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谁能忘记江既皑?三十年后杜鹃会在和丈夫拉手散步时想起在她的红楼中租住过的这个年轻寡言的男孩,二十年后平安会在和爱人闲聊时谈论起这个帮助她脱离爱情痛苦的邻居,十年后杨艳阳会在和陈幸拥抱时回忆起这个用弹弓为他们出气的客人……无论多久,只要人们有记忆,他们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想起橡林街,继而想起他——于是过往回溯,橡林街便如潮水般涌来。
秋月白例外——他时刻准备迎接他的橡林街。
那是他的过去和未来。
正如此刻,梦醒时分。
【作者有话说】
请各位玩家做好准备。
我们的夏天要结束了。
第一百零七章今晚
又是夏天,七月。
今年夏天来得早,热得快,江既皑走出机场望着过往的人,视线移动,锁定了他等候的车。
候车的司机很年轻,是工作室派来的助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自我介绍说叫明明就好,穿着花花绿绿的短袖,随着打方向盘的动作,手上成串的银饰叮当作响。江既皑并不觉得吵闹,他的心情很好。
非常好。
明明问他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饭,江既皑说在飞机上吃过了,男孩笑得露出虎牙,直言坦白飞机餐很难吃,要载着他去吃最近很火的南瓜烤饭。
江既皑拒绝了,他入职的工作室这几年发展很好,当初怕错过机会,已经线上工作了半年,耗费了对面不少精力和时间,现在回国,总要先去一趟。
明明开车在某个右拐的道路过去后,解释说手上的银串是女朋友给戴上的,不敢摘,摘了要生气。他在一旁自说自话,说女朋友年纪比他大一点,却像个孩子,牙齿不好,总会疼,又忍不住吃甜品,两个人因此闹过好几次小别扭;说南瓜烤饭真的很好吃,女朋友隔两天就要吃,吃的时候还要配上辣条,搞不懂是什么吃法;说女朋友有点胖,别人都觉得她应该减肥,可是去医院体检身体很健康,他觉得没必要,每次看见她都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人……诸如此类。
听他絮叨了十来分钟,他突然切断了话题,似乎意识到说得太多,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您别怪罪。”
江既皑望着窗外没有说话,仿佛真是怪罪,男孩更加羞愧,嘴巴抿起,打方向盘的动作也有意克制力度。
银铃声轻微。
江既皑回过神,好奇地问他怎么不说了。明明诧异地看向他,又迅速回正头盯着前方的路,有些紧张:“打扰到您了。”
江既皑笑:“没有,刚才等红灯的时候有个花店,我看见门口的百合花,看迷了。”
明明降了速度:“您要买吗?这里掉头很方便。”
天气太热,百合花期更短,要仔细挑选未开苞的,现在买不了,太耗费时间,江既皑就摇摇头:“不用,我家附近有花店,晚上回去再买。”
于是话匣子又打开了,明明问江既皑家在哪里,江既皑把头靠在座椅头枕上,略微深吸一口气,回答道:“橡林街。”
明明几乎是不可置信,声音都拔高了一点:“橡林街?您在那里住?”
不知道橡林街在他们这些更年轻的群体中是个什么形象,江既皑的嘴角弯起来,轻轻“嗯”了一声。
明明摸摸鼻尖,有些不好意思:“听说要拆了,盖中药街呢。”
江既皑的手指摩擦了一下衬衫下摆:“嗯,我是租的,不用担心。”
快到目的地,在繁华地带,车明显多了起来,怕分神,两人就没再说话。飞机落地的时间正好,不到下午一点,江既皑原本以为老板只是简单开个会就能放他走,谁能想到连会都不开,按着就让干活。他能做设计,也能画画,线上工作的半年一直在画油画,现在回来了,老板说紧着赚钱的来,让先做设计,并开玩笑说是他欠下的债。
江既皑硬是画了一下午图,中间饿了想去吃个饭都不行,老板不仅仅是资本主义,还是压榨式的,在放他去吃饭和逼迫他继续工作之间竟然选择了喂他吃。这混血老板还有点口音,听着比线上视频里更招笑,他实在不敢多吃。
等他自由,即将傍晚。
太阳还没落山,拒绝了搭车的好意,江既皑步行到公交站,乘坐一路公交车,恰好到橡林街附近。
不算近乡情怯,只是到了这会儿,他不急了。
橡林街的尽头有一棵百年橡树,这些年它依旧平安健康,夕阳的余晖映衬出它的茁壮。现在是吃晚饭的时间,橡林街不再热闹,因为要搬迁,人们都陆陆续续撤离,原先热闹的小街道如今沉静下来,倒让人不习惯。幸好蝉鸣还没变,这些短命的生物依旧在发疯。
行李箱上的万向轮和水泥地摩擦出声响,他拐过小弯弯,完美的四十五度弧,红楼出现在眼前。这座小楼似乎更加破旧了。
停下脚步,他站定在原地,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是成群的橡树种子们,回头之后是八十年代摩登女郎。
杜鹃楼。
杜鹃楼。
杜鹃楼。
他将行李箱放在门口,走进去。大厅里没开空调,老式风扇吱呀吱呀转着,恐要散架,柜台里面并不见杜鹃的身影。啾啾年纪有些大了,正窝在柜台上舔毛,江既皑走过去摸了摸它的头,被它不耐烦地躲开了。
“咦?回来啦!”
