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陈玉壶心情一好,邀请林骥,“侯爷今天和我们一起吃饭吧!我让厨房烫两壶酒。”
“也好!”
几个孩子娘聚在一起,加个林骥,仔细商讨了家里娶媳妇儿和招女婿的标准。
以聊天的方式,商量出来了一个标准大纲。
吃完了饭,喝多了酒的林骥被管家搀扶着重新回了书房。
两位姨娘自然留下“侍寝”。
只不过侍的是陈玉壶的寝。
林骥醉醺醺的回到了书房,他夫人很久没有对他的态度这么好了。
他也已经逐渐的明白,他和陈玉壶回不到过去了。
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或者说林骥这人从小的经历让他还没有养成大家族里,那些男人的傲慢。
否则陈玉壶的日子是不会过的这么舒服的。
很快秋闱的喜讯下来,几个孩子理所当然的考上了。
十一岁的秀才公,不知道那些有家学渊源,诗书传家的人家怎么看,但是林家是高兴极了。
具体表现在,林老太太让两个孩子去她的私库里挑奖赏,随便挑。
虽然限购。
但是对于对于孙辈来说,平常一毛不拔的老太太突然大方,也很罕见了。
老太太特意见了林清柏和林清浊,夸奖了一番,林清浊从小到大见到老太太的次数屈指可数。
本来就对孩子没耐心,更别提一个庶子,所以林清浊对于自己待遇变化的感觉很微妙。
家里这次正式的放了鞭炮,但是还是没摆宴席,犯不上。
依旧是城门口施粥,秋日里马上要到了,府里一些不要的旧衣免费的舍出去一些给穷人。
还是老样子,按照老规矩。
结果很快麻烦就找上门了。
林老太太见到清柏清浊都考的很好,原本她还在赞叹,庶子有了出息也好,以免拖累大方。
结果很快她就盯上了陈玉壶的娘家族学,把陈玉壶叫过去,问能不能让林驱的长子,林清植去陈家跟着上学。
老太太说的好听,“都是一家的兄弟,将来清植出息了也会顾忌着清柏清桐的,打断骨头连着筋……”
又是那一套拿出来说给陈玉壶听。
陈玉壶说自己娘家现在没有那么小的孩子,大多都去书院上学了,而林清植才刚刚启蒙。
老太太大言不惭,“那你就让你娘家给清植单独找一个夫子不就行了?你家的读书人那么多。”
陈玉壶笑都笑不出来。
他们家读书的多,做官的还多呢!哪有时间给林家带孩子?
她自己的孩子,都是占了和表兄弟年纪相仿的便宜。
陈玉壶只说自己要回去想一想。
这一想,陈玉壶就“病”了。
正好避一避拒绝定国公府婚事的风头。
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向外张扬,可京中的每一个砖缝都向外面透风。
林骥拒绝对方的态度很好,也若有若无的跟圣上提了此事。
其实按照林骥现在的地位,定国公府这种毫无威胁,但是人脉深厚的人家还是很合适的。
但是林骥也和皇上说了,知道自己位高权重惹人忌惮,他的闺女可以嫁给上进清贫的读书人,也可以嫁给品行端正的纨绔。
哪怕稍微的顽劣,只要品行好,他都能接受,但是不能接受一个毫无自己主意的妈宝男。
圣上本来想让林骥滚,转念又问林骥什么叫妈宝男。
听完了林骥的解释,圣上笑了两声,“朕知道了,你出去吧!儿女婚事成与不成都是缘分。”
林骥就这一点好,什么事儿都不瞒着圣上,圣上也知道如果他强行弹压,林骥也会照做。
但是林骥越是这样,非必要,圣上反而不会难为他。
走在皇宫长长的甬道里,林骥的表情显得很平静,没有了在皇上面前故作的憨厚和俏皮。
好像他什么都知道。
但凡他是个傻子,也成不了忠勇侯。
第46章 出嫁
忠勇,这两个字在古代算是很高的赞誉了。
当时圣上的周围一圈人,林骥不能算是和圣上最亲近的那波里面的。
但是被封为忠勇侯的最后确是他。
如此可见一斑。
林骥回到家就听说陈玉壶病了,大晚上去了漪澜院。
那天晚上,林骥睡在了漪澜院,当然是一个睡床一个睡塌。
第二天林休沐,一大早林骥就给林驱去信,让他把老婆孩子接到他的任上。
顺便和林驱说了他老婆最近做的事情。
谭氏没给林骥送年礼的事情,让林骥压了下来。
陈玉壶以为他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也没说什么,结果他有自己的成算。
这不就用上了?刚好用来拿捏他们。
从老太太到林驱加上谭氏,一个个都在林骥的掌心里。
陈玉壶和林骥都不打算让孩子们接着考了,年纪太小了,考也考不上。
准备送他们出去游学历练,这小哥俩选的第一个地方,是边关,他们要去找林清桐。
一路向西去。
陈玉壶和林骥心知肚明,边关又不是什么文化圣地,他们是想去看自己的兄弟。
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随他们去。
陈玉壶今天也一大早就起来了,今天是蒋姨娘出嫁的日子。
现在没有蒋姨娘了,是陈新荷出嫁的日子。
一身大红的喜服穿在身上,新荷含泪跪拜陈玉壶。
陈玉壶抱着小鸡,问对方:“真的舍下他了?”
