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熊锦州甩了甩手,看着流鼻血的刘员外,笑容灿烂,“大人说了,你拖累我夫郎名声乃是小事,咱们私了就行。”
刘员外:“???”
不是,不私了行不行?!
·
县衙。
陈县令下了枚棋子,乐呵呵地对宁归竹道:“你放心,锦州那小子心里有谱,不会做太过的。”说完不知道想起什么,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过头了也没事,我给他撑腰。”
宁归竹本来不担心的,听见陈县令这话,手里的黑棋顿时就落不下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静下心来找到落子处,问道:“这样让锦州打上门去,不会影响县衙的威望吗?”
陈县令诧异,“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
师爷在旁笑道:“谁不知道熊捕头对夫郎是捧着护着,怕人走路辛苦,特意去买了骡子不说,还每天背着人来往。这刘员外敢欺负他夫郎,不就是等着挨揍吗?”
“……”
随着师爷的话,宁归竹脸颊越来越红,最终啐了句:“坊间传言,当真离谱。”
“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众人的哄笑声,宁归竹指节敲了敲棋盘,催促道:“大人轮到您落子了。”
陈县令扇着扇子,笑着在方才看好的地方落子。
两人一个是半吊子举人,一个是早早辍学,都属于同龄人中较为稚嫩的那一方。
不过宁归竹输在起跑线上,棋艺比之陈县令差了太多,不一会儿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师爷在旁边是恨铁不成钢,见人输了,连声道:“宁先生你这不行,还是让我来,我教你怎么下。”
陈县令轻哼:“你小子在我这也只有当手下败将的命。”
“大人,吓唬人这一招现在可不管用了,您就等着我杀你个片甲不留吧!”
说着,师爷就迫不及待地落了子。
宁归竹在旁边看着,正入迷时,听见外面传来闹哄哄的动静,扭头看去,就见熊锦州大步回来,笑着朝宁归竹挑了下眉,抱拳对看过来的陈县令道:“大人,我办完私事了。”
“办私事跟我说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陈县令瞅了他一眼,就收回视线,皱眉盯着棋盘上的棋局。
熊锦州不挪脚,还继续道:“小的办完私事回来,路上遇到一伙持刀的凶徒,顺带压了回来。”
“嗯?”闻言,陈县令只好投去视线,“什么情况?”
熊锦州道:“乃是李家二郎,说孩子是他们李家的种,要带回去传宗接代,伤了钱家夫妻俩后,找到了钱三娘的摊位处。”
闻言,陈县令冷呵了一声,“带过来吧。”
熊锦州应声,朝着外面喊了声,三两个衙役赶着六七人进来,男男女女皆是壮年,衙役们将收缴的刀和农具丢在地上,表示人都在这里了。
陈县令视线落到这几人身上,扫了眼最前头的李二郎与他父母,不耐烦道:“当日判决你们没异议,这会儿倒是闹起来了。来人,各打二十杖,拖去菜市口以儆效尤。”
“是!”
被这么一闹,陈县令成功找到借口甩脱棋局,“今儿难得在衙里久待,就遇到这么多事,本官还是回府去的好。”
师爷虽然是这几个月才来的县衙,但早年打仗时,就跟在陈县令手底下干过活,这会儿随手捞了个空闲的衙役帮忙拿棋子,他自己端起棋盘追了上去。
宁归竹扭头,看向熊锦州。
熊锦州牵着他的手,远离哀叫的环境,问道:“午饭是去外面吃,还是在后厨吃?”
“后厨吧,热,不想走动。”
“那我去端饭。”
熊锦州送宁归竹到后院院门后,才折返前往厨房方向,午间的饭菜早就准备好,厨房里就几个侍女仆从在吃东西。
熊锦州快速打好饭菜,结束闲聊往后院而去。
吃过午餐,休息了会儿。
下午起来时,宁归竹听人说已经有人挖了药草来卖,拿着上午买的蒲扇,匆匆往工坊那边而去。
“阿叔?!”
