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说得好。”
  叶听荷已经懒得去想他为什么又懂了自己的意思,她正在想更重要的事情。
  “鬼呢?我怎么什么都没有撞见?”
  叶景云:“神智混沌的鬼会不自觉地吞食附近的鬼物,那鬼今夜出行,其余的小鬼都躲在槐树林吧。”
  “那去槐树林走走吧。”
  在去见书生鬼之前,叶听荷得先把灵视开了。
  叶景云天生慧眼,她的灵视也好使得很。
  几人改道进了槐树林。
  槐树属阴,在阴气的滋养下长得分外茂盛,于其阴影之下,难见活物。
  然有些死物,偏喜欢装活的。
  他们没走多深,就听到窸窸窣窣的声响。
  林中有兔子、松鼠、小鹿等小动物迈着小步子朝他们靠近,一副好奇的模样。
  叶听荷都不必用神通,稍稍凝聚心神就能看清它们的真实情况。
  浑身血污的兔子,散发着腐臭的松鼠,半边身子都变成骨架的小鹿……
  这些被阴气所侵染,被鬼所操控的死物,是鬼物中最低级的一种。
  三人被它们围住,暂且停住脚步。
  等下一出戏。
  顷刻,就有人的脚步声传来,还伴着呼喊声:“小鹿,小鹿你跑去哪儿了?”
  这声音像是来自豆蔻少女,端的是清丽婉转,悦耳动人。
  跑过来的也是少女模样的一个人,她见到三人一愣:“呀,你们是?”
  叶景云好心地搭了她的话:“我们是晚上吃多了出来散步。”
  “这里可不适合散步。”
  少女的话让人无语。
  不适合散步,就适合扮天真无邪的小姑娘与人偶遇?
  叶听荷觉得气氛正好,当即出口:“别装了,我一眼就看穿你不是人。”
  少女一僵,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揭穿自己。
  叶听荷也是一僵。
  因为她看到少女浑身青黑,皮肤多处溃烂,有化水的烂肉往地上滴落,露出地下森白的骨架。
  一条腹白背黑的长蛇从她的肋骨穿出来,盘绕过脖子,三角的脑袋搁在头顶,冲着他们吐蛇信子。
  有点恶心了。
  好险没让她把晚饭吐出来。
  被蛇操控的少女面目狰狞起来:“既然你说话这么直白,那就直接去死吧!”
  说完,周围的动物尸体纷纷狂化,血肉飞溅,朝着三人冲过来。
  一道火墙升起,将它们烧了个干净。
  长烆看出叶听荷嫌脏,心想这些东西也起不到积累经验的作用,便出手全给烧了。
  这火猛烈,散发着堪比金乌之火的阳性,鬼物触之即灭。
  蛇和少女见势不对,掉头就要跑,一道锁链从火焰中穿出,直接贯穿她的心口,连人带蛇一起捆住。
  “就你是地头蛇对吧?”
  叶听荷拿脚踩着蛇的七寸,居高临下地盯着它:“我刚好有点事想跟你打听打听。”
  【作者有话说】
  加更九点!
  34
  第34章
  ◎进京赶考◎
  通过对蛇的拷打(划掉)问话,叶听荷了解到一些信息。
  她原本以为这鬼物的本体是盘在少女尸骨上的蛇,没想到少女才是本人。
  数百年前,一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坐马车路过槐树林,见到一小鹿惊慌奔逃,欲上前搭救,却被暗藏在枯枝腐叶中的毒蛇咬死。
  恰逢阴时,让这出风水阴地更加阴寒,她因中毒而痛苦生出的怨气一勾,就引动大量阴气,竟是未满七天就由人变作鬼。
  那咬了她的毒蛇也被她夺走性命,而后同样化鬼。
  二者纠缠之下,少女最终占了上风,但也被蛇毒影响了心神,变得嗜血嗜杀。
  平日里就在槐树林上演今天这样的把戏,路人愿意陪她演就演完再杀,不愿意陪她演就当场杀了。
  叶听荷的灵视之中,少女和毒蛇的魂魄像是两块挤压扭过的橡皮泥,再难分开。
  也不知道抽干他们身上的阴气,能不能分开。
  抛开这新开的鬼物图鉴不谈,她也从这地头蛇口中得到了书生鬼的消息。
  还真是一直都在这里。
  他的存在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就灭亡的轩辕皇朝。
  几乎可以算是叶听荷见过的,年纪最大的鬼了。
  叶景云感叹:“便是鬼王之中,也少有经历过五次天劫的。”
  “可我看他不像是很厉害的。”
  叶听荷疑惑。
