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他有钱有势,但钱是打仗得来的,比不上世家什么都知道。又不爱以势压人,人家不给,就只能窝在家里自己想办法了。
  染布并非是准备好草药,直接放进去泡上就行,中间还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让色泽长久地停留在布料上面,而这一部分,是陈县令自己琢磨不出来的。
  宁归竹道:“东西不足的话,就不能急着教染色了。”
  他下意识往身后看去。
  熊锦州微微倾身,问道:“要什么东西吗?”
  “呃……”
  宁归竹看了他,才想起来这不是家里,又看向陈县令。
  陈县令道:“要什么你跟他说就行。”
  宁归竹就小声对熊锦州道:“帮我拿一套笔墨过来。”
  熊锦州点点头,脚步匆匆地出去。
  他们说话的位置是堂屋,侧面就是书房,熊锦州很快拿了东西过来,在桌上铺开后,宁归竹磨好墨,提笔书写染布需要的材料。
  陈县令走到他旁边看了看,指着上面的两样东西问道:“这明矾和石灰是什么?”
  宁归竹习惯了现代的称呼,再加上在家里时,不管他说什么,家里人都是好好好的,这会儿陈县令忽然问起,他手指骤然蜷缩了下,才镇定地回答道:“明矾就是白君,石灰是希灰。”
  他状态的变化十分微小,县令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中原王朝的地域十分宽广,同一样东西的称呼五花八门,有没听过的很正常。
  他只是提醒了一句:“最好写常用的名字。”
  像白君和希灰,就是医学著作上出现过的名称,经年以来流传度极广。
  宁归竹哪里知道现如今哪个名字用得多,干脆每样东西旁边都写了三四样别称,还顺手画了配图。
  陈县令:“……”
  看一眼,再看一眼。这工笔画得可真传神。
  宁归竹将写好的单子留下后,顺口问了一句:“大人准备怎么收这些草药?”
  陈县令翻了下,随口道:“去药铺里买啊。”
  “……”
  “宁先生有更好的建议?”
  宁归竹道:“用来染色的草药不用太精细的炮制,大人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放出消息去,从百姓手里收了,咱们自己弄。”
  一个县里收种作物的时间差不太多,现在放出这个消息,刚好能让结束农作的百姓忙起来,补贴一下家用。
  陈县令闻言思索了下,“确实可行,只是这样的话,宁先生你就得先带人分辨草药了。”
  百姓大多愚笨,刚放出消息时,肯定会送来不少,并非他们所需的草药。
  宁归竹点头:“这是自然。”
  他认不得所有草药,但染色所需要的那几种,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一来二去讨论完,教导染色的事情又得往后拖上几日,熊锦州还要去巡逻,宁归竹跟陈县令告辞后,朝着纺织坊那边而去,准备看看纺织学堂的情况。
  到了纺织坊前,一抬头,就见这里竟是换了名字——工坊。
  “宁先生?”
  晋汤拿着吃食走来,见宁归竹站在这,笑问:“宁先生是来上课的?”
  宁归竹摇了摇头,知道晋汤是县令的心腹,也就没有瞒着,将方才商量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听大人说纺织学堂还在办,我就过来看看。”
  晋汤闻言点头,还主动邀请:“除了学堂,要不要也去看看织坊?”
  “乐意之至。”
  学堂内的课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宁归竹没有去打扰,和晋汤在外面看了会儿,就离开学堂前往不远处的织坊。
  第82章
  同样是“坊”, 外面高高挂起的工坊,指的是城市分区,而这里面的織坊, 则有工厂的意思。
  織坊与工学堂一般, 也被院墙围着,大小上要小一些, 内里三排极宽敞的屋子, 里面摆滿了新織机,前两批学員就坐在里面干活。
  “宁先生!”