蒋玉荪含着眼泪,看了胖孩子一眼,笑了一下。
原本她还有些不放心,但是孩子这些日子都没在她的眼前待着,不但没瘦,还胖了,而且穿的更好了。
蒋玉荪抚了一下自己脸上的眼泪,笑着说:“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知道府里都是好人。”
“我走了,他也会过的好,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没人会亏待他。”
如果蒋玉荪在,这孩子陈玉壶不会多看一眼,人家亲娘在,关她什么事儿?
但是亲娘没有了,作为嫡母,作为一个人,能帮一把,陈玉壶还是要帮一把。
蒋玉荪也明白这一点,看林清浊就知道了,夫人是会为了孩子打算的嫡母。
她不像另外两位姨娘跟陈玉壶感情深厚,还不如就此嫁出去。
而她也真的不想当人妾室,一辈子关在小屋子里。
蒋玉荪出嫁了。
陈玉壶凑热闹,换上了便装,带着两位姨娘悄悄的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去喝一杯薄酒。
书房里几个孩子凑在一起问林骥问题,难得男孩女孩儿都在。
虽然陈玉壶假装了一个新身份给蒋玉荪,但是家里的孩子都知道不是。
父亲的小妾重新出嫁,他们去凑热闹并不合适。
林清柏很奇怪母亲的态度,于是干脆问了林骥。
“父亲,为什么母亲对待蒋姨娘的态度很奇怪。”
林骥正在写字,他早些年杀心很重,练字都成了习惯。
林骥看了一眼林清柏,“你是想说,为什么你母亲明明之前很讨厌蒋姨娘的样子,最后还是会为了她费心,把她嫁出去?”
林骥又扫了一眼几个女孩儿。
今天的教育话题有了。
林骥说:“你母亲讨厌她,是因为边关如夫人的名声,这名声很明显是蒋玉荪自己传出来,为了自己抬身价的。”
“这一点伤了你母亲的体面,也会被外界揣测我宠妾灭妻,对整个侯府都不好,你们也会受这个名声的影响,不好嫁人或者娶妻。”
“所以你母亲很生气,但是日常,你母亲并没有把一个妾室放在眼里,你们也都能看的出来。”
“你们说最让你母亲是生气的事情是什么?”
林清柏想也不想的回答:“是蒋姨娘想以庶代嫡。”
“那为什么你母亲会生气?”
这次林骥看向了清浊,清浊回答道:“她在试图越过母亲决定事情,挑战了母亲的权威,而且以庶代嫡,侵犯了母亲的利益。”
“你说的很对”,林骥赞同了林清浊的话,“但是有一点说的不对。”
“她侵犯不了你母亲的利益。”
“你母亲手中的资源,到底是掌握在你母亲手里,哪怕是她亲生的,她也是想给谁就给谁,就像你祖母从小就支持你二叔读书一样,到底那是她们自己的东西。”
“她不给,不管是庶子还是嫡子,都得不到。”
“你母亲闹这一场,是因为她真的厌倦了,厌倦了府里的人事,也厌倦我,所以她想和离。”
几个孩子都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母亲想的竟然是和离。
林骥的话却没说完,“而蒋姨娘的心思也很好猜,她停留在了自己是嫡女和如夫人的阶段,试图以此来要挟我,但我确实是愧对她,所以为了她我愿意试一试。”
“哪怕是逼迫你母亲,我欠了玉荪不少,但是我和你母亲夫妻一体,她帮我偿还也是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