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那你打算给你母亲的墓迁走吗?本地也没有其他亲属了,你和你父亲离这里也很远。”
  李晏摇了摇头,很坚决道:“不动。她小时候和外公外婆生活在这儿,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后来在平京生活很多年也依然很怀念以前的日子,留在这里是她的想法,墓地都是她自己选的。”
  樊景遥听了大为震惊,转头看了李晏一眼。
  “真的。”李晏想到这儿还笑了声,“我们刚搬回锦川的时候,我妈的状态还是很积极的,即便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也会想坦然平和地走完最后一段。但大概这病实在太痛苦了,她也坚持不下去了。”
  说到这李晏顿了下,隔了会儿才像是感慨般道:“人的想法是会改变的,自我意志也没那么不可战胜。”
  其实任何人来说这句话都没什么不对,可从李晏的口中说出来,就显得尤为不可信。
  不过樊景遥没再多讲。
  他们开了两个多小时,天气不见一丝好转,预告中的雪花也落不下来,只有三不五时出现的狂风,将枯败的树枝卷得满天乱飞。
  墓园的地形总是很复杂,车开到招待区两个人下来买了鲜花后打算步行上去。
  樊景遥买了两捧,因为阮阿姨的墓也在这里。
  活的人买房子要看地段,死了的人买墓要讲风水。这个墓园是北华周边最大最贵的一个,韩洋是倒腾小生意的,家底不如李晏家里殷实,尽了力也只能买到稍偏僻一点的地方。
  走到岔路口时樊景遥将手里其中一捧花交给李晏,说:“我先去上面看阮阿姨,然后再下来找你。”
  李晏应了一声,接过他手里的花转身走了。樊景遥则继续朝前,走了有一会儿才按照编号找到阮阿姨的位置。
  碑上是两个人的名字,阮阿姨夫妇合葬在一处。
  墓园虽大,但工作人员打理得很干净,只不过刚刚几阵大风卷了些枯叶与断枝落到了上面,稍显凌乱。
  樊景遥俯下身清理掉后将花放在上头,定定地在碑前站了很长时间。
  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瞎话现在能说得一套套的,真话反而难以开口。所以到最后他也没能开口说出些什么,对着碑鞠了一躬便离开了。
  北华的冬天是所有生命力都衰减的寂寥。墓园很大,如果是春夏时节过来,或许就能看出些墓园较为考究的绿化设计,而如今墓园广阔的面积只会使这种寂寥感无边地放大。
  樊景遥双手揣进大衣口袋里,顺着路往下走去找李晏。
  反正如果前方有要见的人,再大的地方也不会是漫无边际的空旷。
  李晏的表达和樊景遥相比要直接多了,人还没等走到墓碑前边,离着几米远樊景遥就听见他在絮叨。
  他同樊景遥一样,蹲在碑前捡上头细碎的枯叶,嘴里像是唠家常一样东一句西一句,樊景遥站在不远处,有点不愿意过去了。
  谁知道李晏眼神倒是好使,眼睛一瞥就见着樊景遥,当即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过来。
  他说:“要不要打个招呼?”
  樊景遥低头,和半蹲在地上的人对视半晌,最后认命般转过头道:“阿姨好。”
  他一说完,李晏则继续对着碑上的照片道:“你看妈妈,现在陪在我身边的人还是他。”
  樊景遥像是忽然被这句简短的话所触动,再次偏过头看蹲在地上的人。
  雪落前的风拂过面颊时带着一股冷硬,李晏不耐冷,鼻尖和耳廓被吹得通红。
  樊景遥伸出手帮忙把李晏衣服上的帽子掀过来扣在他头上,心想这人真是轴到没边了。
  回程的路上雪终于是落下来了,每年的第一场雪往往是不会停留太久的,在半空中很有存在感的洋洋洒洒,落在地面上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李士嵘的电话来得很巧。此前李晏久居国外往来不便,每年固定节日都是李士嵘专程来墓园看望一眼。想到这儿,又不免念及到以往的父子情分,李晏这通电话就接得很痛快,态度都和善许多。
  知晓他们人在北华后,李士嵘问回程要不要去夏安见个面。
  李晏显得犹豫,回道:“再说吧。”
  樊景遥对他父亲始终喜欢不起来,挂下电话后他也没多余再劝他说什么父子和睦的好处。
  雪有越下越大的趋势,开车时感觉视线都受到阻碍。所以他们俩也没再去别的地方,直接开回了酒店打算就此歇息。
  李晏一进到房间就被热气轰了个哆嗦,他对北华的温度始终就没适应。
  “我们有什么计划吗?”
