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厨房的厨师们都表示抗议罢工。今天都没来上班,也许今天您的午餐要在外面解决了。”
“不过看现在巴黎群情汹涌的气氛,有可能您需要回家吃饭才行。希望你通知了您的太太……”
不仅没有来上班,并且还在市政厅门口挂起了横幅。【坚决要求政府严惩战争贩子美国!】
【坚决为卡特爵士讨回公道!】【坚决要求撤回参加朝鲜战争的英国士兵!】
三个“坚决”的横幅拉在大门口,这个市政厅的公务员们以罢工的方式来抗议。
因为大使卡特爵士曾经是在这个市政厅工作过很多年,这里很多人都认识他。
而且他本是有爵士头衔是当地的贵族,包括本市的市政厅和图书馆都是他捐钱修建的,还修剪了一所小学和一条路。
当地居民和市政厅的公务员们在看到昨天太某报的晚间号外后都出奇的愤怒。
因为被炸伤的卡特爵士在本地可是有着非常好声誉的人。
而本地的市政厅公务员罢工行为很快成为了一件导火索,英国各地都出现了公务员罢工或者是直接上书要求英国政府责问美国政府的要求等等。
因为被炸得可是英国大使啊!
这是莫大的屈辱!作为一根搅屎棍,大英帝国很少又从上到下如此团结一致的时刻。
这一次从贩夫走卒,到市政公务员,再到银行精英和个体业主都可谓是集体发声。
要求英国维持大英帝国的体面。与此同时,在西德方面接收到东德电视节目后的第二天,很多莫名其妙的内部资料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出现在欧洲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这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和苏联的情报部门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而相关的电音录像带(胶卷)也层出不穷的出现。吸引着大家去观看。
要知道被炸得可不仅仅是英国大使。
因为之前汉城陷落时韩国军队败的太快了,逃跑的时候又非常缺德的炸毁了汉江大桥。
导致汉城城内许多驻韩使领馆的成员都没跑了,这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的使领馆成员都没跑了。
只是其他国家的使领馆成员没有英国大使那么倒霉罢了,没有被拿来摆典型。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惨了。
那些被炸伤炸死的他国使领馆成员的消息被传回他们的国内。
伴随着准确地消息和有图有真相的真实影像,很多人瞬间绷不住了。最绷不住的当然是英国人,虽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人的世界霸主地位正在逐渐转交给美国。
但是要注意,美国现在还不是英国人的爹,英国人也还不是美国人的儿子。
1951年,老伦敦米字旗人还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豪,还有这日不落的余辉洒在身上。
美国和英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英美之间也是在互相较劲,在争夺资源。
美国拼了命的想要拆解英国和法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用以消减两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世界地位。
英法两国也在全世界的殖民地留下各种棍子,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搅一搅。
美国在想办法肢解英国在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肢解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与统治力。
英法表面上恭敬,暗地里下了无数的绊子。他们走可以,但是就算是他们走了,这些地方美国佬也别想能接手。
所以现在西方世界的内部权力斗争也很微妙。
英法可不甘愿屈居于美国之下给人做小弟。
英国人想重现日不落的荣耀,法国也想着太阳王再次照耀四方。
尤其是英法都是以民族主义建立起来的国家。
所以当太某报的消息在英国传递,并且各种影像资料在英国传播之后,就连泰晤士报、镜报等主流媒体都坐不住了。
他们必须要站出来发声,必须要支持民族主义的需求。
否则他们在英国国内是要站不住脚的。
与此同时,法国也爆发出一样的浪潮。法国虽然没有大使被俘,但是也有领事和其他外交人员。
这一次轰炸,法国被炸死了三名领事馆成员。
并且中国方面通过渠道直接对英法发声:“如果需要的话,中国愿意帮助英法两国将遇难的外交人员的骨灰运送至英法,让他们魂归故土。”
这条信息看起来没问题对吧,但坏就坏在它不是直接发给英法总统,而是由真理报发出来的。
然后再由英法国内的一些报纸转载出来的。
于是在李锐丢出去的情绪炸弹,以及两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以及苏联情报人员的引导下等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开始了。
在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统都还没能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上万人走上街头,高举着横幅高喊着口号。
而与此同时,在美国的麦卡锡还很开心。
因为上个星期录播的节目在前两天播放了,听说收视率还不错。自己的民意调查应该更高了。
自己是不是能谋求下一届的总统呢?麦卡锡有这样的野心,他也想尝一尝权力最高峰的滋味。
就在他刮完胡子,把自己整理的干干净净准备出门的时候,他的助理面色焦急的敲响了他的家门。
“乔治,你在干什么?现在才早上八点,你用得着这么用力的敲我的们吗?”
麦卡锡没好气的看着自己的助理。
但是他的助理却压根没有在乎自己老板的脸色,他直接丢来了一份报纸给麦卡锡:“议员先生,你可能惹上大麻烦了!”