  欣喜的声音从侧面响起, 女人惊喜地从旁边小屋子里跑出来,慢半拍和晋汤打了招呼。
  宁歸竹很快从记忆里翻出对方的名字,“慧娘。”他看了眼小屋子, 带着些询问:“你这是……”
  慧娘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我織不好布,大人就让我跟着晋管事学些东西,现在负责管织坊这边。”
  闻言,宁歸竹惊喜道:“那太好了,祝贺你,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慧娘大大方方道:“谢谢。”
  她更熟悉织坊这边的情况, 干脆陪着两人一起逛逛。
  织坊内只有第一排的房子在使用中, 并且没有坐滿人,里面劳作的织工低头忙活着偶尔抬头看见他们,好些人声音轻快地喊了宁歸竹。
  宁歸竹跟他们打过招呼, 视線落到织出来的布料上。
  偏黄的白麻布料卷着放在一边,布料间的走線紧密结实,比他们刚出師时的制作成果更好。
  走过前面他教的那批学生,后面的宁归竹就不熟了, 他正准备离开时,对上一双亮晶晶的眼,是结束教学后,第一次到织坊学堂看新班级教学情况时,坐在最前面的少年。
  宁归竹顿了下,抬步朝那边走去。
  慧娘和晋汤对视一眼,跟着宁归竹往那边走去。
  少年看见宁归竹过来,神情中流露出几分激动,等宁归竹走近之后,声音放轻叫了人:“阿叔好。”
  宁归竹闻声顿了下,“你是王家侄儿?”
  他还在教学时,王春华就提过,想送侄哥儿到学堂学习,不过后来因为大人的安排,人没到他手里,进了第二批的纺织班。宁归竹后来问了一句,得知小孩学得挺好的,没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没再关注了。
  少年轻轻点了下头,笑眼弯弯道:“阿叔,我是我们这一批最厉害的呢!”
  旁边的慧娘闻言,也赞同道:“安哥儿确实很出色。”
  宁归竹的视線落到布料上,不由赞同地点了点头,“确实很不错。”
  得了宁归竹的夸奖,安哥儿顿时高兴起来。
  在这群人心目中,宁归竹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毕竟没有宁归竹,他们这些普通人,基本没可能学到纺织技术。
  见安哥儿和宁归竹多聊了几句,周围人不由羡慕地看了过来。
  眼见着已经打扰了他们的工作,宁归竹结束和安哥儿的聊天,声音放轻,笑着对安哥儿道:“我不怎么出门,下次你若是来家里,可以去后面找我玩。”
  “好!我会的!”安哥儿连忙答应。
  从织坊里面出来,宁归竹和二人告别,即将走出工坊大门时,就见这里已经搭好了棚子,桌椅板凳都已经摆上。
  正在忙活的衙役看见宁归竹,抬手打了声招呼,转述陈縣令的话,“宁先生,大人说明天在这里收草药。”
  宁归竹应了一声,“好,明早我会过来。”
  “那倒也不用。”衙役道,“大人说要留些时间让人去挖,中午之前来就行了。”
  宁归竹谢过他的转达,回了縣衙。
  “宁先生。”盧主簿看见宁归竹,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问道:“今儿应该没事了吧,不回去吗?”
  宁归竹摇头:“家里提前交代过,今天不着急回去。”
  “哦。”
  盧主簿道:“宁先生若是觉得无聊,可以去大书房那边看看,里面有几本游记还挺有意思的。”
  宁归竹闻言来了些心思,和卢主簿确定了大书房的位置,过去后看了下。书房内多是各种文书,卢主簿说的游记就摞在书桌上,旁边还有几本科举所用的正经书籍。
  宁归竹伸出的手迟疑了下,果断选择了游记。
  担心其余人会来寻找,宁归竹拿笔在空白的纸张上留下一行小字,表明他借走书籍,会在傍晚前还来后,就带着游记回到了熊錦州在縣衙的房间。
  夏天燥热,房间的门窗全部打开。
  靠窗坐着的人垂眸看书,往往要隔上许久,才会翻到下一页。熊錦州看了好半天,视線才落到他面前的桌子上,于是转身去厨房重新拿了个茶壶,拎着满满一壶冷茶水回来,“渴不渴?怎么也不去弄壶水回来。”
  宁归竹才发现他,放下书说道:“忘了,上午的巡逻结束了吗?”
  熊錦州倒了两杯水,将其中一杯推到宁归竹面前,在他对面坐下说道:“一会儿还要去一趟。”
  他额头上的汗水不少,宁归竹四下看了下,没找到扇子,干脆拿着书轻轻给人扇风,说道:“我今儿等你一起回去。”
  闻言,熊锦州惊喜抬头,“真的?”
  宁归竹笑着托腮,“我骗你做什么。”
  得到他的肯定,熊錦州拉着人用力亲了一口,又顺势将人抱进怀中,坐在凳子上舍不得松手。
  宁归竹扇风的动作转向了自己,“好热,你放开我。”
  “让我再抱一会儿嘛。”
  听熊锦州撒娇,宁归竹下意识扭头,对上他那英气非凡的容貌,心里轻轻啧了一声,十分吃这一套地捧住他的脸亲了下,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