  樊景遥正脱着大衣,闻言停下动作回头:“你问我啊?”
  “昂,你不是本地人吗?”
  “我熟悉的地方就两个,福利院和懒洋洋,你想去我可以勉强当个导游,不收费。”
  李晏叹了口气说:“实验一中新校区建好后就搬走了,后面的小吃街也不在了,美兰都关门了,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能去哪。”
  “啊!”李晏忽然想到什么,“我们晚上去吃邢阿姨家的小泥炉吧!”
  “小泥炉现在要提前预订的你忘记了吗?”
  李晏力气被抽光,重新瘫在沙发上,唉声道:“我们现在预约回锦川前能吃得上吗?”
  “不知道,试试吧。”樊景遥一顿,转头道,“哦,苏维晨开的涮肉店可以去。不过今天天气太差了,他那儿离得又远,还是明天中午再去吧?”
  李晏有些怀疑:“他的店涮肉真有那么好吃?你都念叨很多回了。”
  “好吃。”樊景遥回答得很确切,“真的好吃。”
  樊景遥没提前和苏维晨联系,直接用线上软件订了一桌,避开人流众多的正午,约在下午两点左右。
  前一日的雪经过一晚之后果然就没什么存在感了,可温度却有明显的下降,呼吸间都能看见白雾。
  工作日的下午时段外出吃饭的人不多,两个人进门时只有两桌客人。
  苏维晨站在收银台后边按着计算器,仍穿了件短袖T恤,露出两条很有威慑力的粗壮大胳膊,仿佛是在十一月份的北华一个人单独过着夏季。
  他抬头看见樊景遥时很是惊喜,认出身后跟进来的是李晏后转而一愣。
  李晏很自然抬了下手算作是打招呼,苏维晨怔了好半天,看着走过来的俩人开口说了句很令人意外的话:“你找见小遥了啊?”
  李晏伸手摸了下鼻尖,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之前回北华找樊景遥时还正巧撞见过他。
  提前在网上订好了餐就是不想再让苏维晨请客,但即便如此在退款不成之后他还是往桌上填了好几盘肉。正巧他忙到现在还没吃上午饭,便坐下来三个人一起了。
  锅还没烧开,店里的门被推开又进来个人。
  樊景遥和李晏背身坐着,闻声后都下意识回头。结果他俩都觉得这人眼熟,不由得怔了半晌,等人走近后猛地想起,互相对视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相同的惊诧。
  当年小巷子里和苏维晨很亲密的那个……
  当事人对李晏和樊景遥没什么印象,路过这桌时看了一眼,朝苏维晨道:“我去楼上了。”
  苏维晨点头答应,没再多说些别的,在转过头来瞧见桌对面俩人齐刷刷地把头一埋,像是在专心致志地盯着碗里的涮肉。
  苏维晨脑子转得慢,没察觉,还继续对着李晏说:“你好像没什么变化。”
  李晏倒是没什么表示,樊景遥却说:“真的吗?我当时见他都没敢认。”
  “样子是变了,但人好像又没什么变化。”
  一段话让他说得云里雾里,最后自己也急了,说:“哎呀我说不上来,反正一看就知道是他。”
  他的表述或许不恰当,但也算是相当精准了,对此樊景遥也是赞同。
  涮肉店的生意不错,另外两桌客人刚走马上又接着往里进了人。
  店里的服务员开始忙起来,樊景遥又见到个熟悉的人,当年把头发染得像是猕猴桃的小混混,找过陈敏麻烦的那个。
  以如今他规矩的发型来看叫猕猴桃已经不恰当了,尽管难掩多年游手好闲的气质,但看做事的样子却意外靠谱。
  李晏却是没认出来,专注地盯着铜锅,完全忘记前一日对涮肉的质疑。
  倒是苏维晨注意到樊景遥的视线,解释道:“小时候一起玩的朋友,和我一样没学历没手艺,反正我这店缺人手,他也不嫌弃我这儿。”
  “你这店生意不错,考虑开分店吗?”樊景遥问。
  “这个现在还太早吧?我再看看,有这机会的话我肯定是要开起来的哈哈!”
  “那我可以入股。”
  “我也可以。”李晏很突然地开口,“我也可以入股,我很看好你这店。”
  第63章 绑架
  他们并没有立即离开,反而坐在一张桌上多聊了会儿。
  活得越久经历的事情越多,很多以前难以开口的事如今想起来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