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沈长笙把板凳给对方,自己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来只带过来两个板凳,一个放阿奶屋里了。
一路走过来,郑夫郎确实有点累,两边刚好是村口到村尾,来回差不多要一炷香。
沈阿奶慢悠悠走出来,见到来人笑了笑。
郑夫郎站起来,想把板凳给老太太坐。
“别起了,你坐着就是,我再去拿。”沈阿奶摆摆手,又回去了。
见沈阿奶状态不错,郑夫郎也放心了,对方年纪这么大,闹了这么久他都担心。
将篮子里带的东西拿出来:“这是刚从地窖里挖的菜,你们刚搬过来,怕是没什么东西,就先吃着,要是不够,再去我那儿拿。”
沈长笙道谢:“那谢谢郑叔了,这边确实需要添置了,想给您倒水都没有。”
郑夫郎摆摆手:“没事,这都是些萝卜白菜,也不值钱。”
沈长笙还是很感谢对方的,以前沈阿奶住在那里,还能经常过去说说话,现在怕是不便了。
“你们俩搬出来也好,你这么勤快能干,又有老太太帮衬,家底会慢慢攒下来,到时候再娶个女子或哥儿,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虽然很多人被沈长笙出手吓到了,但郑夫郎看着他长大,知道他性子,出了那样的事,若不是气极了,也不会如此。
沈长笙笑了笑:“嗯,我也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沈阿奶慢悠悠的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一小包油纸,直接塞进郑夫郎手里。
郑夫郎打开一看,竟然是几块雪白的米糕,这东西可不便宜。
“哎,老太太你这是做什么,我送点菜过来,那还能要你的东西。”他赶紧推过去。
沈阿奶也不伸手接,小老太太头发还有点乱,看着却很有精神:“你拿回去给小月儿吃,天天都是你送东西给我们,总不能一点不还。”
见郑夫郎还想推迟,沈阿奶道:“好了,天快黑了,咱现在离得远,你早些回去吧,等我哪天精神头好,再去你那边坐坐。”
沈长笙笑了笑,阿奶倒是跟从前一样,不喜占人便宜。
将人送走后,沈长笙独自坐在院子里。
冬日的风吹在身上带着刺骨的凉意,因为离山近,这边尤为明显。
远处山林白雾茫茫,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全都偏离了前世的轨迹,他不会面对同样的事,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松懈下来。
日落而下,橘红色的太阳挂在天边,是一天的结束,但对他来说,现在才是开始。
衣角被拽了拽,沈长笙低头,就见一只小兔子扒拉着自己。
将兔子抱在腿上,嘴角弯弯:“不是回去了吗?”
搬家时,他把兔子放在怀里,等到没人才放他离开,这才没多久,小家伙又出现了。
萧菟把嘴里咬着的东西放下来,看着沈长笙,咕噜噜的叫了几声,这是他得意的表现。
手里赫然躺着一株人参,沈长笙微微睁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
“这是你找的?”
萧菟点点头,当然是他找的了,可费了不少功夫,要不是看到沈长笙被欺负的可怜,他才不会去那只大虫子的地盘。
人参不大,看着应该只有几年,上面还印着两颗牙印,沈长笙却知道这东西的珍贵。
“这个我不能要,这是你自己找的,是很珍贵的东西,应该留给自己。”
他把人参放在兔子嘴边,又想这只兔子这么聪明,会不会就是因为吃了这些。
萧菟没有咬,他用脑袋推了推对方的手,意思是送给他的。
这个草他小时候在湖旁边吃过,味道一般般,他不是很喜欢,但看到一些人类在找,想必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东西吧。
沈长笙轻叹口气,他若是收下,该拿什么还给对方呢?
