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远在鬼域的叶闻收到消息后:?
  叶家的人现在这么废物了?
  送上门的菜都切不明白,还让他们逃了。
  不对……
  怜梦?!
  这不是他派去对付叶听荷的鬼吗?
  【作者有话说】
  坐了24小时火车,起晚了QAQ
  64
  第64章
  ◎出门野炊◎
  成为名人之后,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对叶听荷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她照常上课,照常练习控风,照常下课陪夫君。
  倒是长烆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
  他的丹炉做好了。
  材料有剩余的,在他的要求下又多做出一口锅。
  炼器师张薪确认了好几次,他都说不要炼器的锅炉,而是要做饭用的石锅。
  张薪很崩溃。
  堂堂一个铁血壮汉,顶级炼器师,竟然差点儿在炼器的时候气哭了。
  叶听荷有些过意不去,还私底下问长烆要不要做一个炼器锅炉,权当是安慰对方。
  长烆却是拒绝了。
  “我不需要还找他做,岂不是白白给了他希望?”
  而且他也不认为人家这么多年,见过那么多客人,还会因为这种事伤心。
  飙演技的概率很大。
  叶听荷听完他的话也想通了。
  交货时,笑眯眯地多说几句感谢的话也就算了。
  等东西都拿回来,她才好奇地问:“你还会做饭吗?”
  “很久没有做过,也不知退步了多少。”长烆老实地说,“以前三弟让我通过烹食来练习火候的掌控,不算有天赋,但比起种花,至少会有进步。”
  他早年的破坏性实在是有些强,几个兄弟都为此头疼。
  他们又总是心疼他一条龙住在地底。
  于是想尽办法要帮他控制住自己的火焰。
  他也觉得那些方法有趣,没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放在眼里,经年累月地尝试。
  也算是卓有成效。
  性子也越发地沉静,偶尔的一些行为,才能看出他的肆意与热烈。
  长烆也不是突然回忆起往事,要重拾这个爱好。
  是陈老带回来的那堆材料里,有他当初那口锅的同款材料。
  那是最适合他的耐火材料。
  他挑选出来,原是打算用作丹炉的炼制。
  结果张薪的配方里并没有那块石头。
  他没有指点对方炼器的意思,便转而请对方再造一口锅。
  趁着妻子去上课的时间,自己假装在丹房里炼药,实际上悄悄地学习烹饪现今的食材。
  先前在瀚海楼里,他看到过有人分享的各地风味美食菜谱,如今又派上用场。
  长烆用的丹房旁边的几间,原本因为他炼丹总是炸炉而很少有人用的。
  后来他没再进去,就有人看旁边的丹房全换了新器具,大着胆子进去使用。
  他回来后,这些人也没有搬走。
  于是,总有人闻到他的丹房中传出奇怪的味道。
  有时候焦糊,有时候透出诱人的香气,又有时候透出邪恶的味道。
  很偶尔地,才会传出来些许丹香。
  他们心里泛着嘀咕:这人回来之后,据说是斥巨资打造了一座丹炉,可也没成丹几次,这炼丹搞得像做饭一样,真是浪费。
  浪费归浪费,这是叶家,人家是叶家的主子之一,有的是资本浪费。
  他们在人家手底下学习干活,也不能说什么。
  附近的人不上报,教长烆的炼丹老师又忙于寿宴期间接到的委托,一时竟无人发现他偷偷在丹房做饭的事情。
  长烆从这件事中找到了当年的乐趣。
  越发地将炼丹抛到脑后,一门心思地钻研厨艺。
  只是没人告诉他,做饭和炼丹虽然都用灵材,食物也有药膳一说,但实际比例大有不同,没人拿炼丹材料当主体做饭。
  以他身体的强悍程度,也根本不将什么药性,什么“是药三分毒”放在眼里。
  所以到最后,长烆领悟了“如何将药材做成美味”的技能。
  他很快对妻子发出邀请。
  “要出去野炊吗?”
