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33节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使馆被炸了!
太某报的主编保罗百无聊赖的坐在大班台后面,一张一张的审查着下面记者发来的各种新闻。
作为一个狗仔花边报,太某报是有自己的野心的。
那即是他们要成为全球第一大花边狗仔报。
而想要成为这样的世界级大报纸,那么各种新闻就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正经新闻实在是激不起普通人购买报纸的兴趣。
谁想看报纸里报道的各种老头子新闻。
什么首相前往某某访问,什么某某大臣参加某某活动,亦或者是xx博物馆有xx文物。
这些新闻没什么意思,真的没什么意思。根据保罗自己对英国国民的了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看见这些新闻都是直接略过的。
因为太没意思了,他们情愿去看伦敦动物园里虎皮鹦鹉学会了划水,这样的新闻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为人民提供第一时间的资讯吗?
不不不,保罗并不这么认为。
谁需要第一时间知道全球大势?
谁第一时间需要知道金融动向?
谁第一时间要知道哪里发生的战争?是大臣,是银行家,是将军。
老百姓只要知道自己家附近那个商店可以买到打折商品就好了。
其他的事情他们漠不关心,他们既不听,也不看。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之下,保罗主编的太某报有着和其他小报完全不同的内核。
没错,我们确实是追击花边、狗仔等一系列的新闻。
但是我们更知道如何挠到民众的痒处。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编造什么!这就是太阳报的办报宗旨。不是为了花边而花边,不是为了狗仔而狗仔。
而是为了老百姓而去花边,为了老百姓而去狗仔。这也是它胜过其他小报太多的地方。
保罗主编就很不满意现在新入职的年轻编辑们的新闻水平。
瞧瞧这写的都是啥。皇室某位宗亲偷偷幽会脱衣舞女郎。这个报道不是不行,但是你写的这位宗亲都快和皇室脱五服了吧!
那是多少年前的亲戚啊!名字写出来民众都不认识,你写个鬼啊!毙了。
再看一份。xxx大臣深陷索贿丑闻……毙了。这个开头保罗看了一眼就直接毙了,倒不是说这个新闻是瞎编乱造,恰恰相反,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新闻是真的。
那个大臣也是真的索贿了,但就是因为是真的,所以才不能报。人家都打过招呼了,听说已经要摆平了。
人家没到墙倒众人推的程度,你报道这个?
你是不是嫌我们报纸太舒服了?不要以为花边小报没有政治嗅觉,他们可聪明了。
他们很清楚政府的底线在哪里。
你可以用非常浮夸的东西去写一些和本国无关的事情。
比如说之前的美军飞机在安东被击落的事情。
因为那又不是英国的飞机,自己爱怎么写怎么写,想怎么浮夸怎么浮夸。
英国不会有当权人士跳出来为美国鸣不平的。
就算是有傻逼跳出来说三道四,那也多半不是什么实权人士,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
或者是如同唐宁街响起了《苏维埃进行曲》这种事也是可以写的。因为这种事压根盖不住,英国政府也隐瞒不了。
所以只要控制一下舆论,不要指名道姓的攻击谁(除了首相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以),那么也是可以写的。
而什么样的新闻不能写呢?就是某位实权大臣被实锤了的坏事。而这个实锤又没能把他给锤死,但是这件事又让这位实权大臣很不爽。
这样的新闻是绝对不能写的,写了就要出大麻烦。如果能把他锤死,那就无所谓了,怎么写都可以。
所以做花边新闻是要懂得什么叫度量的。
下一个。伦敦动物园引进一批豚鼠,并且将于下周三举办豚鼠选美大赛……嗯!好新闻!
写的好,题材新颖,豚鼠选美大赛,一定会有市民很好奇去凑热闹的。
这条新闻值得一个第四版!保罗欣慰的画了一个圈。忙了一个上午,保罗才算是看完了所有的新闻选题。
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够。他叫来自己的助理。“今天就这些?”“对,没了,主编。”
“没有一些更好点,更劲爆点的?就像是上次唐宁街响起的《苏维埃进行曲》和美军飞机被中国击落之类的新闻吗?”