萧菟推了推人参,示意沈长笙吃掉。
沈长笙摇摇头,不知道沈阿奶能不能用到,如果能用到,他会收下,再用其他的方法还给对方,看着小兔子催促的目光,想了想,最后还是将人参收起来。
见对方收下,萧菟高兴的跳到他肩膀上,随后坐下来,圆圆的尾巴抖了抖,这会儿总不用抬头看他了。
第8章
住的离山近,沈长笙不太放心,他没出去打猎,去山上砍了些木头,打算建个院墙。
院子不用多大,能够日常活动以及晾晒衣物就行。
沈阿奶想到比较多,她跟孙子没有地,粮食就罢了,但平时一些小青菜还是得有,要是天天出去买,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沈长笙便留个个空地,等来年春天种菜。
小河对面住的也是一对孙俩儿,沈长笙起初不知道,还是建院墙的时候,一个黑瘦的男孩跑过来,要给他帮忙。
沈阿奶知道的多,解释一番,这家也是个可怜的,这孩子母亲生病去世了,父亲是个不能说话的,常年在外给人做长工,家里只有一个年级大的老太太跟小孙子。
孩子到底还是太小,出去找活没人要,只能在村子里做些活,挣口饭吃,沈阿奶对此很是同情。
他跟长笙虽然过得也不好,但还没有到这地步,如今长笙更是长大了,不用她操心。
大概清楚情况,沈长笙就没把人赶走,而且他对对方还有印象,是那天朝刘桂芝扔石头的。
男孩叫黑娃,虽然看着黑瘦,但也有十一二岁了,算是个半大的小子,他干活很是积极,沈长笙锯木头桩子,他就在一旁帮扶着,时不时递东西。
沈阿奶围着围裙走出来,换了新环境,她整个人也好了不少,有时候还能帮着做做饭。
炊烟未散,她擦了擦手,招呼道:“长笙,你们先歇歇吧,饭做好了,都来吃饭。”
院子已经搭建三分之一,旁边规整的摆着木头,沈长笙回头应了声,做完手上的活才起身。
他洗干净手走进灶房,里面沈阿奶已经将饭盛好。
“阿奶,您歇着就好,下次我来弄吧。”
沈阿奶笑了笑道:“都是些轻活,再说我整天躺着也不舒坦,还不如做点事,也有精神头。”
沈长笙端着碗坐下,见阿奶面色确实好了很多,才放下心。
“哎,黑娃呢,咋不进来,外头冷,快进来吃饭。”沈阿奶没见人进来,赶紧招呼。
黑娃手背在后面有些局促,他家就在对面,现在回去还能帮阿奶做饭,但是一想到家里也没有多少吃的了,又不知该怎么办。听到沈阿奶的话,他犹豫了一下才走进来。
家里吃饭用的都是大碗,盛饭的时候,沈阿奶也没有吝啬,换成小碗给人家。
灶房里刚做完饭,里面暖和和的,灶台上留有一碗饭,显然是留给他的。
闻到久违的白面香气,黑娃下意识吸了吸鼻子,村里人做饭很少用纯白面,他都好久没吃过了。
沈阿奶进灶房没找到杂面,无奈才用的白面,孙子还是太小,不懂的勤俭持家,到时候娶了夫郎应该就好了。
看出黑娃的不自在,沈长笙将灶台上的饭递给对方道:“外面有桌子,你过去吃吧。”
黑娃赶紧接过碗,里面满满当当,是一个个滚圆的萝卜丸子,上面还飘着点点香油,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道:“长笙哥,我家住的近,能拿回去吃吗。”
他怕沈长笙不同意,赶紧补充:“我吃完就把碗送过来,不用耽误干活。”
沈长笙倒不在意这些,点点头。
黑娃闻言,黑瘦的脸露出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笑容:“谢谢长笙哥还有阿奶。”
沈阿奶心里大致明白怎么回事,叹了口气道:“这孩子。”
说罢看向自己孙子,难得带着责怪:“下回得买点杂面跟糙米回来,咱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哪能天天吃白米白面。”
沈长笙无奈的点点头,他现在能挣钱,想让家里吃的好些。
黑娃小心的端着碗,脚上的步伐却不慢。
小河两边是一颗颗柳树,风一吹,轻轻的波动水面,泛起一片片涟漪,静谧又美好。
小桥对面,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坐在门口,她脚边放在一根光滑的拐杖,双目出神的看着河水。
听到动静,老太太抬头,就见孙子回来了,原本枯寂的眼中霎时燃起一抹慈爱。
黑娃将碗放在一旁的矮桌上,给自己阿奶解释:“这是长笙哥同意我带回来吃的,可是珍贵的白面呢,阿奶您等等,我去灶房拿个碗过来,咱们一起吃。”
老太太反应慢,明白后赶紧道:“黑娃啊,咱可不能占人家便宜啊!”
