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陈玉壶接着说:“明儿上午,我要先带着清桐去拜师,顺便带着女孩儿和仪征认识一下,那是个活泼的孩子。”
“下午回来,我再送清柏和清浊去外家,这次我亲自送他们去。”
说是有两天假,其实一天半而已,因为第二天下午就要回去。
陈玉壶还提点了一句:“马上又一个月了,你们大大小小的别忘了给你们父亲写信。”
古代的孩子都早熟,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几个孩子一起称是。
陈玉壶忙了一天,难掩疲色,吃了饭,就让孩子们都回去了。
她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几个孩子看着陈玉壶都面露关心,劝母亲保重身体。
两个姨娘也说了许多的好听话。
等人都走了,陈玉壶躺在床上,她当然是故意念叨的。
得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在为了谁忙才行。
她不说出来难道她就是应该的吗?
要让孩子们知道感恩。
在柔软且香喷喷的被窝里,陈玉壶陷入了梦乡。
几个孩子也确实不负她所望,都回去给自己的父亲写信了。
清柏恭敬,先是问了他父亲安好,然后把家里最近的事情都描述给父亲听,不经意间写了母亲最近疲惫,身子不好之类的话。
重点在母亲很忙,且真的病了。
显然也是猜到了一些内幕的。
结尾写了,愿父亲保重身体,孩儿惦念之类的。
几个女孩儿则是写了自己最近搬院子的欣喜,还写了祖母去祈福哥哥们也都出去读书的事情,畅想一下家族昌盛,哥哥们将来能够有所为。
总之就是捡着好听的说。
陈玉壶每封信都看过,感叹家里的孩子都是有灵气的。
最小的清洛都画了一幅画给他父亲。
他们该做的已经做了,至于当家人看见孩子的这些信是什么感受,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第二天威武将军府,陈玉壶亲眼看着林清桐行了拜师礼,一切顺利。
陈玉壶跟着侯夫人见了林清桐日后的住处,帮他安顿好。
等到陈玉壶要走的时候,伸手摸了摸林清桐的头,感性了一把。
“儿啊!你不喜欢读书,娘就遂了你的愿,给你你另找了出路,为此还写信给你父亲。”
“我不求你将来征驰天下,只要这是你喜欢做的,你觉得这件事儿你愿意做一辈子,你高兴,那娘就支持你去做。”
“为了自己不白活,为了自己能有件坚持下去的,喜欢做的事情,你好好跟着老师学,别像以前那么混账了。”
他从前是隔三差五就要叫家长的,原主都死心了。
“家里孩子多,不说你们兄妹几个,我还有清浊他们需要顾忌,但是娘会常来看你,遇见什么事儿了,你就派人回家找我,听见了没?”
林清桐神色隐忍,看着像是对陈玉壶不舍,沉默的对着陈玉壶点头。
侯夫人在一旁看着,心中感叹陈玉壶一片慈母之心,是个软和人儿,也承认她确实是不容易。
这男人不在家,她还得帮忙养着庶子女。
上前劝了几句:“玉壶放心,我会多多看顾清桐的,咱们离得近,想儿子了,你就过来,还能和我说说话。”
陈玉壶假意抹泪,看向了侯夫人,“那正好,我十分的喜欢仪征,不知道清皎他们和仪征相处的怎么样?”
