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兄要准备殿试了,他在信中可谓是踌躇满志。
  信到家时,其实自阿兄写信已经过去许久了。江之禾阿娘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着江寒朔的消息。
  这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像往常一样平静,江之禾平静的像往常一样,将上山采来的东西规整好,坐在院中帮着阿娘绣花。
  院门江之禾关着了,娘俩坐在檐下手上动作不停。
  一只喜鹊突然衔枝飞过檐下,扑扑索索带来一阵春意,江之禾指着那只喜鹊,惊喜地跟阿娘说:“阿娘,有喜鹊在咱家筑巢了。”
  人们一直把喜鹊筑巢视为吉祥的征兆,江之禾看到这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甚是喜欢。
  江之禾盯着喜鹊飞来飞去好几圈,思绪忍不住拉远,就在她已经飘到小时候跟阿兄下河抓鱼上树抓知了的时候,外面一阵喧闹将她拉了出来。
  江之禾是个爱凑热闹的主,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打开门往外探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然后她看到一群人敲锣打鼓走过来,最前面的人她没见过,远远看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卷轴,而本地的县令低头弯腰跟在他身后,态度谦卑。
  这个人不简单,这事也不简单。
  江之禾深知普通热闹可以凑,涉及大人物还是明哲保身为好。
  江之禾轻轻关上门,没再继续看下去,返身回了檐下。
  江之禾拿起针线,就有人敲响了门,声音欣喜热切。
  “江老兄,快开门啊,你家有好事了!”
  江之禾和她阿爹阿娘一对视,一时没意识出来人所说的好事谓何。
  江之禾再次起身,再次打开了门。
  只见她刚刚见到的那群人正直溜溜站在门口,都是一脸喜气,好像有天大的喜事发生一样。
  领头的官员打开了手中江之禾方才看到的卷轴。
  “江寒朔接旨——”
  江之禾一听,忙拉着拄着拐过来的阿爹和身边的阿娘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古之英豪,皆由科举而登青云。今朕览天下英才,见尔江寒朔,才情出众,学识渊博,于科举之中,高中探花,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奇才也。朕心甚慰,特赐尔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以彰其才,以显其能。望尔能继续秉持初心,勤勉好学,不负朕之厚望,不负国家之栽培。为国家献策,以安百姓,以定乾坤。特此诏示,天下咸知。钦此。”?
  那人合上圣旨,江之禾阿爹接过圣旨,看着像一时被大运砸在头上,还没反应过来,心情激动,手还在抖着。
  “谢主隆恩。”
  那官员笑着扶起江之禾阿爹,说:“恭喜贵府公子金榜题名啊,前途可谓无量,朝廷对江探花寄予厚望。”
  江之禾阿爹连连道谢:“多谢大人吉言。”
  他们简单又说了几句,江之禾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阿兄考上了探花郎的冲击。
  那官员带着一众人,呼呼啦啦来,又呼呼啦啦走了。家门外只留那些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各个喜气洋洋,村里出了一个探花,那可是能聊好久的谈资,在外还能说上一句“我们村可是出过探花郎的!”。
  江之禾的衣角被几个邻家小孩儿拽住了,他们问她:“阿禾阿禾,发生什么事了呀,探花郎是什么,可以吃吗?是好事吗?上一次有人敲锣打鼓来的时候伯伯给我们分了糖块,今天也是,我们会有糖块吃嘛?”