等在那的小孩看见人,惊喜地跳起身,朝宁归竹挥了挥手。
等宁归竹走近后,安和就快速说道:“我进城的时候,捕快大哥看到我背篓里的东西,就提了句这边在收染布的草药,原来是阿叔在弄啊。”
“你也是碰得巧。”
宁归竹笑着揉揉他的脑袋,看着满竹篓的草药,若有所思起来。
第83章
安和带过来的草药有好几种, 都是染色用的,一竹篓塞得满满当当。
草药全部倒在准备好的笸箩中,宁歸竹负责检查草药是否能用, 检查好的草药由縣令安排过来的小厮称过重, 再由账房先生算过,付给安和铜板。
满满一竹篓的草药, 花了祖孙俩三天的时间, 换到七十六文。
小孩捧着手里的银錢,眼睛亮得不可思议, 这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錢。
宁歸竹确定过给的数额没问题后,视线落到安和身上, 见小孩面上遮不住的欣喜,不由嘴角上翘,跟着高興起来。
揉过小孩腦袋,宁歸竹和账房、小厮闲聊。
安和高興过后,十枚十枚地数着银錢,每数一次取出一枚,还剩下六枚时, 他毫不犹豫地也拿了一枚出来, 然后伸手去拉宁歸竹的袖擺。
“嗯?怎么了?”宁归竹疑惑偏头。
安和举着自己拿出来的那八枚铜錢,高興道:“阿叔,这是你的!”
宁归竹愣了下, 笑着伸出手。
八枚铜板在小孩儿手里很多,落入宁归竹手中时,就显得稀稀拉拉的,他“唔”了一声, 取出一枚铜钱道:“多给了哦。”
“没有没有!”安和用力摇头,“茵茵妹妹買头花给了我三文,应该给八枚的!”
宁归竹晃了晃指尖的铜钱,笑着道:“茵茵的三枚加上多出来的六枚,也只有九枚哦,我们说好的是十枚铜钱分一枚呀。”
安和背着小手,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看天看地不看人,一副“反正我不收回去”的表情。
见小孩儿这副态度,宁归竹思索了一下,就道:“那下次,如果有多的一文钱,就算到这一回里去,好不好?”
他一松口,安和顿时高兴起来,欢快地点着腦袋。
给了宁归竹八枚铜钱,安和手里也还剩下六十八枚,用麻线穿在一起放在衣襟中,看着也是鼓鼓囊囊的。
宁归竹不放心安和一个人回去,刚好他心里还有别的打算,干脆对安和道:“要不要跟阿叔到处走走,等晚上錦州下值后,我们再一起回去?”
安和连连点头,“好的好的。”
出门之前奶奶叮嘱过,草药卖出去后不要着急回家,在縣里等个信得过的村里人,和人搭伴一起回去。
小孩儿这一路走过来纠结了许久,这会儿能跟宁归竹他们一起回去,自然没有迟疑的道理。
阿叔是除了奶奶外,安和最信任的人!
既然小孩同意了,宁归竹在安和弄来的草药中,取出几样品相格外清晰的,留给账房作为样品,方便守着的人在他没回来前,自主进行辨别。
然后牵着安和的小手,一路进了工坊。
晉汤在书房内整理着文书,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和工坊有关的安排,小厮敲门说宁先生过来时,他刚将染布的相关事宜细化完,闻言让小厮请人进来,自己随手整理好桌上的东西,起身相迎。
“晉管事。”
宁归竹抬步进入书房。
“宁先生。”晉汤注意到宁归竹还牵着个人,好奇地问道:“这是?”
宁归竹介绍完,道:“也是个巧事,安和前两天才跟我学完染布。”
晉汤是个脑子活泛的,听到宁归竹这话,一下子就猜到了宁归竹的来意,笑盈盈地多留意了两眼,招呼着一大一小在靠窗的软榻上坐下,给人斟了茶水。
宁归竹喝了口水,主动和晋汤道:“我在家里条件不足,用的助染剂也只是食盐,不过更换助染剂对染布的步骤影响不大,这孩子也可以帮上些忙。”
他的话说得明明白白,安和听懂宁归竹的意思,下意识攥紧了他的衣擺。
“宁先生的话,在下自然是相信的。”晋汤放下茶盏,思绪转动起来,问道:“宁先生觉得,这孩子可以单独带一班吗?”
这话与其说是在问安和的染色本领,还不如说是在问宁归竹,如果安和教导过程中出现差错,宁归竹能不能及时纠正过来。
宁归竹在冒出带安和教导的想法后,心里就有了相应的准备,闻言说道:“可以。”
晋汤笑起来,道:“那就这么定了,等开始教学时,还请宁先生带着安和一起过来。”他稍稍思索了下,主动提了安和的月例,“按照您方才所说的,安和无法独立教学,月例三百文一月,如何?”