江既皑循声抬头,杜鹃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捧着水果篮,花花绿绿的。
“嗯。”
杜鹃朝他灿然一笑,连忙走过来,把水果篮放在柜台上,朝他展开两臂。江既皑笑起来,上前拥抱她。他感受着杜鹃,也被杜鹃感受着。
“你好像胖了。”他说。
“你找死。”杜鹃狠狠拍了一下他的后背。
江既皑闷闷笑出声,松开杜鹃,帮她拨开散落在脸颊边的头发:“漂亮姐姐。”
杜鹃怔怔地看着他,不,是端详,是观察,是回味,江既皑不知道她在看什么,也没有动,就这么笑着让她看。
半晌,杜鹃凑上前来再次拥抱他,随着一声叹息:“你辛苦了。”
你长大了。
江既皑安抚似的摩挲了一下她的后背:“新婚快乐。”
杜鹃在他的肩膀处摇摇头,说:“秋月白回家了。橡林街要拆,他不愿意,今天上午他妈妈来了,我不在,听说在外面吵起来了。”
江既皑安静地继续听。
“听说提到你了,瞒不住了。”
江既皑和她拉开距离,朝楼梯口看去。和午后相比,此刻的楼梯黯淡一些,却更加柔和,绿色调更加明显,伴随着微微的蓝。他深吸一口气,嘴里立刻泛起灰尘和汗水的味道。
他笑起来:“当然,没打算再瞒。”
他长大了。
秋月白辛苦了。
杜鹃和他一起收拾了行李。他上次回来是九个月前,那时候还是深秋,临走前遗忘了围巾,刚才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他在枕头下发现了这条围巾,叠得整整齐齐,被压得没有丝毫被佩戴过的痕迹。
他将围巾抖开,平铺,重新折叠,放进衣柜里。
杜鹃和平安都不住在红楼了,杜鹃结婚,平安和男朋友一起住,杜鹃原本想要给平安和宋啸打电话,江既皑阻止了她。
“今天晚上不用,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我再等一会儿,八点他不回来,我得去。”
杜鹃说好,没有强求。
杜鹃把啾啾抱走了,整座红楼就剩他自己。他洗了个澡,换了衣服,没看几点,外面天色还没黑透,是接近尾声的灰蓝色,但他要去找秋月白了。正在下楼,接到了秋月白的电话。
他有些意外。秋月白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也并不知道他改签了航班。
“喂。”
电话那头的秋月白似乎有些疲惫,可语气又处处透漏着愉悦,问他有没有吃饭,吃了什么,是不是确定后天回来,要几点落地,能不能去接他,问他第一顿饭想吃什么,要不要去家里吃。
江既皑问他,哪个家里。
秋月白说,他爸妈家。
江既皑笑起来,说好。
秋月白念叨着累,说今天自己干了一件超级厉害的事情,要回去狠狠睡一觉,江既皑一边听着电话里他慢悠悠地说话,一边继续朝外面走。
他在心里盘算着去买些吃的,犒劳他勇敢的爱人,还要带一束百合和玫瑰,秋月白爱吃的香酥豆腐如果还有卖,就买一大份。
杜鹃洗的水果里有青苹果,他自己有些想吃,秋月白有些不爱吃,他爱吃玉菇瓜和绿色小番茄,哦还有荔枝。
今夜月色明亮,不知道秋月白是否愿意在门口赏月并喝一杯橘子金酒,酒吧还没搬,他有钥匙,可以偷偷进去。
他带回来的行李里有送给秋月白的留声机和唱片,如今橡林街人少,他们可以把唱片机搬到门口,一边散步一边听华尔兹。
他有一些话,想要告诉他。
秋月白例外——他时刻准备迎接他的橡林街。
那是他的过去和未来。
正如此刻,梦醒时分。
【作者有话说】
请各位玩家做好准备。
我们的夏天要结束了。
第一百零七章今晚
又是夏天,七月。
今年夏天来得早,热得快,江既皑走出机场望着过往的人,视线移动,锁定了他等候的车。
候车的司机很年轻,是工作室派来的助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自我介绍说叫明明就好,穿着花花绿绿的短袖,随着打方向盘的动作,手上成串的银饰叮当作响。江既皑并不觉得吵闹,他的心情很好。