  几句童言童语把江之禾逗笑了,江之禾摸摸他们的头,觉得跟逗猫儿似的。
  “有,都有。”
  一群小孩儿欢呼着,给这热闹的气氛又增添了几分活力。
  这几天江家可谓是热闹,江之禾帮着阿爹阿娘见亲戚相邻忙来忙去。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接触了个遍,让她这个平常一天上山采草药、砍柴、刺绣都不累的人硬生生感受到了什么叫疲惫。
  不只是身体上累,心头精神也累,江之禾想明明是件喜事,怎么会这么累人。就是阿兄不在家,他要是在,也要让他尝尝这滋味。
  不过,江之禾小姑娘不知道的是,她阿兄,远在京城,已经经历过这一遭了。等江之禾跟他讲起,两人一定会感同身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家中有来自上面的赏赐和各方的贺礼,流水一样,江之禾眼睛都都快数花了。
  江之禾和她阿爹送走今天最后来送礼的人,关上了门。
  江之禾狠狠吐出一口浊气,不着形象往椅子上一摊,说:“终于结束了,我再也不想来这么一遭了。”
  她阿娘抿唇笑笑,说她这几天辛苦了要给她煲汤喝。
  “好呀好呀,娘煲的汤最好喝了。”
  娘俩这边其乐融融,不过她阿爹拄着拐没忍住敲敲她,让她坐好。
  “姑娘家家的,坐有坐相。”
  “好~”江之禾有气无力应一声,象征性动了动。
  把她阿娘逗笑了。
  这几天高兴,她阿爹也没再说什么,就这样随她去了。
  最忙的时候过去了,江之禾又恢复了往常一样,阿娘和阿爹一直在等兄长的来信。只是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收到。
  江之禾在知道阿兄高中时的第一想法竟然是,阿兄是不是能接触到端亲王了,能接触到端亲王,是不是也就能见到清然了。
  江之禾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年多没见的人,明明是该遗忘在角落里的,最近却频频在脑中浮现。
  江之禾拿镰刀劈开一处草丛,劈出来一条能走的小路,小心翼翼走过。
  她叹了口气,可能是清然那样的姑娘太独特了,她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没见过那样的女子,羡慕那样明艳的女子,正常正常。
  江之禾踢开一块绊脚的石头,终于采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江之禾背着背篓回家,路上时不时会从角落里冒出来一两个人跟她寒暄。
  江之禾一时招架不住,不禁加快了步伐。走着走着没注意自己走到了哪,就这样和要去的医馆擦肩过。
  正在大堂坐诊的徐大夫一眼看见江之禾这姑娘闷着头往前走,隔着门喊她。这小姑娘跑过了。
  江之禾听见有人喊她就害怕,又快了几分。直到徐大夫出门追她,她才反应过来。
  江之禾红着脸和徐伯伯换好了东西,慢吞吞挨回家。
  阿兄的事情,清然的事情,混在她脑海中,弄得她混混沌沌的。
  江之禾甩甩头,想要把这些乱糟糟的事情扔出去,安心忙着家里事。
  作者有话说:
  ?,来源历史上的诏书,有参考和更改
  第4章 进京
  就这样忙着忙着等到了阿兄再次传来的家信。
  距上一封信,过了好久好久了,久到当时开出小花的树落了花,绿叶疯狂生长。
  阿娘盼了好久的信。
  也是江之禾盼了好久的,她真的很想知道阿兄是否和端亲王结识。
  信中,阿兄说有太多的事要办,他本想回家和家人团聚,但京城事务繁忙,一时无法脱身,再者,他当时未在京城安定,只在最初托人报了平安。如今他已然安定下来,想要将家人接入京城。
  阿娘红着眼睛听完了信,有着自豪和对阿兄的担忧,<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不易,阿娘一直觉得,考取功名,不过是从这个泥潭跳进另一个深坑。
  阿娘想让阿兄安安稳稳的,可是阿兄心里有着大抱负,常言:“愿为苍生燃灯火。”
  阿娘不舍,最后也随他去了。
  阿爹是沉默寡言的,但是阿爹无条件支持阿兄的选择。
  阿兄就这样踏上了求学路。
  阿兄想尽孝道将家人接京城,言若是爹娘同意,就派人来接了。
  江之禾给爹娘念完信的内容,等着两人的想法。
  江之禾阿爹的脚伤已经好全了,拐杖放在墙角落了灰,阿爹沉默了许久,久到烛火忽闪,一滴滴蜡油缓缓滑下。
  江之禾知道,她爹娘舍不得这里,舍不得生活了多年的老屋,舍不得邻里乡亲。
  江之禾一直觉得她阿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信中还附有其他,是专门让江之禾看的,如果阿爹阿娘不想走就照着上面做。
  或许不算未卜先知,而是摸清了爹娘的想法。
  但是她阿兄这次算漏了,她阿兄的计划是先让江之禾来京城,再一步步将二老接来。
  江之禾不想,江之禾不想丢下阿娘和阿爹。
  江之禾想着给江寒朔回信拒绝,她阿爹突然发话了。
  “阿禾,你进京吧。”
  江之禾:“啥?”
  “阿爹……”
  她阿爹止住了她要说的话。
  “阿禾,你还记得吗,之前有一个道士说你前途不可限量?”
  “阿爹,江湖术士说的话怎可相信!”
  江之禾猜到阿爹要说什么了,她想着阻止,但是阿爹一点不给她机会。
  “我和你阿娘当年左思右想,在这么一个小村落,如何无量,现在我们知道了,你的机遇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