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请的居然是个文盲。
  高昌平这厂长可以退了!
  陆青隐从她身后接过了粉笔,“你说,我来写!”
  “行!”林遥也拿了一根粉笔,将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画了出来,“我看之前你们陆团长车上用的是4缸发动机,车的马力说是80,但最高根本也达不到;
  如果要90的马力,三缸发动机就行了,但三缸的发动机,以目前的这种设计理念,不管再优化的设计方案的不可避免一个弊端,那就是抖动……”
  林遥开始在黑板上画图,“现在,我给你们说说我的设计方向。”
  第100章 要不是有陆青隐在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原先看到林遥上台,或怀疑,或不屑,或错愕的目光全都收起来了,以一种新的审视又期待的目光落在林遥身上。
  除了极个别不懂技术的人。
  全程,所有人都痴痴地看着黑板,倒也不是陆青隐的字有多漂亮。
  他的字显然是练过了的,写的笔体遒劲,风流意畅,但这些在工厂上班的人,并没有这种艺术眼光。
  林遥的思路,给这些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还能这样!”
  “原来是这样!”
  “天啦,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是这样在尖叫,不停地尖叫,吃进这些知识,展望这片天地,就好像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好久的人终于寻到了一片绿洲,一直仰望星空的人终于到达了宇宙深处,被众星环绕。
  “思路就是这么个思路!”林遥道,“我看过你们现有的发动机的结构,大致明白设计的人是怎么个思路,这太局限了,没必要自困囹圄。这样会让你们的思路非常狭隘,短浅。”
  “是这样!”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赞同。
  顾成平看着像是被圣光洗礼过的众人,有些没眼看,心说,好歹也是花了一个月两百多请来的人,总要有点水平。
  两个小时的课讲完了,顾成平想拉着盛安中说话,但看到他正在飞快地记着笔记,决定稍微等一会儿。
  接着,他看到盛安中将本子递给李华山,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前,“林工,有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
  林遥倒是不吝赐教,点头,“您说!”
  他看到这人年近花甲,但满身学术气质,令人肃然起敬。
  “是这样,我想问一下,这里的这个尺寸是怎么推算出来的?”盛安中指着缸体最上面和缸盖配合的尺寸。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缸盖和缸体之间的密封性,缸体最上面的尺寸都是要严格控制,以至于,为了控制这个尺寸废品率相当高。
  首先铸造这一道工序,废品率就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再加上加工工序,哪怕是八级车工上手废品率都没法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
  损耗就很惊人了。
  废品率高,直接影响利润不说,还会影响交期。
  哪怕这样控制,售后缸体缸盖漏油依然是老大难的问题。
  这可以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一道攻关难题。
  林遥道,“你们现在的密封方式是螺栓锁紧,这是最原始的密封方式,不管里面的密封垫是用铜质,还是用橡胶,都不可能起到绝对密封的作用。
  螺栓锁紧的过程,一共八个螺栓,我相信你们已经考虑到了,先对角锁紧,然后再交叉锁紧,来减少扭矩产生的应力,同时,密封垫变形也会补偿一部分应力变形;可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所有人听得两眼放光,毕竟,为了消除这个故障,降低工厂最大的废品率损失,所有人都被这个难题折磨过了。
  林遥道,“有一种复合材料,我称之为密封金,配方我写给你们,几种原材料非常好找。可以通过模压成型,然后垫在缸盖和缸体之间,通过释放一定的磁力将两种金属紧密联接起来;
  东西出来后,你们可以测量一下它们之间的磁力大小,这种尺寸的密封金产生的磁力大约可以达到一吨左右的拉力。同时,它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密封性好,因为这种材料具有空间逐流性。”
  暂时,盛安中不懂什么叫空间逐流性,只林遥说的这个密封金的新材料,就足以引起他们所有人的关注。
  李华山道,“林工,我想问一下,是不是因为这个空间逐流性,我们才会把所有的设计误差全部积累到这里?”