保罗无比怀念这两个大新闻。
这两次新闻事件简直就是太某报的高光时刻。
太某报不仅在英国卖脱销了,还在欧洲大陆市场获得了相当销量,一举打开了欧洲大陆市场。
这样的大新闻最好了,又不会直接触碰到当局直观的利益群体,也不会实锤某个大臣。
看上去好像政治不正确,但实际上又触碰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同时又是老百姓最喜欢看的热闹不嫌事大的大新闻。
所以这种新闻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狗屁风险没有,反而可以促进销量。
保罗真的想要再来几个这样的大新闻,自己的太某报就可以成为欧洲最大的报纸了。
反正目前来说太某报的销量已经在英国超过如《泰晤士报》之类的所谓严肃新闻报纸了。
不过面对保罗的期待,助理摇摇头:“这个真没有,主编。”
保罗颓然的靠回椅子里。
“但是主编,现在大家的报纸都在报道美军在朝鲜轰炸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泰晤士报和镜报都在连篇报道呢。
泰晤士报还开了三个版面分析美军轰炸的目标有多么重要,说是什么朝鲜秘密兵工厂之类的。”
“不光我们国家的报纸,还有法兰西晚报、华盛顿邮报等等报纸都在报道这新闻呢。我们都没有跟进报道过,我们是不是也要开个专栏?”
助理提出了这样的提议,保罗却是毫不在意的挥手拒绝道:“开玩笑,英国人谁在乎美国佬在万里之遥的这场战争?”
“我问你,这场战争会影响伦敦明天的西红柿价格吗?”助理摇摇头。
“那商店的洗衣粉会不会涨价或打折?”助理继续摇头。
“那汽水供应会不会短缺呢?”助理接着摇头。
保罗冷笑一声:“既然都不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报道它?它没有哪怕一丁点的新闻价值!”助理若有所思。
保罗拍了拍助理的肩膀:“小伙子,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而这时门被推开了一名保罗最看重的资深记者跑了进来说道:“头,有个好新闻。”
“嗯?说说看。”
“贝克街有个女酒保的胸特别大,至少有f罩杯,而且还穿着低胸装给人倒酒!”
保罗一听立刻拍板:“你要是拍来照片,头版头条就是你的了!”
“没问题老大,我这就去拿相机!”老记者对保罗敬了个礼,然后转头就走。
保罗转过头语重心长的对助理说道:“虽然我是你亲叔叔,但是你要记住,在新闻这行业里需要有新闻嗅觉。瞧,他为什么是我们这里的王牌记者?就因为他有新闻嗅觉,他知道读者们爱看什么。去吧,好好工作,多看多思考。”助理若有所思的走了。
保罗坐回椅子里,翻开一本《福尔摩斯》准备一边看,一边等待着贝克街f罩杯女酒保的照片。
过了大约十五分钟,有人敲门。
以为是照片送到了的保罗头也没抬起的说道:“请进。”
进来的人并不是太某报的王牌记者,而是他的助理。
“怎么回事?又有问题?”
“不,主编。不知道是谁送来了一盒录像带,标注了要您签收,上面还附赠了卡片,说是里面有很重要的新闻。”
保罗摩挲着下巴:“录像带?去放映室,我要看看。”
他之所以这么重视,是因为这个年代录像带是一种很昂贵的东西,一盘录像带根据长度不同可能就价值上百美元到数百美元不等。
没人会轻易的把钱丢水里。去了放映室,让助理调整好放映机。
保罗坐在沙发里静静等待着画面的开始。
而当画面开始后,他有些疑惑。
因为一开始是一群美军士兵排排坐着再看电影的画面。
这群美国士兵有打闹有喧哗,总之就是非常美国就是了。而在下一刻画面突变。
“战争片?”因为他看见画面里开始有炸弹落下,是轰炸。
但是下一刻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因为画面里传来嘈杂的声音,有中文有英语,有朝鲜语。
“美军轰炸!所有人隐蔽!”保罗的新闻嗅觉立刻启动了,他发现了非常不对劲的地方。
伴随着播放的进行,保罗心中的一些猜想在得到证实。
尤其是这画面中还有对一些美军士兵的采访,还有画面中被炸死的美军士兵的尸体等等。
而当那些美军士兵的采访被放出来的时候,保罗激动地差点要跳起来。
因为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新闻。
现在所有的欧洲主流新闻媒体都在跟随着美军的政治宣传,在讲他们在朝鲜取得的巨大战果。
说什么摧毁了秘密兵工厂啊。说什么毁灭了他们高官的休养所啊,金日成都被炸死了啊等等。
反正宣传的主旋律就是美军打了一个胜仗,一个大胜仗,大家一起欢呼吧!
