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芥菜的生命力在野菜里面也称得上佼佼者了,若是在冬天没有积雪的地方,只要不遇到极端天气,这东西基本可以做到全年生。
  以至于这样菜能做的加工菜种类也很多,基本上宁归竹知道的那些腌菜和干菜,都能用芥菜制作。
  宁归竹在周围找了根树枝刨了刨地,把那些芥菜全部刨了出来,琢磨着待回去后弄两根吃,剩下的种在菜园子里养种子。
  正刨着呢,听见有什么穿过草丛靠近的声音,宁归竹警惕地站起身,就见熊锦州和熊锦平远远走过来。
  看见他冒头,熊锦州心下松了口气,问道:“刚没出什么事吧?”
  宁归竹摇头:“能出什么事。”
  “还是得留心一些,村子里前几年才打死过一批狼呢。”熊锦平道。
  “……?”
  宁归竹懵住了。
  熊锦州拍了他哥肩膀一下,“你别吓唬竹哥儿,快帮我搬竹枝。”
  熊锦平还想说这是真的,没吓唬人,结果话还没出口呢,被熊锦州拉得一个踉跄,看着堆得高高的竹枝,顿时就忘了说话的事情,扛了一捆竹枝就往山下走。
  熊锦州把亲哥送走了,转头见宁归竹还站在那,走近后道:“你别怕,那狼都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也不是在这,是在山里头。”
  见他一脸担忧,宁归竹道:“我没怕,快去背竹枝吧,我守着这里。”
  经过刚刚那一遭,熊锦州哪里还放心他守在这里,说道:“你下山去守着,我和哥来回几趟,把这些竹枝一次性运下去。”
  宁归竹闻言也没拒绝,拎起竹篓下山。
  第17章
  熊锦平和熊锦州兄弟俩力气都很大,宁归竹在山脚守了没多久,两人就把所有的竹枝给搬了下来。
  东西在山脚下,反倒没有在山上容易被偷。
  毕竟有熊锦州的名声镇着呢,来这周围采野菜的人不少,偷柴的人容易被发现不说,也怕被熊锦州找上门去。
  因而宁归竹在兄弟俩的劝说下,就拎着装满的竹篓回了家,先将菌菇和白蒿放到洗菜盆里,采回来的芥菜全部放到了阴凉处,免得太阳将芥菜晒伤。
  重新挑拣了一遍采回来的菌菇,但凡有一点不确定的都被宁归竹丢了出来。
  这样一挑选,剩下的菌菇刚好够他们吃两顿的,宁归竹进厨房拿了个碗出来,甩干菌菇上的水后,用碗装着放到了橱柜里。
  白蒿也清洗干净放到旁边,宁归竹看着院子里逐渐堆起来的竹枝,思索了下把石磨洗了,琢磨着回头重新磨一些杂粮面和玉米碴。
  狗崽们又出去玩了,宁归竹暂时不好出门,干脆拿了布料出来,坐在屋檐下继续缝制衣服。
  捆好的竹枝扎实地砸落在地,熊锦州招呼了熊锦平一声,听他说家里还有事,也就没有拦着,自己进厨房倒了一碗凉开水喝了。
  “竹哥儿。”
  宁归竹闻声抬头看熊锦州,“怎么了?”
  熊锦州在他旁边蹲下来,凑近看了看他缝的布料,又喝了口水才说道:“今儿砍的那些竹枝,我和大哥运了些回家里。”
  ?
  宁归竹一时没明白为什么还要特意说起这个,见人蹲在旁边等待回应,思索片刻找到了话题:“给了几捆?家里够用吗?”