  “天劫即便不劈死他,也会劈散他大半修为,我看他现在也就千年的道行。”
  “正是正是。”被踩着的蛇嘶叫着,竟发出人言,“他老人家五十年前才受过雷劫,本该沉睡上几百年的,不知为何,今日突然醒了,吓得我们不敢出去。”
  年岁大的鬼,即便被天雷打散修为,也不是他们这些小鬼能抗衡的。
  反倒要担心被当做恢复实力的补品吃掉。
  叶听荷:“五十年前,不正是他上次去驿站的时候?看来他是被驿站中的阵法所伤,又遭雷劈,才变成这个模样。”
  至于突然醒来的原因。
  她猜测是自己路上修炼,吸收阴气太多,惊动了他。
  也可能是某个邀请她出行的家伙暗中动了手脚。
  无论如何,这发展她还算喜欢。
  她此行,除了消解身上的怨念,也是想将自己的能力摆到明面上。
  雷法可克制一切鬼物,勾魂锁又克制魂魄,这都是专门针对人族大敌的手段。
  她需以此树立足够正面的形象。
  才不会因为身上过重的怨念和阴气,被人怀疑立场。
  叶景云见了她的手段,也是惊喜非常。
  他小时候也是看过些话本的。
  全是叶长生写的。
  里面描述过地府阴差,使得就是这样的手段。
  世上竟真有这样克制鬼物的法门!
  叶听荷将少女和蛇收进玉佩中,让枫停继续拷打,看看能不能吐露更多有用的消息。
  面上对叶景云说:“消息也打探了,接下来,就请景云你带路了。”
  她其实已经看到了东边有煞气聚集,但想试试他“慧眼”的本事。
  叶景云会意一笑,将手中的灯朝东方转动:“请这边走。”
  槐树林里自然还有其他的鬼,但已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长烆走的时候顺手把林子烧了。
  叶听荷回头望了一眼,脑子里不合时宜地跳出一句“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叶景云倒是善解人意地替他解释:“这林中已经没有活物,放这一把火,既能灭了那些鬼物,也能破坏此地风水,免得再滋生恶鬼。”
  “夫君果真是心地善良。”
  叶听荷牵着长烆温暖的手,抬眸,以目光描摹他的眉眼。
  长烆未有言语,神色越发柔和,眼中的神光如琥珀般笼在瞳仁上,竟有些发金。
  她只当是火光照的,只觉得好看,并未想到其他。
  叶景云默默地在前面走,走出一段不远距离,才回头说:“前面要往左拐走小路,跟紧我一些吧。”
  某人老脸一红,轻咳一声,抓着人小跑起来。
  “来了来了。”
  接下来的路确实是小道。
  路上杂草乱石,还有许多白骨,走起来七拐八拐的。
  足足走了两刻钟,眼前的道路才豁然开朗。
  他们来到了一段废弃的古道。
  此处尘土飞扬,地面有多处塌陷,路旁一块风化严重的石头,写着三个金色的古文字。
  “长明路。”
  这样荒无人烟的地方,却有人支起茶摊,售卖茶水汤面。
  那简陋的茶摊中,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婆婆正在忙碌着,招呼自己唯一的客人。
  客人一身白衣,头戴巾冠,颇有书卷气。
  他面前摆着一盏茶,斯文地说:“要一碗素面,谢谢。”
  老婆婆笑呵呵地应下,转头又看三人:“你们呢?”
  叶景云:“三碗茶,多谢。”
  他没要面条,叶听荷胃口小,消化能力也不好,这会儿还撑着,也没想到吃东西。
  她问长烆:“你要添点吗?”
  长烆摇头。
  于是她没意见了。
  叶景云走到客人的身旁,礼貌地问:“这位朋友,茶摊只有这一张桌子,可否拼个桌?”
  对方很好性子地答应。
  三人各自坐下,刚好将这张小桌子坐满。
  叶听荷打量正对面的人。
  或者说,鬼。
  对方正是试图投宿驿站的书生鬼。
  他此刻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带微笑,是不是抬头看向灶台的位置,似乎是在期待一份热腾腾的汤面。
  在她的灵视中,他的面目也谈不上凶恶。
  如同他给人的印象一样,是个眉顺眼低的清秀读书人模样。
  只是灵魂太单薄,太破碎,像是随时可能消散的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