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从深揣着那封薄薄的信,却觉得胸口像压了块千钧巨石。
信纸紧贴着里衣,仿佛带着刘子岚滚烫的体温和虚弱的气息,灼得他心头发慌。
他快步穿过回廊,步履看似沉稳,只有紧握在袖中的拳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与暴戾。
李从深目光扫过院子角落,果然有几个丫鬟鬼鬼祟祟的。
似乎正是验证刘子岚的话,父亲李明荣的眼线,此刻或许无声地窥探着府内的一举一动。
他脚步一转,并未走向大门,而是拐进了侧门。
黄包车在春晖园门口停下。
宋南禺正独坐书房内,翻看账册,沈西昀说是有事今晚不在。
李从深来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宋南禺见到李从深,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起身,他知道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
“出了何事?”宋南禺见李从深的样子,想也知道是主宅出了事。
李从深没有寒暄,径直从怀中掏出那封信,信纸已被体温和汗水微微濡湿,边缘有些发软。
他几步上前,将信放在宋南禺面前的桌案上。
“子岚给你的。”
李从深的声音干涩紧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
“他被我爹责罚,无法出门。”
宋南禺震惊了一瞬,目光落在信上。
他抬眼看着李从深紧绷的下颌线和眼底压抑的赤红,心下一沉,已然明白事态严重。
他迅速拿起信,指尖触到那微潮的纸面,他没有立刻拆看,而是转向李从深,语气凝重:“子岚他…现在如何?”
“冷水浇身,罚站一夜,如今高烧不退。”
李从深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胸膛剧烈起伏,似有滔天的怒火和无力感在其中冲撞。
“院子里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我爹…他是存了心,这不是他的命吗?”
他猛地一拳砸在面前的桌子上。
宋南禺不再多问,借着灯光,迅速而无声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只有一张,字迹因虚弱而显得潦草颤抖,却力透纸背。
“老爷疑英华散股属人为操控,务必当心!”
短短一行字,如同冰水浇头,让宋南禺浑身的热度瞬间褪去,脸色骤变。
父亲果然察觉了,他下意识地攥紧了纸条,指尖用力到发白。
宋南禺一直以为自己藏得够深,却低估了李明荣对对手的敌意和那份老辣狠绝的洞察力。
那份因成功操控“英华”而带来的隐秘自信,在此刻被这封信击得粉碎。
危机感一瞬间便淹没了宋南禺。
这不是远方的威胁,而是近在咫尺的,足以将他吞噬的滔天巨浪。
李从深看着宋南禺瞬间褪去血色的脸和骤然变得幽深锐利的眼神,知道刘子岚烧的那么厉害也要送来的信果真十分重要。
他沉声道:“信已带到,你…好自为之。”
他最后看了一眼宋南禺手中那张仿佛重逾千斤的信纸,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的夜色里。
书房内,只剩下宋南禺一人。
灯芯忽然“噼啪”爆了个灯花,昏黄的光影在他脸上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他缓缓将信纸凑近灯焰,火舌贪婪地舔舐上来,瞬间吞噬了那潦草的字迹,化作一缕青烟,盘旋着消散在压抑的空气中。
信纸化为灰烬,飘落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宋南禺盯着那点余烬,眼神却已从最初的惊悸中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冰冷、锐利,如同淬了寒冰的刀锋。
李明荣的怀疑,已成事实,危机,已然降临。
他缓缓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重,每一下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倒数计时。
司法部那间属于沈西昀的办公室,即使在白昼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冷。
青灰色的砖墙吸走了大部分光线,厚重的卷宗堆积如山,空气里弥漫着陈年墨水和纸张腐朽的混合气味,以及一种无形的、属于权力中枢的肃杀压力。
沈西昀正埋首于一份关于东北商会与本地漕运争端的卷宗,钢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冷静而专注。
这份专注被门外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打破,并非寻常职员的走动,而是军靴踏在坚硬地面特有的,带着金石之音的铿锵节奏,以及一种久居上位者无意间散发的、令人屏息的威压。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金丝眼镜投向门口。
秘书几乎是踉跄着推开门,脸上带着一丝仓皇。
“沈…沈厅长,唐督军…唐督军到了!”