可是从画面里那些被采访的美军士兵嘴里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样。
“我们是朝鲜俘虏的美军士兵,在位于鸭绿江边地区的战俘营。”
“我家麦克?道格……我来自肯塔基州,我在美第一骑兵师服役,隶属于……编号……”
“我叫维耶拉?卡其曼……我来自华盛顿州,我在美军地二十四师服役,隶属于……编号……”
“我叫肖恩?麦克……”“我叫迈克尔……”“我叫卢比……”一名名接受采访的美军士兵在汇报自己的姓名。
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服役部队和编号。这里面很多人都被炸出了伤口,有轻伤也有断手断脚的。
当他们提起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时,所有人都义愤填膺。
太某报的主编保罗百无聊赖的坐在大班台后面,一张一张的审查着下面记者发来的各种新闻。
作为一个狗仔花边报,太某报是有自己的野心的。
那即是他们要成为全球第一大花边狗仔报。
而想要成为这样的世界级大报纸,那么各种新闻就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正经新闻实在是激不起普通人购买报纸的兴趣。
谁想看报纸里报道的各种老头子新闻。
什么首相前往某某访问,什么某某大臣参加某某活动,亦或者是xx博物馆有xx文物。
这些新闻没什么意思,真的没什么意思。根据保罗自己对英国国民的了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看见这些新闻都是直接略过的。
因为太没意思了,他们情愿去看伦敦动物园里虎皮鹦鹉学会了划水,这样的新闻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为人民提供第一时间的资讯吗?
不不不,保罗并不这么认为。
谁需要第一时间知道全球大势?
谁第一时间需要知道金融动向?
谁第一时间要知道哪里发生的战争?是大臣,是银行家,是将军。
老百姓只要知道自己家附近那个商店可以买到打折商品就好了。
其他的事情他们漠不关心,他们既不听,也不看。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之下,保罗主编的太某报有着和其他小报完全不同的内核。
没错,我们确实是追击花边、狗仔等一系列的新闻。
但是我们更知道如何挠到民众的痒处。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编造什么!这就是太阳报的办报宗旨。不是为了花边而花边,不是为了狗仔而狗仔。
而是为了老百姓而去花边,为了老百姓而去狗仔。这也是它胜过其他小报太多的地方。
保罗主编就很不满意现在新入职的年轻编辑们的新闻水平。
瞧瞧这写的都是啥。皇室某位宗亲偷偷幽会脱衣舞女郎。这个报道不是不行,但是你写的这位宗亲都快和皇室脱五服了吧!
那是多少年前的亲戚啊!名字写出来民众都不认识,你写个鬼啊!毙了。
再看一份。xxx大臣深陷索贿丑闻……毙了。这个开头保罗看了一眼就直接毙了,倒不是说这个新闻是瞎编乱造,恰恰相反,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新闻是真的。
那个大臣也是真的索贿了,但就是因为是真的,所以才不能报。人家都打过招呼了,听说已经要摆平了。
人家没到墙倒众人推的程度,你报道这个?
你是不是嫌我们报纸太舒服了?不要以为花边小报没有政治嗅觉,他们可聪明了。
他们很清楚政府的底线在哪里。
你可以用非常浮夸的东西去写一些和本国无关的事情。
比如说之前的美军飞机在安东被击落的事情。
因为那又不是英国的飞机,自己爱怎么写怎么写,想怎么浮夸怎么浮夸。
英国不会有当权人士跳出来为美国鸣不平的。
就算是有傻逼跳出来说三道四,那也多半不是什么实权人士,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
或者是如同唐宁街响起了《苏维埃进行曲》这种事也是可以写的。因为这种事压根盖不住,英国政府也隐瞒不了。
所以只要控制一下舆论,不要指名道姓的攻击谁(除了首相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以),那么也是可以写的。
而什么样的新闻不能写呢?就是某位实权大臣被实锤了的坏事。而这个实锤又没能把他给锤死,但是这件事又让这位实权大臣很不爽。
这样的新闻是绝对不能写的,写了就要出大麻烦。如果能把他锤死,那就无所谓了,怎么写都可以。
所以做花边新闻是要懂得什么叫度量的。
下一个。伦敦动物园引进一批豚鼠,并且将于下周三举办豚鼠选美大赛……嗯!好新闻!
写的好,题材新颖,豚鼠选美大赛,一定会有市民很好奇去凑热闹的。
这条新闻值得一个第四版!保罗欣慰的画了一个圈。忙了一个上午,保罗才算是看完了所有的新闻选题。
但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够。他叫来自己的助理。“今天就这些?”“对,没了,主编。”
“没有一些更好点,更劲爆点的?就像是上次唐宁街响起的《苏维埃进行曲》和美军飞机被中国击落之类的新闻吗?”