黑娃高兴不减:“是沈阿奶盛好给我的,不是我去盛的饭,阿奶您放心,他们人可好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他们都是好人啊,那你快些吃,吃完回去干活,别耽搁了。”
黑娃将饭分出一半,点点头道:“我知道的,您也吃。”
院子第二天上午就围好了,虽然用的都是木头,但很牢固。
一路走过来,郑夫郎确实有点累,两边刚好是村口到村尾,来回差不多要一炷香。
沈阿奶慢悠悠走出来,见到来人笑了笑。
郑夫郎站起来,想把板凳给老太太坐。
“别起了,你坐着就是,我再去拿。”沈阿奶摆摆手,又回去了。
见沈阿奶状态不错,郑夫郎也放心了,对方年纪这么大,闹了这么久他都担心。
将篮子里带的东西拿出来:“这是刚从地窖里挖的菜,你们刚搬过来,怕是没什么东西,就先吃着,要是不够,再去我那儿拿。”
沈长笙道谢:“那谢谢郑叔了,这边确实需要添置了,想给您倒水都没有。”
郑夫郎摆摆手:“没事,这都是些萝卜白菜,也不值钱。”
沈长笙还是很感谢对方的,以前沈阿奶住在那里,还能经常过去说说话,现在怕是不便了。
“你们俩搬出来也好,你这么勤快能干,又有老太太帮衬,家底会慢慢攒下来,到时候再娶个女子或哥儿,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虽然很多人被沈长笙出手吓到了,但郑夫郎看着他长大,知道他性子,出了那样的事,若不是气极了,也不会如此。
沈长笙笑了笑:“嗯,我也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沈阿奶慢悠悠的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一小包油纸,直接塞进郑夫郎手里。
郑夫郎打开一看,竟然是几块雪白的米糕,这东西可不便宜。
“哎,老太太你这是做什么,我送点菜过来,那还能要你的东西。”他赶紧推过去。
沈阿奶也不伸手接,小老太太头发还有点乱,看着却很有精神:“你拿回去给小月儿吃,天天都是你送东西给我们,总不能一点不还。”
见郑夫郎还想推迟,沈阿奶道:“好了,天快黑了,咱现在离得远,你早些回去吧,等我哪天精神头好,再去你那边坐坐。”
沈长笙笑了笑,阿奶倒是跟从前一样,不喜占人便宜。
将人送走后,沈长笙独自坐在院子里。
冬日的风吹在身上带着刺骨的凉意,因为离山近,这边尤为明显。
远处山林白雾茫茫,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全都偏离了前世的轨迹,他不会面对同样的事,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松懈下来。
日落而下,橘红色的太阳挂在天边,是一天的结束,但对他来说,现在才是开始。
衣角被拽了拽,沈长笙低头,就见一只小兔子扒拉着自己。
将兔子抱在腿上,嘴角弯弯:“不是回去了吗?”
搬家时,他把兔子放在怀里,等到没人才放他离开,这才没多久,小家伙又出现了。
萧菟把嘴里咬着的东西放下来,看着沈长笙,咕噜噜的叫了几声,这是他得意的表现。
手里赫然躺着一株人参,沈长笙微微睁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
“这是你找的?”
萧菟点点头,当然是他找的了,可费了不少功夫,要不是看到沈长笙被欺负的可怜,他才不会去那只大虫子的地盘。
人参不大,看着应该只有几年,上面还印着两颗牙印,沈长笙却知道这东西的珍贵。
“这个我不能要,这是你自己找的,是很珍贵的东西,应该留给自己。”
他把人参放在兔子嘴边,又想这只兔子这么聪明,会不会就是因为吃了这些。
萧菟没有咬,他用脑袋推了推对方的手,意思是送给他的。
这个草他小时候在湖旁边吃过,味道一般般,他不是很喜欢,但看到一些人类在找,想必对他们来说,算是好东西吧。
沈长笙轻叹口气,他若是收下,该拿什么还给对方呢?