三百文的月例和宁归竹的五两比起来很少,但面对安和的情况,晋汤给出的价钱已经很不错了。
刘员外:“???”
不是,不私了行不行?!
·
县衙。
陈县令下了枚棋子,乐呵呵地对宁归竹道:“你放心,锦州那小子心里有谱,不会做太过的。”说完不知道想起什么,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过头了也没事,我给他撑腰。”
宁归竹本来不担心的,听见陈县令这话,手里的黑棋顿时就落不下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静下心来找到落子处,问道:“这样让锦州打上门去,不会影响县衙的威望吗?”
陈县令诧异,“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
师爷在旁笑道:“谁不知道熊捕头对夫郎是捧着护着,怕人走路辛苦,特意去买了骡子不说,还每天背着人来往。这刘员外敢欺负他夫郎,不就是等着挨揍吗?”
“……”
随着师爷的话,宁归竹脸颊越来越红,最终啐了句:“坊间传言,当真离谱。”
“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众人的哄笑声,宁归竹指节敲了敲棋盘,催促道:“大人轮到您落子了。”
陈县令扇着扇子,笑着在方才看好的地方落子。
两人一个是半吊子举人,一个是早早辍学,都属于同龄人中较为稚嫩的那一方。
不过宁归竹输在起跑线上,棋艺比之陈县令差了太多,不一会儿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师爷在旁边是恨铁不成钢,见人输了,连声道:“宁先生你这不行,还是让我来,我教你怎么下。”
陈县令轻哼:“你小子在我这也只有当手下败将的命。”
“大人,吓唬人这一招现在可不管用了,您就等着我杀你个片甲不留吧!”
说着,师爷就迫不及待地落了子。
宁归竹在旁边看着,正入迷时,听见外面传来闹哄哄的动静,扭头看去,就见熊锦州大步回来,笑着朝宁归竹挑了下眉,抱拳对看过来的陈县令道:“大人,我办完私事了。”
“办私事跟我说什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陈县令瞅了他一眼,就收回视线,皱眉盯着棋盘上的棋局。
熊锦州不挪脚,还继续道:“小的办完私事回来,路上遇到一伙持刀的凶徒,顺带压了回来。”
“嗯?”闻言,陈县令只好投去视线,“什么情况?”
熊锦州道:“乃是李家二郎,说孩子是他们李家的种,要带回去传宗接代,伤了钱家夫妻俩后,找到了钱三娘的摊位处。”
闻言,陈县令冷呵了一声,“带过来吧。”
熊锦州应声,朝着外面喊了声,三两个衙役赶着六七人进来,男男女女皆是壮年,衙役们将收缴的刀和农具丢在地上,表示人都在这里了。
陈县令视线落到这几人身上,扫了眼最前头的李二郎与他父母,不耐烦道:“当日判决你们没异议,这会儿倒是闹起来了。来人,各打二十杖,拖去菜市口以儆效尤。”
“是!”
被这么一闹,陈县令成功找到借口甩脱棋局,“今儿难得在衙里久待,就遇到这么多事,本官还是回府去的好。”
师爷虽然是这几个月才来的县衙,但早年打仗时,就跟在陈县令手底下干过活,这会儿随手捞了个空闲的衙役帮忙拿棋子,他自己端起棋盘追了上去。
宁归竹扭头,看向熊锦州。
熊锦州牵着他的手,远离哀叫的环境,问道:“午饭是去外面吃,还是在后厨吃?”
“后厨吧,热,不想走动。”
“那我去端饭。”
熊锦州送宁归竹到后院院门后,才折返前往厨房方向,午间的饭菜早就准备好,厨房里就几个侍女仆从在吃东西。
熊锦州快速打好饭菜,结束闲聊往后院而去。
吃过午餐,休息了会儿。
下午起来时,宁归竹听人说已经有人挖了药草来卖,拿着上午买的蒲扇,匆匆往工坊那边而去。
“阿叔?!”