麦卡锡接过报纸,只见上面一个硕大的标题写着《麦卡锡:反共英雄还是战争贩子?》。
他稍微扫了一眼报纸的内容,他就觉得自己要晕厥了。“乔治,乔治,扶我一下。我有些低血糖。”
“您还是找别人吧。”“什么?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还不明确吗?议员先生,您接下来的麻烦大了。我还年轻,我还有自己的前途,不想惹上这些麻烦。所以我说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啊?”“我的意思是,我不干了。干不了,谢谢。”说吧助理转身离开,开着自己的福特车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只留下麦卡锡在风中凌乱,而就在他凌乱的时候,他家的电话响起了。他才刚拿起来就听见电话那头一个不认识的声音冲着他大骂:”混蛋!
死了那么多人,你怎么不去死啊?!“麦卡锡莫名其妙:“你是谁啊?”
“我是谁?我是一个正义的美国人!”对面直接挂了电话。
麦卡锡挂了电话,又一个电话进来,他再次接了起来,里面是个女声:
“我是卢比的妈妈,我现在才知道我的儿子在朝鲜做什么,他遭遇了什么。你们这种人会不得好死的!
你们欺骗他们去打仗,你们还派人去轰炸他们!垃圾,你等着吧,我会用双管猎枪把你打成筛子!”碰!
对面气哼哼的挂断电话。麦卡锡还未来得及反应,他只听见碰的一声,自家的窗户被人用石头给砸碎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踢皮球
麦卡锡的感觉糟透了,他才刚刚从一个落魄的议员成为一名呼风唤雨的人物不到一年。
现在的他又感觉从前那种糟糕的感觉又回来了。
有的时候权利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比如说一群人跑来砸他家的玻璃,然后跑了。虽然说麦卡锡报警了,警察也来了。
但是警察也说了,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抓到人的。毕竟五十年代不是后世,还没有那么多的监控设备。
警察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砸了麦卡锡的玻璃。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一直传来。本来作为现在风头正劲的议员,麦卡锡是有很多电视节目和新闻访谈的节目要参加的。
这些节目除了新闻媒体本身炒作新闻热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支持麦卡锡的幕后推手们给他安排的。
支持麦卡锡的都是谁?
都是美国那些工厂主、企业家、银行家等等,用一个笼统的词汇概括便是“精英们”。
现在这个年代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或者是其他某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精英们,他们是真正的害怕苏联。
怕的要死要活,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的那种。
因为苏联是真的会把资本家吊死在路灯上的!
不仅仅是苏联,跟着苏联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做过类似的事情的。
比如说朝鲜,在解放汉城以及其他朝鲜半岛南方城市的时候,他们就在公审结束后在路灯上吊死过资本家和工贼的。
这些新闻传到美国,这些精英们可是日夜寝食难安啊。苏联一日不死,他们一日不得安宁。
因为他们就是要被吊死的对象。所以他们疯狂的支持麦卡锡,就是因为麦卡锡在这波冷战对抗中抓住了精英们的核心痛点“害怕社会主义”“害怕被吊死在路灯上”。
有这两个核心痛点,在加上麦卡锡表现得足够右,这样一来麦卡锡被捧上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群人有意无意的支持麦卡锡,其实也是一种再向美国政府施压的态度。
但是精英阶级有精英阶级的局限性。因为坛坛罐罐太多了,很多时候他们做事会畏首畏尾。
比如说现在,因为麦卡锡遭受了群情汹汹的舆论攻势,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原本支持他的精英们裹足不前了。
因为他们也害怕也被牵扯进去。
现在美国国内的舆论就像是疯了一样,几乎所有人都在疯狂抨击麦卡锡。
原因很简单,中朝的一波操作让英法破了大防。“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将在此次空袭中的英法使领馆罹难人员的骨灰送回故土安葬。”中国方面如是说。
什么叫杀人诛心?这就叫杀人诛心!巴黎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巴黎作为革命老区,向来有群众运动的基础。
这一次还是法国领事馆成员受伤,这就是在打老巴黎正白旗的脸啊!
啪啪啪的打!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支持资本主义的还是支持共产主义的,这一次所有人都团结了起来,扛着横幅喊着口号上街了。
这一日巴黎几乎陷入的停顿,就连扫大街的环卫工人都没干活,扛着示威牌子在游行。
“严惩美国罪犯!”“严惩刽子手!”“还我领事馆成员公道!”“法兰西尊严何在?!”
浪漫之都巴黎,本来那些浪的不行的巴黎人这次难得正经一会。
正经的结果就是连总统樊尚?奥里奥尔都惊呆了。“总统阁下,我们不能任由游行这样进行下去了。在这么下去,不说动摇国本吧,至少我们总统府的垃圾是没人收拾了。”
幕僚小心翼翼的提醒着樊尚?奥里奥尔总统。樊尚?奥里奥尔诧异的回头:“为什么?”
“因为负责我们总统府垃圾卫生清理工作的人员都上街游行去了。”幕僚双手一摊,表示无奈。
并且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厨房的厨师们都表示抗议罢工。今天都没来上班,也许今天您的午餐要在外面解决了。”
“不过看现在巴黎群情汹涌的气氛,有可能您需要回家吃饭才行。希望你通知了您的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