保罗无比怀念这两个大新闻。
这两次新闻事件简直就是太某报的高光时刻。
太某报不仅在英国卖脱销了,还在欧洲大陆市场获得了相当销量,一举打开了欧洲大陆市场。
这样的大新闻最好了,又不会直接触碰到当局直观的利益群体,也不会实锤某个大臣。
看上去好像政治不正确,但实际上又触碰不到任何人的利益,同时又是老百姓最喜欢看的热闹不嫌事大的大新闻。
所以这种新闻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狗屁风险没有,反而可以促进销量。
保罗真的想要再来几个这样的大新闻,自己的太某报就可以成为欧洲最大的报纸了。
反正目前来说太某报的销量已经在英国超过如《泰晤士报》之类的所谓严肃新闻报纸了。
不过面对保罗的期待,助理摇摇头:“这个真没有,主编。”
保罗颓然的靠回椅子里。
“但是主编,现在大家的报纸都在报道美军在朝鲜轰炸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泰晤士报和镜报都在连篇报道呢。
泰晤士报还开了三个版面分析美军轰炸的目标有多么重要,说是什么朝鲜秘密兵工厂之类的。”
“不光我们国家的报纸,还有法兰西晚报、华盛顿邮报等等报纸都在报道这新闻呢。我们都没有跟进报道过,我们是不是也要开个专栏?”
助理提出了这样的提议,保罗却是毫不在意的挥手拒绝道:“开玩笑,英国人谁在乎美国佬在万里之遥的这场战争?”
“我问你,这场战争会影响伦敦明天的西红柿价格吗?”助理摇摇头。
“那商店的洗衣粉会不会涨价或打折?”助理继续摇头。
“那汽水供应会不会短缺呢?”助理接着摇头。
保罗冷笑一声:“既然都不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报道它?它没有哪怕一丁点的新闻价值!”助理若有所思。
保罗拍了拍助理的肩膀:“小伙子,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而这时门被推开了一名保罗最看重的资深记者跑了进来说道:“头,有个好新闻。”
“嗯?说说看。”
“贝克街有个女酒保的胸特别大,至少有f罩杯,而且还穿着低胸装给人倒酒!”
保罗一听立刻拍板:“你要是拍来照片,头版头条就是你的了!”
“没问题老大,我这就去拿相机!”老记者对保罗敬了个礼,然后转头就走。
保罗转过头语重心长的对助理说道:“虽然我是你亲叔叔,但是你要记住,在新闻这行业里需要有新闻嗅觉。瞧,他为什么是我们这里的王牌记者?就因为他有新闻嗅觉,他知道读者们爱看什么。去吧,好好工作,多看多思考。”助理若有所思的走了。
保罗坐回椅子里,翻开一本《福尔摩斯》准备一边看,一边等待着贝克街f罩杯女酒保的照片。
过了大约十五分钟,有人敲门。
以为是照片送到了的保罗头也没抬起的说道:“请进。”
进来的人并不是太某报的王牌记者,而是他的助理。
“怎么回事?又有问题?”
“不,主编。不知道是谁送来了一盒录像带,标注了要您签收,上面还附赠了卡片,说是里面有很重要的新闻。”
保罗摩挲着下巴:“录像带?去放映室,我要看看。”
他之所以这么重视,是因为这个年代录像带是一种很昂贵的东西,一盘录像带根据长度不同可能就价值上百美元到数百美元不等。
没人会轻易的把钱丢水里。去了放映室,让助理调整好放映机。
保罗坐在沙发里静静等待着画面的开始。
而当画面开始后,他有些疑惑。
因为一开始是一群美军士兵排排坐着再看电影的画面。
这群美国士兵有打闹有喧哗,总之就是非常美国就是了。而在下一刻画面突变。
“战争片?”因为他看见画面里开始有炸弹落下,是轰炸。
但是下一刻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因为画面里传来嘈杂的声音,有中文有英语,有朝鲜语。
“美军轰炸!所有人隐蔽!”保罗的新闻嗅觉立刻启动了,他发现了非常不对劲的地方。
伴随着播放的进行,保罗心中的一些猜想在得到证实。
尤其是这画面中还有对一些美军士兵的采访,还有画面中被炸死的美军士兵的尸体等等。
而当那些美军士兵的采访被放出来的时候,保罗激动地差点要跳起来。
因为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新闻。
现在所有的欧洲主流新闻媒体都在跟随着美军的政治宣传,在讲他们在朝鲜取得的巨大战果。
说什么摧毁了秘密兵工厂啊。说什么毁灭了他们高官的休养所啊,金日成都被炸死了啊等等。
反正宣传的主旋律就是美军打了一个胜仗,一个大胜仗,大家一起欢呼吧!
可是从画面里那些被采访的美军士兵嘴里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样。
“我们是朝鲜俘虏的美军士兵,在位于鸭绿江边地区的战俘营。”
“我家麦克?道格……我来自肯塔基州,我在美第一骑兵师服役,隶属于……编号……”
“我叫维耶拉?卡其曼……我来自华盛顿州,我在美军地二十四师服役,隶属于……编号……”
“我叫肖恩?麦克……”“我叫迈克尔……”“我叫卢比……”一名名接受采访的美军士兵在汇报自己的姓名。
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服役部队和编号。这里面很多人都被炸出了伤口,有轻伤也有断手断脚的。
当他们提起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时,所有人都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