  熊锦州:“……够的。”
  他就说阿娘白操心了,竹哥儿不是会对家里人小气的性子。
  见熊锦州高兴地起身去弄竹子,宁归竹摸不着头脑地看了他背影两眼,垂眸继续缝手上的布料。
  竹子需要砍掉尾端部分,再将其破成四份,方便宁归竹日后处理。
  熊锦州干活干得起劲,宁归竹将手头上的布料缝好,把东西收好放回卧室里,准备做点吃的填填肚子。
  石磨已经晒干了,宁归竹取了些杂粮面和玉米碴出来,将东西暂且放在旁边,伸手去搬先前清洗时卸下来的石磨。
  “竹哥儿。”熊锦州回头看见这一幕,连忙喊住他,快步过来:“我来搬。”
  见他过来,宁归竹将石磨重新放回去,退后一步给熊锦州空出操作的空间来。石磨的重量不轻,熊锦州将其拼好之后注意到旁边的粮食,随口问道:“今天准备吃什么?怎么还要重新磨粉。”
  “蒿饼。”宁归竹说道,“这些太粗糙了,磨细一些口感更好。”
  “哦。”
  熊锦州又看了眼,见宁归竹不需要自己帮忙,就回院子里劈竹子去了。
  劈开的竹子堆放在一起,等熊锦州弄完,宁归竹也将面磨得差不多了。看着缝隙中残留的面粉,宁归竹进卧室剪了一小块布出来。
  “锦州,过来帮把手。”
  “嗯?好的。”
  熊锦州洗干净手,甩掉手上的水分走到石磨边,扫了眼明白宁归竹是要他干啥,找了个合适用力的角度将石磨的上半部分搬了起来,宁归竹拿着布料将面粉收集起来。
  “好了,你去忙吧。”宁归竹端着面粉进了厨房。
  熊锦州哪里还有别的事要弄,他思索了下,用水将石磨冲洗干净,靠着墙壁放好后也进了厨房。
  “有什么需要我弄的吗?”熊锦州在橱柜旁站定。
  宁归竹思索了下道:“你去烧点热水吧,凉开水我有用。”
  “哦。”
  熊锦州老实去烧水了。
  宁归竹将切好的白蒿碎放入洗菜盆中,往里加入几勺面粉,再将方才磨好的杂粮面倒进去,加入凉开水开始揉面。
  白蒿碎将白/面粉染成了绿色,再加上里面还有杂粮面不同的色彩,混在一起看着还挺丰富的。
  揉好的面团放在旁边,宁归竹揭开锅盖看了眼水,熊锦州见状说道:“还差一会儿。”
  “嗯,我去裁块麻布过来。”
  话音还未彻底落下,宁归竹就大步出了厨房,将熊锦州的回应留在身后。
  宁归竹取出先前裁过的那匹布,将上面裁布留下的布条子剪下来放在一边,按照家里炒锅的大小裁了方方正正的一块。
  裁好的布放在盆里反复清洗好几遍,拧干后用力甩一甩,甩掉上面的水分后进入厨房。
  熊锦州已经将烧好的开水转移到了两个水罐里,锅里重新添上了冷水,蒸格也放到了锅里面,宁归竹将麻布铺到蒸格上,端着揉好的面站在灶台边。
  从面团里揪出一小坨,揉一揉然后轻轻压扁放到蒸布上。
  熊锦州在旁边看着,感觉还挺简单的,出去洗干净手回来,跟着宁归竹一起忙活。
  准备的面团全部压成蒿饼放在蒸格上,宁归竹盖上锅盖说道:“等熟了就好。”又问熊锦州:“配菜想吃什么?”
  熊锦州:“我都可以。”
  都可以啊。
  宁归竹思索了下家里的菜,说道:“先前爹娘给的腊肉还没吃过呢,我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野葱,咱们一会儿切一小块腊肉下来炒着吃,行不行?”
  “我跟你一起去。”
  蒸蒿饼不用花太多注意力,宁归竹也就答应了。
  两人将狗关在院子里,拎着个竹篓出了门,也没走远,就在屋子不远处的树林边寻找。
  得益于熊锦州的威名,来他们这边寻摸野菜的人家不多,宁归竹很快找到了需要的野葱,他掐着野葱对熊锦州道:“你记得用石头做个标记,晚点太阳下山了,再来把葱头刨出来,咱们种到菜园子里去。”
  “好。”熊锦州开口,“我记着了。”
  带着野葱回到家里,熊锦州去洗野葱,宁归竹迈步进入厨房,顺手拿起旁边的抹布擦了擦手,打开锅盖看了看里面的蒸蒿饼。
  在现代制作蒿饼使用的是粘米粉和糯米粉,甜味咸味都有,有的地方还会往里面放馅料。
  但家里没有这两种米粉,馅料的话,腊肉倒是可以做馅料,不过主料用的不同,宁归竹怕浪费了肉,也就没有包进去。
  看着锅里蒸软了的蒿饼,宁归竹盖上盖子,打开橱柜取出腊肉切了一小块下来,拿到外面细细洗干净上面的烟熏灰,然后切成薄片。
  熊锦州拿着一大把洗干净的野葱进来,说道:“一顿不用这么多葱吧?”
  宁归竹看了眼,伸手从他手里拿了一把,“剩下的甩甩水,用碗装着放橱柜里。”
  “哦,好。”
  将葱切成段,瓦罐中放油,烧热之后将轻薄到可以透光的腊肉放进去翻炒,闻着飘出来的香味,宁归竹感觉哪里不太对,他用锅铲挑了一小片出来尝了尝,没什么盐味。
  腊肉没盐味在宁归竹这算得上件稀奇事了,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古代的盐价格不低,普通人家可舍不得花那么多盐腌肉。
  宁归竹往瓦罐里放了一勺半的食盐,再次翻炒过后,那种咸香的肉味就飘了出来,这回香味算是对了,切好的葱段放进去翻炒两下就能出锅了。
  一碗菜,一碗绿色的蒿饼。
  用筷子插起一个蒿饼咬下,蒿香味逸散的同时,还有些许清甜。磨过的杂粮面和面粉混在一起,口感也算得上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