  他看到缸体的装配面的尺寸公差都达到了±0.5了,而他们现有的缸体装配面尺寸公差只有百分之0.04,这要求低了多少?
  这简直是前所未有,要是这样,他们厂的废品率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三,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是的,没必要设定那么高的精度要求,再说了,你们现在也达不到。我们所有的设计都要考虑现实问题,什么是现实问题?就是现有的生产工艺水平,如果达不到,设计得再好,天花乱坠都是给工厂找事儿!”
  这话,不用林遥说,他们都深有感触。
  也是每一个设计人员一开始工作时,要上的现实一课。
  盛安中道,“所以,林工,你才会考虑用这种方式进行密封?”
  林遥点头,“对,简单,方便,而且易拆卸。这个是需要拆卸工具的,你们要做一个仿形通电磁场,装卸的时候扣在机盖上,才能够把机盖抬起来。”
  盛安中如获至宝,“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现有的缸盖缸体密封是不是就能用这种方式?”
  林遥点头,“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做实物验证,你们可以先验证,如果有什么问题,等我回来再说。”
  “好!”盛安中就好像吃了一头牛一样,浑身舒泰,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林遥还有事要离开,她走后,会议室里就跟烧开了锅一样,一些人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一部分人围着黑板讨论发动机的设计原理。
  陆青隐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林遥的课讲完的瞬间,他就拿了抹布将她画的发动机构造图给擦了一把,现在黑板上只有一个残缺图。
  但没有人说不对。
  高昌平本来还想送林遥,但被陆青隐拉到一边道,“现在特务无孔不入,林工今天讲的这一课,来上课的人,你都做过筛选吧?
  她今天讲的这些知识,非常有前瞻性,可以说和目前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如果被敌方探知了去,后果你应当知道吧?”
  高昌平心里一咯噔,他脸色都变了,“我都筛选过了,但是难保会有人再次被渗透。”
  韩立军是前车之鉴!
  要不是有陆青隐在,他都要受牵连。
  高昌平忙不迭地进了会议室,他身后跟着安保科科长,带了十多个人,将前后门和窗户都给拦住了。
  一见这架势,大家心里就都有了数,会议室都安静下来了。
  高昌平进来,将黑板上的知识全部都擦干净了,然后面向所有人,“今天这一课,大家的感受怎么样?”
  高昌
  平两手撑在桌子上,微微曲腰,目光扫过全场,将所有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
  “看来,大家的收获都很不错。两个小时!”他竖起两根指头,“比起S国专家在这里两年的支援,你们得到的收获更大,是不是?”
  第101章 先让我们的发动机上那个勒芒赛事
  这些技术人员们情不自禁地点头。
  搞技术的人都非常直,肚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想什么说什么,觉得是对的,就坚持,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那挺好!”高昌平道,“你们都是厂里的骨干,是有脊梁的华国人。趁此机会,我把韩立军的事通报一下;林工在七里香大队的时候,给生产队做了一个手持式自动收割机,大约这么个大小……”
  他拿手比划了一下,“这里装了个小型电机,用的是电池驱动……”
  “电池?”有人惊叫了一声,“什么样的电池?”
  他怎么不知道现在有这么厉害的电池,这人主要负责电池的开发,目前的电池很单一,就是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
  主要作用就是汽车启动时点火启动,再就是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为仪表板、大灯等提供供电。
  但这种电池一旦报废,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就十分触目惊心了,其中所含的重金属铅和电解质溶液非常难降解且有毒。
  如果随意处置,会严重污染水、土壤和空气,对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何亚军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替代铅酸蓄电池的东西,但他一直连个突破口都找不到。
  高昌平是知道何亚军的研究方向,“小拇指这么大点,装割谷机上,据说这么一枚电池可以用十年之久。”
  “这么厉害!”何亚军惊呼,他绝非蓄意要破坏气氛,实在是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是革新性的。
  高昌平点点头,继续道,“就这枚电池,有人盯上了,谁盯上的,我不说你们都知道。如果说国内自己要研究,自然有相关部门出面和林工,还有七里香大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