话音未落,一个高大的身影已越过秘书,大步流星地踏入室内。
来人正是刚从上海风尘仆仆赶回金陵的唐督军。
他一身笔挺的深灰色戎装,肩章上的将星在幽暗的光线下依旧寒光闪烁,长途跋涉的疲惫并未压垮他挺拔的身姿,反而在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刻下了更深沉的冷硬和不易察觉的焦躁。
他身后跟着的,赫然是李芩柏。
李芩柏低眉顺眼,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精光,不动声色地扫过沈西昀和整个办公室。
“唐督军。”沈西昀立刻起身,脸上瞬间挂起无可挑剔带着恭敬却不谄媚的职业性微笑。
“不知督军亲临,有失远迎,是沈某的失职。”
他绕过桌案,亲自为唐督军拉开椅子。
唐督军随意地挥了下手,示意免去虚礼,目光如鹰隼般在沈西昀脸上逡巡片刻,才沉沉开口,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沈律师已经升职厅长了,跟我不必客气。刚从上海滩那摊浑水里爬出来,路过司法部,听说你这铁腕判官最近又办了几桩漂亮案子,特来瞧瞧。”
他大马金刀地坐下,军刀刀鞘磕在椅腿上,发出沉闷的轻响。
李芩柏谦卑地站在唐督军侧后方半步的位置,适时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督军此行辛苦,上海交易所那些老狐狸,确实耗费心神。不过,父亲那边,也摸到些有意思的底细。”
他说这话时,目光似是无意地掠过沈西昀。
沈西昀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波澜不惊。
他亲自执壶,为唐督军斟了一杯温热的清茶,水汽袅袅上升。
“上海局势波谲云诡,非大魄力者不能定鼎。不知李老板那边,有何高见?”
他语气平和,仿佛只是顺着话题闲聊。
唐督军端起茶杯,并未饮用,指腹摩挲着温热的瓷壁,眼神锐利地转向李芩柏:“芩柏,说说看。明荣兄在金融圈浸淫多年,他的眼光,我还是信的。”
李芩柏微微躬身,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
“回督军,父亲查实,英华此番异军突起,绝非偶然。背后确有一股神秘的散股力量在推波助澜,这股力量藏得很深,意图不明。”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
“父亲说,若能揪出此人,收为己用,必是如虎添翼。若不能,则其心可诛,当及早剪除,以绝后患。荣昌商行,乃至整个江南的稳定,都容不得这种藏在暗处兴风作浪的魑魅魍魉。”
第43章 手足之情
唐督军听着李芩柏的话却没有发表意见,待到李芩柏走后,唐督军才抬头望着沈西昀。
“你怎么看呢?”
沈西昀微笑点头,唐督军这个人的心思即使是沈西昀也并不能完全猜透。
沈西昀把唐督军面前的茶换了新,才不紧不慢道。
“督军纵横天下,深知制衡之道。昔日三国鼎立,方有长久之安;若一家独大,则倾覆之祸不远。如今金陵商界,东北派盘踞资源,上海帮根深蒂固,本地势力盘根错节,这三者相互牵制,方能维持眼下微妙的平衡。督军坐镇中枢,方能游刃有余,居中调停,各方皆需仰仗督军鼻息。”
他顿了顿,观察着唐督军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思索,继续道。
“这英华崛起,看似异数,搅动风云。然细究之下,其根基尚浅,全赖那点散股支撑。这股力量,若真被连根拔起,它留下的巨大真空,督军以为,会由谁来填补?东北派?上海帮?还是…瞬间膨胀、再无顾忌的荣昌商行?”
唐督军听到沈西昀的话轻轻放下茶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荣昌若独大,掌控江南财脉,届时督军手中这把平衡各方,号令商界的权柄,分量是否还如现在这般举足轻重?商人逐利,若再无掣肘,所求者,怕就不只是商场的利益了。督军的军费,粮饷,乃至政令通达,是否还能如臂使指?”
这番话,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精准无比地刺中了唐督军内心最深的隐忧权力平衡。
他扶持李明荣和荣昌,是为了利用其财力和影响力制衡其他势力,巩固自身地位。
如果荣昌真的在李明荣的野心和唐督军的助力下彻底扫清英华这个障碍,一家独大,那李明荣还会像现在这样“听话”吗?