  叶听荷:“好呀好呀。”
  自寿宴之后,她再没有复刻出当日的成功,心情烦闷着。
  正好出去换换心情。
  长烆所选的野炊地点有点野。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去的不是郊外,也不是金陵附近的山林。
  而是妖族聚居的山脉。
  太一山脉。
  据说是东皇太一在人间时曾经待过的地方。
  还有更难以考据的说法,说太一山脉的深处有妖族天庭的旧址。
  传说的真假暂时不考据,太一山脉确实有着非常强的金乌气息,日照时间是金陵的两倍,整座山脉里没有一只鬼。
  叶听荷刚进来的时候,甚至因为阴气浓度太低而有些晕乎。
  像晕氧了一样。
  “我们踏足妖族的领地,是不是有些不好?”
  人族和妖族有着共同的敌人,人族之母女娲也是妖族圣人,两族关系可以说不错。
  人族以九阳焚阴大阵聚成城池,妖族有神兽血脉庇佑。
  各据一方,守望相助。
  但人族修炼的素材,仍旧大量来源于妖族。妖族亦有吞吃人族修士增加修为的。
  底下的厮杀不少见。
  太一山脉又是妖族的圣地,她身为人类修士,来这里,似乎有些犯忌讳。
  长烆:“无妨,你看那里,不还有修士在猎杀妖兽吗?”
  叶听荷一愣,清醒些许,顺着他指的地方看过去。
  果真看到一位蓝衣的剑修,正在与一只豹型妖兽对战。
  两者速度都极快,她的肉眼只能瞧见残影。
  “妖族看重的是实力与血统,弱肉强食的情况比人族要严重的多,只要不对化形妖兽或是拥有神兽血脉的幼崽展开围杀,妖族不会管的。”
  甚至会将这些踏足领地的外人当做磨爪子的玩具。
  一直在跟厉鬼纠缠,很少接触这些知识的叶听荷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森林的食物链,当然比城里的更为残酷。
  即便妖族的灵性和智慧不输于人族,也从未失去自己的兽性。
  “再往里面走一会儿,就有一处潭水,我们去那里。”
  等到了地方,叶听荷却是认出了目的地。
  “白日见月影,皎皎伴日辉。这里是传说中十二个时辰都能看到月相的映月潭!”
  潭水名为映月潭。
  据说是天帝帝俊的妻子常羲曾经沐浴过的地方。
  传说中,帝俊与弟弟太一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起,太一的旧地,有常羲留下的痕迹也很正常。
  因为此地的异象过于明显,连带着有了很多他们一家人的传说。
  有些版本中,还由此乱讲叔嫂关系。
  长烆听完叶听荷的话,却是沉默了一会儿,说:“常羲没来过这里,是湖中有一只月蟾的后代,才会在白天看到月影。”
  叶听荷:“咦咦咦?这里日灵充沛,月照时间短,对它不好吧?”
  “月为阴,却因日生辉,它的祖先在故乡恐怕是受到了鬼的侵扰,于是搬来此地修炼。”
  “是嘞是嘞,这么多年,总算有人猜中了真相。”
  第三道声音插入两人的谈话。
  他们循声望去。
  见到一名少女坐在潭水中央的山石上,玲珑可爱,皮肤光洁白皙,如披月华。
  少女伸出一只手对他们晃了晃,算作打招呼:“我叫朣胧,如今是月蟾一族的独苗苗了。看到有人还能知道我们,我甚感欣慰,就不计较你们的打扰啦!”
  叶听荷想了想她的名字是哪两个字。
  “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这是《秋兴赋》中,形容月出时景象的句子。
  “这诗真好,我喜欢。”
  朣胧没听过这句诗,为她取名的父母,也是分别取了“朣”和“胧”字,凑成一个名字。
  自从拒绝妖王给她安排的婚事,她就避居在映月潭,再不外出。
  也是很多年没有跟谁聊过天了。
  这俩人先是说出了她的根脚,又说了句包含她名字的诗句。
  实在是叫她开心。
  朣胧在自带的空间里随手摸出来一点东西,赤脚踏着水面跳到两人面前。
  “你们是来寻宝的吗?这个送给你们。”
  递到两人面前的,是一只水桶大小的河蚌壳,蚌壳微开,可以窥见里面盛满了珍珠。
  这都是映月潭里生产的珍珠。
  因吸收了朣胧身上散发出的月华,品质极佳,有滋阴养颜的功效,对水灵根的修士还会有另外的好处。
  叶听荷两人迟迟没有接过来,朣胧强调了一句:“别看我一下子拿出来很多,全天下只有我一只月蟾,所以这个东西只有我才能拿出来,再有钱也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