非常好。
明明问他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饭,江既皑说在飞机上吃过了,男孩笑得露出虎牙,直言坦白飞机餐很难吃,要载着他去吃最近很火的南瓜烤饭。
江既皑拒绝了,他入职的工作室这几年发展很好,当初怕错过机会,已经线上工作了半年,耗费了对面不少精力和时间,现在回国,总要先去一趟。
明明开车在某个右拐的道路过去后,解释说手上的银串是女朋友给戴上的,不敢摘,摘了要生气。他在一旁自说自话,说女朋友年纪比他大一点,却像个孩子,牙齿不好,总会疼,又忍不住吃甜品,两个人因此闹过好几次小别扭;说南瓜烤饭真的很好吃,女朋友隔两天就要吃,吃的时候还要配上辣条,搞不懂是什么吃法;说女朋友有点胖,别人都觉得她应该减肥,可是去医院体检身体很健康,他觉得没必要,每次看见她都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人……诸如此类。
听他絮叨了十来分钟,他突然切断了话题,似乎意识到说得太多,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您别怪罪。”
江既皑望着窗外没有说话,仿佛真是怪罪,男孩更加羞愧,嘴巴抿起,打方向盘的动作也有意克制力度。
银铃声轻微。
江既皑回过神,好奇地问他怎么不说了。明明诧异地看向他,又迅速回正头盯着前方的路,有些紧张:“打扰到您了。”
江既皑笑:“没有,刚才等红灯的时候有个花店,我看见门口的百合花,看迷了。”
明明降了速度:“您要买吗?这里掉头很方便。”
天气太热,百合花期更短,要仔细挑选未开苞的,现在买不了,太耗费时间,江既皑就摇摇头:“不用,我家附近有花店,晚上回去再买。”
于是话匣子又打开了,明明问江既皑家在哪里,江既皑把头靠在座椅头枕上,略微深吸一口气,回答道:“橡林街。”
明明几乎是不可置信,声音都拔高了一点:“橡林街?您在那里住?”
不知道橡林街在他们这些更年轻的群体中是个什么形象,江既皑的嘴角弯起来,轻轻“嗯”了一声。
明明摸摸鼻尖,有些不好意思:“听说要拆了,盖中药街呢。”
江既皑的手指摩擦了一下衬衫下摆:“嗯,我是租的,不用担心。”
快到目的地,在繁华地带,车明显多了起来,怕分神,两人就没再说话。飞机落地的时间正好,不到下午一点,江既皑原本以为老板只是简单开个会就能放他走,谁能想到连会都不开,按着就让干活。他能做设计,也能画画,线上工作的半年一直在画油画,现在回来了,老板说紧着赚钱的来,让先做设计,并开玩笑说是他欠下的债。
江既皑硬是画了一下午图,中间饿了想去吃个饭都不行,老板不仅仅是资本主义,还是压榨式的,在放他去吃饭和逼迫他继续工作之间竟然选择了喂他吃。这混血老板还有点口音,听着比线上视频里更招笑,他实在不敢多吃。
等他自由,即将傍晚。
太阳还没落山,拒绝了搭车的好意,江既皑步行到公交站,乘坐一路公交车,恰好到橡林街附近。
不算近乡情怯,只是到了这会儿,他不急了。
橡林街的尽头有一棵百年橡树,这些年它依旧平安健康,夕阳的余晖映衬出它的茁壮。现在是吃晚饭的时间,橡林街不再热闹,因为要搬迁,人们都陆陆续续撤离,原先热闹的小街道如今沉静下来,倒让人不习惯。幸好蝉鸣还没变,这些短命的生物依旧在发疯。
行李箱上的万向轮和水泥地摩擦出声响,他拐过小弯弯,完美的四十五度弧,红楼出现在眼前。这座小楼似乎更加破旧了。
停下脚步,他站定在原地,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是成群的橡树种子们,回头之后是八十年代摩登女郎。
杜鹃楼。
杜鹃楼。
杜鹃楼。
他将行李箱放在门口,走进去。大厅里没开空调,老式风扇吱呀吱呀转着,恐要散架,柜台里面并不见杜鹃的身影。啾啾年纪有些大了,正窝在柜台上舔毛,江既皑走过去摸了摸它的头,被它不耐烦地躲开了。
“咦?回来啦!”