信纸紧贴着里衣,仿佛带着刘子岚滚烫的体温和虚弱的气息,灼得他心头发慌。
他快步穿过回廊,步履看似沉稳,只有紧握在袖中的拳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与暴戾。
李从深目光扫过院子角落,果然有几个丫鬟鬼鬼祟祟的。
似乎正是验证刘子岚的话,父亲李明荣的眼线,此刻或许无声地窥探着府内的一举一动。
他脚步一转,并未走向大门,而是拐进了侧门。
黄包车在春晖园门口停下。
宋南禺正独坐书房内,翻看账册,沈西昀说是有事今晚不在。
李从深来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宋南禺见到李从深,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起身,他知道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
“出了何事?”宋南禺见李从深的样子,想也知道是主宅出了事。
李从深没有寒暄,径直从怀中掏出那封信,信纸已被体温和汗水微微濡湿,边缘有些发软。
他几步上前,将信放在宋南禺面前的桌案上。
“子岚给你的。”
李从深的声音干涩紧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
“他被我爹责罚,无法出门。”
宋南禺震惊了一瞬,目光落在信上。
他抬眼看着李从深紧绷的下颌线和眼底压抑的赤红,心下一沉,已然明白事态严重。
他迅速拿起信,指尖触到那微潮的纸面,他没有立刻拆看,而是转向李从深,语气凝重:“子岚他…现在如何?”
“冷水浇身,罚站一夜,如今高烧不退。”
李从深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胸膛剧烈起伏,似有滔天的怒火和无力感在其中冲撞。
“院子里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我爹…他是存了心,这不是他的命吗?”
他猛地一拳砸在面前的桌子上。
宋南禺不再多问,借着灯光,迅速而无声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只有一张,字迹因虚弱而显得潦草颤抖,却力透纸背。
“老爷疑英华散股属人为操控,务必当心!”
短短一行字,如同冰水浇头,让宋南禺浑身的热度瞬间褪去,脸色骤变。
父亲果然察觉了,他下意识地攥紧了纸条,指尖用力到发白。
宋南禺一直以为自己藏得够深,却低估了李明荣对对手的敌意和那份老辣狠绝的洞察力。
那份因成功操控“英华”而带来的隐秘自信,在此刻被这封信击得粉碎。
危机感一瞬间便淹没了宋南禺。
这不是远方的威胁,而是近在咫尺的,足以将他吞噬的滔天巨浪。
李从深看着宋南禺瞬间褪去血色的脸和骤然变得幽深锐利的眼神,知道刘子岚烧的那么厉害也要送来的信果真十分重要。
他沉声道:“信已带到,你…好自为之。”
他最后看了一眼宋南禺手中那张仿佛重逾千斤的信纸,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的夜色里。
书房内,只剩下宋南禺一人。
灯芯忽然“噼啪”爆了个灯花,昏黄的光影在他脸上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他缓缓将信纸凑近灯焰,火舌贪婪地舔舐上来,瞬间吞噬了那潦草的字迹,化作一缕青烟,盘旋着消散在压抑的空气中。
信纸化为灰烬,飘落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宋南禺盯着那点余烬,眼神却已从最初的惊悸中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冰冷、锐利,如同淬了寒冰的刀锋。
李明荣的怀疑,已成事实,危机,已然降临。
他缓缓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重,每一下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倒数计时。
司法部那间属于沈西昀的办公室,即使在白昼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冷。
青灰色的砖墙吸走了大部分光线,厚重的卷宗堆积如山,空气里弥漫着陈年墨水和纸张腐朽的混合气味,以及一种无形的、属于权力中枢的肃杀压力。
沈西昀正埋首于一份关于东北商会与本地漕运争端的卷宗,钢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冷静而专注。
这份专注被门外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打破,并非寻常职员的走动,而是军靴踏在坚硬地面特有的,带着金石之音的铿锵节奏,以及一种久居上位者无意间散发的、令人屏息的威压。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金丝眼镜投向门口。
秘书几乎是踉跄着推开门,脸上带着一丝仓皇。
“沈…沈厅长,唐督军…唐督军到了!”