提到这个侯夫人也高兴起来,“她们小姐妹相处的好,玉壶会养孩子。”
“不过是她们互相投了脾气而已。”
陈玉壶谦虚,不肯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她和侯夫人去找到女孩儿们的时候,林清皎和林安之正在看候仪征耍鞭子,鞭子耍的舞舞生风。
林清皎和林安之正在给侯仪征叫好,很崇拜的样子。
极大满足了侯仪征的表现欲。
候仪征耍完鞭子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和姨母,忙跳下台,朝着她们跑了过来。
“母亲!姨母!”按理来说应该叫伯母,但是侯夫人不许,说男人的交情是男人的交情,她们是她们的。
陈玉壶也就应下。
陈玉壶笑着看着女孩儿们。
林清皎和安之先和侯夫人见礼,然后又叫了一声母亲。
林清皎说:“母亲,我也想学鞭子。”
侯夫人一愣,她以为这是陈玉壶为了表达亲近,才特意带着女孩儿来和仪征拉关系,但是要说真的喜欢仪征,也不尽然。
但是林清皎这么说,她又有点不确定了。
几个人都去看陈玉壶。
陈玉壶笑了一下:“这个我可不会,要不干脆,你们求求你们仪征姐姐,让她教你们俩算了。”
林清皎果然去看仪征。
侯仪征豪情万丈的说:“当然可以。”
“那我回去也给她们准备拜师礼,可不能慢待了我们仪征。”
陈玉壶打趣的说着。
侯夫人则很快接上,“好啊,你送来了一个儿子还不够,竟还想把女儿也全都送到我家?我看你是赖上我家了。”
陈玉壶也笑着说:“可不是,我就是看着威武将军府人杰地灵的,还有姐姐和仪征这样的美人,要不是我家不能离了我,干脆我也拜姐姐为师,搬到府上来好了。”
大家一片笑语。
第11章 三子三女
陈玉壶推辞了侯夫人的留饭邀请,直说自己家里还有其他的孽障在等着自己。
至于孩子们,可以正式的下拜帖来做客,也就全都让陈玉壶带回去了。
上马车的时候,侯夫人出来送她们,侯夫人看着陈玉壶的眼神中这下子是真的多了几分同情。
她的忙不是假的,家中的男人一走就是几年,庶子女一大堆,全都推到她一个人的头上。
她心也善,不愿意祸害了那些孩子,好好的给孩子谋划,这可不就忙吗?
这样的剔透人儿,现在可不好遇到。
怪不得说她不爱走动,家中的事情一大堆,哪有时间出去走动。
侯夫人看着马车远了,带着侯仪征回了。
还没忘嘱咐下人,多看看林家的小子缺什么少什么,别慢待了。
陈玉壶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刻也不得闲。
好在把这些孩子都安顿好了,她就可以歇着了。
下午又紧接着带着两个孩子回了自己娘家。
这次陈玉壶带了重礼。
马车上,她一个人谋算着。
想了许多种结果,答案都是没办法,林清浊是注定了的智多近妖。
她想拿捏他,可他偏偏不是幼子,已经是半个大人了。
胡姨娘又还算老实本分,她目前做不到无缘无故痛下杀手。
如果是刚来的时候,没和他们打过交道,一剂药死了也就死了,现在相处了这些天,她怕自己做噩梦。
再说了林清浊必定会记恨她。
他智多近妖,注定成才,林清柏林清桐也未必就注定平庸,现在下结论还是为时尚早。
再说了,指望孩子,不如指望自己有钱,目前还是把他们往不惹祸那方面培养。
高官厚禄自然好,但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陈玉壶可不敢赌自己的底线。
想了一路,陈玉壶那点邪念再次被压了下去。
下马车看见了两个少年人,还是那个温和慈爱的母亲。
带着两个男孩儿进府。
这次跟着母亲,他们要先去拜见外祖父母,他们俩读书多日,一次祖父母也没见到过。
就当他们是普通来求学的学生一样,这次跟着母亲前来,意义不同,大舅母也出来作陪。
来到了松鹤堂,两个男孩儿给外祖母磕头。
陈玉壶的母亲神色淡淡的,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见到了亲外孙也不见得露出什么十分高兴的神色来。
陈玉壶和她嫂子倒是好像习惯了的样子。
磕了头就让两个孩子出去了。
陈玉壶的嫂子是真的忍不了了,老夫人还没说话,她就先问了:“玉壶,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怎么把你家的庶子一起送来了?”
陈玉壶尝着自己母亲这里的茶,同样也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抬头和陈母说:“我后悔啊!只是现在后悔来不及了,我只能尽力补救。”
陈玉壶的母亲,陈老夫人听到这话,对这个一向糊涂的女儿终于来了几分兴趣。
愿意多看几眼,听听她想说些什么。
陈玉壶放下茶盏,跟着自家的亲嫂子和亲娘,直言不讳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我后悔我没有早早的处理了这些庶子女,让他们平安长大。”
“但是既然长大了,我也不能做什么了,只能看看这些孩子的资质了。”
“资质好的,那就和清柏一起科举,上阵亲兄弟,反正他们都姓一个林。”
说到都姓一个林,陈玉壶莫名的嗓子发紧,有些上不来气,大概是原主的本能反应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