等在那的小孩看见人,惊喜地跳起身,朝宁归竹挥了挥手。
等宁归竹走近后,安和就快速说道:“我进城的时候,捕快大哥看到我背篓里的东西,就提了句这边在收染布的草药,原来是阿叔在弄啊。”
“你也是碰得巧。”
宁归竹笑着揉揉他的脑袋,看着满竹篓的草药,若有所思起来。
第83章
安和带过来的草药有好几种, 都是染色用的,一竹篓塞得满满当当。
草药全部倒在准备好的笸箩中,宁歸竹负责检查草药是否能用, 检查好的草药由縣令安排过来的小厮称过重, 再由账房先生算过,付给安和铜板。
满满一竹篓的草药, 花了祖孙俩三天的时间, 换到七十六文。
小孩捧着手里的银錢,眼睛亮得不可思议, 这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錢。
宁歸竹确定过给的数额没问题后,视线落到安和身上, 见小孩面上遮不住的欣喜,不由嘴角上翘,跟着高興起来。
揉过小孩腦袋,宁歸竹和账房、小厮闲聊。
安和高興过后,十枚十枚地数着银錢,每数一次取出一枚,还剩下六枚时, 他毫不犹豫地也拿了一枚出来, 然后伸手去拉宁歸竹的袖擺。
“嗯?怎么了?”宁归竹疑惑偏头。
安和举着自己拿出来的那八枚铜錢,高興道:“阿叔,这是你的!”
宁归竹愣了下, 笑着伸出手。
八枚铜板在小孩儿手里很多,落入宁归竹手中时,就显得稀稀拉拉的,他“唔”了一声, 取出一枚铜钱道:“多给了哦。”
“没有没有!”安和用力摇头,“茵茵妹妹買头花给了我三文,应该给八枚的!”
宁归竹晃了晃指尖的铜钱,笑着道:“茵茵的三枚加上多出来的六枚,也只有九枚哦,我们说好的是十枚铜钱分一枚呀。”
安和背着小手,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看天看地不看人,一副“反正我不收回去”的表情。
见小孩儿这副态度,宁归竹思索了一下,就道:“那下次,如果有多的一文钱,就算到这一回里去,好不好?”
他一松口,安和顿时高兴起来,欢快地点着腦袋。
给了宁归竹八枚铜钱,安和手里也还剩下六十八枚,用麻线穿在一起放在衣襟中,看着也是鼓鼓囊囊的。
宁归竹不放心安和一个人回去,刚好他心里还有别的打算,干脆对安和道:“要不要跟阿叔到处走走,等晚上錦州下值后,我们再一起回去?”
安和连连点头,“好的好的。”
出门之前奶奶叮嘱过,草药卖出去后不要着急回家,在縣里等个信得过的村里人,和人搭伴一起回去。
小孩儿这一路走过来纠结了许久,这会儿能跟宁归竹他们一起回去,自然没有迟疑的道理。
阿叔是除了奶奶外,安和最信任的人!
既然小孩同意了,宁归竹在安和弄来的草药中,取出几样品相格外清晰的,留给账房作为样品,方便守着的人在他没回来前,自主进行辨别。
然后牵着安和的小手,一路进了工坊。
晉汤在书房内整理着文书,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和工坊有关的安排,小厮敲门说宁先生过来时,他刚将染布的相关事宜细化完,闻言让小厮请人进来,自己随手整理好桌上的东西,起身相迎。
“晉管事。”
宁归竹抬步进入书房。
“宁先生。”晉汤注意到宁归竹还牵着个人,好奇地问道:“这是?”
宁归竹介绍完,道:“也是个巧事,安和前两天才跟我学完染布。”
晉汤是个脑子活泛的,听到宁归竹这话,一下子就猜到了宁归竹的来意,笑盈盈地多留意了两眼,招呼着一大一小在靠窗的软榻上坐下,给人斟了茶水。
宁归竹喝了口水,主动和晋汤道:“我在家里条件不足,用的助染剂也只是食盐,不过更换助染剂对染布的步骤影响不大,这孩子也可以帮上些忙。”
他的话说得明明白白,安和听懂宁归竹的意思,下意识攥紧了他的衣擺。
“宁先生的话,在下自然是相信的。”晋汤放下茶盏,思绪转动起来,问道:“宁先生觉得,这孩子可以单独带一班吗?”
这话与其说是在问安和的染色本领,还不如说是在问宁归竹,如果安和教导过程中出现差错,宁归竹能不能及时纠正过来。
宁归竹在冒出带安和教导的想法后,心里就有了相应的准备,闻言说道:“可以。”
晋汤笑起来,道:“那就这么定了,等开始教学时,还请宁先生带着安和一起过来。”他稍稍思索了下,主动提了安和的月例,“按照您方才所说的,安和无法独立教学,月例三百文一月,如何?”
三百文的月例和宁归竹的五两比起来很少,但面对安和的情况,晋汤给出的价钱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