萧菟推了推人参,示意沈长笙吃掉。
沈长笙摇摇头,不知道沈阿奶能不能用到,如果能用到,他会收下,再用其他的方法还给对方,看着小兔子催促的目光,想了想,最后还是将人参收起来。
见对方收下,萧菟高兴的跳到他肩膀上,随后坐下来,圆圆的尾巴抖了抖,这会儿总不用抬头看他了。
第8章
住的离山近,沈长笙不太放心,他没出去打猎,去山上砍了些木头,打算建个院墙。
院子不用多大,能够日常活动以及晾晒衣物就行。
沈阿奶想到比较多,她跟孙子没有地,粮食就罢了,但平时一些小青菜还是得有,要是天天出去买,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沈长笙便留个个空地,等来年春天种菜。
小河对面住的也是一对孙俩儿,沈长笙起初不知道,还是建院墙的时候,一个黑瘦的男孩跑过来,要给他帮忙。
沈阿奶知道的多,解释一番,这家也是个可怜的,这孩子母亲生病去世了,父亲是个不能说话的,常年在外给人做长工,家里只有一个年级大的老太太跟小孙子。
孩子到底还是太小,出去找活没人要,只能在村子里做些活,挣口饭吃,沈阿奶对此很是同情。
他跟长笙虽然过得也不好,但还没有到这地步,如今长笙更是长大了,不用她操心。
大概清楚情况,沈长笙就没把人赶走,而且他对对方还有印象,是那天朝刘桂芝扔石头的。
男孩叫黑娃,虽然看着黑瘦,但也有十一二岁了,算是个半大的小子,他干活很是积极,沈长笙锯木头桩子,他就在一旁帮扶着,时不时递东西。
沈阿奶围着围裙走出来,换了新环境,她整个人也好了不少,有时候还能帮着做做饭。
炊烟未散,她擦了擦手,招呼道:“长笙,你们先歇歇吧,饭做好了,都来吃饭。”
院子已经搭建三分之一,旁边规整的摆着木头,沈长笙回头应了声,做完手上的活才起身。
他洗干净手走进灶房,里面沈阿奶已经将饭盛好。
“阿奶,您歇着就好,下次我来弄吧。”
沈阿奶笑了笑道:“都是些轻活,再说我整天躺着也不舒坦,还不如做点事,也有精神头。”
沈长笙端着碗坐下,见阿奶面色确实好了很多,才放下心。
“哎,黑娃呢,咋不进来,外头冷,快进来吃饭。”沈阿奶没见人进来,赶紧招呼。
黑娃手背在后面有些局促,他家就在对面,现在回去还能帮阿奶做饭,但是一想到家里也没有多少吃的了,又不知该怎么办。听到沈阿奶的话,他犹豫了一下才走进来。
家里吃饭用的都是大碗,盛饭的时候,沈阿奶也没有吝啬,换成小碗给人家。
灶房里刚做完饭,里面暖和和的,灶台上留有一碗饭,显然是留给他的。
闻到久违的白面香气,黑娃下意识吸了吸鼻子,村里人做饭很少用纯白面,他都好久没吃过了。
沈阿奶进灶房没找到杂面,无奈才用的白面,孙子还是太小,不懂的勤俭持家,到时候娶了夫郎应该就好了。
看出黑娃的不自在,沈长笙将灶台上的饭递给对方道:“外面有桌子,你过去吃吧。”
黑娃赶紧接过碗,里面满满当当,是一个个滚圆的萝卜丸子,上面还飘着点点香油,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道:“长笙哥,我家住的近,能拿回去吃吗。”
他怕沈长笙不同意,赶紧补充:“我吃完就把碗送过来,不用耽误干活。”
沈长笙倒不在意这些,点点头。
黑娃闻言,黑瘦的脸露出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笑容:“谢谢长笙哥还有阿奶。”
沈阿奶心里大致明白怎么回事,叹了口气道:“这孩子。”
说罢看向自己孙子,难得带着责怪:“下回得买点杂面跟糙米回来,咱家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哪能天天吃白米白面。”
沈长笙无奈的点点头,他现在能挣钱,想让家里吃的好些。
黑娃小心的端着碗,脚上的步伐却不慢。
小河两边是一颗颗柳树,风一吹,轻轻的波动水面,泛起一片片涟漪,静谧又美好。
小桥对面,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坐在门口,她脚边放在一根光滑的拐杖,双目出神的看着河水。
听到动静,老太太抬头,就见孙子回来了,原本枯寂的眼中霎时燃起一抹慈爱。
黑娃将碗放在一旁的矮桌上,给自己阿奶解释:“这是长笙哥同意我带回来吃的,可是珍贵的白面呢,阿奶您等等,我去灶房拿个碗过来,咱们一起吃。”
老太太反应慢,明白后赶紧道:“黑娃啊,咱可不能占人家便宜啊!”
黑娃高兴不减:“是沈阿奶盛好给我的,不是我去盛的饭,阿奶您放心,他们人可好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他们都是好人啊,那你快些吃,吃完回去干活,别耽搁了。”
黑娃将饭分出一半,点点头道:“我知道的,您也吃。”
院子第二天上午就围好了,虽然用的都是木头,但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