江既皑循声抬头,杜鹃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捧着水果篮,花花绿绿的。
“嗯。”
杜鹃朝他灿然一笑,连忙走过来,把水果篮放在柜台上,朝他展开两臂。江既皑笑起来,上前拥抱她。他感受着杜鹃,也被杜鹃感受着。
“你好像胖了。”他说。
“你找死。”杜鹃狠狠拍了一下他的后背。
江既皑闷闷笑出声,松开杜鹃,帮她拨开散落在脸颊边的头发:“漂亮姐姐。”
杜鹃怔怔地看着他,不,是端详,是观察,是回味,江既皑不知道她在看什么,也没有动,就这么笑着让她看。
半晌,杜鹃凑上前来再次拥抱他,随着一声叹息:“你辛苦了。”
你长大了。
江既皑安抚似的摩挲了一下她的后背:“新婚快乐。”
杜鹃在他的肩膀处摇摇头,说:“秋月白回家了。橡林街要拆,他不愿意,今天上午他妈妈来了,我不在,听说在外面吵起来了。”
江既皑安静地继续听。
“听说提到你了,瞒不住了。”
江既皑和她拉开距离,朝楼梯口看去。和午后相比,此刻的楼梯黯淡一些,却更加柔和,绿色调更加明显,伴随着微微的蓝。他深吸一口气,嘴里立刻泛起灰尘和汗水的味道。
他笑起来:“当然,没打算再瞒。”
他长大了。
秋月白辛苦了。
杜鹃和他一起收拾了行李。他上次回来是九个月前,那时候还是深秋,临走前遗忘了围巾,刚才在整理房间的时候,他在枕头下发现了这条围巾,叠得整整齐齐,被压得没有丝毫被佩戴过的痕迹。
他将围巾抖开,平铺,重新折叠,放进衣柜里。
杜鹃和平安都不住在红楼了,杜鹃结婚,平安和男朋友一起住,杜鹃原本想要给平安和宋啸打电话,江既皑阻止了她。
“今天晚上不用,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我再等一会儿,八点他不回来,我得去。”
杜鹃说好,没有强求。
杜鹃把啾啾抱走了,整座红楼就剩他自己。他洗了个澡,换了衣服,没看几点,外面天色还没黑透,是接近尾声的灰蓝色,但他要去找秋月白了。正在下楼,接到了秋月白的电话。
他有些意外。秋月白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也并不知道他改签了航班。
“喂。”
电话那头的秋月白似乎有些疲惫,可语气又处处透漏着愉悦,问他有没有吃饭,吃了什么,是不是确定后天回来,要几点落地,能不能去接他,问他第一顿饭想吃什么,要不要去家里吃。
江既皑问他,哪个家里。
秋月白说,他爸妈家。
江既皑笑起来,说好。
秋月白念叨着累,说今天自己干了一件超级厉害的事情,要回去狠狠睡一觉,江既皑一边听着电话里他慢悠悠地说话,一边继续朝外面走。
他在心里盘算着去买些吃的,犒劳他勇敢的爱人,还要带一束百合和玫瑰,秋月白爱吃的香酥豆腐如果还有卖,就买一大份。
杜鹃洗的水果里有青苹果,他自己有些想吃,秋月白有些不爱吃,他爱吃玉菇瓜和绿色小番茄,哦还有荔枝。
今夜月色明亮,不知道秋月白是否愿意在门口赏月并喝一杯橘子金酒,酒吧还没搬,他有钥匙,可以偷偷进去。
他带回来的行李里有送给秋月白的留声机和唱片,如今橡林街人少,他们可以把唱片机搬到门口,一边散步一边听华尔兹。
他有一些话,想要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