话音未落,一个高大的身影已越过秘书,大步流星地踏入室内。
来人正是刚从上海风尘仆仆赶回金陵的唐督军。
他一身笔挺的深灰色戎装,肩章上的将星在幽暗的光线下依旧寒光闪烁,长途跋涉的疲惫并未压垮他挺拔的身姿,反而在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刻下了更深沉的冷硬和不易察觉的焦躁。
他身后跟着的,赫然是李芩柏。
李芩柏低眉顺眼,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精光,不动声色地扫过沈西昀和整个办公室。
“唐督军。”沈西昀立刻起身,脸上瞬间挂起无可挑剔带着恭敬却不谄媚的职业性微笑。
“不知督军亲临,有失远迎,是沈某的失职。”
他绕过桌案,亲自为唐督军拉开椅子。
唐督军随意地挥了下手,示意免去虚礼,目光如鹰隼般在沈西昀脸上逡巡片刻,才沉沉开口,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沈律师已经升职厅长了,跟我不必客气。刚从上海滩那摊浑水里爬出来,路过司法部,听说你这铁腕判官最近又办了几桩漂亮案子,特来瞧瞧。”
他大马金刀地坐下,军刀刀鞘磕在椅腿上,发出沉闷的轻响。
李芩柏谦卑地站在唐督军侧后方半步的位置,适时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督军此行辛苦,上海交易所那些老狐狸,确实耗费心神。不过,父亲那边,也摸到些有意思的底细。”
他说这话时,目光似是无意地掠过沈西昀。
沈西昀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波澜不惊。
他亲自执壶,为唐督军斟了一杯温热的清茶,水汽袅袅上升。
“上海局势波谲云诡,非大魄力者不能定鼎。不知李老板那边,有何高见?”
他语气平和,仿佛只是顺着话题闲聊。
唐督军端起茶杯,并未饮用,指腹摩挲着温热的瓷壁,眼神锐利地转向李芩柏:“芩柏,说说看。明荣兄在金融圈浸淫多年,他的眼光,我还是信的。”
李芩柏微微躬身,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
“回督军,父亲查实,英华此番异军突起,绝非偶然。背后确有一股神秘的散股力量在推波助澜,这股力量藏得很深,意图不明。”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
“父亲说,若能揪出此人,收为己用,必是如虎添翼。若不能,则其心可诛,当及早剪除,以绝后患。荣昌商行,乃至整个江南的稳定,都容不得这种藏在暗处兴风作浪的魑魅魍魉。”
第43章 手足之情
唐督军听着李芩柏的话却没有发表意见,待到李芩柏走后,唐督军才抬头望着沈西昀。
“你怎么看呢?”
沈西昀微笑点头,唐督军这个人的心思即使是沈西昀也并不能完全猜透。
沈西昀把唐督军面前的茶换了新,才不紧不慢道。
“督军纵横天下,深知制衡之道。昔日三国鼎立,方有长久之安;若一家独大,则倾覆之祸不远。如今金陵商界,东北派盘踞资源,上海帮根深蒂固,本地势力盘根错节,这三者相互牵制,方能维持眼下微妙的平衡。督军坐镇中枢,方能游刃有余,居中调停,各方皆需仰仗督军鼻息。”
他顿了顿,观察着唐督军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思索,继续道。
“这英华崛起,看似异数,搅动风云。然细究之下,其根基尚浅,全赖那点散股支撑。这股力量,若真被连根拔起,它留下的巨大真空,督军以为,会由谁来填补?东北派?上海帮?还是…瞬间膨胀、再无顾忌的荣昌商行?”
唐督军听到沈西昀的话轻轻放下茶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荣昌若独大,掌控江南财脉,届时督军手中这把平衡各方,号令商界的权柄,分量是否还如现在这般举足轻重?商人逐利,若再无掣肘,所求者,怕就不只是商场的利益了。督军的军费,粮饷,乃至政令通达,是否还能如臂使指?”
这番话,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精准无比地刺中了唐督军内心最深的隐忧权力平衡。
他扶持李明荣和荣昌,是为了利用其财力和影响力制衡其他势力,巩固自身地位。
如果荣昌真的在李明荣的野心和唐督军的助力下彻底扫清英华这个障碍,一家独大,那李明荣还会像现在这样“听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